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 > 第25章 春耕计划

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 第25章 春耕计划

作者:深仨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7 17:09:50 来源:小说旗

第一节:荒山变良田

晨雾如纱,笼罩着太行山起伏的轮廓。陈长安站在半山腰的岩石上,脚下的土地还带着夜露的湿润。三百多名战士和当地百姓已经在田间忙碌开来,锄头与石块碰撞的声响在山谷间回荡,惊起一群山雀。

\"团长,这坡地太陡了,土层又薄...\"老农张老汉蹲在地上,布满老茧的手指捻起一撮土,在掌心搓了搓,\"往年种一季,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哩。\"

陈长安接过土块,指尖传来的粗糙触感让他皱了皱眉。他蹲下身,用随身携带的匕首挖开表层土壤,露出下面灰白色的岩层。\"张大爷,您看这样行不行——\"他捡起一根树枝,在松软的泥地上画出一道道阶梯状的线条,\"我们把坡地改成梯田,每层田埂用石块垒牢。\"树枝又指向远处的山沟,\"再把那里的淤泥运上来垫地,至少能增加一尺厚的耕作层。\"

李云龙扛着铁锹大步走来,军装下摆沾满了泥点:\"团长,三营的战士们在后山发现了个蝙蝠洞!\"他兴奋地比划着,\"里头积了老厚的蝙蝠粪,臭是臭了点,但绝对是好肥料!\"

\"太好了!\"陈长安眼睛一亮,转向张老汉,\"您老放心,我们有办法让这薄地变成肥田。\"他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对李云龙说:\"通知各营,每个连队抽调十名战士组成积肥队,再请老乡们带路,把附近能收集的肥料都找出来。\"

第二节:土法造肥

军工区旁新搭的草棚门口,\"肥料厂\"三个歪歪扭扭的大字刻在一块松木板上。十几个半人高的大缸整齐排列,散发着复杂的气味。赵技术员戴着用纱布自制的口罩,正在指导战士们搅拌缸中的混合物。

\"这个'堆肥法'关键是温度控制。\"他用木棍搅动着黑褐色的糊状物,\"要经常翻动,让空气进去...\"突然发现陈长安站在门口,连忙放下木棍迎上去:\"团长,您看这个配方——\"

陈长安接过泛黄的纸张,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原料配比。他从口袋里掏出钢笔,在空白处添了几行字:\"加些粉碎的石灰岩,能调节酸碱度。另外...\"他指着角落里几个木桶,\"可以试试把鱼内脏发酵做成鱼蛋白肥,我在...呃,书上看到过这个方法。\"

炊事班长老马愁眉苦脸地跑来,围裙上还沾着面粉:\"团长,战士们把做饭的骨头都收走了,俺今早炖白菜汤连个骨头渣都找不到!\"

\"老马,等秋收后我给你留两头猪。\"陈长安拍拍他的肩膀,看着老马黝黑脸上深深的皱纹,\"现在先克服克服,告诉大家,这些骨头磨成粉能让庄稼多打三成粮食。\"

老马挠了挠花白的头发,突然眼睛一亮:\"那...那俺去村里收!老张家前天刚杀了只羊,骨头肯定还在!\"说完转身就跑,差点被门槛绊倒。

第三节:水往高处流

山溪旁,一场特殊的\"军事行动\"已经持续了三天。战士们用毛竹和松木搭建的引水渠蜿蜒如蛇,从百米外的山涧向梯田延伸。

\"不行!这里落差太大,水都溅出去了!\"孔捷抹了把脸上的水花,指着一段陡坡处的竹槽。湍急的水流从接缝处喷涌而出,把下面几个战士淋成了落汤鸡。

陈长安蹲在出问题的竹槽边,手指沿着水流方向比划。忽然,他站起身:\"去把军工组做的那个齿轮组拿来!\"他指向溪边一处两米高的小瀑布,\"在这里装个水车,用齿轮带动提水装置,把水直接送到上面的蓄水池。\"

三天后,一架奇特的木质水车在溪边转动起来。赵技术员设计的齿轮组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清澈的山溪水被一级级提升,最终流入高处的蓄水池。张老汉带着一群孩子围观,浑浊的眼睛瞪得老大:\"这...这水咋还往山上跑哩?\"

李云龙得意地拍拍水车粗糙的木架:\"老爷子,这叫'科学种田'!等收了粮食,让您见识见识什么叫'科学吃饭'!\"周围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

第四节:插秧竞赛

五月的阳光已经带着初夏的热度。陈长安卷起裤腿站在水田里,向围成一圈的战士们示范插秧要领:\"三指捏秧,垂直插入,深度要一致...\"他的动作干净利落,青翠的秧苗随着他后退的脚步整齐排列,像一列列等待检阅的士兵。

\"团长,您这手艺比俺种了半辈子地的还地道!\"张老汉蹲在田埂上,旱烟袋都忘了抽。

忽然一阵哄笑传来。只见李云龙弯腰撅臀,插下的秧苗东倒西歪,活像打了败仗的残兵。他的裤腿卷得一边高一边低,脸上还蹭了几道泥印子。

\"老李,你这插的是秧还是摆八卦阵啊?\"丁伟站在田埂上打趣道,\"要不要给你找个风水先生看看方位?\"

陈长安走过来,抓起一把秧苗:\"看好了——\"他的手腕灵活地翻转,秧苗根须带着泥浆划出优美的弧线,稳稳插入水中。转眼间,一排青翠的秧苗就像受训的新兵般挺直了腰杆。

\"我宣布开展插秧竞赛!\"陈长安抹了把额头的汗水,阳光在他湿漉漉的睫毛上折射出细小的彩虹,\"第一名奖励——\"他故意顿了顿,看着战士们期待的眼神,\"奖励一双胶底鞋!\"

人群顿时沸腾了。这种缴获的日军胶鞋在山区堪称奢侈品,平时只有侦察兵才能分配到。转眼间,整个水田变成了热火朝天的赛场。林小梅带着医疗班的姑娘们也不甘示弱,很快就以整齐的株距和笔直的行列在女子组遥遥领先。

第五节:意外的课堂

夕阳西下,田间的劳作暂告一段落。陈长安正准备回团部,忽然发现几个小战士蹲在田埂上,用木棍在泥地上写写画画。

\"报告团长,俺们算不明白这个'氮磷钾'...\"一个娃娃兵挠着头,地上的\"算术题\"已经画了半米见方。

陈长安就地坐下,军裤立刻被潮湿的泥土浸透。他抓起几块不同颜色的石子:\"看,这块红石子代表氮肥,能让叶子长得旺;白石子是磷肥,管开花结果;黑石子是钾肥,让杆子壮实不倒伏...\"生动的比喻让战士们恍然大悟。

消息传开后,每晚收工后的田埂都会聚集几十人。陈长安用树枝当粉笔,把平整的泥地当黑板,从最基础的植物营养讲到轮作休耕。渐渐地,\"农业课\"内容扩展到气象观测、土壤改良,甚至简单的机械原理。

张老汉也常来听讲,后来干脆把十二岁的孙子铁蛋也带来了:\"念书娃,好好跟陈团长学本事!比镇上那个只会背《三字经》的酸秀才强多了!\"铁蛋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陈长安画在泥地上的齿轮结构图,脏兮兮的小手不由自主地跟着比划。

第六节:绿色的希望

六月的山风掠过层层梯田,掀起阵阵绿浪。陈长安站在当初选址的那块岩石上,望着这片亲手参与开垦的土地。秧苗已经抽出了新叶,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远处,战士们正在给玉米地追肥,欢声笑语随着风飘上山坡。

李云龙扛着锄头走来,裤腿上的泥巴已经干成了硬块:\"团长,侦察兵报告,阎锡山的征粮队往北去了,根本没往咱们这山头瞅一眼。\"

\"他们想不到我们会在这石头缝里种庄稼。\"陈长安摘下一株稻穗,轻轻揉搓,几粒青涩的谷粒落在掌心。他抬头望向更远处新开垦的坡地,萝卜苗已经冒出了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晃。

张老汉小跑着上山,手里捧着个冒着热气的陶罐:\"团长,您尝尝!\"掀开盖子,新麦粥的香气顿时弥漫开来。陈长安接过陶罐,热气模糊了他的眼睛。他小心地啜了一口,突然愣住——这带着麦香的清甜味道,让他瞬间回到了前世的童年,外婆家那片金黄的麦田。恍惚间,两种时空的记忆在味蕾上重叠,眼眶不知何时已经湿润。

\"好喝!\"他由衷地赞叹,把陶罐递给周围的战士们,\"等秋收后,咱们要办个丰收节,杀两头猪,让老乡们都来尝尝!\"

夕阳西下,炊烟从山坳里袅袅升起。田边的黑板上还留着白天的算式,几只麻雀在上面跳来跳去,留下细小的爪印。更远处的菜地里,南瓜藤已经开始攀爬支架,嫩黄的喇叭花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在这片曾被战火遗忘的山野里,生命的韵律正以最原始的方式重新奏响。陈长安深吸一口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仿佛听见了土地下根系生长的声音,听见了谷粒灌浆的细语,听见了这片古老土地重获新生的脉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