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医河长路 > 第197章 《人文与技术的共生点》

医河长路 第197章 《人文与技术的共生点》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8 10:26:12 来源:小说旗

《人文与技术的共生点》

2007 年 6 月 12 日,暴雨敲打着医院的玻璃幕墙。顾承川盯着 AI 屏幕上跳动的脑电波图谱,眉头紧锁 ——38 岁的程序员因过度劳累突发脑出血,术后陷入昏迷,各项生理指标却始终徘徊在危险边缘。

“顾医生!” 沈星遥的红绳在监护仪上绷成直线,“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到 85%!”

**抱着平板撞开病房门,屏幕蓝光映着他苍白的脸:“顾老师,AI 预测未来 24 小时脑疝风险超过 70%!但常规治疗方案已经全部失效……”

江凛举着最新的检查报告冲进来,声音带着金属般的冷意:“磁共振显示,患者脑部的微小血管像老化的橡皮筋,随时可能断裂。”

顾承川的薄茧按在患者腕脉上,52 次 \/ 分的心跳虚弱得像随时会熄灭的烛火。他突然注意到患者衬衫口袋露出半截漫画书签,上面画着戴白大褂的医生和会说话的药瓶 —— 正是上周那位自伤少年的风格。

“沈护士,” 他转身翻出患者的手机,“调取他近三年的通话记录和社交账号。”

沈星遥的红绳在手机支架上绕出紧张的结:“最后一条消息是凌晨三点发给妻子的,‘等项目结束就陪你看日出’…… 但他们已经三年没一起旅行了。”

**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顾老师,他的日程表显示,日均工作 16 小时,连续 378 天没有完整休息!这比 AI 计算的‘人类极限负荷’超出 42%!”

顾承川的视线落在患者床头的全家福,照片里的小女孩戴着沈星遥编的同款红绳手链。他突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再精密的仪器,也测不出人心的温度。”

“**,把 AI 治疗方案暂停。” 他摘下听诊器,“沈护士,准备 40c的热毛巾,我们先做人工擦浴。”

“顾老师?” 江凛皱眉,“现在不是做基础护理的时候!”

“不,这就是关键。” 顾承川将温热的毛巾覆在患者手臂上,“他的身体在抗拒冰冷的仪器,就像他的心灵在抗拒永无止境的工作。”

沈星遥的红绳在毛巾边缘系出温柔的结,轻声道:“修平医生说过,真正的良药,是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当作人,而不是病例。”

当温热的触感第三次漫过患者身体,心电监护仪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顾承川却按住要冲去拿急救设备的**,俯身贴近患者耳边:“你女儿在等你,她学会了用红绳编星星。”

奇迹发生了。原本持续下跌的血氧饱和度开始回升,脑电波图谱上出现了微弱却规律的波动。**的平板发出蜂鸣:“顾老师!AI 检测到新的神经信号,患者的自主意识正在恢复!”

江凛盯着检查报告,镜片后的眼神充满震惊:“脑部血管的痉挛状态缓解了 30%,这在医学史上从未有过……”

“因为我们找到了人文与技术的共生点。” 顾承川握紧患者逐渐恢复温度的手,“**,重新编写 AI 程序,把患者的情感数据和家庭信息纳入治疗模型。”

实习生的手指在键盘上跳跃:“已设置‘生命记忆模式’,系统会根据他女儿的声音、妻子的照片调整用药剂量和治疗节奏!”

三天后,患者终于苏醒。他望着围在床边的家人,又看看顾承川胸前的听诊器,颤抖着说:“我梦见…… 梦见你们用温暖把我拉了回来。”

沈星遥递上杯温水,红绳在杯口系出温暖的结:“是你自己的牵挂,让生命有了坚持的力量。”

这一天,顾承川在医学报告中写下:“人文与技术的共生点,不在冰冷的算法里,而在医者愿意俯下身倾听的温度中。当 AI 学会读取患者的情感密码,当听诊器不仅检测心跳更感知牵挂,医学才真正成为照亮生命的光。沈护士的红绳、**的代码、江主任的严谨,共同编织成守护生命的网 —— 这张网的经纬,是技术的精准,更是人性的温度。”

消毒灯亮起时,顾承川看见沈星遥正在用红绳将患者的全家福系在监护仪上,绳结的影子投在地面,形成 “希望” 的形状。他知道,这场关于生命与科技的对话,远未结束 —— 就像医院的灯火永远亮着,而他们的探索,终将让人文与技术在守护生命的路上,奏响最温暖的共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