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俗世谪仙 > 第152章 药圃里的金盏菊

俗世谪仙 第152章 药圃里的金盏菊

作者:剑二十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9 09:03:50 来源:小说旗

晨雾像一袭轻纱笼罩着南方大学的药植园,叶徽的布鞋踏过露水浸润的青石板,在身后留下一串渐渐消失的水痕。寅时三刻,整个校园还沉浸在靛蓝色的昏暗里,只有药圃东南角亮着一盏防风油灯——那是他昨夜就挂在那里的,灯芯特意用苦艾汁浸泡过,驱虫效果比化学药剂更温和。

蹲下身时,叶徽的腰椎发出轻微的脆响。这具身体经过三个月的调养,总算摆脱了最初的虚弱状态,但那些深入骨髓的损伤依然会在阴雨天隐隐作痛。他伸出食指拨开湿润的腐殖土,三株金盏菊幼苗刚刚破土,两片卵形子叶上还沾着夜露,在油灯昏黄的光线下泛着珍珠般的微光。

\"果然如此。\"叶徽的指尖悬停在幼苗上方三寸处。常人看不见的淡紫色斑纹正在叶片背面蔓延,像某种邪恶的蛛网。这是典型的\"断肠散\"中毒症状——明代锦衣卫常用的慢性毒药,没想到云姐手下竟有人识得这等古法。

他从腰间解下青布囊,取出的却不是药锄,而是一柄三寸长的玉刀。刀柄雕着貔貅纹,刀身薄如蝉翼,在灯光下近乎透明。这是上周从古董市场淘来的辽代手术器械,卖家当它是礼器,却不知这正是《洗冤录》记载的\"验毒刀\"。玉刀轻轻划过幼苗根部,渗出的汁液竟带着诡异的靛蓝色。

\"氯化物混了乌头碱...\"叶徽冷笑一声,从布囊深处摸出个白瓷小瓶。瓶身没有任何花纹,只在底部烧制着个篆书\"叶\"字——这是他按前世记忆在景德镇定制的,用的是早已失传的\"雨过天青\"釉配方。拔开软木塞的瞬间,浓郁的酒香混着当归的苦涩扑面而来,其中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雪莲冷香。

\"回春露\"的配方来自叶家祖传的《杏林别录》。正德年间,先祖叶文庄曾用此方救活被严嵩下毒的御花园金丝牡丹。叶徽凝视着瓷瓶里琥珀色的液体,突然自嘲地勾起嘴角——当年救的是倾城名花,如今救的却是自己这株\"残花败柳\"。

他倾斜瓶口,一滴晶莹的药露悬在瓶沿,将落未落。就在这时,铁栅栏外传来窸窣的脚步声。

\"叶先生又在捣鼓仙丹?\"

物业主管王姐挎着竹编菜篮子站在晨雾里,发梢还挂着细小的水珠。她五十出头的年纪,眼角皱纹里嵌着常年堆积的笑意,此刻却带着几分探究的神色盯着叶徽手中的玉刀。

叶徽不动声色地将玉刀收回袖中:\"王姐起得真早。\"

\"早不过您呐。\"王姐指了指他衣摆上的泥渍,\"这礼拜第三次瞧见您寅时就来了。\"她的目光扫过那盏特制的油灯,又在白瓷瓶上停留片刻,\"我外孙说您这是修仙呢,连校工老李都说这药圃的土比别处香。\"

叶徽将药露滴在幼苗根部,看着它迅速渗入泥土:\"不过是些安神的草药,夜里睡不着来打理罢了。\"

\"睡不着?\"王姐突然压低声音,\"昨儿个有辆黑轿车在西门停到后半夜,车里人拿着望远镜往这儿瞧呢。保卫处小张去问,人家亮了个证件他就缩回来了。\"她做了个夸张的手势,\"这么厚的镜片!\"

叶徽指尖微微一顿。看来云姐不仅下毒,还派了专业人士来监控药效。他忽然将瓷瓶举到晨光中,琥珀色的液体流转如蜜:\"王姐若是信我,这瓶药露拿回去给姐夫敷膝盖——比德国进口的凝胶管用。\"

\"您怎么知道老张膝盖...\"王姐的话戛然而止,菜篮里的芹菜突然滑落几根。她丈夫因公负伤后常年卧床,从不在小区露面。接过瓷瓶时她的手有些抖,瓶身冰凉的温度让她想起殡仪馆的金属栏杆。

等脚步声完全消失,叶徽才从袖中抖出枚铜钱。康熙通宝的\"熙\"字缺了横,是当年户部特铸的厌胜钱,民间称为\"破邪通宝\"。他在幼苗根部掘出个小坑,将铜钱竖着插入,暗合《鲁班经》里\"金克木而生火\"的化解之法。埋到一半时,喉间突然涌上腥甜,他连忙掏出手帕捂住嘴——晨起强行运功逼毒,终究还是伤了肺经。

白绢帕上洇开的血渍像朵红梅,叶徽却盯着泥土里渐渐褪去的紫斑。惊人的一幕出现了:金盏菊的叶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叶脉中流动的靛蓝色毒素被某种力量逼向边缘,最终在叶尖凝结成细小的晶体脱落。花苞顶端的金线缓缓裂开,露出里面鹅黄色的花瓣。

\"铜离子催化...\"叶徽喃喃自语。前世家中药圃专设\"金匮区\",所有器皿都是青铜所铸。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金属离子催化作用,在叶家秘术里不过是入门常识。但令他心惊的是,这具身体对古法的契合度竟比前世更高——方才咳出的血里分明带着灵力。

日头渐高时,药圃来了位不速之客。穿白大褂的老者拄着藤杖蹲在田垄间,食指和拇指捻起一撮土在指尖揉搓,又放到鼻下深深一嗅。

\"雄黄酒打底...\"老者抬头,镜片后的眼睛精光四射,\"至少还有三味药材,老夫竟辨不出来。\"

叶徽认出来人是中医协会副会长周淮安,上个月还在《国医论坛》上撰文痛批\"演员亵渎中医\"。老者枯瘦的手指间夹着片金盏菊叶子,对着阳光观察叶脉走向:\"有意思,这金盏菊的叶脉居然是七出脉,野生种本该是五出...\"

\"周老若感兴趣,\"叶徽故意用药锄翻动泥土,\"不如猜猜第四味是什么?\"

\"滑石?不对...\"周淮安突然抓住叶徽手腕,\"寒水石!这是《本草乘雅》里失传的'金花饮'配伍!\"

枯瘦的手指像铁钳般扣住脉门,叶徽却笑了。鱼儿上钩了——他特意选用这个明代孤本方子,就是要引真正懂行的人来。轻轻抽回手,他从怀中取出张泛黄的宣纸:\"周老既然识货,不妨看看全方。\"

老者接过宣纸时呼吸明显急促。纸张是真正的澄心堂纸,墨迹虽新,采用的却是明代\"乌丝栏\"格式,连药材别名都使用万历年间称谓。当看到\"金盏菊需甲子年铜钱培土\"的备注时,他山羊胡剧烈颤抖:\"这...这是叶文庄公的手迹?\"

叶徽但笑不语。前世祖父叶文庄曾任太医院院判,这份手稿是他凭记忆临摹的。没想到老者眼力如此毒辣,竟从笔势转折处看出端倪。

\"你要什么?\"周淮安突然警觉起来,\"学会推荐名额?还是...\"

\"郑局长夫人近来可好?\"叶徽掐下朵半开的金盏菊,花瓣在他掌心轻轻颤动,\"听说她上周又进了IcU。\"

藤杖\"啪\"地折断在青石板上。周淮安脸色剧变:\"你怎么知道郑局——\"话到一半突然顿住,浑浊的眼中闪过恍然,\"这花是为红斑狼疮准备的?\"

叶徽将金盏菊夹进《黄帝内经》扉页:\"三日后来取花。记得带郑夫人最新的检验报告。\"他转身走向药圃深处,又补了句,\"对了,煎药忌用铁器。\"

日落前下起细雨,叶徽仍立在药圃中央。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流下,在锁骨处积成小小的水洼。金盏菊在雨幕中摇曳,完全绽放的花朵中心竟泛着奇异的蓝光——这是药效达到顶峰的标志。更惊人的是,那些被摘取过的植株断口处,新的花苞正以违背植物学的速度重新孕育。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芳姐发来的照片上,云姐正与某制药集团少东共进晚餐。叶徽放大背景,餐桌上水晶瓶里插着的正是普通金盏菊——他们果然在对比药效。将手机抛进雨中,他凝视着掌心新咳出的鲜血。殷红的血珠滚落在泥土里,那几株金盏菊突然疯狂摇摆,根系周围的泥土竟泛起细微的金光。

\"原来如此...\"叶徽望着雨中发光的药圃,突然明白了什么。他前世穷尽一生未能参透的\"铜器通脉\"之谜,答案或许就在这具被现代药物摧残过的身体里。

铁栅栏外,抱着病历袋的周淮安冒雨跑来,身后护士推着的轮椅上,郑夫人苍白的脸上浮现出多年未见的红晕。叶徽没有回头,衣袖里的铜钱烫得惊人。雨幕深处,最后一株金盏菊的蓝光突然大盛,照亮了泥土下纵横交错的根系——那形状竟酷似人体经络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