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 > 第46章 你在胡言乱语什么?

确实该如此安排,那里同样是明朝北境关键屏障。

而且去年有三个原本隶属于北元的部落归降,陛下设立了三个防御机构来管辖,但现在北元动荡难保他们不会有二心。

当前大宁驻守部队仅三万多人,再加上十七王爷尚未前往藩镇就任无法有效控制局面。

故此打算今年派遣十七弟去赴任的同时,调派五万精兵进驻大宁巩固防御力量。

爱卿对此有何高见?”朱标温和询问道。

倘若朱雄心中存疑,那他必定矫揉造作。

实际上,朱标意在把朱雄从北平部队调出,领五万兵奔赴大宁就防。

“臣下为大明臣子,殿下旨意不论何在,自然竭力照办。”朱雄毫不迟疑地表了态。

听到这话,朱标眉目之间满是欣慰:“甚好。”

随即又从桌案拿起一份已然改过的谕令递向朱雄:“这是先皇重新落印的旨意,你接下吧。”

“臣遵旨。”朱雄神色庄重接过。

对于四弟那边我已下令,同时派你部下的副指挥使领兵进驻大宁。

“往后你坐镇大宁,其他不论,务必牢牢看死三卫。

倘若真的有二心,就给我狠狠教训他们直至驯服,绝不再起反意。”朱标语气寒冷。

“臣领会。”朱雄点头。

心内深处暗觉期待,“但愿这三卫速乱。

如此才可杀敌立功。”

“而且后世祸乱华夏的建州奴此时仍在那侧,尚未对大明降伏。”朱雄心念及此更生决志,“传国玉玺所标注的藏图位置似也在这片建奴之域,正好一并剿灭除去千年的忧患。”

朱雄心底愤懑而起,对建奴恨意尤深。

吕氏见旁座朱允炊与朱雄言语相称亲切便开口笑道:”将军与公子初次相会,竟这般相熟,一口便认大哥。

她随口一赞并未停留,这类亲近的机会自当把握不误。

若能得朱雄青睐,将对她子将来助力无穷。

朱雄听罢谦和一笑:“在下仅是布衣微民,岂敢承蒙公子这等错爱高抬。”

话间氛围尚安,但朱允炊神情却如石人呆滞望住眼前朱雄,“不可能……大哥他没死……”其心思波澜激荡难平,记忆中的恐惧悉数涌来——当年大哥威势压顶的情景浮现。

此时朱标正语重心长:“朱雄年仅长你三岁却战功赫赫威名播四方,今日叫你前来即是希望你能以他为范例勤习武技。

身为你父王嫡长,不仅应通文采更需擅武略。”

然而朱允炊仿若未闻仍傻愣盯视朱雄不放。

眼见这情形急得吕氏拍起儿子肩:“还愣着做什么,父王教你说话呢。”

经此惊点朱允炊方如梦初醒连声称是:“儿臣铭记于心。”

得到回应后朱标摆手示意散去:“退下吧。”

朱允炊躬身退出步伐缓缓目光始终未曾离朱雄身上。

待二人身影消匿,室内静寂半响。

朱标忽然问起:“朱卿以为孤这位世子如何?”

这一突来的询问让朱雄措手不及。

心中权衡利弊思索片刻才答道:“殿下啊,皇家之事关乎深远,实在难以置喙评价。”

朱标听言摇头叹笑:“谨慎过头啦。”

“非是小心,实在是说错了易惹非议麻烦不断。”朱雄无奈解释。

朱雄话一脱口,就有些懊恼,话语太快,竟忽略了面前之人是谁。

\"哈哈哈。”

“朱卿倒是性情中人。”

朱标闻言大笑,深感认同。

“当年我确实有过一个极好的选择。”

“我的长子朱雄英,五岁便能诵经典,七岁由蓝玉指点军事,已甚是精通,真乃文武双全之才。”

“可……唉……”

提及爱子,朱标心底涌起一阵哀伤。

“殿下,死者不可复生。”

“您毕竟曾经拥有过。”

“而我自幼觉醒意识以来,便无缘得见亲生父母,三年前至亲祖母也故去。”

朱允炆带着希望的目光一抬,当看到朱雄时,身子顿时一颤,“大……大哥……”

闻此一声,朱雄脸上浮现一丝莫名神色。

“怎的?这太子家的儿子都爱认大哥么?”朱雄心中疑惑顿生。

方才在东宫大殿上,朱允炆同样莫名其妙唤了声“大哥”,眼里满是恐惧之情。

这让他一时困惑难解。

自己从未与朱允炆谋面,他那恐惧的眼神从何而来?再者说“大哥”,实在匪夷所思。

自己于北平长大,祖母亦常提及,家中世代居住于此地,绝无可能与此处人士有所瓜葛。

“大哥……你没死。”

“你回来了……”

“我……我终于见到你了!”朱允炆起身,泪如雨下,径直扑向朱雄怀中,头深深埋进他的怀里,仿佛倾诉着满腔委屈。

“你怕是认错人了。”

“我不是你的大哥。”

朱雄轻轻拍打朱允炆的背,和声言道。

尽管看朱允炆委屈模样,但他与对方本不熟稔,一个大男人在他怀里哭泣总归不太体面,朱雄实难忍受。

“不,你就是我大哥!”

“不论你变成何种模样,我都认得出来。”

“你的眸光,眼神,丝毫未变!”朱允炆抬起满含泪眼的脸庞看向朱雄。

对朱允炆来说,这一刻的相遇仿若亲人再现,心中积压已久的委屈终于找到宣泄之地。

自兄长逝去,他曾拥有的庇护也随之消失殆尽。

表面风光无限的东宫嫡子身份,并不能改变他在宫内的窘境,继母欺压、父亲冷落,让他倍感无助。

往昔有大哥罩着一切尚好,因其缘故,祖父和父亲还对其多有关爱;如今孤身一人,则境遇大不如前。

“公子,你确乎弄错了。”

“他是我大明的英雄——朱雄将军。”

“斩杀北元皇帝,摧毁北元朝廷,堪称功勋卓着之人。”旁侧禁军瞧见朱雄为难模样,当即开口提醒。

“你们家公子怕是醉酒过度。”

“我还有事务,这就告辞了。”

朱雄无意久留东宫,加之眼下此地被吕氏掌控,与朱允炆走得过近绝非明智之举。

吕氏素以狡黠着称,从朱允炆这般凄惨状态便可知,他在继母手下饱受煎熬。

为免牵扯其中,朱雄决意离开。

当然,要是涉及自己真正在意之人,所谓吕氏或皇权都不足为惧,藩王朱雄绝不退缩,拼个鱼死网破也在所不惜。

凭借先天武者之力,无所畏惧。

于是,朱雄干脆绕过朱允炆,朝东宫之外快步而去。

朱允通望着朱雄远去的背影,眼眸中满是委屈。

“大哥……他怎么不认得我了?”他喃喃道,“难道,连大哥也舍弃我了吗?”

“三公子,你还是回吧。

若被娘娘瞧见你找太子,你会更不好过。”一个侍卫轻声提醒。

眼前的朱允通显得格外凄楚,而整个东宫的人——不管是侍从还是禁军,都知道他的处境有多艰难。

然而没人敢多言。

曾有一个仆役为朱允通抱不平,结果却惹怒吕氏,落得个不明不白的死。

“呵呵……人人都明白,唯独父君不清楚。”朱允通望了一眼大殿,带着败兴与沮丧离去。

目送他的背影消失,众侍卫彼此对视一眼,脸上流露出一种对弱者的同情之色。

只有他们心里清楚,身为嫡子的朱允通还不如普通侍从惬意。

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吕氏已然在等着他:“允通,你刚才是怎么回事?怎能在你父君面前愣住?幸而他没责怪,否则真是丢脸至极。”她虽在责备,语气里却含着些许愤怒。

“母妃,我……我看见大哥了!”朱允通惊魂未定地说,“那朱雄就是大哥,他还活着!”

吕氏眉头皱紧:“你在胡言乱语什么?你那兄弟早亡快十年,早已化作白骨,怎可能复生?再者,那朱雄本是北平府平民之后,凭军功走到如今这一步,又怎么会是你大哥?要是真有这份关系,你皇爷爷和父君会认不出来吗?”

“可是母妃……”朱允通声音微颤,“我觉得他就是大哥啊。

面貌固然不同,可眼神是一模一样!那傲气、那盛气凌人,我从未忘记!”

吕氏听得肝火陡增,一巴掌狠狠拍在他脸上。

“啪”的一声脆响把朱允通吓傻了。

“跪下!”吕氏冷冷地喝道。

“母妃……”他惶恐地瞅着吕氏,只能乖乖跪倒在地。

吕氏低下身来紧紧搂住他:“允通,听娘说。

你那异母兄早就死了,亲眼所见他断气,又亲手下土掩埋,绝无可能再生还世间。

而今,你是这里长子,娘掌控整个东宫。

那逝者拥有的一切都该归你,将来太子位乃至皇位都是你的。

你就是娘这一生唯一的依仗。

既是天潢贵胄就务必奋勇争取那个属于你的位置。

只要娘还在,那个位置便是稳如泰山。”

“从前那个杂种不成器,如今你朱允通也不能退让。”她强调,“记好了,那人已经不在了,再也回不来;而你将永世生存,终有一日登临高位、执掌帝国江山。”吕氏握紧他的手臂语重心长地说。

朱允通听着娘的叮嘱,心底泛起涟漪,目光开始坚定,那份慌乱渐渐散去。

“娘,是儿臣想岔了。”他说,“大哥确实已经过世,不会复活,应当是孩儿认错了。”

“这才像娘的好儿郎。”吕氏满意的点点头。

“允炊。”

“你真以为为娘就不惧那个所谓的人物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