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搀扶着,受着重伤的邹凯,和僵硬的祁燊。
因为愤怒,仝宇的契合度飙升,成了西风战区首个契合度达到100%的队员。
“伏蛟”给仝宇配备的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左侧小臂的棱形小盾,一个是一把弯曲的反手刀。
李年华虽然契合度没到100%,但是也差不多了。
二人胸腔中的怒火跳跃着,一时之间甚至将整个天台清空出一片真空区域。
要不是刘维新察觉到时间不对,要不是刘维新还有一枚活扣,李年华和仝宇能凭借愤怒将所有涌上来的感染者全部屠戮殆尽也说不准。
可是到了那时,邹凯可能真的没救了。
刘维新及时到达天台,拉回了陷入癫狂的李年华和仝宇,趁着仝宇的“超载”状态还在,三人一路杀了出去。
跟着“伏蛟”的规划,众人穿梭在楼群之中,这才甩掉无穷无尽的感染者,成功回到向阳复式区。
洪杰镇打开房门,将五人接进房屋。
相较于西风战区一队的损伤,南炎战区一队的战损不可谓不惨烈。
因为大部分队员对“伏蛟”的契合度没那么高,南炎战区一队队长连续四次“超载”,并在短时间内进行了两次“注射”,为队员争取到宝贵的四分钟时间,代价就是,尸骨无存。
分配到南炎战区一队的神话战区一队队员,也是邹凯、祁燊的老相识。
他们俩的契合度紧随南炎一队队长之后,连续的三次“超载”和一次“注射”,已经让他们元气大伤,陷入昏迷。
西风战区和南炎战区算是老朋友,毕竟整个亚洲基地的五大战区内,西风战区和南炎战区在对抗感染者攻城的战役中,是战损比最高的两大战区。
倒不是说西风和南炎的人训练不刻苦,也不是说他们天赋不高。
恰恰相反,这两大战区的士兵反倒是最认真的,无他,西风和南炎这两大战区受到感染者攻城的次数实在是太频繁了,甚至最近频繁到一个半月一次。
许多士兵可能刚刚入伍,刚训练一个月,便义无反顾的冲上战场。
很多刚刚崭露头角的天才悉数陨落,这一点像刘维新这种老牌战区一队队员是最清楚的。
“大哥,战区有难,我不能不管,基地给我那么多资源供养我,我也不能当花架子。”
至于洪杰镇,已经在他们出任务到现在的24h内使用两次“超载”了,在安全范围内,只能再使用一次“超载”。
刘维新和仝宇各剩两次。
房间内的幸存者是一家三口,一名中年夫妇和一名**岁的孩子组成,他们是这间房屋的主人。
据他们所说,这整栋小复式都是男主人买下来的,并且男主人很喜欢丧尸末日片,因此花了很大的价钱在地下挖了一个末日堡垒,当第一次世界崩溃时,男主人就带着妻儿躲进了堡垒内。
直到昨天,堡垒内的物资消耗的差不多了,这才想出来看看。
一开始小区内寂静无比,这一度让男主人认为世界上只剩下他们一家,但是突然冒出的感染者吓坏了他,所幸在地下堡垒内的日子里每天锻炼,这才躲过一劫。
仝宇瘫倒在客厅的真皮沙发上,全身的骨头就像散架一般,动都动不了。
李年华扭了扭腰肢,上到二楼开放式的阳台,找到了警戒站岗的高若雨:
“若雨,可以换我了。”
“回来了?”
“回来了。”
“仝宇呢?”
“他累得半死,现在在客厅沙发上躺尸。”
“邹凯和祁燊呢?”
“……”
“我知道了,你也歇着吧,让张丽和我换防就行。”
“那我去叫张丽上来。”
“去吧。”
站岗放哨的人换了一批,仝宇有些出神的望着自己沾满丧尸鲜血的双手。
刘维新和洪杰镇则是找到男主人,商讨撤退的计划。
“同志放心,我们一定会带你们离开。”
现在伤患太多,如果让状态还行的士兵对伤患进行一对一看管的话,撤退出去时的防守力量就会变得异常薄弱。
“所以,由我和洪杰镇同志分别带两个开车的好手,分成小股队伍前去开车,由仝宇同志和李年华同志为首的剩余士兵在此保护你们的安全。”
其实按照道理来说,高若雨的战斗力是要远远高于李年华的,但是经过一系列的鏖战,此时李年华的契合度要比高若雨的契合度高出不少。
李年华,很有可能是下一个契合度到达100%的人。
多一个契合度到达100%的人,就意味着多一个可以进行“超载”和“注射”的人,也就多一分胜算。
商定好计划,众人决定原地休整,等到正午时分,再进行行动。
刘维新决定让苏艺杨和梁木跟自己出去。
相比起其他人,仝宇和李年华要在原地驻守,保护幸存者,高若雨战斗力虽然强,但是驾车技术却略显生疏,而且房屋内至少需要一个侦查技术高超的人站岗放哨,张丽无疑是最佳人员,也不能带,至于吴琪琪和李玉洁,说到底,她们俩是医生,开车和战斗并不是她们所擅长的。
另一边,洪杰镇也挑选出两个驾车技术熟练的队员。
六人聚拢在一起,依次靠墙席地而坐,为即将到来的白天养精蓄锐。
男主人看着为自己一家拼上性命的军人,不禁有些动容,尤其是看到他们宁愿睡在地上也不愿过多打扰他们时,男主人实在忍不住了:
“同志,我们家房间很多,被褥也很多,让孩子们起来吧,地上凉。”
“不用了同志,我们习惯了,躺在软和的被褥上反而睡不着。”
“那……那娃娃们饿不饿?我让贱内给娃娃们弄点吃的。”
“不用不用,同志,我们有应急的行军粮,也就不劳烦你们了,而且组织上面严格规定,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同志,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就算你们不要被褥,好歹吃点东西,吃点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