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 > 第35章 “哼!凉国公蓝玉是也!

在这欢乐气氛下,谁敢对此说三道四?就算心怀不满、嫉妒之人,也不敢提出理由反对。

于是,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吩咐道:“那么,拟定诏书,此事就定下了。”随后又看向众大臣,“众位爱卿还有何政务需议?若无它事,那就退朝吧。”

忽然,

“父皇。”太子朱标笑了,“你还有件事忘说了。”

“哦?何事?”朱元璋面露疑惑。

“朱雄刚刚从北平回来,在应天没有自己的府邸,难道要让堂堂功臣住驿馆不成?”朱标打趣道。

“哎呀,对对对!”朱元璋拍了下脑门,“我差点忘了这茬。”

当即下令,“标儿,散朝后让人在城里找一处好的府邸赐予朱卿,并拨发婢女二十人,侍从二十人。”

“儿臣遵命。”朱标答应。

“臣感谢陛下隆恩。”朱雄立即叩拜谢恩。

有宅第在京师落脚,这无疑是桩美事,方便日后安置家人——譬如妙锦如想留在都城或回北平,皆能随意选择。

朱元璋挥了挥手,“还有什么事么?若无其他议题,那就散朝吧。”

大事已毕,今日再无其它要务需处置。

随即,

群臣行礼恭送圣驾离开奉天殿,直至身影消失才各自站立恢复常态。

刚一散会,

就有几位官员朝朱雄走了过来,尤其是那名先前为朱雄喝彩过的年轻大臣。

他匆匆走近朱雄,惟恐被人抢了先机。

\"方孝孺拜见朱将军。

\"

这位年轻的大臣一到达就彬彬有礼地向朱雄行礼。

\"方孝孺,那位在历史上被连诛十族的强硬人物。

\"

只听见这名字,朱雄就不由自主地对方孝孺另眼相看。

这个名字他不可能遗忘。

后世之人常把方孝孺比作一位坚持自我到极致的人。

因为他一句话,引来了灭族之祸,想必他的祖先在地府也要对他充满复杂情感。

\"见过方大人。

\"

但眼前这位方孝孺却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印象:面容刚毅,眼里带着蓬勃的斗志,注视着自己的目光热情洋溢,就像遇见了一位真正的知己。

\"朱将军,你刚才那番话真是振奋人心啊。

\"

\"男子汉大丈夫应该秉持的一股精气神,不论军人还是文人皆应如此。

\"

\"心中存一股浩然正气,敢于赴死,这样才能尽忠尽义,为国效力。”方孝孺一脸崇敬地说。

\"方大人过誉了,身为大明男儿理当做到如此。

\"朱雄笑着回答。

“确实,大明男儿自当这样。”方孝孺重重点头表示赞同。

就在此时,

又有几位朝廷同僚围了过来。

“恭喜朱将军荣宠加身。”

“贺喜朱将军不但得皇上亲自赐婚获得娇妻,而且更获子爵殊荣,实在可喜可贺。”

“祝贺朱将军,我是……”诸大臣相继上前,笑容满面的道喜,并主动介绍自己,似有意结识。

\"感谢各位大人美言。

\"

初次入仕,朱雄不愿意多结仇怨,抱拳微笑还礼。

他也怕因不懂礼节无意得罪他们而遭受官场上的算计。

可是,

随着前来恭贺的大臣们越来越多,朱雄渐渐感觉有点难以应对了,脸色都有些僵硬起来。

正在这个时候,

朱标迈下台阶,清咳一声,“咳。”

瞬间,

人群中的各位朝廷同僚立即纷纷散去。

“参见太子殿下。”

众官员个个带着恭敬之情向朱标行礼。

“朱将军初回,旅途疲惫,你们便让朱将军安静休息一会儿吧。”朱标语气沉稳。

“遵命殿下。”

“告退。”所有人大气不敢喘一下,纷纷退下。

“多谢殿下替我解了围。”朱雄松了一口气,连忙向朱标致谢。

“这就是朝堂生态,慢慢习惯了就好。”

“好在你是领兵将领,不需每日上朝,也不用天天面对这些琐事。”朱标语重心长地劝慰。

“谢谢太子殿下的指点。”朱雄点了点头。

“好了,我会让人帮你选一座府邸的,你可以稍微游览一下京城,只是别走得太远,很快父皇也可能要召见你的。”朱标留下这句话就离去了。

“皇上召见我?”朱雄感到一头雾水,刚刚不是才见驾吗?

“你稍等片刻就知道了。”朱标只留下这一句话。

此刻,

又有一位身披铠甲的将军来到朱雄身边。

他的神色十分冰冷、严峻,带着几分不屑盯着朱雄:“如果派我出征北疆,我同样可以斩杀敌首级,你就只是运气太好罢了。”

\"等着瞧吧。

\"

\"称战神的大明将军岂是你这样初出茅庐的小子。

\"

说罢,

他扬长而去。

留下来的朱雄一头雾水,搞不明白这位武将突然冒出来说了这么一番奇怪的话。

朱雄没好气地质问他的背影:“哎你说你到底是谁呀?”

“哼!凉国公蓝玉是也!”蓝玉冷冷丢下这几个字,骄傲地转身离去。

\"妈的,这蓝玉真和史料记载一样,蛮横骄纵,简直脑壳进水,莫名奇妙就挑衅。”

凝视着那块蓝玉,朱雄的脸上浮现出一副像是面对无知者时才有的神情。

他从来没见过这号人,于是当场便出言讥诮,朱雄内心对蓝玉的脑回路实在佩服,称其为粗野武夫一点也不夸张。

难怪历史上会惨遭朱元璋满门抄斩,这样的跋扈个性,任谁也难以忍受。

“东宫伴读黄子澄前来拜见朱将军。”待蓝玉离去后,又一位文官面带笑容登上了舞台。

“建文三傻之一啊。”

朱雄一听到眼前的臣属自报家门,立刻联想到历史里那个被嘲讽为三傻之一的智囊——黄子澄。

心中想着:方孝孺已经见过,如今黄子澄也来了,就只剩下齐泰了。

朱雄嘴角挂起微笑,抱拳回应,“见过黄大人。”

根据历史记载的轨迹,未来朱允炆将继位成为皇帝,而朱雄自身目前还无法对抗皇权,为了保险起见自然选择低调处理、不招惹事端。

“久闻朱将军才华横溢,是我大明军中最年轻的名将。

果然名声不是浪得虚传。”黄子澄带着几分恭维口吻说道。

朱雄也只能应景打哈哈,并无他法,只是心道,自己今日还真是见识了历史人物。

“黄大人过奖了。”

随着北平烈酒生意日益兴旺,悦来酒楼已然遍布北平大街小巷,每日收入丰厚,若能到繁华之都——应天去经营,则利润更为可观。

这些盈利可用来暗地培养属于自己的死士势力,唯有真正握在手中的,才能确保安全;一旦权力是皇室授予,则朝夕之间可能就会失去。

如同他对心腹所言,死士是真正的守护屏障。

“应天。”这是大明首都的名字。

“靖难之变过后,都城将会搬迁至北平。”

立于宫殿阶前,朱雄默默思考着,脑海中的历史脉络逐渐交织成形,似有种潜入历史潮流的感觉油然而生。

正当朱雄准备离开之际,“朱将军。”一个沙哑的嗓音打破了寂静。

“皇上有旨宣召。”发出此声的是在朝堂内侍奉朱元璋左右的太监总管。

“臣遵命。”

早有朱标事先示警,朱雄并未显得惊讶,立即颔首应允。

不过对于这次召见具体意图何在,他也同样茫然不解。

“将军请跟随老奴前行。”太监以恭顺态度引领路线。

“敢问公公安姓?”尽管这位年近中年的宦官没有多少特殊之处,但朱雄依然保持着平和语气提问,丝毫不见傲慢。

听到这个问题,连太监本人都感到错愕。

毕竟他长期服务于那位性情暴戾、绝不容许身边有人稍露叛意的开国帝王朱元璋,因此根本没有获得如以往那些宦官一般掌控权势的机会,每天都提心吊胆地度过时光,这便是伴随强君的宿命:即使身为太监也难以掌握权力。

在众多官员眼里,像他这样的宦官向来被视为低等人,往往带着一种居高临下且蔑视的目光对待他们。

不曾料到今日竟有位声势赫赫的大将主动问询他的身份信息。

“小的名叫王景宏,冒昧告知将军。”他态度极其谨慎地回复。

一瞬间,朱雄心头掠过一阵涟漪,这个名字……果然是他!

“历史书页中,他可曾充当过最为重要的卧底角色呢!要不是由于他持续给朱棣传送重要情报,恐怕即便有朱允炆的存在也很难轻易击败对方呀!”

听完这个回答,朱雄瞬间明白了此人身份。

“王景宏,多么好记的一个名字啊。

我会记住的!”

“说起来,你的年纪跟我家管家差不多大呢。”朱雄边走边说道。

“呵呵,这也算是有缘吧。”王景宏微笑着回应。

“的确是缘分。

改天若有机会,不如你们俩认识一下。”朱雄顺着话继续道。

两人就这样一面踱步,一面交谈,从奉天殿往议政殿还有一段距离,路上两人的对话渐渐让彼此关系拉近了不少。

眼看快到议政殿了。

“对了王公公,皇上找我有什么事呀?”朱雄带着疑惑问道。

“老奴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但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王景宏答道,“不过你记得,待会进到议政殿内说话时得小心谨慎,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可不能说。”

“毕竟龙颜难测,且皇上的性格也比较独特。”王景宏稍微提醒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