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中古战锤:卡斯坦因之血 > 第2章 对话古墓王

中古战锤:卡斯坦因之血 第2章 对话古墓王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9 07:32:30 来源:小说旗

恸哭山脉的血雾尚未散尽,南方的沙海已泛起金光。古墓王塞特拉的圣甲虫旗帜在沙丘顶端猎猎作响,他本人端坐在黄金战车上,俯瞰着亡者议会的骨仪飞艇划破热浪。那些用骸骨串成的旌旗渗出黑色黏液——这是他给尼赫卡拉旧臣的警示:拒绝向新同盟效忠者,将成为圣甲虫的养料。首席骨仪侍女瑞吉娜紧攥骨殖罗盘,指针在“塞特拉”与“纳伽什”的魔力坐标间疯狂震荡:“圣甲虫魔法的排斥性源于塞特拉本人的意志,他在亲自校准与我们的共鸣频率。”

伊莎贝拉的玫瑰马车碾过沙砾时,十二名蔷薇侍女正用蔷薇刺划破手腕,将鲜血滴在沙地上。她们的血液与沙漠中的圣甲虫产生共鸣,每滴鲜血落地都激起骨殖荧光,在沙丘表面勾勒出纳伽什符文——这是与塞特拉谈判的**契约。金字塔正门轰然开启,塞特拉的黄金战辇驶出,车辕上缠绕的圣甲虫群发出蜂鸣,与伊莎贝拉的婚契石产生共振。“亡者议会想要五百具皇家木乃伊,”塞特拉的声音如金字塔基石般沉重,“但我的战士需要能在冻土行走的关节咒文。”

史崔戈夫家族的骨仪侍女们在沙丘底部搭建的临时实验室里,正与塞特拉的祭祀们交换咒文卷轴。圣甲虫甲壳在骨殖探针下渗出淡金色黏液,与纳伽什符文接触时并未排斥,反而形成螺旋状共生纹路——这是塞特拉亲自改良的“双生防腐咒”,既能保存尸体,又能兼容亡者法力。“太阳法力与死亡能量的平衡,”塞特拉的首席祭祀递出刻满圣甲虫咒文的石板,“需要活人血液作为调和剂。”

勒·弥亚的蛇形侍女悄然潜入金字塔时,迎接她们的不是守卫,而是塞特拉的黄金司仪。“圣甲虫的葬礼不需要恐惧咒印,”司仪的眼眶中爬出圣甲虫,“吾王已允诺合作,尔等可自由出入皇家陵寝。”在塞特拉的授意下,蛇形侍女们得以近距离观察三千具皇家木乃伊,这些保存完好的躯体上,圣甲虫咒文与纳伽什符文如呼吸般交替闪烁。

曼弗雷德的战镰劈开第一具木乃伊的石棺时,棺内的圣甲虫突然集体向他行礼——塞特拉早已在棺盖刻下“亡者共主”的认可印记。史崔戈夫的骨仪侍女们将骨殖碎片植入木乃伊关节,每片碎片都经过塞特拉祭司的太阳法力祝福,确保千年古尸能在保持原有战斗技巧的同时,吸纳纳伽什的骸骨强化咒。“注意颈椎的旋转角度,”塞特拉的声音从金字塔顶端传来,他的黄金面具映着血月,“我的战士习惯在挥矛时融入太阳神力,你们的咒文需留出共鸣空间。”

瑞吉娜用骨刀敲打着木乃伊肩胛骨,发现关节处的圣甲虫咒文正自主调整频率:“塞特拉的魔法在主动适配我们的骨殖核心!”当血晶核心注入震旦商人的鲜血,木乃伊皮肤表面浮现的金红双色纹路不再是诡异共生,而是圣甲虫徽记与纳伽什符文的有序排列——塞特拉亲自设计的“双生纹章”,象征着尼赫卡拉太阳法与亡者法力的平等同盟。

伊莎贝拉站在金字塔顶端,与塞特拉的黄金战辇并肩而立。震旦商队进入亡者领域时,蔷薇侍女们不再用强制手段取血,而是递出刻有双方纹章的玉瓶:“按照塞特拉陛下与议会的约定,每支商队只需留下十分之一的精血,即可换取圣甲虫沙漠的永久通行权。”商人们腕间的银白色蔷薇印记下,隐约可见圣甲虫的鎏金轮廓——这是双方契约的双重烙印。

当第五百具木乃伊完成转化,塞特拉亲自为它们佩戴黄金护腕:“这些战士将同时听从纳伽什的骸骨召唤与我的太阳律令。”他转向伊莎贝拉,面具后的目光如烈日灼烧:“作为交换,亡者议会需向我的金字塔输送基斯里夫的寒霜灵能——我要在极北之地重建尼赫卡拉的前哨。”

勒·弥亚的蛇形侍女在金字塔外释放的不再是恐惧雾霭,而是塞特拉授意的“共主威仪”咒文,让所有目击者都能看到:圣甲虫木乃伊与骨殖战士并肩而立,甲胄上的双纹章在血月下交相辉映。当第一缕阳光染红沙丘,塞特拉的战辇转向东方,车辙印里的圣甲虫咒文与曼弗雷德的骨殖轨迹交织,在沙地上画出一道贯通沙漠与冻土的金色裂痕——这不是征服的轨迹,而是两个亡者政权瓜分世界的契约。

“通知齐丽格,”伊莎贝拉对蔷薇侍女低语,“血龙舰队的极地远征将有圣甲虫战士同行,塞特拉的太阳法能融化冰海的混沌坚冰。”远处,曼弗雷德与塞特拉的黄金战辇擦肩而过,战镰上的纳伽什符文与战辇的圣甲虫徽记短暂共鸣——两大亡者领袖的合作,正将整个旧世界拖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法力盛宴,而这场盛宴的餐刀,正是那些流淌着震旦鲜血、刻满双生咒文的木乃伊战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