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LCK的唯一男援 > 第四百九十二幕仁寺洞

LCK的唯一男援 第四百九十二幕仁寺洞

作者:集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09 01:36:48 来源:小说旗

进门的幸运池掏一次钱。

佛像前的功德箱又得来一次。

听说下山出口还有个祈愿喷水池。

还得扔几枚硬币进去。

如此一来。

感觉比买票观赏来得还贵。

想想也是。

要是没有这种软性收费服务和各种奇异传说。这座海边寺庙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香火昌盛,前来参拜的游客络绎不绝。

下山路就比较轻松。

山路略显陡峭和崎岖。

需要扶着旁边的手架缓缓下行。

从山上往下眺望。

除了蔚蓝的大海就是靠近寺院修建的科技院和忙碌的港口,甚至能看到市中心川流不息的繁华景象。

下山出口靠近釜山科技院。

地铁公交这种交通站点也是应有尽有。

唯一让李湘荷感到可惜的是。前往海东龙宫寺只能乘坐不定时发车的客车,而返程则可以选择地铁公交。

中间只是隔了个寺庙。

就有这样天差地别的交通差距。

从酒店出来。

等了半小时才坐上专线大巴。

返程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买好直达仁寺洞的一号线地铁票。

两人带着蒲公英走进检票口。

“晚上去尝尝仁寺洞那边的养生粥。”李湘荷说。

这几天她们俩都是大鱼大肉。

一来釜山就是连着两顿的全鱼宴,昨天是海鲜自助餐和猪肉汤饭,今天中午是酒店的牛排五花肉大餐。

再这样肆无忌惮地吃下去。

等到旅游假期结束,体重都得重上好几斤。

都说荤素搭配。

吃了好几顿的肉类大餐。

也应该换个清淡点的米粥养养胃。

“感觉我们都快吃成第二个蒲公英了。”苏宇航笑着点头。

海港城市的美食实在是多种多样。随处可见的章鱼烧鱼饼串,以鱼骨为底汤的关东煮和海鲜拉面。

加上这里是韩国进出口海港。

各种肉类食品也异常丰富。

“不止是第二个,还有你身边的第三个。”李湘荷拍了拍自己的肚子。“每天除了早中晚三顿正餐,旅游途中还会买上不少的路边摊小吃。”

“感觉每天都是没有停歇过地吃东西。”

之前她还笑话李在婉是战队里当之无愧的‘大胃王’。

现在看来。

自己也差不到哪儿去。

不过不像李在婉那样海吃胡吃。

李湘荷身边还有苏宇航这个分担对象。分量少的一人一份,分量多的,两人拿着牙签和筷子共同分享。

“情侣旅游嘛。”

“肯定得以吃喝游玩为主。”

“一边游山玩水,一边享受美食。”

“就跟你刚才在长椅上感叹的一样。”

“这才是旅游最美好的时刻。”

苏宇航觉得这挺正常。

每天坐着交通工具前往旅游景点。

上山下山地辛勤攀登,出行时还得把蒲公英给带上。多吃一点也是正常,要不然都跟不上日常体能消耗了。

“喝完养身粥,还可以去附近的古玩店看一看。”李湘荷说。

仁寺洞建立于朝鲜时期。

那时候是读书人用来买卖用品的文化街。

有了这样的底蕴。

古董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除了贩卖古画古书外。

各类古董也堂而皇之地摆放在店铺内。

随着时代的发展。

各种各样艺术品也出现在文化街中。不仅有特色陶瓷陶俑,也有釜山当地的旅游礼品,还有以首尔景福宫为主题的韩服。

除了艺术品。

木质家具也有相应店铺。

裴珺芝给教练买的实木方桌就是来自釜山。

不仅用料扎实。

造型也是非常用心。

“你就不怕被那些商贩骗了?”苏宇航挑挑眉。

两人都没有啥古玩经验,大大咧咧地走进店面林立的仁寺洞,这不就成了店老板眼中的待宰羔羊?

都说古玩水深。

没有十来年的积累。

根本不敢说自己懂得古玩。

“被骗的都是想贪小便宜捡漏的,我们只是单纯地去喝喝粥逛逛街,任那个店老板说得天花乱坠天地间绝无仅有,我也不会花钱购买。”李湘荷轻声哼哼。

海东龙宫寺已经让她出血了好几波。

尽管都是苏宇航掏钱祈愿。

但两人在一起了。

苏宇航的不也是她李湘荷的吗?

算来算去。

不就等同于她花钱吃亏。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

仁寺洞这种古玩文化街能奈她何?

“要不是时间不合适,我还挺想去那边的美术馆看看。”李湘荷接着说。

甘川文化村的文化长廊有不少画作。

但都是一些摸不着头脑的抽象派艺术家的笔作。

少数是一目了然的风景人物。

没有文字解说和导游。

根本不明白这幅画作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美术馆就不同了。

除了名人名家留下的古迹。

还有不少当世珍品和美术学院的代表作品。旁边还配有作者信息和画作表达,哪怕没有导游在一旁讲解,也能理解参悟个**分。

可惜的是。

美术馆下午六点就闭馆。

她们现在赶过去也只能望门兴叹。

“美术馆?”苏宇航愣了愣。“是釜山当地的美术馆吗?”

首尔大学也承办过美术展览。

古画名作学生作品都能在展览上呈现。

“不是当地的。”李湘荷摇摇头,“名字叫耕仁美术馆,但除了展览画作外,那里更多用于给文人们交流。”

文人交流自然少不了茶。

除了三个大型展览场馆之外。

耕仁美术馆最出名的还是它的茶馆。不仅可以在那里品尝到韩国十五种茗茶,还能欣赏传统音乐和舞蹈。

李湘荷之所以想去那里。

主要对茶馆的名茶感兴趣。

要是可以的话。

她想买上好几罐。

等到以后登门拜访岳母岳父时。

能投其所好地赠送礼物。

苏宇航有些好奇。“交流应该是围绕笔墨纸砚书法诗文来进行的吧?”

文人们也只有这些爱好了。

通常都是以纸笔这种文雅之物为主题。

“还有品茗。”李湘荷补充,“耕仁美术馆最出名的不在于它的展览场馆,而在于中心位置的传统茶园。”

“叔叔不是挺喜欢喝茶的吗?”

“我想趁着这个机会,给他回礼几罐茶叶。”

亲手炒制的茉莉花茶都品尝过了。

作为女婿的自己再怎么也得有所表示吧?

当初教练登门拜访都大包小包地提了不少礼物。

自己也不能少了礼数。

茶叶来几罐。

养生品也得有。

还有之前帮自己助攻的表妹。

她的礼物也不能少。

盘算盘算。

李湘荷发觉自己要准备的东西还真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