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在50年代 > 第8章 除夕

穿越在50年代 第8章 除夕

作者:爱吃老母鸡汤的林九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8 04:00:34 来源:小说旗

寒冬腊月,数九寒天,到了这一年的最后一天——腊月三十。

此时正是寅时三刻,夜色依旧浓重如墨,但昌平王家祠堂内却已有了动静。

那扇厚重的铜门发出一阵“咯吱”声,仿佛是被岁月压得喘不过气来一般。

紧接着,王汉林小心翼翼地推开大门,手中捧着一个精美的鎏金香炉缓缓跨过门槛。

他踏入祠堂后,一眼便望见自己的父亲王守业正站在供桌前,手持一把鸡毛掸子,轻轻地清扫着老叔牌位上的浮尘。就好像在轻轻的抚摸着自己的弟弟一样,眼中发红。

那宽敞而庄重的供桌之上,琳琅满目地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祭品。

有散发着浓郁香气的水果、精致的糕点,还有色泽鲜艳的鲜花和造型奇特的香烛。

然而,在这众多的祭品之中,有一只青瓷碗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它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静静地安放在那里。

这只青瓷碗通体呈现出一种淡雅的青色,温润如玉,表面光滑细腻,仿佛能映照出周围的一切。

碗口微微外撇,线条流畅自然;

碗身则圆润饱满,给人以沉稳之感;

碗底小巧玲珑,支撑着整个碗体。

仔细看去,青瓷碗上还刻绘着一些精美的图案,或是花鸟鱼虫,或是山水人物,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碗里盛着腌制好的腊八蒜,在微弱的烛光映照下,泛出犹如翡翠般温润的光芒。

而另一边,王汉林的母亲李月娥则系着一条绣花围裙,兜里装满了红彤彤的大枣。

她在堂内来回走动忙碌着,每一步都伴随着围裙摩擦发出的轻微沙沙声。

就在这时,一声高喊打破了祠堂内短暂的宁静:

“老四,接稳了!”

原来是爷爷站在屋檐下,手里拿着一把鎏金钥匙准备抛给王汉林。

然而,就在爷爷抛出钥匙的瞬间,只听“咔嚓”一声脆响,屋檐下一根晶莹剔透的冰溜子突然折断掉落下来。

王汉林听到声音急忙抬头看去,可已经来不及做出反应。

那把钥匙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不偏不倚正好落入了放在供桌上的老叔生前最喜爱使用的铜火锅里。

祠堂东墙忽然传来二姐的尖嗓:

\"三弟妹手脚麻利些!祭祖的驴打滚得裹三层黄豆面!\"

三嫂赵丽娟捏着江米团的手一抖,面案上顿时腾起金雾。

二嫂刘淑芬顺势接过木槌:

\"还是我来吧,这打糕的力道得顺着米筋走。\"

日头爬上祠堂飞檐时,院里支起八仙桌。

奶奶的银镯子碰着青花瓷盘叮当响:

\"汉林啊,给你老叔供碗芥末墩。\"

王汉林掀开粗陶坛,呛鼻的芥末香裹着白菜的脆甜涌出来——这是老叔生前每年腊月必腌的,坛底还沉着半片1951年的搪瓷缸碎片。

过继仪式定在了申时初刻正式开启。

此时,日头已经稍稍西斜,但夏日的暑气依旧浓烈地笼罩着整个庭院。

只见三哥王学林双手稳稳地捧着那本厚厚的族谱,然而仔细看去,却能发现他的手指竟在微微发颤。

这本族谱的羊皮封面历经岁月沧桑,上面“光绪廿三年重修”几个墨字已然有些模糊不清,甚至还洇出了淡淡的痕迹。

就在这时,坐在太师椅上的爷爷缓缓放下手中的铜烟锅,然后用它在青砖地上轻轻划出一个北斗七星的形状。

随着一声低沉而威严的喝令响起:“跪!”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王汉林身上。

王汉林应声跪地,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膝下原本完好无损的蒲团突然间毫无征兆地裂开一道大口子,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撕开一般。

紧接着,一枚闪着银光的锁片从破裂处露了出来。这枚锁片显然年代久远,正面清晰可见“长命百岁”四个字,想来应是当年老叔特意藏在这里的。

“接盏!”父亲的声音适时传来,同时将一只精致的钧窑茶盏递到了王汉林面前。

王汉林赶忙伸手去接,可当指尖触碰到茶盏的瞬间,一股灼热感顿时袭来。

他下意识地低头一瞥,竟瞧见盏底有一抹鲜艳如血的朱砂所书写的“嗣”字正随着滚烫的茶汤上下起伏、若隐若现。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一直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母亲突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放声大哭起来。

她手中那只纳了一半的鞋底也随之脱手而出,径直掉入了不远处的炭盆之中。

刹那间,青烟袅袅升起,在空中弥漫开来。

透过那朦胧的烟雾,众人仿佛看到了老叔当年推着独轮车艰难前行、给乡亲们送去救济粮的身影……

酉时的爆竹声里,灶间蒸腾起五色烟霞。

大嫂李桂兰攥着笊篱捞炸咯吱盒,油花溅到二哥王汉强刚写好的春联上,\"向阳门第\"的\"第\"字顿时开出朵墨菊。

小妹王淑艳趁机偷了块烫嘴的豆儿酱,舌尖顶着上颚直哈气。

\"都来搭把手!\"

奶奶掀开炖吊子的砂锅盖,二十年陈的卤汤咕嘟冒泡。

三姐夫张建军醉醺醺要添柴,被三姐揪着耳朵拽出灶房:\"上回烧糊供肉的事儿忘了?\"

戌时正,祠堂烛火通明。王汉林将新纳的千层底布鞋供在老叔牌位前,供桌下的炭盆突然爆出火星,父亲往火里扔了把艾草,青烟顺着房梁盘成蟠龙状。

年夜饭上桌时,大哥王铁林偷偷往媳妇碗底埋了块酱肘子。

二姐王淑珍的筷子在炖吊子里翻拣:\"哟,这大肠洗得够亮堂,赶上三弟妹的银镯子了!\"

三嫂刚要回嘴,被爷爷的烟袋锅敲碗声截住话头。

子时的饺子包着三枚乾隆通宝,小妹吃出满嘴铜绿。

祠堂外,原本寂静无声的夜空突然间像是被撕裂开一道口子一般,纷纷扬扬地飘下了洁白无瑕的鹅毛大雪。

那雪花如同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轻盈地舞动着身姿,缓缓落下。

奶奶迈着蹒跚的步伐走过来,她手中拿着一件老旧却依然温暖的羊皮袄,轻轻地将它披在了王汉林的肩头。

奶奶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慈祥的微笑,轻声说道:

“这是你老叔当年穿过的羊皮袄啊,他那会儿呀,最爱的就是在这样的雪夜里去给五保户们送蜂窝煤呢。”

此时,守岁的炭盆里的火焰渐渐变得暗淡起来,但屋内的气氛却依旧温馨而热烈。

王汉林不经意间伸手摸向羊皮袄的内袋,感觉到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鼓鼓囊囊的。他好奇地掏出来一看,竟然是一枚散发着陈旧气息的劳模奖章!

这枚奖章的表面已经有些磨损,但上面刻着的字迹和图案仍然清晰可辨。

更令人惊讶的是,别针上还缠绕着半截已经褪色的红头绳,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就在这时,从东边的厢房里传来了一阵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响。

原来是三哥正坐在桌前,专心致志地打着算盘,算着一年来家里的收支情况。

而西边的耳房里,则传出了二嫂欢快的笑声以及她耐心教导侄女剪窗花的声音。

那清脆悦耳的笑声和剪刀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曲美妙动听的交响乐,将这个除夕夜揉捏成了一团暖融融、充满欢乐与幸福的面团。

除夕守夜

爆竹声中旧岁除,围炉笑语盈寒夜。

举盏欢言敬陋庐,题联福字贴新舍。

稚孙绕膝讨红包,阿母开坛斟老蔗。

且待晨钟催晓日,春风先到暖庭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