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俗世谪仙 > 第90章 中医大的特聘书

俗世谪仙 第90章 中医大的特聘书

作者:剑二十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9 09:03:50 来源:小说旗

晨雾如纱,笼罩着南方中医药大学的校园。叶徽站在古朴的校门前,抬头望着牌匾上\"厚德济世\"四个烫金大字,神色平静如水。初秋的风掠过他的鬓角,带起几缕散落的发丝,衬得那张本就清俊的脸更添几分出尘之气。

他本不该出现在这里。

三天前,那封烫金聘书被送到他的公寓时,连他自己都有些意外。精致的牛皮纸信封上,南方中医药大学的校徽在阳光下泛着暗纹,里面是一纸措辞恭敬的聘书——特聘他为客座教授,主讲《黄帝内经》与古典养生理论。落款处,校长龙飞凤舞的签名旁还郑重其事地盖着朱红大印。

娱乐圈一片哗然。

\"一个戏子也配站在高等学府的讲台上?\"

\"现在的大学为了流量连底线都不要了!\"

\"《黄帝内经》?他看得懂文言文吗?\"

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学术论坛上甚至有人专门开帖嘲讽。叶徽没有回应,只是在今早换上了一件靛青色的苎麻长衫,袖口微卷,露出一截苍白却骨节分明的手腕。没有助理,没有保镖,他独自穿过校门,像是一个从古画中走出来的书生,与周围穿着时尚的大学生格格不入。

\"快看!真的是叶徽!\"

\"天啊,他比电视上还要好看...\"

\"听说今天在b区201讲《黄帝内经》,咱们快去占座!\"

窃窃私语声在身后蔓延,偶尔夹杂着几声刻意压低的嗤笑。叶徽置若罔闻,目光扫过路旁郁郁葱葱的银杏树。恍惚间,他仿佛回到了前世叶家的药圃。那时的他,也曾这样独自穿过回廊,只是身后跟着的是捧着医书的小厮,而非举着手机偷拍的学生。

校园广播里正在播放早间新闻:\"...昨日柏林电影节公布提名名单,由新人演员叶徽主演的《南方雨巷》入围最佳外语片...\"

叶徽的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顿。

b区201阶梯教室早已座无虚席。

前排坐着十几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中间是抱着手臂准备看戏的硕博生,后排甚至站满了闻风而来的校外记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敌意与好奇,像是一锅即将沸腾的水。

当叶徽走上讲台时,教室里响起一阵骚动。他没有开场白,没有自我介绍,只是将带来的线装书轻轻放在讲台上。那是一部民国版的《黄帝内经》,书页已经泛黄,边角处有明显的磨损痕迹。

\"今日不讲理论,只解一段。\"

他的声音不大,却莫名让嘈杂的教室安静下来。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朦胧的光晕。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言:'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后世注解多归于'养生有道',却忽略了关键——何为'天真'?\"

台下有人嗤笑:\"这谁不知道?天真就是...\"

\"就是先天之真元。\"叶徽打断他,声音依然平静,\"但真元何来?何以守之?\"

那学生噎住了。

叶徽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书页:\"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今人熬夜纵欲,饮食不节,肾气早衰,却妄求药物速效——\"他抬起眼,漆黑的眸子里闪过一丝讥诮,\"可不可笑?\"

最后一句话落下时,他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教室角落。那里坐着一个戴鸭舌帽的瘦削男人,正悄悄调整着藏在包里的录音设备。

叶徽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

课堂进行到三分之一时,争议已经爆发。

\"叶先生!\"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教授突然起身,\"你刚才说'五运六气'可以预测疾病流行,这是典型的封建迷信!现代流行病学...\"

叶徽没有立即回应。他从讲台下取出一个青布包裹,缓缓展开——九枚银针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

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理论争辩无意义。\"他淡淡道,\"不如实证。\"

他的目光投向第一排正中央的一位老者。那人约莫七十岁上下,面色青白,坐姿僵硬,正是中医大着名的骨科权威李教授,因多年腰椎间盘突出,走路时总是微微佝偻着背。

\"李教授,可愿一试?\"

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这位以脾气火爆着称的老教授发难。

出人意料的是,老人眯起眼睛打量了叶徽片刻,忽然冷笑一声:\"好!老头子今天就看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样。\"

在数百双眼睛的注视下,叶徽示意老人脱去鞋袜。他单膝跪地,指尖轻轻按在老人右脚底的涌泉穴上。

\"《针灸大成》有云:'涌泉为肾经井穴,可引火归元...'\"

话音未落,他手中的银针已经刺入穴位——不是常规的捻转手法,而是极快的一刺一挑,针尾甚至发出细微的颤鸣。那手法快得让人几乎看不清动作,仿佛只是一道银光闪过。

\"啊!\"李教授突然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随即又硬生生忍住。

叶徽神色不变,左手拇指按压老人腰部的命门穴,右手银针再次落下。这一次,针尖触及皮肤的瞬间,老人整条右腿不受控制地抽搐了一下。

三分钟后,当叶徽收针时,教室里已经鸦雀无声。李教授缓缓站起身,试探性地走了几步,忽然僵在原地。

他的腰,不痛了。

\"这...这不可能...\"老人喃喃自语,又大步在讲台前来回走动,动作灵活得完全不像一个常年腰痛的患者。

叶徽已经回到讲台前,开始讲解针法的要诀。他的声音依然平静,仿佛刚才那惊人的一幕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演示。

\"针刺之要,在于得气。《标幽赋》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台下的学生们疯狂记录着,而几位老教授则面色凝重地交换着眼色。角落里,那个戴鸭舌帽的男人正飞快地发送着信息。

下课铃响起时,教室里的气氛已经完全变了。

人群如潮水般涌向讲台,有求诊的,有请教问题的,还有单纯想近距离看看这位神秘演员的。叶徽只是摇头:\"今日只讲这些。\"

他收拾好书卷,婉拒了校领导的午宴邀请,独自走向教学楼后门。那个戴鸭舌帽的男人追了上来。

\"叶先生!\"对方递上名片,\"我是《医学前沿》的记者,请问您的针法是跟谁...\"

叶徽看了一眼烫金名片,忽然笑了。

\"告诉派你来的人。\"他轻声道,声音只有两人能听见,\"下次要试探我,至少找个真懂中医的。\"

记者脸色骤变,还没来得及反应,叶徽已经转身离去。青衫背影在银杏道上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拐角处。

校长办公室的窗帘微微晃动。

一位穿着中山装的老者放下望远镜,拨通了加密电话:\"查清楚了,他的针法...确实像失传的叶氏飞针。\"

电话那头沉默良久,传来一声叹息:\"继续观察。如果真是叶家后人...那些东西,必须拿回来。\"

窗外,秋风吹落一片银杏叶,正好飘落在办公桌上那份绝密档案上。档案封面赫然写着:《民国江南叶氏医学秘术追踪报告》。

而此时,叶徽已经走出校门。他站在公交站牌下,望着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轻轻呼出一口气。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是经纪人发来的消息:\"柏林电影节那边...\"

他没有回复,只是抬头看了看天。灰蒙蒙的云层中,隐约透出一线阳光。

这场戏,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