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在50年代 > 第92章 重器

穿越在50年代 第92章 重器

作者:爱吃老母鸡汤的林九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8 04:00:34 来源:小说旗

下一站,王汉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乌兰察布。他沿着这条道路,深入内蒙古的广袤大地,开始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旅程。

在这段时间里,王汉林与牧民有些物品可以当场进行交换,而另一些则需要约定好具体的时间,然后安排车辆将其运回基地,再进行后续的交换。

一切安排妥当后,王汉林驾驶着车辆,顺利返回了基地。

一到基地,他立刻拿着清单去找指导员,一起商讨需要换取的物品。

他们仔细研究着清单上的每一项,思考着这些物品能够换回什么样的资源。

经过深思熟虑,王汉林和指导员对换取的物品有了明确的目标,并与相关人员一一交代清楚。

然后,指导员根据清单上的需求,有条不紊地安排了一支车队,前往指定地点换取这些物品。

当车队满载而归时,指导员满心欢喜地查看了换回的物品。

这些物品种类繁多,涵盖了各种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物资。

有了这些丰富的储备,基地的底气瞬间变得充足起来,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指导员估算这些东西能够满足基地的人吃5年了,现在这个基地可不是原来7000人的基地了。

现在基地里大概有3万多人了,这3万人每天消耗的粮食就有3万斤,一个月就是90万斤,想想都头疼。

所以指导员看见王汉林这么积极,为基地划了这些储备的食材,指导员儿也积极的配合沟通着这所有的事情。

指导员拿着清单和王汉林说:“这些事情你都沟通完了,这些事情都由我来办吧,我来找人对接这个所有的事情。

王汉林又说:‘我安排人送来的牛羊过两天就到了,明天晚上你安排人在基地东北面的十字路口那片树林处接货,已经定好了。’

指导员听着这拙劣的借口,也没反驳,点点头说:‘那行,明天晚上你就带人去交接吧。’

王汉林就回了家,到家之后看见翠花,翠花跟王汉林说:“告诉你一件好事情,我怀孕了。”

王汉林非常激动的抱着翠花说:“真的吗?太好了,你想吃什么?”

翠花说:“呢你是假的吗?由爷爷让白七爷和两位中医都号脉了,都说是喜脉,白七爷和娄老板送来了不少安胎的补品。”

王汉林想:现在我的空间里什么都有了,这回这次内蒙之行,我把所有能见到的,看到的都换了一些,包括骆驼,现在空间里都有。

就是如果翠花说今天想吃烤骆驼,王汉林明天就准备烤骆驼。

王汉林相当激动,对于物质条件丰厚、金钱充足的人来说,传宗接代是最重要的事情。

王汉林说:他们两位给你那点营养品就收着吧,这几年也没少给他们弄好东西,也该收点利息了!

王汉林说:“明天回市内,你回家看看不,还是在基地待着。”

翠花说:“在基地吧!”

“好的,就在基地吧,你想吃什么人我去做!”

这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要快过年了。

57年的除夕就快来到了,王汉林还是根据往年的状况,准备除夕白天回爷爷奶奶那里吃饭,晚上回到基地和大家一起过除夕。

初一去市内和丈母娘家过年。

初二去孙光大家拜年,一起吃饭。

初三去干妈家吃饭,因为初一,初二过年,干妈和干爹都没有时间在家,只有初三这一天他们俩才能回来,所以说,初三往往都是在干妈家过年。

初五在师父家过年,这两年,王汉林总想让师父去基地过年,但师父说他现在还年轻,还没到需要照顾的时候,所以现在先不去。

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自己照顾自己有一些难的时候,师父就准备和王汉林一起去生活了,王汉林在基地,师父就在基地,这是师父答应了汉林的。

王汉林也同意了师父现在的状况,也同意师父自己先过着。

王汉林一直提出说叫师父找一个老伴儿,师父说不找了。

这里面的故事王汉林也没敢深问,也没侧面去打听,顺其自然吧,师父想说,我就听着,师父不想说,那就不说,这也没什么。

这些年,师父给王汉林收集了不少好东西。

这些东西足够王汉林子女积累财富。

这些东西如果放出来到21世纪的时候,那老王家也是一个大户了,什么都有,要古董有古董,要金钱有金钱,要黄金有黄金,这是作为老子给儿子积攒的最大的一份家产了。

所以王汉林现在无欲无求,只求心安。

他的心也越来越宽广,没有野心,没有大的**。

这样的王汉林心胸宽广,做事风格自然,很少出现失利的情况。

所有人都喜欢这样的人。

就这样57年过去了,王汉林觉得今年是积攒财富最重要的一年。

今年,王汉林想再去小日子一趟,但估计上级不会允许他再出国了。

因为那次事件闹得太大,到现在,东方之珠这个城市仍处于戒严状态。

听说小日子的仓库到现在为止都不知道是怎么丢的。

是谁弄走的?后来通过间谍听说这批产品都到了龙国,小日子的人都感觉到不可思议,这些东西是怎么运过去的,但是小日知道的只有车不知道这些车床也到了龙国。

如果知道了,那心里会很惧怕,因为毕竟一个无知的对手是很可怕。

五十七年过去了,王汉林如今仍不知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只愿安稳度日,悉心教育子女。

现在的王汉林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照顾翠花,带孩子!

市内只要翠花不说回去,自己就那里也不去。

最近,王汉林迷上了打猎。

从市里回来后,他每天都带着枪上山打猎。

王汉林从小日子弄到了不少狙击枪,这些枪原本是仓库里的,由财团老板们积攒而来。

存放在仓库的保险柜中,还有那些来自东方之珠的官老爷们的猎枪,他们也热爱打猎,这些枪,包括狙击步枪,最终都成了王汉林的私藏。

王汉林在基地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枪柜,里面摆放着各种类型的枪支。

然而,自从这个枪柜被基地里的老爷子们知晓后,情况就变得有些失控了。

这些老爷子们似乎对枪柜里的枪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这个借走一把,明天那个又借走一把。

渐渐地,只要是同一类型的枪支,多余的都已经被借光了,枪柜里只剩下每种类型的一把枪。

其中,由爷爷的借口最为充分。

他常常对王汉林说:“翠花的身子越来越重了,你还打什么猎啊?应该在家里好好伺候媳妇和孩子!”就这样,由爷爷也把王汉林的枪借走了。

面对这种情况,王汉林虽然感到十分心疼,但对于这些老爷子们,他却无可奈何。

每当他们拿走一把枪时,就会随意地扔给王汉林一个徽章作为交换;

而当他们再拿走一把枪时,可能会扔给他另一把枪,或者是一把日本的战刀。

总之,这些老爷子们似乎并不在意物品的价值是否对等,他们只是觉得拿走一些东西后,应该给王汉林一些回礼,至于回礼的价值如何,他们并不在意。

的确如此,在之前的某个时候,有一位老爷子竟然送给了王汉林一个唐代的铜镜!

这铜镜可不是普通的铜镜,它们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各种古老的铭文,仿佛在诉说着那个遥远时代的故事。

王汉林对这些铜镜非常重视,他深知它们的价值可能超乎想象。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让肖秘书去把他的师父接到基地来,希望师父能够对这些铜镜进行专业的鉴定。

当师父看到这些铜镜时,他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仔细端详着铜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和研究后,师父终于开口说道:“这铜镜的价值,简直难以估量啊!

“你看这镜钮处鎏金已褪,却仍可见双鸾衔绶的精细錾刻。八组缠枝忍冬纹将镜背分割成曼荼罗式的庄严图式,其间错落分布着十六只形态各异的狻猊:或昂首啸月,或蜷卧嗅花,鬃毛细若蚊足处竟錾刻着波斯风格的联珠纹——这正是开元天宝年间长安西市胡商云集的见证。”

“徒儿你在看,镜缘錾刻的铭文更令人屏息:\"上元二年,扬州都督府进贡\"的字样隐约可辨,其下还有\"尚方署匠韦元贞造\"的款识,这方寸之间,竟同时凝结着唐代官制、工艺传承与朝贡体系的密码。

师父冲着光侧面看着发现灰青色的镜体立刻泛出秋月般温润的晕彩,这是“《考工记》记载'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此镜锡含量恰在四成之数,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镜成分完全吻合。”

“你看这镜钮处的磨损痕迹,分明是长期系挂于马鞍侧畔形成的。当年它或许曾伴着某位节度使踏遍安西都护府的疆土,在驼铃声中见证丝绸之路最后的辉煌”

“汉林啊,这是一件唐朝流传下来的重器,估计也不会再有了,你要小心地收藏啊!”

“别说用它们来换一把枪,就算是换几车也绝对值得!”

听到师父这样说,王汉林心中不禁一阵狂喜。

他开始想象这些铜镜到底能值多少钱,它们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究竟有多高。

可以说,这些铜镜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一把枪的范畴,它们可能是无价之宝!

王汉林天天打着猎,打着打着就足够给翠花做一件紫貂大衣了。

貂皮都够了,王汉林回到了王家村,让王家村的柔皮匠给这紫貂皮草皮揉熟了之后准备回城内找一个好的裁缝做一件紫貂大衣给翠花过冬用,这些事情王汉林都悄悄的去做,就想着给翠花一个惊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