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医河长路 > 第13章 《止血钳与老年斑的褶皱》

医河长路 第13章 《止血钳与老年斑的褶皱》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8 10:26:12 来源:小说旗

《止血钳与老年斑的褶皱》

诊室的 LEd 灯在不锈钢止血钳上折出冷光,顾承川的指尖捏着器械尾部,在投影的胃部解剖图上划出银弧:“根治术会切除胃窦部,吻合口选在空肠上段 ——” 止血钳尖端停在幽门位置,光束恰好切过患者王秀英左眼的老年斑,像道提前画上的手术切口。

患者儿子张建军的拇指在手机屏幕上悬停三秒,然后按灭。蓝光熄灭前,顾承川瞥见短信草稿框里的 “放弃” 二字,像片被揉皱的银杏叶。但他的注意力还在止血钳与 ppt 的夹角上,那里标注着 “淋巴结清扫范围”,精确到毫米的数字正在王秀英松弛的脸皮上投下跳动的影。

“术后五年生存率 65%,前提是完整切除病灶。” 顾承川的声音和止血钳一样冷硬,“ct 显示肿瘤侵犯浆膜层,必须 ——”

“顾医生。” 王秀英突然抬手,食指与中指在胸前比出个 “V” 字,指甲盖泛着青灰,“能不能… 让我看看刀口有多长?” 她的手腕内侧有串褪色的蓝墨水编号,像极了父亲病历里的住院号,顾承川的笔尖在手术同意书上顿了顿,发现那个 “V” 字的角度,比教科书上的 “功能位” 偏了 15 度。

张建军的手机在桌面震了震,他迅速按灭,屏幕亮灭间,顾承川又看见 “放弃治疗” 四个黑体字。但他此刻正用止血钳丈量投影上的切口长度:“从剑突到脐上三指,大约 12 厘米。” 王秀英的喉结动了动,颈纹在灯光下裂成深沟,像道被反复缝合的旧疤。

“妈,医生说的很清楚。” 张建军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手机边缘,那里有圈凹陷的齿痕,“先住院,咱们再商量 ——” 话没说完就被母亲打断:“商量啥?你媳妇下个月生孩子,房贷还欠着二十万。” 她转向顾承川,嘴角扯出个比止血钳弧度更硬的笑,“大夫,我这把老骨头,能扛住刀切,扛不住你们年轻人熬夜凑钱。”

顾承川的指甲掐进掌心。他看见王秀英左手无名指根部有圈浅红的勒痕,比手术刀疤更细,那是长期戴婚戒留下的印子 —— 但她的手指上什么都没有,就像父亲去世后,母亲摘下婚戒时,指根那道苍白的线。

“手术风险主要在麻醉 ——” 他试图继续讲解,止血钳却突然从指间滑落,钳头砸在桌面发出脆响,惊得张建军的手机差点掉地。就在金属碰撞的瞬间,他看见王秀英迅速把右手缩进袖口,那里藏着片指甲盖大小的淤青,呈弧形,像是被手机边缘硌出来的。

“抱歉。” 顾承川弯腰捡止血钳,余光扫到张建军的裤脚沾着片白漆,是新房装修时留下的。他突然想起陈立仁教授说的 “刀柄上的指纹”—— 此刻张建军手机里的 “放弃” 短信,王秀英指间的淤青,都是比 ct 片更真实的临床数据。

“其实还有姑息治疗方案。” 他听见自己说,声音比刚才柔和许多,“口服化疗药配合靶向治疗,费用只有手术的三分之一。” 张建军的拇指在手机屏幕上反复划动,像是在删除又重写那条短信,而王秀英的 “V” 字手势终于放下来,掌心朝上摊在诊桌上,老年斑在灯光下像片晒干的银杏叶。

“顾医生,你说实话。” 王秀英突然凑近,身上有股淡淡的艾草味,“我这病,动刀能多活两年,还是吃药能多抱两年孙子?” 她的睫毛上沾着诊室的浮灰,每根都清晰可数,就像父亲临终前,他数过的、监护仪上的每一个波形。

顾承川的目光落在她手腕的编号上,突然发现那串数字的最后两位,正是张建军的出生年月。他想起自己抄录父亲病历时,漏掉的那些护理记录:“患者反复抚摸子女照片,指腹脱皮”。此刻张建军的手机再次震动,这次他没有按灭,屏幕上显示着 “妇产医院缴费通知”,红色的数字刺得人眼疼。

“靶向治疗的副作用更小。” 顾承川把止血钳收进白大褂口袋,金属的凉意透过布料渗进掌心,“您每周来院复查,我会调整用药剂量。” 他在病历本上圈出 “姑息治疗” 四个字,旁边画了个简笔药瓶,瓶颈处有圈温柔的弧线,像王秀英刚才没做完的 “V” 字。

王秀英离开时,张建军的手机终于不再震动。顾承川看见他扶着母亲的肩膀,拇指还按在手机的电源键上,像是在守护某个易碎的决定。诊室的灯光下,止血钳的反光已经消失,只剩下王秀英坐过的椅面上,留着片浅灰的印记,像她脸上的老年斑,像父亲病历里的模糊指纹。

下午整理病历,顾承川在王秀英的诊断页写下:“左手无名指婚戒痕,右手腕部弧形淤青,考虑家属沟通时肢体冲突可能。” 他摸向口袋里的止血钳,钳头还留着刚才滑落时的划痕,突然想起李佳说的 “每个器械都该记住患者的温度”—— 这把止血钳曾在无数标本上划出精准的线,却在今天,第一次触碰到了比金属更冷的、关于 “放弃” 的重量。

黄昏时分,张建军突然折返,手里攥着皱巴巴的住院单:“顾医生,我妈说… 还是想试试。” 他的眼睛通红,手机屏幕亮着,那条 “放弃治疗” 的短信已经删除,新的草稿写着:“爸,我没辜负你临终前的话”。顾承川注意到他输入时,拇指在 “辜负” 二字上停留了三秒,和上午按灭手机的时间一样长。

“好。” 顾承川重新拿出止血钳,这次他没有用它比划解剖图,而是轻轻放在王秀英的病历上,“手术方案我会调整,尽量缩小切口 —— 就像您说的,要留出抱孙子的力气。” 张建军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手机终于放进裤兜,那里的白漆蹭到了止血钳的金属柄,像道温暖的划痕。

夜幕降临,顾承川在值班室看见王秀英被推进病房,她正指着天花板上的灯,对张建军说:“这光啊,比你爸当年修的灯泡亮多了。” 老人的手在空中划出个半圆,像在描绘未来的时光,而张建军的手虚虚护在她肘弯处,像在守护盏随时可能熄灭的灯。

顾承川摸向自己的白大褂口袋,止血钳还在,只是钳头的划痕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柔。他想起王秀英手腕的编号,想起张建军手机里的短信,突然明白,医学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就像止血钳既能划开病灶,也能轻轻接住患者落下的泪。那些被他忽略的、藏在老年斑褶皱里的故事,那些在手机屏幕上闪烁的、没说出口的爱,才是真正需要他用余生去 “清扫” 的、关于生命的淋巴结。

这一夜,顾承川在手术方案背面画了幅简笔画:一位老人牵着年轻人的手,掌心向上,掌纹里藏着止血钳的轮廓。旁边标注:“手术切口长度:12 厘米;生命的重量:无法丈量 —— 但每个选择,都该带着体温。” 怀表在桌面滴答作响,他知道,当止血钳不再是冰冷的器械,当数据开始与眼泪共鸣,那些被疾病割裂的生命,终将在医者的注视里,重新长出带着褶皱的、温暖的肌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