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青春靓丽2020:5:28 > 第36章 墨色生花处

青春靓丽2020:5:28 第36章 墨色生花处

作者:美丽雅阁210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09 07:32:32 来源:小说旗

峨眉山的雪落进第七个轮回时,我在城南旧巷开了间画坊。酸角树已亭亭如盖,红绳在风雪里褪成浅粉,却依旧系着当年的酸角核——如今它已长成碗口粗的树,根系在地下延伸,像极了师父抄经时铺开的长卷。

画坊的木门上挂着块旧匾额,是用雷洞坪捡的枯竹刻的“墨生花”三字,笔锋里嵌着几粒糖霜——那是老匠人临终前送我的最后一份糖画,他说“甜能透纸,比墨还深”。推门时,铜铃发出细碎的响,混着陈皮茶的香气,总让客人误以为走进了寺院的茶堂。

冬至那日,小沙弥们踩着积雪送来新晒的桂花。“长老说,冷泡茶该换桂花了。”最小的沙弥鼻尖冻得通红,怀里抱着的陶罐上系着红绳,绳头编着朵莲花,是师父的手艺。陶罐里还藏着片银杏叶,叶脉间写着:“雪落时,记得给酸角树裹草绳——它怕冷,却不说。”

画坊的墙面上,《光的轮回》系列已添了二十幅新作。最新的一幅叫《雪中金顶》,画面中央不是佛光,是师父在雪地里扫出的一条禅径,拐杖印与扫帚痕交错,在纯白的雪地上织出暗纹,像极了他袈裟上的补丁。细看时,雪粒里掺着极细的金粉,那是用他送的竹笔搁磨出的碎屑。

午后煮茶时,忽闻叩门声。进来的是位拄拐的老妇人,围着褪了色的蓝围巾,怀里抱着个布包。“听说这里能画心里的光。”她打开布包,里面是张泛黄的照片,年轻女子穿着军装站在峨眉山前,身后的舍身崖云雾缭绕,“这是我丈夫拍的,他说看见佛光那天,就知道要活着回来娶我。”

我铺好宣纸,用峨眉山泉调了花青与赭石。老妇人的讲述里,我看见年轻士兵在战火中捡回的酸角核,看见他藏在弹匣里的情书,看见他退伍后年年上金顶为妻子寻佛光的身影。笔尖落下时,雪光透过窗棂,在纸上洒下斑驳的影,竟与照片里的云雾重叠。

画到最后,我在女子的眼瞳里点了极小的金点——不是技法,是她说起“他走时,手里还攥着酸角核”时,眼里闪过的光。老妇人摸着画纸落泪,围巾上的雪花融化成水痕,在宣纸上洇出小小的莲,像极了师父抄经时,不小心滴落的泪。

傍晚关门前,收到师父的短信:“今日大雪,金顶佛光现于雪粒中,如碎钻铺地。”附带的照片里,灰袈裟上落满雪花,拐杖尖点着粒反光的雪珠,像极了我画里的金点。忽然想起他说“光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模样”,此刻老妇人的光在回忆里,我的光在笔尖上,而他的光,在每片落雪的慈悲里。

深夜整理画具,发现竹笔搁上凝着层薄冰,青皮上的云水纹被冻得透亮,像极了金顶雪后的琉璃世界。酸角树在窗外沙沙作响,我摸出陶罐里的新酸角核,红绳上结着个新结,是小沙弥们编的“平安扣”。核上刻着极小的字:“墨冷时,焐在胸口暖。”笔迹力透核背,是师父的风格。

晨起时,雪停了。画坊门口堆着个雪人,戴着老匠人的糖画帽,手里攥着支竹笔——是隔壁孩子们的杰作。阳光爬上雪人的肩头,在它脚下投出个模糊的影子,像极了师父目送我下山时,那个倔强的灰影。

我握着竹笔走向画架,新的画布上,老妇人的故事正在生长:酸角核在战火里的漂泊、情书在弹匣里的褶皱、雪地里的禅径与眼瞳里的金点。窗外,酸角树的枝桠上,雪粒正融化成水珠,一滴一滴,落进泥土里——那是光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是等待春天的、沉默的慈悲。

这一章,写的不是画坊的故事,是每个走进来的人,用回忆在宣纸上种出的光。而我知道,在某个雪后的金顶,师父的拐杖仍在雪地上画着圈,圈住的不只是佛光,还有所有在人间行走的、带着光的灵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