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 第136章 司法协同的破局之路(上)

省高级人民法院第 15 号法庭里,凝重的气息仿若实质,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木质法槌落下,那清脆的 “咚” 声,宛如一记重锤,在空旷的法庭中不断回荡,震得人心里直发颤。就在这瞬间,旁听席后排冷不丁传来重物倒地的声响,突兀又刺耳,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新山水集团法务总监高小琴,原本紧紧抱着的证据材料,此刻如天女散花般散落一地。她急忙俯身捡拾,不经意间抬起头,目光直直撞上被告席上混凝土协会会长王大海的视线。王大海嘴角那似有若无的诡异弧度,像一把尖锐的匕首,狠狠扎进高小琴心底。她猛地回想起三个月前在政府招待会上,王大海就是这般模样,满脸傲慢与不屑,似乎在向所有人炫耀他背后势力的强大。

“请原告方出示证据。” 审判长陈立的声音沉稳有力,在法庭里悠悠飘荡。他手中的钢笔尖,好似被施了定身咒,悬在《反垄断法》第 13 条的条款之上,半天都没动弹。一滴墨水悄然从笔尖滑落,在纸面上晕开一个小小的圆斑,恰似这案件的走向,混沌不明。高小琴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呈上混凝土价格同盟的聊天记录截图。然而,就在这时,右侧陪审席的法官猛地咳嗽起来,那咳嗽声在安静的法庭里格外响亮。紧接着,法官的指节有节奏地敲着桌面,一脸严肃地说道:“这类电子证据的合法性,还需进一步核实。” 这简短的一句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高小琴心中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她下意识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休庭间隙,陈立在法院走廊里踱步,满心都是这案件的繁杂头绪。这时,省发改委副主任李建国迎面走来,手里的保温杯正冒着袅袅热气。“老陈,” 李建国开口了,声音压得很低,带着几分试探,“混凝土行业可关系到 30 万就业岗位呢,这判决要是太重,后续引发的连锁反应,怕是不好收拾啊……” 话还没说完,拐角处突然传来摄像机的蜂鸣声,汉东卫视的记者举着镜头,正对着他们。陈立的身子微微一僵,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法袍上的褶皱,那动作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昨夜收到的匿名信,此刻像幽灵般在他脑海浮现,牛皮纸袋里装着他女儿就读学校的招生简章,简章的页面上,赫然印着某混凝土企业的 logo,这无疑是一种赤祼祼的威胁,让陈立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梁骨上升起。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处,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的行动小组,犹如神兵天降,正突袭 “职业举报人” 聚居的公寓楼。队长张伟身姿矫健,一脚踹开 302 室房门。刹那间,原本嘈杂的键盘敲击声戛然而止,仿佛时间都被按下了暂停键。屋内,32 名职业举报人像是被定格的雕塑,围坐在会议桌前,神色慌张。会议桌中央,摆放着一个标注着 “汉东企业黑名单” 的 Excel 表格,在某混凝土公司的 “违规证据” 旁,清清楚楚记录着 “索赔分成 30%” 的字样,这一行字,如同铁证,坐实了他们的丑恶行径。

“张队,账本在衣柜夹层!” 技术员的声音透着兴奋,高高举起一本布满密密麻麻数字的笔记本。最新一页显示,在新山水集团的举报案中,这些职业举报人竟收受某协会 200 万元 “业务指导费”。张伟环顾四周,墙上贴满的 “胜诉案例” 剪报,此刻看起来格外刺眼。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三个月前,那个跳楼的小企业主,那绝望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晃动。这些被举报人反复纠缠的企业家,办公桌抽屉里往往藏着抗抑郁药,他们在经济和精神的双重重压下,苦苦挣扎,生活被搅得支离破碎。

陈立回到法院,坐在办公桌前,眉头紧锁,死死盯着合议庭笔录上的分歧意见。两位法官坚持 “证据链不完整”,一位法官建议 “参照行业惯例从轻处罚”。他重重地叹了口气,翻开最高法的指导案例,海南高院类似案件的判决书上,“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的批注红得夺目,像是在无声地提醒他,这场司法较量的背后,是与地方保护势力的激烈博弈。这时,书记员敲门进来,递上一份特快专递。陈立接过,看到信封上的寄件人地址,正是上午庭审时坐在旁听席第三排的中年男子,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涟漪。

省人大常委会的立法会议室里,气氛热烈而紧张。《汉东省行政审批监督条例》的草案修订稿,平整地摊开在胡桃木桌面上。法制委主任刘敏,目光如炬,指着新增的 “审批责任终身追究” 条款,镜片后的眼神犀利地扫过住建厅代表:“某开发区违规审批的保障房项目,十年后查出质量问题,难道还能让退休干部免责?这关乎百姓民生,关乎政府公信力,我们必须给人民一个交代!”

“终身追责会让干部畏首畏尾!” 住建厅法规处处长情绪激动,猛地站起身来,座椅与地面摩擦,发出一阵刺耳声响。“现在正大力优化营商环境,需要给基层更多容错空间,这样一味地严苛追责,会打击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自觉地拍了拍公文包,里面装着某混凝土企业的 “情况说明”,那份盖着 17 个公章的文件,正在请求暂缓反垄断案件的执行,背后隐藏的,是混凝土行业利益集团试图阻碍司法进程的企图。

高小琴在法院门口被突然拦下,一个戴墨镜的男子,神色匆匆地塞给她一个 U 盘,低声说道:“混凝土协会的资金流向,都在里面。” 高小琴还没来得及反应,男子便转身快步离去。高小琴下意识地看向男子的背影,注意到他的车钥匙扣,竟是省高院的定制款,这一发现,让她心中疑云顿生。回到办公室,她怀着忐忑的心情播放 U 盘里的视频,监控录像里,王大海腋下夹着牛皮纸袋,鬼鬼祟祟地进入某法官办公室,纸袋里露出 “翡翠山庄” 的房卡一角,这一幕,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她心中轰然炸开,让她愈发坚信这场反垄断诉讼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交易。

陈立再次翻开举报材料,仔细查看新山水集团提供的银行流水。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某笔 500 万元转账上,附言栏写着 “顾问费”,而转账日期,正是合议庭第一次合议的前一天。他的心脏猛地一缩,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抓起电话,手指颤抖着按下省纪委的号码,在按下最后一个数字前,手指停顿了足足三秒。这个号码,他曾在混凝土协会的招待名单上见过,此刻拨出,意味着他将彻底与背后的利益集团正面交锋,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司法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在紧张的氛围中持续到凌晨,投影仪的冷光,冷冷地映照着全省法院结案率数据。“汉东的反垄断案件受理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5,” 最高法督导组组长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寂静,他的手指用力敲了敲屏幕,“到底是没有垄断行为,还是有人在背后作梗,导致没人敢立案?” 会场瞬间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低垂着,似乎在逃避这尖锐的质问。就在这时,陈立的手机震动起来,经侦总队发来消息:职业举报人案的资金链,指向某政府引导基金的关联账户,这一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让原本复杂的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第二天的庭审现场,气氛剑拔弩张。当高小琴出示新调取的银行监控录像时,原本还故作镇定的王大海,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陈立敏锐地注意到,被告席的法律顾问,正频繁地擦拭眼镜,那故作镇定的动作下,是难以掩饰的慌张。后来他才得知,对方正是省人大代表的女婿,这层关系,在之前的证据审查中被刻意隐去,背后的利益输送和关系网,让陈立感到不寒而栗。

休庭时,李建国的电话再次打来,语气里多了几分急切与焦虑:“老陈,混凝土协会答应整改,能不能先中止执行?这也是为了大局着想啊。” 陈立望向窗外的法袍晾晒区,新入职法官的制服在风中轻轻摆动,那随风飘动的衣角,仿佛是正义的旗帜。他的思绪飘回到自己宣誓时的场景,那庄严的誓词,如洪钟般在耳边回响。他深吸一口气,按下免提键,让书记员记录通话内容,随后,钢笔尖坚定地落在判决书的 “本院认为” 部分,他知道,自己正在书写的,不仅是一份判决书,更是对正义的坚守。

职业举报人案的新闻发布会上,张伟站在台前,神色严肃。他展示着查扣的作案工具 ——127 部用于伪造证据的手机,每部手机里都存着针对不同企业的 “举报剧本”,这些手机,如同一个个罪恶的潘多拉魔盒,揭开了职业举报人背后的黑暗产业链。有记者问及是否涉及公职人员,张伟神色凝重,指向 ppt 上的资金流向图:“我们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包括个别干部充当‘保护伞’。” 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在媒体间炸开,引发一阵哗然,也让公众对案件背后的真相充满期待。

当《行政审批监督条例》通过二审的消息传来,陈立正在全神贯注地撰写反垄断案件的判决书。他最后一次核对法条时,发现 “地方保护主义” 的表述被划去,改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他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明白,这一改动背后,或许有着来自各方的压力。窗外,混凝土协会的抗议人群正在聚集,他们举着 “维护企业生存” 的标语,大声呼喊着口号。陈立望着窗外的场景,心中清楚,真正的较量,才刚刚从法庭内延伸到法庭外,这场司法与地方保护势力的博弈,远未结束。

高小琴在办公室接到神秘来电,对方用变声器处理过的声音,听起来诡异而神秘:“王大海的笔记本里,还有三份未公开的会议记录。” 高小琴握紧听筒,看向窗外闪烁的警灯,想起父亲曾说过的话:“司法改革就像破冰船,船头的浪花越大,后面的航迹才越清晰。” 她知道,这场反垄断诉讼,只是司法改革浪潮中的一朵浪花,虽然艰难,但只要坚持,终能为正义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

此时的王大海,正坐在某混凝土搅拌站的办公室里,满脸愁容。法律顾问在一旁滔滔不绝地分析败诉风险,他却一个字也听不进去。手机突然震动,一条匿名短信映入眼帘:“陈立的女儿明天去儿童医院体检。” 他盯着墙上挂着的 “优秀企业家” 奖牌,眼神空洞而绝望。手指缓缓拨通那个熟记于心的号码,窗外,暮色渐浓,搅拌车的轰鸣声震耳欲聋,盖过了电话那头的应答,他知道,自己正在走向一条黑暗的深渊,而这一切,都是他为贪婪付出的代价。

省纪委的调查组悄然进驻省高院时,陈立正在参加新法官入职培训。他看着年轻法官们清澈的目光,那眼神中充满了对法律的敬畏和对正义的向往,让他想起自己刚工作时承办的第一起案件 —— 同样是地方企业涉嫌垄断。老庭长曾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判决书不仅要让当事人信服,更要让十年后的自己无悔。” 此刻,他望着台下的年轻法官,心中默默期许,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司法道路上,能坚守初心,不被任何势力左右,让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而在城市另一端的保密会议室,司法协同破局方案的制定者们围坐在长桌前,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最新的情报显示,混凝土协会正准备通过境外媒体炒作 “司法干预市场”,企图将这场司法审判上升到国际舆论层面,以此来干扰司法进程。当屏幕亮起各部门的联动方案时,不知谁的手机震动,传来职业举报人案主犯在看守所自杀的消息。会议室里瞬间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阴霾,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就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严峻,未来的司法协同破局之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