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傻媳有傻福,种田养娃两不误 > 第112章 朱婆子得志

傻媳有傻福,种田养娃两不误 第112章 朱婆子得志

作者:心动莫论风幡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9 10:44:12 来源:小说旗

林大湖负责流云集到镇上的货物运输,梅老二夫妇守家,负责镇上到县城的货物运输。

梅老三则正式成为镇上铺子的掌柜,她妹子梅氏负责账目。

贾姨婆万没想到得了这样的美差事,好话说了一箩筐,千恩万谢的大表忠心,倒把林雨竹说得不好意思起来。

说着说着,她又提起小人得志的肖家人来,林雨竹听得有些腻歪,只好淡然的听了听。

也不怪肖家人得意,最近实在是好事连连。

原本掏粪、削厕筹的肖老头和朱婆子,这段时间受尽了苦楚,却又不敢反抗,只能肚中怨毒,晚间老夫妻俩暗中咒骂几句孙家罢了。

九月份暑退,天气转凉,肖卓告了授衣假回来取换季衣服,兴兴头头的准备回来迎娶孙七娘子。

授衣假只有三日,但也勉强够完婚了。要是往前数个几百年,那时真正的授衣假可放月余。

本朝从严治学,推崇“寒窗苦读”,要求学子耐得清苦,全年假期有限得很。

结果当天从他爹娘口中得知,孙家要悔婚,顿时心凉半截。见识过孙家的豪富和手段,肖卓哪敢主动去提亲事?

因此,黑不提,白不提,两家就权当没这回事。

肖思思抓着他告状了半日,肖卓哪有什么好办法?

他不敢怨孙家,只是将林雨竹恨得咬牙切齿。

若不是她来孙家要银子,让孙老爷大失颜面,怎么会悔婚?奈何,肖家势单力薄,料得孙家也不会相助,他拿林雨竹和林家暂时也无可奈何。

次日,肖卓拿了换季衣物便匆匆回县学。

不得不说,除了金银,这世上最大的动力便是爱与恨。

肖卓回了趟家,亲眼看到他爹、娘受的苦楚、羞辱,又痛失好姻缘,几宗事叠加之下,恨得钢牙都要咬碎。

然而,肖卓精明,知道读书是他唯一翻身希望。回了县学之后,原本就很刻苦的他,更是加倍用心攻读课业。

付出终有回报,本就优异的肖卓在岁考时,恰逢督学副使到屋陵县学观风考试,因所作策论得那督学副使赏识,特补廪膳生。

孙老爷长子孙厚梓,虽然只考二等,竟也破例补了廪膳生。肖卓很是不以为然,知道他是靠贿赂督学副使五百两银子罢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孙老爷早就在为孙厚梓,运作廪膳生之事。

毕竟县学二十个定额,只有廪膳生中举、死亡、革退或者丁忧,才能出现缺额。

孙家使了不少手段,打探到有顾姓两兄弟同为廪膳生,且顾父疑似有贩私盐的过往,便使其乡人去县衙首告。

差役捕得顾父,经过再三查实并无其事,奈何顾父狱中“病故”,顾氏兄弟只得退学守制一年。

这就无法赶上明年五月的科考,以及七月份的结状,更别提八月的秋闱。两兄弟想参加乡试,就要再等三年。

廪膳生缺额有了,奈何,孙厚梓虽然也还不错,岁考却只得了二等。

幸好新来的督学副使,与孙厚梓岳丈刘县丞曾是同科举人。孙老爷通过亲家公,使了五百两银子,生生给好大儿补了廪膳生。

他见肖卓凭自身实力补了廪膳生,便真正重视起来。

正常来说,新进的附学生,岁考一等,优先补增广生缺额。补了增广生后,再能于岁考中得一等,才有机会等待廪膳生缺额。

从附学生到廪膳生,学识上佳,运气又不错的,也需要三、四年才能做到。若是资质平平的生员,往往耗费十余年拼资历熬上去。

既然这肖卓又有能力,又有运道,孙老爷自然再次动了心思招婿。

肖老头、朱婆子苦捱了月余。

没成想,刚进了十月份,本以为入了冬日子会更难过,七管事竟然破天荒的堆着笑模样找来。

两人又惊又怕的听他说了一大车话,才明白过来,自家好大儿争气!

孙七管事平时不苟言笑,这会儿倒是将老脸笑成一朵菊花,“亲家公、亲家母,好叫二位知晓,令郎人才出众,入了督学老爷的眼,如今可是廪膳生了。”

他也不顾两人惊讶的说不出话,仍是笑眯眯的解释,“这可不得了,咱屋陵县上千读书人,廪膳生却只有二十名!”

“老爷发话了,之前所约的婚期时日太短,无法周全六礼。正好如今岁考过后,督学大人允许县学的相公们休整五日,可不正适合?”

“明日老爷、大公子、肖相公回来,这婚事就可操办起来了!我是特意前来报喜,二位也早做准备才好啊!”

肖老头这下惊喜得嘴都合不拢,顿时抬头挺胸,鼻孔朝天了,“嗨,七管事同喜!你是亲家公族弟,直呼卓哥儿大名便是,何必客套?”

“咳咳!不过,我儿虽然出色,奈何有个掏粪的爹,削厕筹的娘,这就有些不大好吧?啊?哈哈!”

朱婆子撇撇嘴,在旁边抱着膀子冷笑不已。

孙七管事连忙抽了自己俩巴掌,“嘿!都是小的不懂事,错会了老爷的意思,又听信几个婆子的谗言才委屈了两位。”

“这样,老爷在望夫桥那边的庄园,一直缺少庄头,这两年是五郎在管着。这小子不务正业,哪有亲家公沉稳?以后就请您任庄头可好?”

他见肖老头点头,又对朱婆子赔笑,“内宅的丫头们野惯了,也缺少个人教导,以及发放月钱,亲家母若不嫌劳累,还请帮忙管上一管可好?”

朱婆子在孙家这些时日,知道内宅嬷嬷总共就三人,一个教引嬷嬷、一个总厨嬷嬷,都是孙家实在亲戚。

另有一人是孙大郎的奶嬷嬷,在孙家管着胭脂、水粉等内宅物品采买这宗事。

朱婆子统辖内仆,还兼管她们的月钱发放,顿时成了总管嬷嬷,将其他三人都比了下去。

心满意足之下,肖老头和朱婆子合不拢嘴,再看七管事也顺眼多了。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肖老头那庄头倒不急着去,要年后才能交接。

朱婆子很是兴头,当天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将几个菜园婆子全部逐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