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在50年代 > 第79章 基地部门名称重新制定

指导员听见王汉林这么介绍咱们的医疗区域指导员也很认同,“那行,我就这样记录在案了。就叫疗养部,分为医疗区、养疗区、恢复区。这样以后规划好了这些部门之后,把现在已有的人员该归到哪个部分就归到哪个部分。”

王汉林说:“这样可以随着咱们员工结婚生子,家里的女主人也要工作,咱们的人是会越来越多,有可能咱们在这里要突破1万人。”

“所以说指导员我们的压力是很大的,想的事情要足够的多。以后家属有一部分可以适应现在环境,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咱们要把他们培养到疗养区去,变成护士,变成能帮助咱们医生恢复病人健康的助手。”

“这样咱们的力量也就越来越足了!”

指导员想了想王汉林的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

指导员又说:“那咱们的后勤呢,王汉林想到咱们的后勤应该分为几个部分?不能统一都归到后勤去,那样这个部门儿有些太臃肿了,比如说咱们的运输队以后不要归到后勤部去。”

“单独成立一个部门就叫运输部,他们独立运行!”

“而咱们的食堂要归到后勤区,咱们的食堂是后勤部的其中一个部门儿。咱们应该把现有的打扫卫生这一部分人给归为一个后勤其中的一个小部门儿,应该叫环卫队。”

“这样环卫有一个统一的管理,也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指导员想确实是这回事情,现在咱们的打扫卫生的人员没有一个部门儿,也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确实有一些乱。

王汉林说:“现在的环卫队除了打扫卫生之外,还应该加入一个职能,就是把基地内所拥有的现在这些路的平整土路的职责应该放到环卫队。”

比如说这一个人打扫这一段的卫生,那这一个人就要保证这一段路的平整了。看见了有坑,有鼓包,有大石头或者有障碍物的,这个人就应该清理。自己一个人清理不了的状况,应该上报到环卫队的领导那里。”

“由环卫队领导统一安排人去那一段儿整体的去施工,去平整。这样能保证咱们基地区域的干净,也能保证咱们交通的便利性。”

指导员听见王汉林这么规划这些部门儿也很同意的说道,“这样也是对的,那我先记录。”

王汉林继续说:“我想把现在储备肉食的和储备粮食的要分为两个部门儿,粮食仓库我们以后就叫仓库部。粮食的存储是我们基地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所以我想把粮库单独成立一个部门就叫仓库部。”

“存肉食何干菜的储备区我们应该变成另一个部门叫仓储部。”

“为什么这么划分?粮食的重要性,还有肉食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把这两个部门分开,如果都放在一个部门,这一个部门的权利有点有些重了。”

“我们要提前规划不能给任何人,钻空子的空间!”

指导员想了想说:“嗯,这一点我同意,那就分为两个区域,一个叫仓库部主要储存粮食。一个叫仓储部。储备肉食和干菜。”

王汉林喝了一杯茶之后继续说:“指导员,咱们现在选出来的所有保卫人员要形成保卫部,他们由您指定人员来统一管理,然后这个保卫部的人员要能,拉的出去,打的下来,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指导员说:“这些你放心吧,我和轧钢厂保卫科张科长已经沟通好了。这个秋收以后他们就有常驻人员常年在咱们这里野训,他们就是作为咱们保卫部的编外成员了。”

“指导员,咱们还有应该再设一个部门叫监管部,这个监管部只有调查的权利,调查的所有文件,向你我报告不向任何人公开。”

“监管部的人员只有调查的权利,没有处罚权,他到每一个部门记录好他们所调查的事项之后,记录到报告文件中,然后就交给咱们俩,至于怎么处理怎么处罚这是由咱们这个班子来处理。”

指导员说:“你说的这一点也是对的,那就先这样记录着。那现在我的记录本儿上就有11个部门儿,那暂时就按照这个大框架儿把所有的人所有的东西先分一个大类,然后再规划小类,然后再往里面填充吧,如果以后再有不适合的,咱们再调整。”

王汉林说:“这完全可以!”

这两个人谈论的这些事情已经超过了三个多小时。

两个人不知不觉中已经谈到晚上9点多钟了,肖秘书已经进了好几趟了,每一次叫他们两个吃饭,两人都是摆摆手叫他出去,终于把这件事情定下来了。

俩人也出了办公室,去了食堂,进了食堂之后后大厨端过来两碗疙瘩汤,俩人突突突就突突起来,实际俩人早已经饿了,但是这件事情不能至始至终的沟通好,那以后会更麻烦。

这基地的大结构从此以后就这么定下来了。

王汉林吃完饭之后就回来基地的这个家,到家之后今天也是很累,心累,身体也累,洗脚之后上炕就睡觉了。

炕还是肖秘书亲自给烧的,因为现在的天气还要烧一点火,这样炕不那么潮,不像床,床在夏天怎么睡都可以,但是炕如果要是不烧就有一些潮湿。

这时间过得很快,自从王汉林和指导员规划了整个基地的部门和大致的结构之后,指导员安排手下的人来制定大的规划,肖秘书跟着一起去补充细节,王汉林每天就是在调查各个基地和整理各个基地的事情和经验中度过了。

一晃就到了9月30号了,再有两天王汉林就结婚了,实际上翠花早已经调过来了。

9月20号左右,指导员就把调动的手续送到了棉纺厂,周一的时候21号就办好了手续,指导员安排人就把翠花接了过来,等到这翠花真正来到基地之后,王汉林才知道。

王汉林想这些事情我都给忘了,看见翠花,王汉林也很激动,因为毕竟两人有20天没有见面了,这一日不见如何如隔三秋。

俩人这20天没见,那是十分想念。

翠花这一周都在基地住了,在王汉林那个院子里住的,实际上俩人在22号,在指导员的安排下,两人已经领了证,现在基地就有办结婚证的权利了。

所以说基地给出的结婚证还是具有时代的特点,一张大奖状似的结婚证,也就是两个名字,王汉林和苗翠花同志从今日起结为夫妻,下面就是年月日还有一个大红章,基地疗养院的大红章,这个章就代表了法律的认可性。

王汉林看着这结婚证都感觉发笑,没想到我把我自己建立的基地变成了心里的梦想。

自从22号之后领完证儿,王汉林两个人实际上就在同居了。

今天30号,王汉林准备把翠花送回北平市内,然后3号早晨王汉林在四合院儿出发,接到翠花后直接来到基地,在基地举办婚事。

这几天指导员把所有的工作都准备好了,因为王汉林并不知道,指导员知道王汉林结婚这一天会来不少人,除了王汉林要求邀请的这些人之外,还有不少的领导要来看一看。

正好在祝福王汉林结婚这个喜事之时,也视察一下这个基地做的到底有没有报告上写的那么好。

所以这些天王汉林一直以为指导员指挥大家打扫卫生,收拾街道,收拾储备区,收拾材料,引火区所有东西现在都处理的井井有条了。

指导员儿从昨天晚上就告诉王汉林,这几天不用他管任何事儿,就安排自己的婚礼就行了。

王汉林骑着三轮摩托带着翠花,直接就回了翠花家,到了翠花家之后,翠花拿出自己的结婚证给了母亲,母亲看看这个结婚证之后也非常高兴,母亲告诉翠花,你老舅今晚上坐火车就来了。

王汉林好奇地问道:“婶儿,老舅是从哪里来的呢?”

翠花母亲微笑着回答道:“你老舅呀,他是从东北的吉春来的哦。你老舅叫周志刚,是个很厉害的人呢,他是个盖房子的,专门搞建筑的,手艺可好了,也挺有本事的哟!”

王汉林听了之后,心里不禁犯起嘀咕来:“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呢?”

暗自思索着,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

这时,翠花插嘴问道:“那老舅今晚什么时候能到呀?”

翠花母亲想了想,估摸了一下时间,说道:“估计要到晚上七八点钟了吧。”

王汉林见状,连忙说道:“那晚上我和翠花一起去接老舅吧,这样也能让他感受到我们的热情。”

然而,翠花却有些犹豫,她摇摇头说:“不行啊,我都没见过老舅长啥样呢,小时候虽然见过,但那时候我还小,现在早就不记得了。”

翠花母亲说:“汉林呐,晚上你不用管这些事情了,你处理处理结婚前准备的事情就行了,实际上也没什么准备的,晚上你叔和你大哥他俩去接就行了。”

王汉林说:“那也行,我先回去了,我给你带来几只鸡,还有几条鱼也没有别的东西给你们带,就只有这个这些东西。”

王汉林说完之后跟翠花道别了,小舅子想跟王汉林回王汉林家住,叫翠花直接给压迫了下来又揍了一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