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医河长路 > 第3章 《三十七具肝脏的角度》

医河长路 第3章 《三十七具肝脏的角度》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8 10:26:12 来源:小说旗

《三十七具肝脏的角度》

解剖实验室的荧光灯在午夜发出轻微的嗡鸣,顾承川的白大褂袖口蹭过橡胶肝脏时,带起一阵防腐剂的冷香。不锈钢台面上摊开的解剖图谱第 42 页已泛起毛边,肝段划分的红笔标注旁,不知何时被他画满了微型手术刀图案 —— 每把刀刃的角度,都与父亲病历里 “肝叶切除手术失败” 的记录严丝合缝。

3-0 缝合线在指尖打了个滑结。顾承川盯着橡胶肝脏上第 37 道缝合痕迹,针脚歪斜得像深秋的雁阵。左手食指的创可贴边缘卷起,露出底下未愈的刀伤 —— 那是前天解剖课上,因模仿带教老师的握刀姿势太用力,防滑纹在皮肤上刻出的细痕。李佳送的银杏叶书签就夹在图谱里,叶脉间的金粉手术刀,在冷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怀表被反扣在器械盘边缘,表盖的裂痕正对着橡胶肝脏的 “肝右前叶”。他数着表针走动的节奏,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床头的输液泵,也是这样规律的滴答声,却没能留住那个在通州胡同里教他认脏器图谱的身影。橡胶肝脏的 “肝硬化” 纹理硌着掌心,他突然发现,这些人工制造的凹凸,竟与父亲手掌的老茧分布惊人相似。

“啪嗒”。实验室木门被推开的声响惊飞了台面上的银杏叶书签。带教老师陈立仁的影子覆在橡胶肝脏上,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老北京牌钢笔,笔帽还沾着解剖课上蹭的福尔马林渍。“顾同学,停尸房的钟点工该以为你要住这儿了。” 他的京腔带着胡同里的爽朗,却在看见台面上的 37 道缝合线时,声调软了半分。

顾承川慌忙收起缝合针,指尖的钢琴茧刮过橡胶表面,发出细微的刺啦声。陈立仁扫过图谱上的密密麻麻的标注,突然指着他画的手术刀:“每把刀的角度都对着肝静脉主干,是跟自己较劲呢?” 他的手指敲了敲橡胶肝脏的 “第一肝门”,“你父亲的事,我看过病历 —— 在乡镇医院能做到那个程度,已经...”

“是可以避免的。” 顾承川突然开口,声音比不锈钢台面更冷。怀表的滴答声在寂静里格外清晰,他摸向表盖内侧的划痕,那是父亲临终前指甲留下的印记,“如果当时主刀医生多注意 0.5 厘米的肝蒂变异...”

陈立仁没接话。他从白大褂口袋摸出个牛皮纸袋,倒出堆形态各异的肝脏标本模型:“这是三十年收集的肝脏铸型,有先天性变异的,有术后粘连的,还有...” 他举起个布满瘢痕的模型,“跟你父亲同病因的。” 模型在灯光下投出复杂的阴影,“医学不是钢琴谱,每个休止符都可能藏着意想不到的变奏。”

顾承川的目光落在编号 “2000-037” 的模型上,突然想起父亲的死亡日期是 3 月 7 日。陈立仁顺着他的视线点头:“这具标本的主人,临终前叮嘱家属把肝脏捐给医学院。他说,‘让孩子们少走点弯路’。” 老人的声音轻下来,“上个月他儿子来实验室,看见父亲的肝脏被学生画满标记,哭着说:‘这是他这辈子最像样的一次被关注’。”

窗外的银杏叶扑打玻璃。顾承川捡起飘落的银杏叶书签,李佳画的笑脸肝脏在叶面上若隐若现。陈立仁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北京牌钢笔在橡胶肝脏上敲出清脆的响:“凌晨两点的缝合线,和清晨八点的手术刀,都该带着人的温度。” 转身时,他留下张字条:“明晚七点,解剖楼天台,带你看真正的肝脏搏动 —— **猪肝移植手术直播。”

午夜十二点,顾承川收拾器械时,发现橡胶肝脏的 “肝右叶” 不知何时被人贴了片银杏叶贴纸,叶脉间用金粉写着:“第 37 次失败,是第 38 次心跳的开始。” 熟悉的吴侬软语在脑海里响起,他摸向口袋里的怀表,表盖的裂痕里卡着极小的金粉颗粒,像极了李佳书签上的星星。

当他关上实验室的灯时,37 道缝合线在黑暗中若隐若现,像极了父亲病历上那串模糊的心电图。怀表的滴答声与远处急诊楼的灯光同步跳动,这一次,他没有数表针的次数,而是想起陈立仁说的 “变奏”—— 或许真正的医者,不该执着于完美的角度,而该学会倾听每颗肝脏里,那些未被写进图谱的、属于人的震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