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 第132章 金融行业的绿色突围(上)

中行呼州市分行二楼那间绿色金融会议室,好似被人蓄意调低了温度,空调出风口源源不断地喷出冷风,寒意顺着脊背直往上蹿。信贷部主任林海坐在电脑跟前,眉头紧蹙,额头上的皱纹拧成了个 “川” 字,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屏幕上,某能源企业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申请进度条已走到终审阶段。按照既定规则,这 6 万吨碳配额换算成了 1425 万元贷款,这在汉东省的金融业务里,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林海的手就悬在鼠标上方,似有千斤重,怎么也落不下去。窗外,秋风肆意地摇晃着梧桐树枝,树叶 “簌簌” 作响,仿佛也在为这一历史性的决策暗自忐忑。

“林主任,省钢铁协会的王秘书长已经在楼下等了整整四十分钟了。” 实习生小陈站在门口,声音不自觉地打着颤,像个犯了错怕挨批的孩子。他手里攥着的访客登记单,边角早就被揉得皱巴巴的,透着一股子慌乱。林海听到这话,下意识地扯了扯领带,只觉得领口勒得人喘不过气。三天前收到的那封匿名信,此刻又在他脑海里冒了出来。信封里,某钢铁企业的股东名单罗列得清清楚楚,他大学室友的名字就那么显眼地躺在上面,像一根尖锐的刺,直直扎进他心底。

同一时刻,汉东钢铁集团那装饰得金碧辉煌的会议室里,董事长李建国坐在红木会议桌前,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发出 “哒哒哒” 的急促声响,活像在敲响一场隐秘战争的战鼓。“就因为我们没答应淘汰两条生产线,中行就把咱们的转型贷款给拒了?” 他双眼圆睁,怒目盯着面前摊开的财务报表,2023 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超标 37% 的红色批注,就像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疤,灼烧着他的视线。“马上给张副市长打电话,就说我们正跟德国客商谈并购呢,要是资金链断了,这项目可就彻底泡汤了,到时候汉东的经济得受多大损失!” 李建国的声音里满是愤怒与焦急,仿佛下一秒就能把这会议室点燃。

自绿色金融改革在汉东省拉开帷幕,这般利益博弈,几乎天天都在上演,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行湖州市分行率先启动碳排放权质押贷款试点时,某新能源企业的厂房里,一场简约却满含希望的签约仪式正在进行。企业负责人陈雪梅紧紧握住分行行长的手,眼眶泛红,眼里闪着泪光:“您知道吗,这 6 万吨碳配额,在交易所最多也就卖 1200 万,可在咱们中行,居然能贷到 1425 万,这下,我们储能项目的设备款总算是有指望了,对我们企业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 陈雪梅满心欢喜,却浑然不知,这笔创新业务的风险评估报告,此刻正静静躺在省银保监局局长的办公桌上,报告的批注栏里,清清楚楚写着:“建议暂缓推广,等待团体标准出台。”

真正让局势风云突变的,是一场行业座谈会。湖州市分行副行长吴敏站在讲台上,正认真解读《转型金融团体标准》时,台下人群里,一位身着笔挺西装的中年男子 “噌” 地一下站了起来,声音洪亮,带着质问的语气:“请问吴副行长,贵行到底是怎么定义‘落后产能’的?我们厂的高炉,投产时间可比国家标准晚了整整三年,怎么就被划进落后产能的范畴了?” 男子胸前的企业铭牌在灯光下一闪一闪,上面赫然写着 “汉东钢铁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监”,而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有另一个身份 —— 省人大代表的侄子。

当天晚上,吴敏的私人手机 “叮咚” 一声,收到一条短信:“吴行,今晚有空吗?老地方见。” 发件人显示是某咨询公司的老总,这人吴敏并不陌生,曾在吴敏攻读博士期间,为其论文提供过案例素材。在一家幽静的咖啡厅角落,头顶的水晶吊灯洒下细碎的光斑,那老总满脸堆笑,递上一个信封:“吴行,我们特意给您准备了一套更完善的评估模型,您瞧瞧这组数据,可比现在用的精准多了……” 吴敏不动声色地接过信封,手指却在桌下不自觉地掐进掌心,白天座谈会上,省发改委副主任那意味深长的提醒又在耳边响起:“金融创新,步子得稳,可别被数据牵着鼻子走,迷了方向。”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数据争议就像星星之火,迅速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某环保组织冷不丁发布了一份报告,声称 AI 审核系统因为数据标注不统一,导致误判率高达 18%,还附上一张某造纸企业被错误纳入高碳名单的通知函当作 “铁证”。实际上,这家造纸企业在上传污水处理数据时,不小心漏填了最新技改项目的相关信息,可在这份报告里,这关键的一行小字却被刻意隐去,误导了大众。

在省委大院的办公室里,祁同伟的办公桌上,两份材料摆得泾渭分明。一份是呼州市分行精心整理的创新案例汇编,里面满是金融改革探索的成果;另一份,则是省钢铁协会联合多家企业递来的联名投诉信。省长随手拿起红笔,在投诉信里 “破坏实体经济” 几个字上重重地画了个圈,嘴角浮起一抹冷笑:“呵,这些人,倒是会打着环保的旗号,干阻碍改革的事儿,算盘打得挺精。” 窗外,省金融监管局的大楼前,施工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绿色金融标识牌,电钻刺耳的轰鸣声穿透玻璃,传进办公室,就像当前改革推进过程中那不绝于耳的刺耳杂音。

技术部里,程序员小周对着电脑屏幕,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滚,后颈的冷汗早已湿透了衣领。屏幕上,AI 审核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评估模块突然失灵,原本该显示湿地保护等级的地方,此刻全是乱码,像一团怎么也理不清的乱麻。小周浑然不知,就在半小时前,有人借着 “系统维护” 的名义,偷偷登录了后台,在数据接口处悄悄植入了干扰程序,一场精心策划的破坏行动正在暗处展开。

转机出现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北京的绿色金融专家团队紧急奔赴汉东,对系统展开全面会诊。当他们打开系统日志,一个惊人的发现浮出水面:某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被人恶意篡改了小数点后两位,而篡改时间,恰恰就在省钢铁协会座谈会召开的当天。“这绝非简单的技术故障,分明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精准攻击。” 首席分析师推了推鼻梁上的防蓝光眼镜,神色凝重,手指向屏幕上闪烁的 Ip 地址,众人定睛一看,那地址指向的,正是某写字楼 —— 汉东钢铁集团的一家关联公司所在地。

得知消息后,祁同伟连夜召集金融口的一众负责人开会。会议室里,投影仪散发着冷光,映在每个人脸上,衬得大家神色愈发凝重。呼州市分行行长走上前,把数据攻击的来龙去脉详细汇报了一遍,随后,他从文件袋里掏出一叠银行流水,重重地放在桌上:“各位,这是我们近期排查到的,流向咨询公司的可疑资金,其中有一笔 50 万元的款项,和某环保组织那份误导性报告的制作费对得上。” 这话一出口,会场瞬间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有人下意识地摸向手机,想通风报信,可在这剑拔弩张的氛围下,手悬在半空,终究没敢按下发送键。

当《汉东省转型金融管理办法》正式进入立法流程,省人大常委会的辩论现场,气氛激烈得如同战场。一位企业界代表情绪激动,挥舞着手中的评估模型测算表,大声叫嚷:“把生物多样性纳入投融资决策,这不是明摆着给企业套上新的枷锁吗?企业发展本就不容易,这政策一出台,还让不让我们活了?” 话音刚落,环保界代表立刻站起身来,手中高举着卫星遥感图,上面清晰地显示着某钢铁厂周边的湿地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要是不给企业设限,任由他们破坏环境,那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有干净的空气呼吸吗?还能有绿水青山可看吗?”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你来我往的辩论声在会议室里回荡。

此时,吴敏还在办公室里挑灯夜战,整理立法建议。窗外,月亮悄悄躲进了云层,像是在有意回避这场纷争。手机突然震动,是陈雪梅发来的消息:“吴行,第一批储能设备已经进厂了,就等贷款到账,我们马上就能安装开工了。” 吴敏看着屏幕上不停跳动的碳排放权价格,父亲临终前的叮嘱在耳边回响:“金融人手里这支笔,下笔得慎重,要能为子孙后代画出绿水青山啊。”

而在汉东钢铁集团那隐秘的地下会议室里,李建国听完手下关于立法进度的汇报,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猛地把手中的翡翠烟斗重重磕在烟灰缸里,发出沉闷的声响:“既然这样,那就启动 b 计划。”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目光死死地盯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指尖缓缓落在非洲某国的矿产标注上,眼神里透着一丝狠厉:“通知海外公司,让他们马上着手准备,在离岸市场发行绿色债券,记住,把那些环保组织的人也一并请过去,好好‘招待’,这场博弈,可还远远没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