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乱世:整活小砖家 > 第92章 曹淳叛乱

乱世:整活小砖家 第92章 曹淳叛乱

作者:梦游就挨壁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19:48:39 来源:小说旗

韩瑜知道柳灿也就六岁,看着这一米四几的身高有些不淡定,这太不搭调了。

好在柳开生话虽显稚气,却也有模有样,便道:“二皇子有陆尚书教习,想来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倒是瑜才疏学浅,不敢当传道授业解惑,但有知之,必定言无不尽,但不知二皇子想知道些什么。”

柳开生一听,有戏,顿时喜出望外:“灿虽然只有六七岁,但深知天下疾苦,现在虽然各地叛乱都趋于平定,但是治世还太过遥远呐。”

柳开生喝口茶又道:“灿身为皇子,自然要以中兴大景为己任,但苦于没有良师益友,前面见到韩瑜兄,知道兄长有不世之才,所以也想跟韩瑜兄学习治国之道,兵法之道,处事之道。”

既然装,就要装的有点水平,没水平的那不叫装,那叫逗比!!!

所以柳开生说话都往大义、正直上面扯,说话虽然假气,但是你至少不会否定。

韩瑜这等大才自然是知道大势的大致走向的,现在大景的平静只是表象,一方面暗暗惊奇柳开生竟有如此眼光,另一方面则是感叹柳开生不学六艺,而所想学的,完全是针对马上要出现的天下形势,看来柳开生是心存大志的,而且眼光高远,比起呆萌大皇子,高下立判。

韩瑜是大汉的忠实粉丝,见柳开生有心向上,又是一个可造之材,想了一下,既然想学,那就传授一些知识吧。

不过在这之前也得先考校一番,看看这二皇子天资如何,便道:“不知二皇子对治国之道,兵法之道,处事之道有何见解?”

柳开生一听喜不自禁,来了吧,考我这个,小的还真不懂,看了几年新闻联播的自己说出的大方针怕是要让你大吃一惊。

柳开生便道:“灿也只知道一些皮毛,说错了,还请韩瑜兄勿怪。治国之道,我知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所谓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兵法之道,我知兵者诡道也,就是所谓的上兵伐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备无患,奇正相生因势而动;处事之道,我知少说多做,保持距离,坚持原则,投其所好,凡此种种。”

柳开生也没点头绪,囫囵之下说了一大堆,也不管有没有条理,只是乍一听之下还觉得自己还真是有点水平。

柳开生的理论也就是东拉西凑大说一通,其实毫无条理,然而韩瑜听完,却是大吃一惊,完全搞不清楚柳开生是装的,按照前面了解的柳开生,虽不至于满口喷粪,但也应该大多是市井之言才对,现在说出的东西却是三者的精髓,虽然条理有些凌乱,但还是那句话,一个六岁的孩子,能说出这些,始终是瑕不掩瑜。

韩瑜十分好奇,暗道:二皇子果然是天资过人,年仅六七岁,就已尽知人间大道,将来的成就必定不小。

接下来的接触中,柳开生更是屡出惊世恒言,关于术数方面更是已经大成,令韩瑜也是自愧不如,看来传言大皇子轻佻,二皇子端庄睿智,果不其然,于是决定尽心教授。

……

接下来的日子里,柳开生无事便来找韩瑜,柳开生假装心存大志,立志匡扶大景,拯救万民,重现前景雄风,这正好与韩瑜的理念相同。

于是两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亦师亦友,毕竟在术数方面,韩瑜还不得不向柳开生学习,谁叫他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呢。

要是韩瑜知道柳开生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而装出来的,估计要吐血三升!!!

接下来柳开生在和韩瑜的接触当中,又经常谈些地理杂志,民生社稷,苍生万物,物理化学等等东西,都他喵的是初高中的知识,但在韩瑜听来,却是惊为天人。

不过却让韩瑜十分纳闷,说好的是要我教你的,这下全部成了你教我了。

韩瑜曾问道:“我知道二皇子洛阳都没出过两次,是如何知道这些东西的?”

柳开生沉思,总不可能说是高中老师教的吧,这一下说多了,露馅儿了可如何是好,不过转眼一想,想到个敷衍的办法,于是道:“灿自从能出得皇宫,便经常在市井走卒之间混迹,道听途说,有的在理,有的还需斟酌,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对与不对,以后自然慢慢会被求证出来。”

韩瑜哪里肯信这些,贩夫走卒能说出这些?你当菜市场是北京大学啊,谁信呢。不过柳开生不说明,他也问不出个所以然,只好作罢。

柳开生与韩瑜交好,不多不少又蹭了一些名声,毕竟韩瑜那帝佐之才的美誉不是空穴来风。

1187年8月,这日早朝,发生了一件朝野震荡的大事。

奏报称渔阳人曹淳与其同乡曹驹起兵反景。

曹淳等人与乌桓成莫严结盟,抄掠蓟县,杀护乌桓校尉、右北平郡太守、辽东郡太守等人。

又聚众十余万,屯于肥如,曹驹自称天子,曹淳自称弥天将军,二人移书州郡,声言曹驹将代景为帝,要求景帝退位,公卿奉迎曹驹,消息传来,满朝皆惊,景帝威严受到前所未有的挑衅,更是差点吐血三升。

这次叛乱,再一次让大景威严受到严重的打击。

朝会大殿之中,气氛极度阴沉,景帝一个在龙椅之上捶胸顿足,道:“想朕无时无刻不兢兢业业,心忧天下社稷,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为民着想,为何各地还要不断叛乱?”

景帝那颠倒黑白的一言让群臣差点集体倒栽,你一天到晚兢兢业业玩弄宫女,心忧天下社稷供奉钱财,起早贪黑享乐,废寝忘食为民着想是不是还有什么闺女没嫁到宫里,现在说得好像真的似的。

尚书陆衡是儒将,闻言出班奏道:“陛下,现在不是追究原因的时候,还是想办法平定叛乱为先。”

然而现在的形势是各地叛乱大的没有,但是小的不断,到处需要驻兵。

现在要平灭这十余万叛军,所需军队也不少,短时间根本就凑不齐这么多人,景帝虽然昏聩,但也知道这其中的情况,沮丧着脸道:“朕心已乱,诸位爱卿快想想办法。”

李啸不语,群臣无言,自1184年开始,到处平叛,将士疲惫,减员很重,新招募的将士缺乏训练,战力低下。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人愿意带兵讨伐,因此景帝话音过后,朝堂竟是静的落针可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