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 > 第87章 延安圣地的支援

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 第87章 延安圣地的支援

作者:深仨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7 17:09:50 来源:小说旗

一、知识分子来了

大清早,平安县城门口尘土飞扬。陈长安正蹲在墙根底下啃窝头,就听见王有田扯着嗓子喊:\"县长!快看!大部队来啦!\"

抬头一瞧,远处黄土坡上冒出一溜人影。打头的是个戴眼镜的瘦高个,背上捆着个木箱子,走起路来\"哐当哐当\"响。后头跟着百十来号人,有扛着大包小包的,有抱着厚书的,还有个姑娘撑着把洋伞——在这黄土高坡上显得格外扎眼。

\"报告陈县长!\"瘦高个\"啪\"地立正,\"延安抗大第三期学员奉命报到!\"他眼镜片上全是灰,一激动差点把背上的木箱子甩出去,\"我是机械工程系的张...\"

话没说完,那个打洋伞的姑娘突然插进来:\"陈县长好,我是陈嘉欣。\"她普通话里带着南洋腔,伸手就从包袱里掏出个铁皮盒子,\"这是我从新加坡带回来的,或许您用得上。\"

陈长安打开一看,好家伙!整整齐齐一摞各国钞票,最上头那张英镑还带着油墨香。他手指头刚碰到纸币,突然像被烫了似的缩回来——前世在印钞厂打工的记忆哗啦啦涌上来。

\"同志们先喝口水!\"赵政委赶紧招呼,\"王有田!带大伙儿去新盖的窑洞!\"转身小声对陈长安说:\"老陈,这姑娘来头不小,她爹是南洋侨领...\"

二、印钞票的学问

油灯下,陈长安把各国钞票摊了满炕。陈嘉欣的钢笔在纸上沙沙响:\"法郎用凹版印刷,美元有红蓝纤维...\"突然笔尖一顿,\"陈县长,您怎么知道无纺布可以防伪?\"

\"这个...\"陈长安挠挠头,想起前世在印钞厂熬夜加班的日子,\"俺寻思着,用碎布头打浆造纸,应该比普通纸结实...\"

\"妙啊!\"张工程师\"咣\"地砸了下炕桌,\"咱被服厂的下脚料正好能用!\"他眼镜片直反光,\"就是这变色油墨...\"

陈长安一拍大腿:\"用茜草根!染坊老师说这玩意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说完自己都愣了——这知识是前世在印钞厂听老师傅唠嗑记下的。

第二天,被服厂后院支起口大锅。老婆婆们边挑布头边嘀咕:\"八路军咋改行熬浆糊了?\"张工程师把改良的石印机架在磨盘上,陈嘉欣拿着毛笔在钢板上画图案——画到一半突然说:\"该加句标语。\"

\"为人民服务?\"王有田插嘴。 \"不,\"陈长安盯着钢板,\"就写'抗日必胜',字号小点,藏在花纹里。\"

三天后,第一张边区票出炉。陈嘉欣对着太阳看了又看:\"水印还差点意思...\"话音未落,李云龙闯进来,抄起张新票子就要擦枪管,被陈长安一把夺下:\"老李!这可是钱!\"

\"啥钱不钱的!\"李云龙嚷嚷,\"老子去端个鬼子据点,金银财宝要多少有多少!\"

三、收公粮起风波

麦收时节,王有田带着工作组下乡征粮。晌午头,他鼻青脸肿跑回来:\"县长!张家沟的人把咱们秤砸了!\"

陈长安赶到时,晒谷场上正乱哄哄的。老农张石头攥着扁担:\"咱家八口人就指着这季麦子!\"他闺女躲在磨盘后头,怀里紧紧抱着袋粮食。

\"老哥,今年公粮只收三成。\"陈长安蹲下来抓把麦子,\"比阎长官时候少一半哩。\" \"呸!\"张石头吐口唾沫,\"去年说抵来年赋税,结果...\"他突然刹住话头。

陈长安心里\"咯噔\"一下。顺着老张视线看去,磨盘缝里露出半张边区票——票面上\"抗日必胜\"四个小字正在阳光下泛着蓝光。

\"乡亲们!\"陈嘉欣突然跳上磨盘,南洋腔在黄土坡上格外清脆,\"咱们边区票能换盐巴、洋火!\"她从兜里掏出个本子,\"马家粮行一斗麦...\"

\"哄鬼呢!\"人群里炸出个声音,\"马家粮行的秤砣是铜的!\"陈长安眯眼一瞧,说话的是个穿长衫的瘦子——正是上个月被清算的赵地主家管家。

正在僵持,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李云龙带着骑兵排冲进村,马背上还驮着几个麻袋。\"老少爷们看好了!\"他\"哗啦\"抖开麻袋,日本罐头、军毯撒了一地,\"昨儿端了鬼子补给站!\"

张石头闺女突然\"啊\"了一声——她手里的边区票不小心蹭到打翻的醋瓶,票面上的\"抗日必胜\"竟慢慢变成了红色。

四、新老观念的碰撞

干部学校教室里,陈嘉欣的黑板上画满图表。老农们蹲在后排抽旱烟,有个老汉突然站起来:\"闺女,你说合作社能多打粮,凭啥?\"

\"大叔您看...\"陈嘉欣刚要解释,老汉已经掰着手指头算起来:\"我家三亩地,两亩种麦,一亩种糜子...要是跟人搭伙,牲口咋算?\"

陈长安在门口听得直乐。这场景他太熟悉了——前世扶贫时,那些老庄稼把式也是这样较真。正要进去打圆场,突然看见张工程师猫着腰往后院溜。

后院空地上,张工程师正对着一堆铁疙瘩发愁。陈长安认出这是拆了的鬼子汽车发动机。\"想改造成拖拉机?\"他蹲下来问。

\"县长您咋知道?\"张工程师眼镜都吓歪了,\"我就是琢磨着...哎您看这个化油器...\"

两人正说着,李云龙风风火火闯进来:\"老陈!快去看看!马家粮行闹起来了!\"

粮行门口挤得水泄不通。原来马掌柜在秤上做了手脚,被持边区票买粮的民兵逮个正着。\"天地良心!\"马掌柜喊冤,\"边区票毛得快...\"

\"放屁!\"王有田举着账本,\"你拿边区票去敌占区套购西药,一转手就是三倍利!\"账本翻开的页面上,密密麻麻记着药品名称——全是八路军急需的盘尼西林。

陈长安和陈嘉欣对视一眼,同时说道:\"该办个供销社了!\"

五、新的开始

立秋这天,平安县供销社开张。门口排队的乡亲们指指点点:\"快看!玻璃柜台!听说盐比镇上便宜两分...\"

柜台里,张石头闺女正跟陈嘉欣学打算盘。姑娘忽然小声问:\"陈姐,我能学那个...那个经济吗?\"陈嘉欣笑着把钢笔别在她衣襟上:\"这叫政治经济学。\"

后院传来\"突突\"声。张工程师改装的拖拉机喷着黑烟,拉着五铧犁在地里跑。老农们追着看稀奇,张石头摸着犁沟直咂嘴:\"这铁牲口,劲儿比两头骡子还大!\"

陈长安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金黄的麦浪。赵政委递过来张新印的边区票:\"老陈,这回水印成了。\"钞票对着阳光,隐约可见宝塔山的轮廓。

\"还不够好。\"陈长安摩挲着纸币,眼前浮现出前世见过的防伪线,\"得加条金属线...\"

\"报告!\"通信员气喘吁吁跑来,\"鬼子...鬼子要扫荡!先头部队到三十里铺了!\"

李云龙\"噌\"地拔出大刀:\"来得正好!老子新账旧账一起算!\"刀柄上缠着的边区票在风中哗哗响,露出\"抗日必胜\"四个红艳艳的小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