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 > 第10章 有所作为则奖励,有过失则处罚。

归结起来,就是两字:

\"公平\"。\"在朱棣治理下的北平军,仍然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有所作为则奖励,有过失则处罚。\"

\"对士兵来说,只要能够实现真正的公允正义,立功就能得到晋升和犒赏,阵亡也能得到慰问补偿,这就是他们最大的期盼。

放眼当时,燕王朱棣是统兵之中最讲公平的将领。\"朱雄暗自思忖到。

似乎明白了朱棣将来之所以能夺取皇位的核心要素——就是获得军队誓死效忠,如同先秦时代的治军方式那般真正公平。\"唉,朱棣确实是一位杰出君主。\"

\"历史上他的长子及孙子也一样出色。\"

\"可惜曾孙不争气,成了让人叹息的大明'战神'。\"

\"我必须不断增强自身能力,不然到了大明'战神'时期,千万别被他害死。\"朱雄心中如此警醒自己。

提起那位未来被称为大明'战神'的皇帝——朱祁镇。

虽然如今还未降生,但已足以令朱雄感到不屑:一名帝王竟沦落敌手成为俘虏,而且被抓之后还不果断自尽,居然甘愿苟且偷生;不仅活下来,还闹出了夺门篡变之事,甚至杀了救国忠臣。

若是换做自己遇到这种事情,朱雄都想狠狠教训他一顿:

不,最好直接让他毙命于异乡。

因为这样一位统治者实在不配做皇帝,也不配有朱家血脉。

...

此番激战结束后,

大明终于成功攻占北元边陲重城。

尽管这并非压倒性大获全胜,明军也遭受不少伤亡,但这一役几乎摧毁了北元剩余的主力,更重要的是,最后的核心支柱倒在了朱雄剑下。

对于北元而言,面对如此强劲的大明军团,他们几乎失去了扭转战局的可能性。\"傅将军,张将军。\"

\"辛苦两位统计此役战果,整编全军力量,休息三天时间。

将城中所有俘虏妥善关押之后再议后续行动方针。\"

朱棣侧头对身边两位将领下达指令。\"末将遵命。\"二人立即领命。\"朱雄...\"

“本王对你寄予厚望,莫要令本王失望。

本王期待你能再次为大明建立战功。”

“这次你的战绩,本王也会如实禀报陛下,让皇上知晓你的贡献。”

朱棣笑着对朱雄说道,随即拍马离去。\"恭送燕王殿下!”

众人齐刷刷躬身行礼。

待朱棣远去后,刘磊走到朱雄身边感叹道:

“朱小兄弟,真是没想到啊。”

“一下子连升四级,直接成了守备。”

“我这弓军营居然出了如此杰出的人才。”

四个多月前,朱雄不过是个刚入伍的新兵。

他被编入最精锐的弓兵第一营时,很多人认为是靠着关系进来的。

但在几月相处中,大家看到了朱雄的真实本领。

如今,朱雄入伍不过五个月,却已从一个小兵升到了正五品守备,统领一万兵马。

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个奇迹。\"或许是老天眷顾吧。”

朱雄笑着谦虚道。\"什么老天眷顾,这是你拼命拼出来的!”

“幸好你武艺高强,不然死十次都不够。”

刘磊实话实说。

在张辅倒下后,他亲眼目睹了朱雄顶着箭雨冲向城门,而且现在身上还插着箭。

到了城中之后更是英勇杀敌。

换做别人,甚至是全军中的猛将,可能早就死过许多次了。\"我参军就是为了有所作为,除了性命,我已经没什么可舍弃的了。”

朱雄感慨地一笑。\"看样子,你小子心里还有隐情。”

刘磊看着朱雄慢慢道。\"唉,提也无益。”

朱雄摇了摇头。

每当想起心中的秘密,就让他满腔愤恨。

但话说回来,朱雄还得感激那徐家兄弟。

若不是他们那一推,朱雄或许一辈子只想在安沙镇平淡度过。

而现在经历了逼迫后,他也明白,在这个世界生存最关键的是实力与权势——成为人上之人。\"好了,我不多问了。”

“你身上还插着三支箭呢,快去军医那里处理一下,别染上七日风就糟了。”

刘磊见朱雄身上还留有箭伤,并且已经结痂,急忙关心起来。\"嗯。”

朱雄点头应允。

边关城镇此刻已完全控制在大明手中。

这场战斗,大明虽然损失惨重,但对于元军而言却是一场胜利,并俘获了不少降卒。

这些俘虏无需朱雄操心,都由朱棣亲自处理。

从城镇官邸回来后,朱雄径直前往伤兵营找军医取下了臂上的三支箭。

好在伤口不深,只是些皮外伤。

返回营帐后!

“赶紧领取晋升的奖励。”

朱雄心中迫切等待。

恭喜宿主晋升高职副千总,奖励《高品质金疮药10瓶》。\"恭喜宿主荣升高职千总,技能点加《三》。”

“恭喜宿主跃任副守备,额外获取《燧发枪设计方案》。”

“恭喜宿主升职为守备官衔,掌管万军大业,特赐玄阶上乘**《龙象般若功前篇》。”

系统传来提示音。\"获得特殊称号《坚毅守备战将》,装备后可随时调用附加能力。”

系统继续提示。\"龙象般若功为玄阶高品功法,比起普通入门级内功高出太多。”

“燧发枪对于当前年代来说无异于是绝世神兵,但现在还不宜拿出来,影响范围太大。

不过日后想掌控自身命运,必须仰仗这些宝贝。”

朱雄心里暗自发誓。

当下的战争虽已有火器参与其中,并能够对局势造成一定冲击,但也仅止于此,局限性仍然显着。

说到火器,指的是火铳与鸟铳,发射的是铁弹。

每次射击完毕后,都需要经历复杂的装填过程,而且其射程甚至比不上弓箭。

然而燧发枪则不同,不仅射程更远,操作起来也便捷许多。

堪称利器。\"开始修炼《龙象般若功》。”

朱雄回过神来,随即下达指令。\"指令已被接收。”

“开始学习龙象般若功。”

系统提示。

下一瞬间。

龙象般若功的精髓被朱雄迅速掌握,这份内功远远超越了基础层次。

习练完成之后。\"果然远胜基础内功,我的力气至少又增强了两百斤。”

朱雄随手挥出一拳,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惊人的力量。

这就是高深武学与普通武学之间的差距。

……

成功学会龙象般若功后。

朱雄迫不及待地查阅了自己的属性面板。

姓名:朱雄

年龄:16岁

等级:5级

内功:5级龙象般若功(后天五重境)

技能:4级箭术(四箭连珠),圆满骑术,1级八极拳,2级狂舞刀法

升级所需经验值:365(600)

技能点:16点(可用于提升任意技能一级)

“佩戴新称号。”

朱雄开口说道。

因晋升守备而获得的新称号令他满怀期待。\"佩戴成功。”

“宿主可查看称号属性。”

系统提醒。\"查看。”

朱雄立即回应。

称号:大明守备战将

属性:拥有守备之权,可统领万军。

当宿主统率大军时,战力和士气均增加一倍,麾下士兵杀敌所获经验值六分之一归宿主所有。\"这太强大了。”

看着这个称号的属性,朱雄心里万千感慨只化作三个字。

有了这一称号,简直逆天。

不必说那六分之一的经验值——这对朱雄升级至关重要。

毕竟,单靠自己杀敌终究受限;若百万军士为他杀敌,则获得的经验值将无比惊人。

通过杀敌升级,这是朱雄变强并且立足之基。

未来某一天。

假如大明朝难以继续容身,朱雄完全可以远赴海外建立国家,成为一方强者。

他认为,只要持续晋级,或许还能够求得长生。

此外。

这称号还能增强全军的战力和士气,增长率达到一倍,可想而知。

这些增益是无形的,只要朱雄统领军队,他们的战斗表现必将远超同等规模的其他队伍,以此为基础,他可确保自身的生存。

三日后。

在边城的官邸大殿中。\"末将参见燕王殿下。”

所有官职达到守备及以上的人员齐聚大殿,新升任守备的朱雄也在其中,并向高位上的朱棣行礼。\"各位将军免礼。”

“请入座。”

朱棣挥手示意。\"谢燕王殿下。”

众将领拱手致意后依次落座。

按照这个时代严格的层级制度,座位安排自然也是如此,新进守备的朱雄坐到了左列最后的位置。\"三日整顿已经结束。”

“边城的一切也都安定下来。”

“傅将军,你来给诸位将领讲述一下本次的战况吧。”

朱棣转向左侧首位的傅友德吩咐道。\"遵命。”

傅友德站起身,手持一封战报对在场将领说:“此次边城之战,我方出动九万兵力进行围攻,总计战死九千三百余人,受伤八千七百余人。

据伤兵营医官预估,能够存活的人最多不会超过两千人。”

“伤病死亡率如此之高?”

“令人惋惜啊。”

“那些都是炎黄子孙中的优秀男儿呀。”

初次接触到高级将领间的军事讨论,听闻具体的伤亡数据,朱雄内心颇为震撼。

在这场战斗中,超过八千人受伤,最终预计仅有两成的人能存活下来,也就是说生存几率低于三成。

朱雄原本以为这个时代的医学水平不至于如此糟糕,但实际上他错了。

尽管如此,朱雄也毫无解决办法,毕竟他并不熟悉医术。\"我军成功攻入边城,消灭了元军一万七千多人,并俘获了三万五千多人,其中也有许多伤者。\"傅友德紧接着报告道。\"傅将军。

户部送来的药品是否足够?\"朱棣看向傅友德问道。\"完全足够,殿下。

不过,这些药品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那些为国捐躯受伤的战士们还需要自己努力克服困难。

箭矢伤害皮肤深层组织,刀剑损伤筋骨肌肉,这些伤口非常难以痊愈。\"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吧。\"傅友德叹息了一声。\"总之,请尽量全力救治他们吧。\"朱棣点了点头,便不再多说。

他已经在北平驻守许多年,深知傅友德所言不虚。\"至于那些元军中的伤兵,则不必浪费我们的药材去治疗他们。\"朱棣又郑重其事地说道。

如果不是因为那些元军投降了,并且是青壮年可以劳作的人力资源,朱棣可能都直接将他们全杀掉算了。

用珍贵的伤药救助元人会成为大明将士不满的理由。\"属下明白,殿下的指示我已经记下了。\"傅友德点头应道。

接着,朱棣又转向张玉问:\"张将军,我们的大军是否已经完成了重新整编呢?\"

\"殿下请放心,我已经进行了重新整编。

现在已经有八个守备单位,每个单位统领一个军团。\"张玉立刻回答道。

听到这话,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好!边城已经攻克,北元的实力大幅削减,而且王保保已死,接下来扫平北元也不会遇到太多阻碍了!待整军完毕,我军即可继续进发!\"

傅友德接道:\"我还安排了专人带着我们斩杀王保保和击溃元军的重大胜利消息快马传至应天府,相信皇上看到一定非常高兴!\"

对此,朱棣同样点头称赞:\"不错,就这样。\"随后他的目光落到了朱雄身上。\"朱将军,如今你已被晋升为守备职务,本王特赐予你紫色鳞片铠甲一套。

还有,你要接管第一守备军队。\"朱棣大声宣布。

随声响应,一位亲卫端着一个小盒子来到近前,内里放置了一件崭新的战甲以及头盔。\"末将朱雄,谢燕王殿下提拔之恩!\"朱雄起立躬身拜谢。

……

\"本王从军中的花名册上查到,你还没满十七岁,以十六岁的年龄就能担任统领万兵的守备职衔,在我大明可谓前所未有。

希望你能够坚持爱国报效之心,继续为国家贡献力量。\"朱棣鼓励朱雄说道。\"殿下请放心,末将愿誓死为大明奋战不息!\"朱雄即刻答道。

朱棣微微一笑,然后说道:\"好了,接下来我们就来商量向北元进一步进军的事宜吧。\"

……

而另一边,在应天府议政殿内。

朱元璋高居正坐,他的长子朱标则恭立一旁。\"父皇。”

朱标说道,“自从胡惟庸事件发生后,所有丞相相关的职权一直处于空缺状态,朝廷内外不断有官员进谏推荐,每日折子纷至沓来。

父皇难道对这职位还有别的考虑不成?”

朱标疑惑询问道。

朱元璋含笑反问:\"你觉得朕有何深思熟虑吗?”

\"恐怕父皇是不打算再设立丞相之位了吧。\"朱标思索一会儿说道。\"哈哈,果然是朕的好儿子,了解朕在想些什么啊。”

朱元璋大笑道,“没错,朕决定不再设置这个丞相之位。”

“因为在胡惟庸之事以后,此人独断专行,私结党羽,隐患极多。”

“丞相之权过大,现有父皇在尚可制约,但往后恐怕会成为重大隐患。”

朱标再次说道。\"你能明白其中利害便好。”

朱元璋听后略感欣慰地点点头。\"可父皇为何至今仍未宣示于众?难道是在等待北方战局的结果?”

朱标望着朱元璋问。\"废除丞相之位乃国之大计,需有能压服朝中所有反对之声的契机。

歼灭北元便是这样的大胜,足以令那些觊觎丞相之位的人哑口无言。”

“标儿啊,这丞相之职确是个极其诱人的好位置,不知多少人都虎视眈眈呢。”

朱元璋冷笑一声说。\"儿臣完全明白了。”

朱标点点头表示认同。\"老四定不会辜负朕的信任。”

朱元璋远眺的目光里充满希望。\"自四弟府邸成立后就投身军中历练,年轻轻的已经经历了数次大战役,其实力毋庸置疑。

而且父皇派遣傅将军作为他的副手辅助。

平定北元势在必得。”

朱标对自己的弟弟也是信心满满。

这时。

朱元璋的话语突然一转,流露出怀念之情:“算起来,还有十九天,雄英就满十七岁了。”

“确实是这样。”

“已经十七岁了啊。”

“母后和雄英离开我们也快九年了。”

朱标的脸上也浮现出悲怆之色。

对他们父子而言,最为亲近的就是他们的妻子与母后,以及自己的孙儿和儿子。

一提起故人,

朱元璋父子都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

这么多年过去,他们显然依然无法彻底释怀。\"咳……”

朱标突然猛烈地咳嗽起来,面色也随之变得惨白。\"标儿,你怎么了?”

朱元璋注意到脸色骤然变差的朱标,紧张地问道。\"没……没什么,只是受了些风寒。”

朱标勉强笑着摆摆手回应。\"标儿啊,务必要多加小心保养身体啊,现在朕也就指望你一人了。”

朱元璋一脸关切地说。\"父皇放心,孩儿无碍。”

朱标满怀感激地回答。

正在此时。\"奏报!”

“启禀皇上。”

“八百里紧急捷报已然抵达都城。”

一名身着飞鱼服的年轻锦衣卫匆匆进入殿内,正是新晋锦衣卫统领蒋瓛。

因前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深陷胡惟庸案被清算处理。\"太好了!看来老四要给朕一个惊喜。”

朱元璋兴奋大笑起来。\"父皇,既然是这么大的喜讯,就该召集大臣共庆。”

朱标当即开口建议。\"是啊。”

朱元璋眼眸闪过一丝威严:

“蒋瓛,立刻去将百官召集来商议大事。”

“微臣遵旨。”

蒋瓛随即领命而去。

不久之后,

奉天殿上已聚集了众多官员。

而朱元璋此时亦换上了华丽的龙袍高坐于龙椅之上,太子朱标站在台级上,俯视群臣。\"臣等拜见陛下。”

“祝吾皇万寿无疆。”

百官齐声跪下,大声颂道。\"诸位请起吧。”

朱元璋随意一挥手。\"谢陛下。”

文武百官缓缓站立归位。\"诸位爱卿,今日非正常朝议时分,大家猜到朕此刻宣召大家前来是为何事吗?”

朱元璋微笑环顾百官发问。

官员们互相看了眼当朝圣颜带着愉悦笑容后稍稍放轻松下来。

毕竟这段时间因胡惟庸一案导致株连甚广,数以万计的人受到影响。

每日上朝常闻朱元璋发布命令牵连治罪全族的消息,人人如履薄冰唯恐被波及。

多亏太子殿下时常安抚才稍稍安稳军心。\"草臣等人实在不知。”

百官一致谦逊作答。

明知也不能妄加猜测,还是装作不解较好。

紧急军报传至京城,不少百姓都目睹了这一幕,朝中大臣更是在奉天殿上看得分明。\"老四从北疆送来了捷报。”

朱元璋满脸喜悦地说道。

他随即吩咐道:“来人,传捷报使者入殿。”

“皇上有旨——”

“传捷报使者进殿——”

太监们一声接一声地传话。

不久,一位身穿盔甲、背着令旗的急使迅速迈进大殿。

每个时代都有八百里急行的信使,在如此速度传递消息时,无人敢加以阻拦,哪怕是民间动乱之处也无人敢冒犯。

因为这代表着国家的重要军情,绝不能受干扰。\"小臣叩见皇上。”

这位信使跪伏于地敬礼问候。\"请起再言。”

朱元璋面带笑容回应。\"谢皇上恩赐。”

急使慢慢站起来,心中对于庄严的大殿还是有些战战兢兢。\"呈上你的捷报。”

朱元璋伸出手示意。\"遵命。”

急使双手奉上文书并向台阶前行。

此刻,朱标缓缓下来接过捷报。\"儿子啊。”

朱元璋说道,“你立刻宣读这份捷报吧,好让群臣听闻北疆的情势,以及我将士们的英勇。”

“儿臣遵命。”

于是,朱标拆开封口大声诵读道:

“臣朱棣敬禀父皇。”

“依据父皇圣谕,臣领军征伐北元不义之师。

半月征战已见功效。”

“首先遇敌为北元三万精骑对我先锋一万军突然冲击,但我军战士勇猛无比,初战即以寡敌众,痛击北元精锐骑兵,将敌拖至主力到达后彻底击败,斩敌近万人,并俘虏数千余人。”

“其中我军士兵朱雄以箭术精准射杀敌主将帖尔建立大功。”

“而在攻打边城战斗中,经历三日激战,我大军破城并歼灭北元在内有生力量。

总计十万余北元大军已有八万人被击溃,我军仅损伤一万余人。

北元丞相王保保也被明军勇士击杀。”

“这场战斗,我军斩获敌两万有余,俘获敌军数万名,堪称全胜。”

“此次北元征战,有一显着贡献者乃刚入伍半年的新兵朱雄,他作为典范少年报国,在初战遭受敌人突袭下用箭救出数十同袍性命,并击杀敌将帖尔。

在攻城战里,他不顾自身冲杀敌营破城门且亲手斩杀北元丞相王保保立此殊勋。

目前该名战士凭卓越表现已晋升守备职位。”

念至此处,朱标亦对“朱雄”

的名字感到惊讶不已。

继续朗读道:

“敬请父皇安心,半年之内,儿定将交与父皇一个真正满意的结果,确保北元永不复存。”

“儿臣朱棣叩拜上书。”

听完这些内容后,朱标声音停下。\"妙啊,真是妙啊!”

朱元璋连声夸赞,“咱家的老四确实给咱涨脸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