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 第12章 迷雾重重

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第12章 迷雾重重

作者:上班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8 19:48:42 来源:小说旗

省委大院里,高大的梧桐树肆意伸展着枝丫,繁茂的树叶层层叠叠,将毒辣的阳光筛成细碎的光斑。叶间,蝉鸣此起彼伏,交织成一片喧闹的声浪,仿若一张无形的密网,将人困在其中,不得解脱。祁同伟身着笔挺的藏青色警服,身姿挺拔地伫立在高育良办公室门口。他的指尖轻轻搭在那扇雕花木门上,看似随意,实则内心如鼓擂般紧张,指尖似被千斤重负压着,迟迟未能落下。门内,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如细密的雨点,一下一下,精准地敲击在他紧绷的心弦上,与醇厚的普洱茶香气一同,从门缝中丝丝缕缕地渗透出来,化作一双无形却有力的大手,将他不由分说地往漩涡深处拉扯。

“进来。” 高育良的声音,透过厚实的门板,沉稳地传了出来。那声音里,裹挟着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积攒下的威严,不怒自威,让人无法抗拒。祁同伟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抬手缓缓推开了门。踏入办公室的瞬间,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排气派的红木书架上,整齐排列着的《万历十五年》。他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异样的涟漪。那书的版本,与他办公桌上摆着的烫金封面的如出一辙,甚至连书脊处那块被咖啡渍晕染出的独特痕迹,都一模一样。高育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见祁同伟进来,不紧不慢地摘下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仿若一台精准的扫描仪,锐利而冷静地掠过祁同伟的全身,最终落在他的藏青色警服上,开口道:“听说你最近在宏达建材的事情上,有不少想法?”

祁同伟的喉结微微滚动,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目光不经意间扫向茶几,只见上面摊开着几份文件,最顶端那份,正是宏达建材的环评报告。报告的边角处,用红笔醒目地批注着 “特事特办” 四个大字,那鲜红的颜色,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刹那间,他的思绪如潮水般涌回三天前。那是在渔港,阿珠神色匆匆地将一个油纸包塞到他手里。油纸包不大,却沉甸甸的,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里面除了备份录音带,还有几张泛黄的码头货运单,发货人栏里印着 “丁义珍” 那歪歪斜斜、辨识度极高的签名。“学生在执行任务时,发现了一些疑点。” 祁同伟微微垂眸,眼睛盯着地毯上繁复精美的云纹,声音沉稳得如同结了冰的湖面,听不出一丝情绪的波动。

与此同时,在反贪局那略显昏暗的档案室里,侯亮平正眉头紧锁,紧盯着一张皱巴巴、满是褶皱的海鲜舫菜单。菜单的纸面上,油迹斑斑,“清蒸石斑鱼”“花雕醉蟹” 等一道道菜品名称旁,标着一些看似毫无规律、令人费解的数字。侯亮平的目光在这些数字间来回游走,手指轻轻捏着钢笔,笔尖无意识地在纸上轻点。突然,他的视线定格在 “龙井虾仁” 对应的 “17” 上,脑海中灵光一闪,猛地想起祁同伟那张湖心岛地图上,17 号码头也被红笔重重地圈着。“陈局长!”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把抓起桌上的电话,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我破解了赵瑞龙的洗钱密码!这些菜名对应的是瑞士银行账户编号!”

陈海坐在轮椅上,轮椅的橡胶轮子碾过档案室冰冷的地砖,发出 “咕噜咕噜” 的沉闷声响,在侯亮平身后缓缓停下。他抬眼望去,只见白板上,用红绳串联起的线索密密麻麻,从宏达建材那错综复杂的假账,到湖心岛查获的走私证据,所有的线头,最终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赵瑞龙那艘常年停泊在维多利亚港的豪华游艇。“小侯,证据链还差关键一环。” 陈海伸出手,转动着手中的钢笔,笔尖在白板上 “祁同伟” 的名字上方悬停,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与怀疑,“你确定他真的站在我们这边?”

丁义珍此刻正坐在自己宽敞的办公室里,中央空调呼呼地吹着冷风,可他的额头上,却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传真机摆在一旁的办公桌上,正源源不断地吐出纸张,纸张在空调风的吹拂下,簌簌作响。丁义珍死死地盯着纸上 “录音外泄” 四个醒目的大字,后颈瞬间一片冰凉,冷汗不受控制地渗了出来。他的视线缓缓移向红木办公桌的抽屉深处,那里藏着一个印着东南亚神秘图腾的檀木盒。他心里清楚,盒子里整整齐齐码着二十张未登记的船运提单,每一张提单,都如同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足以将他苦心经营的一切炸得粉碎。他的手微微颤抖着,抓起桌上的打火机,火苗 “噌” 地一下蹿了起来,刚凑近纸张边缘,窗外突然传来一阵尖锐刺耳的警笛声。那警笛声,仿若一道惊雷,在寂静的办公室里炸响,惊得他手猛地一抖,火苗瞬间在提单上烧出了一个焦黑的窟窿。

高育良坐在办公桌前,手指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万历十五年》的封面。书里夹着的书签,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二十年前的毕业典礼现场。那时的祁同伟,年轻帅气,意气风发,站在第一排,胸前的校徽在灿烂的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同伟啊,” 高育良的声音突然变得柔和起来,那语气,就像一位关心晚辈的长辈,“听说你常去湖心岛?” 祁同伟听到这话,太阳穴猛地突突直跳。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阿珠姐妹逃亡前,神色慌张地塞给他的翡翠吊坠。此刻,那吊坠正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衬衫口袋里,像一块滚烫的烙铁,灼烧着他的内心。“是在跟进高小琴的环保项目。” 祁同伟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掏出钢笔,在便签纸上随意地画着线条。可当笔尖触碰到 “丁义珍” 三个字时,他像是触电一般,刻意顿了顿,旋即又若无其事地继续画着。

程度开着越野车,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疯狂疾驰。车载电台里,不断传出搜寻录音带的指令,那声音在狭小的车厢内回荡,愈发让人心烦意乱。程度伸手摸了摸怀里那份匿名举报信,信纸上 “祁同伟私藏证据” 的字迹,似乎还带着打印机刚刚赋予的温度。他的眼睛不时瞥向后视镜,只见两辆黑色轿车,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车牌被泥巴糊得严严实实,看不清号码,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神秘与诡异。当他在 17 号码头的铁丝网前急刹车时,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水汽,扑面而来,呛得他忍不住咳嗽了几声。远处,货轮的探照灯像一只巨大的独眼,扫过水面,在集装箱上投下一道道阴森恐怖的黑影。

侯亮平戴着一顶鸭舌帽,将帽檐压得低低的,混在码头装卸工人群里。他的帆布包里,一台微型摄像机正安静地工作着,镜头稳稳地对着起重机吊起的集装箱。月光洒在集装箱上,“hd - 9306” 的编号在清冷的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光。突然,侯亮平感觉背后被人重重地撞了一下,他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帆布包也应声落地。他连忙弯腰去捡,就在这一瞬间,他瞥见对方鞋底沾着的绿色泥浆。那泥浆的颜色和质地,竟和高小琴砖厂后巷的土质一模一样,这一发现,让他的心猛地悬了起来。

祁同伟离开高育良办公室时,路过茶几,顺手拿起上面的《资治通鉴》随意地翻了翻。扉页上,“以史为鉴” 四个题字墨迹未干,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他刚要合上书,从书的夹缝里,突然掉出半张照片。他下意识地弯腰捡起,照片上,丁义珍和赵瑞龙站在一艘游艇的甲板上,两人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背后是香港那灯火通明、繁华喧嚣的夜景。祁同伟的眼睛瞬间瞪大,他迅速将照片塞进裤兜,转身的瞬间,正撞见高育良那意味深长、仿若能洞悉一切的目光。

夜色渐深,京州城的霓虹灯在细密的雨幕中,晕染成一片片斑斓的色块。祁同伟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灯光昏黄,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办公桌上,侯亮平标注的瑞士账户信息,与他自己掌握的录音带,被他反复比对。保险柜的最底层,那份被水渍洇湿的证据,安静地躺在那里,旁边是阿珠留下的翡翠吊坠,在台灯的映照下,泛着幽幽的绿光,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此刻的侯亮平,正站在反贪局的白板前,手中的红笔在灯光下闪烁着刺眼的光,他缓缓地将 “高育良” 的名字,圈进了调查范围。

丁义珍坐在书房里,面前的檀木盒已被烧成一堆灰烬,刺鼻的焦糊味弥漫在空气中。可那二十张提单的编号,却像一道道刻痕,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脑子里,怎么也挥之不去。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窗外闪烁的警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内袋里的机票。那是凌晨三点飞往悉尼的航班机票,登机口,恰恰就是 17。程度还在码头像疯了一般疯狂搜查,对讲机里,不断传来 “一无所获” 的汇报。他气得满脸通红,一脚狠狠地踢翻路边的垃圾桶,垃圾桶倒地,发出一阵金属撞击的刺耳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突兀。

高育良站在书房的落地窗前,窗外,祁同伟的车缓缓驶出大院,尾灯在黑暗中闪烁了几下,渐渐消失不见。他缓缓地重新戴上眼镜,目光落在书架上那排《万历十五年》上。他的眼神微微一凝,伸手将最顶层的那本抽出,露出后面藏着的保险柜。他的手指轻轻转动密码锁,“咔哒” 几声后,保险柜缓缓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的,正是宏达建材历年来所有见不得光的审批文件。每一份文件上,都有他亲手签下的 “同意” 二字,那些字迹,此刻看起来,仿佛是一道道难以抹去的罪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