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 > 第174章 轰-1的怒吼

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 第174章 轰-1的怒吼

作者:深仨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1 19:57:24 来源:小说旗

钢铁之翼

北平西郊,这座由废弃机车厂改造的飞机制造厂在晨光中苏醒。巨大的钢架结构撑起挑高的厂房,阳光从新凿开的天窗斜射进来,在水泥地面上投下几何形的光斑。陈长安站在轰-1的机翼旁,手指轻轻抚过每一道铆钉接缝,像是在确认某种无声的誓言。他的指尖能感受到金属的冰凉与坚硬,那是属于工业时代的触感。

\"主梁强度测试通过,发动机试车正常。\"工程师老赵快步走来,递上一叠数据表,纸页在他手中微微颤动,\"陈工,咱们的'轰-1'能飞了!\"他的声音压不住兴奋,眼角皱纹里都藏着笑意。

陈长安没有立即回应。他仰头望向厂房顶棚,四月的阳光像利剑般刺穿天窗,正好落在机头那颗鲜红的五角星上。远处传来试车员的口令声,螺旋桨开始转动,卷起的气流将墙上的《航空力学原理》图纸吹得哗啦作响,几张草稿纸在空中翻飞,像一群受惊的白鸽。

\"不够。\"他突然开口,声音低沉。

老赵一愣,笑容凝固在脸上:\"什么不够?\"

\"载弹量。\"陈长安敲了敲机腹弹舱,金属发出沉闷的回响,\"b-17原设计能带8吨,我们只能带5吨。\"他转身走向角落的黑板,粉笔尖在\"燃油配比\"的复杂公式上画了个圈,白色粉末簌簌落下,\"明天开始,重新计算这里。\"

就在这时,厂房外响起急促的哨声。一个通信兵冲进来,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手中的电报已经被汗水浸湿,\"锦州\"二字晕开了一角墨迹,像一滴化开的血。

血色黎明

锦州上空三千米,稀薄的空气让阳光显得格外刺眼。领航机的投弹手小王透过瞄准镜,看见日军的防线像一条丑陋的蜈蚣,蜿蜒在晨雾弥漫的大地上。防空气球在远处飘荡,高射炮阵地冒出缕缕青烟。

\"风向修正2度。\"耳机里传来机长冷静的指令,但小王的手悬在投弹杆上迟迟未动——瞄准十字线正压着一座砖楼,楼顶的太阳旗在晨风中无力地摆动。旗杆下,几个日本兵围坐在火盆旁,其中一个年轻士兵正在擦拭刺刀,刀身在晨光中反射出冰冷的光芒。

\"为了金陵!\"

后舱突然爆出一声嘶吼,新来的投弹手小李已经按下释放钮。燃烧弹如黑雨般倾泻而下,小王眼睁睁看着那面太阳旗在烈焰中卷曲、碳化,最终化为灰烬。那个擦刺刀的年轻日本兵变成了一具奔跑的火炬,他的惨叫被爆炸声吞没。机舱里很快弥漫开铝热剂燃烧特有的铁锈味,混合着小李剧烈的喘息声。

\"继续。\"机长的声音依然平静,仿佛刚才的屠杀只是一次例行训练,\"二号目标,铁路枢纽。\"

小王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在南京看到的照片:废墟中那只攥着半截铅笔的小手。他猛地拉下氧气面罩,冰凉的橡胶味灌满口腔时,瞄准镜里已经锁定了下一组坐标。机群在云层中穿行,阳光在铝制机身上流动,像一把出鞘的利剑。

地火天雷

地面观察哨的老孙蹲在掩体里,手中的铅笔在笔记本上划下第十七道刻痕。对讲机里突然传来炮兵连的欢呼声,几乎要震破他的耳膜。他眯起眼睛望向天际——那些银色巨鸟正拖着长长的尾云转向,机腹映着朝阳,像是镀了一层鲜血。

\"确认战果!\"一个满脸焦灰的侦察兵从战壕里钻出来,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鬼子第三道防线全灭,油库殉爆的火光在营口都能看见!\"

老孙却没有答话。他的目光被不远处半融化的铁丝网吸引——那里挂着一个日本兵的钢盔,内侧用红漆写着\"妈妈\"二字,此刻正被热浪吹得轻轻摇晃,像在无声地呼唤。更远处,几个八路军战士正在硝烟中竖起红旗,鲜红的布面突然被横贯战场的风吹得笔直,猎猎作响的声音甚至盖过了尚未熄灭的爆炸余音。

空气中飘散着焦糊的味道,混合着汽油、火药和某种说不清的腥气。老孙从口袋里摸出半截香烟,却发现自己的手抖得厉害,怎么也点不着火。他索性把烟扔在地上,用靴子碾碎,就像碾碎一个微不足道的生命。

归航

陈长安站在跑道尽头,手中的战报已经被汗水浸透。十二架轰-1全部返航,只有三号机的尾翼带着狰狞的弹痕,像一道丑陋的伤疤。地勤人员正在紧急检修,扳手敲击金属的声音在黄昏中格外清脆。

\"下次得加装尾部装甲。\"他自言自语地转身,却看见小李正跪在机库角落干呕,年轻的面孔扭曲着,飞行夹克的后背全被冷汗浸透,在夕阳下泛着暗色的水光。

\"第一次都这样。\"陈长安走过去,递上自己的水壶,\"记住,b-17的设计初衷是反法西斯,不是杀人。\"

小李抬起头,脸上的泪痕在夕阳中闪闪发亮:\"那些着火的鬼子...有个看起来比我弟弟还小...\"他的声音哽咽了,手指深深掐进自己的大腿。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机库的墙壁上。陈长安突然指向正在检修的机群:\"看,它们的影子像不像墓碑?\"他拧开水壶喝了一口,清水顺着下巴滴落,\"但我们造墓碑,是为了少死些活人。\"

最后一架轰-1被拖进机库时,北平城墙上的扩音器突然开始播放《黄河大合唱》。陈长安摸出怀表看了眼——表盘上的日期显示,正好是去年南京公祭日的同一时刻。歌声在暮色中回荡,与机库里的金属敲击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曲工业时代的安魂曲。

远处的山峦渐渐隐入黑暗,只有跑道尽头的指示灯还在固执地闪烁,像不肯熄灭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