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在50年代 > 第32章 对未来充满希望

穿越在50年代 第32章 对未来充满希望

作者:爱吃老母鸡汤的林九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8 04:00:34 来源:小说旗

自从和翠花见面后,王汉林在自己的生活中有了太多的变化,想到结婚时,房子的问题,装修的问题,太多需要解决的事情!

半夜两点钟就睡不着了,人心中有事,失眠就是常态!

睡不着了,就开始整理空间,实际上空间内的大米已经很多了。

现在空间内30亩地的空间有5亩地已经是鱼塘了,还有5亩地变成了动物养殖了。

现在用于种植粮食的地方只有8亩地,5亩地规划为种菜了有5亩地,规划了种水果,剩余的2亩地变成了存货区!

王汉林从来就没有那种拯救世界的宏大念想,在他看来,拯救世界那是超级英雄或者传奇人物才会有的使命,离自己太过遥远。

他只怀揣着一个朴实而又真切的愿望,那就是在这艰难的时代里,让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能过得不那么艰难。

想象着家人不再为了生活的柴米油盐而愁眉苦脸,朋友不用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疲于奔命,大家都能多一份安稳与从容,多一个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向。

他渴望看到家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朋友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而不是像上一世那样,生活被无数的困难和挫折搅得一团糟。

为了让生活不再是那副千疮百孔、杂乱无章的模样,他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

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愿望,对于普通人来说,却如同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困难重重。

因为大多数人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他们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影响到未来的走向。

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没有导航,只能随着海浪的起伏而飘摇。

王汉林还记得上一世听过的一段话:

“一个人的一生是在不断犯错,如果一个人犯错的越少,那你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当时听到这段话的时候,他并没有太多的感触,只是觉得这是一句很有道理的鸡汤文。

但经历了上一世的种种挫折和失败后,他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认同。

他知道很多未来的事情,可这并不是他有多么了不起的本事,只不过是脑海中有着未来大致的记忆而已。

他本质上还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超凡的智慧,也没有强大的力量,更不是人类中那种站在金字塔顶端、极致优秀的代表。

他没有拯救世界的超能力,也没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他只是一个在生活的浪潮中努力挣扎、试图改变命运的平凡人。

在这寂静的夜晚,王汉林的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肆意地奔腾着。

胡思乱想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弥漫开来。

春天的早上来得越来越早了,天色渐渐泛白,微弱的晨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他的脸上。

突然,隔壁大院传来了一阵清脆的鸡叫声,那声音划破了寂静的清晨,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起床号。

王汉林缓缓地睁开双眼,看着那透过窗户洒进来的微弱光线,心中有些慵懒。

他实在是舍不得离开这温暖的被窝,于是又闭上双眼,准备再睡个回笼觉,让自己在这短暂的睡眠中,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安逸。

对于一个对未来没什么期望的人来说,享受是永恒的,我都有空间了,我为什么不享受呢!

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9点半了!

起来把屋子大概整理一下,实际上屋子里什么都没有,需要未来房子用的东西都放进了空间,因为这房子太小只有25平!

这敌特什么时候抓啊?王汉林最近真的着急了,他想尽快装修。

55年以前装修好了,对于以后来说会省太多的事,55以后买什么都要票了!

王汉林不想欠太多的人情,人情难还啊!

悠闲的来到保卫科,还是千篇一律的第一件事,泡茶。

空间里有3棵茶树是山里的老茶桩,新长出来的茶树,空间里做的新茶源源不断的在产出!

有这条件,喝茶谁喝茶沫啊!

大家看到王汉林开始泡茶了,都拿出杯子来他这眼睛看着他,我不说话,都等着他先说随便泡这个信号!

王汉林也不说,就在这憋着!

小陈禁不住劲先说了“哥啊,我的汉林哥啊,你怎么不说话啊我等着你发话呢!”

王汉林一下子就笑了,“哈哈哈哈,你小子就你一个人沉不住劲,你老其它人都不说话,赶快泡茶吧!我出去溜得一会去!”

“对了谁知道哪里能买到三轮车啊?”

一位大叔说“西单市场那边有,你买这个干啥啊?”

“有大用,等我买完改造好的让你们大吃一惊!”

王汉林看看空间里的钱攒了多少,这一查,存款达到了3000多元,最近在黑市卖的东西有点狠,赚了不少!

去了张叔办公室,请假打招呼,就出了轧钢厂!

这西单可不近啊,坐公交晃晃悠悠的来到了西单市场,这里都是卖大马车的和马拉货车!

王汉林溜达了一大圈,相中两台,各有千秋吧!

他想买那台带车斗的,另一台后面是平板,不符合他的想法。

他还是去和车斗这台商量去了,“爷们,这车咋卖的?”

“哥们,我这车100元就卖,别讲价!”

王汉林看了看三哥轮胎,又看了看链条和轴承!

“这是100元,去那边做个手续吧”王汉林也没废话,直接给了钱!

两人直接就去了市场那做买卖手续,再上牌手续!

直接都做完了,王汉林还交了2元钱的税钱!

这下子,有了三轮车他的钓鱼改造计划就可以实现了!

带着激动的心,骑着车回了轧钢厂!

到了轧钢厂,直接去了财务部找韩姨去了,“韩姨啊,我想改造一下我的三轮车想用点钢铁边角料,您看我怎么付款啊!”

“你小子我听说被调到保卫科了啊,最近你可不来我这了!”

“韩姨啊,我这也没办法,调我到保卫科我也不知道,调完了我才知道这事!”

“你去3车间找车间主任关老二,叫关心那位,就说我说的,用多少让他开单子,然后来我这付款!”

“好嘞,还得是您啊!”王汉林咧着嘴在那笑着说!

王汉林急忙去了三车间,到了找到主任说明想法,关老二带着微笑眼睛都看不到了,找到一位钳工和一位低级焊工!

车间主任交代好就走了,忙自己的事去了!

在工厂的车间里,阳光透过窗户的玻璃,洒落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王汉林兴致勃勃地拉着一位经验丰富的钳工,滔滔不绝地说起自己脑海中的奇思妙想。

“师傅,我琢磨着啊,咱们可以在这三轮车的车斗上做一块铁板。

您看啊,这铁板呢,把它放下来的时候,这三轮车瞬间就能变成平板车。

要是遇到需要拉一些比较大、比较长的物件,平板车的优势可就体现出来了,不管是拉木材还是拉一些不规则形状的东西,都不在话下。

而且啊,这块铁板可不是一整块的,它由两块组成,中间用折页连接。这折页就好比人的关节一样,灵活得很。

当我们把铁板竖起来的时候,嘿,它就成了车斗的靠板,能稳稳地挡住车斗里的东西,防止它们掉落。

这就是我最开始的一个初级想法。”

王汉林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眼神里满是兴奋和期待。

钳工师傅微微点头,摸着下巴思考着王汉林的话。

王汉林见状,更加来了精神,接着说道:

“还有啊,咱在车斗里面再做一层用木头做的各个小盒。

这些小盒啊,每个都有自己的用处。

而且盒上都配有盖板,要是咱们不打开这些盖板,车斗内就还是一个平整的平面,不影响正常的载货。

但要是打开盖板呢,这里面可就是一个收纳的小天地了。

我平时喜欢钓鱼,这些小盒就可以用来放钓鱼配件和工具。

像鱼钩、鱼线、鱼饵盒,还有那些小钳子、剪刀之类的工具,都能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找起来也方便。”

说着,王汉林走到三轮车的车把旁边,指了指说道:

“师傅,在车把的这个地方,咱们可以焊一个放雨伞的插管。

您想啊,要是在骑行的路上突然下雨了,把雨伞往这插管里一插,既不用手举着,还能遮风挡雨,多实用啊。”

紧接着,他又跑到车斗边上,接着说:

“再做两个能插到地上的鱼竿支架。

以后我骑着这三轮车去钓鱼的时候,把车往那合适的地方一停,把鱼竿支架往地上一插,就能稳稳地架起鱼竿,我就可以安安心心地等着鱼儿上钩啦。

而且啊,咱在车斗周边再焊上一圈挂钩。

这挂钩用处可大了,当我们需要绑东西的时候,就有地方挂绳子了,不管是固定货物,还是挂一些小物件,都非常方便。”

王汉林就像一个充满创意的设计师,天马行空般地说着自己的这些创意,他的声音在车间里回荡着,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不一会儿,车间里的几个大师傅听到了这边的动静,都纷纷围了过来参谋。

对于这些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个三轮车的改造就像是拿到了一个超级大玩具一样。

他们你一句他一句地讨论起来。有的师傅说:

“这铁板的材质得选好,既要坚固耐用,又不能太重,不然会影响三轮车的动力。”

另一位师傅则提出:“这车斗里的小盒,尺寸得设计合理,不同的钓鱼配件和工具大小不一样,得给它们都安排合适的位置。”

还有师傅说:“那放雨伞的插管,角度得调整好,不然雨伞斜着,遮雨效果可就不好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地提出各种建议和改进意见。

原本王汉林那个最初的想法,在众人的讨论和参谋下,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了,但却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实用、也更加充满创意了。

车间里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声和大家对改造三轮车的期待。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精心设计,最终决定将车斗进行大幅度的加长处理。

不仅如此,就连原本固定的车板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可拆卸式的结构,极大地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而最为关键的改进则在于车斗下方的承重部分,以往那种简单的支撑结构已经被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是带有弓子钢板的弓片设计。

这种创新的改变无疑大大增强了车辆的承载能力,使其能够应对各种重载任务。

整个研究过程可谓是热火朝天,众人各抒己见,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并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反复斟酌和优化。

时间就在这样紧张而又充满激情的氛围中飞速流逝,不知不觉间,夜幕已然降临,直到晚上下班时分,关于如何改造这辆三轮车的方案才终于尘埃落定。

当大家满怀期待地询问这项改造工程所需的费用时,得到的答案却让人有些瞠目结舌——竟然需要整整 120 元!

这个数字对于王汉林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他不禁暗自思忖道:“这改造的花费可比买一辆新车还要昂贵啊!”

然而,一想到如果按照这个方案成功完成改造,那么眼前的这辆三轮车必将脱胎换骨,成为全北平独一无二、最为强大的第一辆三轮车,王汉林心中的犹豫瞬间便烟消云散。

毕竟,有时候为了追求卓越与独特,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