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傻媳有傻福,种田养娃两不误 > 第124章 真正的穷人什么样

安阳里五个村子,外村她不熟悉,向阳村的几家军户,她了解的也不算多。

因此,她先回向阳村找了向里正,谎称林家与盘龙寨搭上关系,如今正倒腾些山货买卖,需要雇佣些脚夫。

还不等林雨竹细说,向里正就推荐了村中七家军户。

不仅如此,向里正又热心的派人去其他五个村,最终找来三十六名军户出身的青壮,召集到向阳村的晒谷场上。

林雨竹望着眼前面黄肌瘦的所谓青壮,有些皱眉。

好家伙,这里半数的汉子,看起来怕是体重不足百斤,比她都羸弱呢,这叫青壮?

运输山货可是个重体力活,林雨竹见这群人身体素质还不如她,自然有些担心,“向伯伯,这些人——呃,比我想的还要瘦弱。”

向里正瞥了她一眼,知道她是没瞧上。他叹了口气,“林家侄女,我知道林家如今在镇上做买卖,赚了些银钱。”

“我跟你说说他们的情况,那个穿补丁褂子的赵三,家里五口人,只有三分薄田,去年他老娘饿得生病,把门板都拆了换药钱……”

向里正才起了头,忽然人群中一个高个子青年踉跄了一下。幸好旁边有人扶住,那人红着脸推开,“不碍事——早上就喝了碗干榆钱粥……”

“作孽啊!”向里正一拳重重击上身边的老槐树,在树皮上落下几道白痕,“当年他们祖上都是上过战场,流过血的,如今……”

林雨竹哪用他说完,顿时心里明镜儿似的。

向里正推荐这些军户来干活,说白了就想让她周济这些人。

林雨竹心里有些腹诽,村里向、阳两家都是大户,怎么他们不出钱粮?

这是听说林家做山货买卖,就道德绑架上了?

然而,她看着眼前这些汉子,转念一想也就不计较了,“向伯伯,你跟大伙儿说说,我这活儿也不是天天有。”

“三日一趟小活儿,十日一趟大活儿。每月三百文工钱,管十三顿饱饭。就这么个条件,看有多少人想干。”

“多少?”向里正眼睛瞪得溜圆,“这抵得上他们扛包大半个月的工钱了!还管顿饱饭!”

他声音较大,晒谷场上有不少青壮听见只言片语,顿时骚动起来。有个 胆大的便喊,“里正叔,可是要我们运私盐?”

众人有气无力的哄笑,却被向里正一瞪眼吓得噤声。

“运山货。”林雨竹提高声音,“从寒水潭那边的林家炭窑,运些皮毛、菌子、药材等山货到镇上,不过暂时挤不出来多少大牲口。”

“再加上需要走山路,只能手抬肩扛的运。”她又转头对向里正,“向伯伯,您看……”

向里正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先在晒谷场歇坐,他拉着林雨竹走到磨盘后,皱纹里夹着忧虑,“大侄女,你可知三百文意味着什么?怕是……”

林雨竹见他欲言又止,还以为嫌工钱少,心里就有点不爽,“怕是什么?”

“怕是要打破头抢活啊!”向里正一跺脚,“你别笑,上个月来石营两个军户后生,为争挑粪的活儿,打折了两条腿!”

林雨竹听得目瞪口呆。

她在林家生活十几年,在肖家过了五、六年,在她看来,肖家的日子就够穷酸了,只因要供肖卓读书。

甚至这几个月在山中收留了上千流民,她是知道这些人生活不易的,但万万也没想到,乡里这些军户,竟然比流民也没好哪里去!

挑粪的活儿她知道,每日不过八文钱,只能买一斤白米啊,为了八文钱打折双腿?

向里正见她发呆,就知道她对军户了解的很少,“伯伯先代这些苦命人谢过大侄女了。只是……”

他犹豫了片刻,“你可知家有十亩地的农户,年景如何?”

林雨竹一怔,她家如今有十二亩地,前阵子他也跟林老头、林大桥谈论过一些,大概是知道个七七八八的。

不过,向里正毕竟掌管五个村落,了解的情况肯定比林老头等人全面,“向伯伯,您跟我说说。”

向里正闻言,便掰着手指算给她听,“就说咱村儿老周家,五口人种八亩旱田。年景好时能收十担粟米,留四担口粮,卖六担得三两银。”

“交完田赋、丁税剩下二两五钱,买盐扯布又去一两。”他摇头苦笑,“遇上婚丧嫁娶,只能借印子钱。若是年景不好……”

林雨竹若有所思,“所以这些田地更少的军户……”

“他们哪配称军户!”向里正突然激动起来,“祖上的军田早被那些当官的百户、千户侵占了!如今有三亩地的都算富户!”

“瞧见没?钱铁柱,二十八了还娶不起媳妇,夜里在河滩上嚎得像狼……”

林雨竹边听向里正说,回想起自家的生活,仔细盘算过后,不禁有些惨然。

林家日常主食是用粗加工的小麦粉、粟米,做成馍、饼或是粟米饭,每月要消耗五十斤。

其次是逢年节或者待客,才会煮白米饭。自家偶然也吃,却往往掺些杂粮熬粥喝,大约每月需要十五斤。

另有豆类、薯类的杂粮隔几日吃一顿,每月也要二十斤。

其他的腌菜、野菜、时令蔬菜每月需要消耗三、四十斤。

至于肉、蛋之类就看有没有余钱了。

一般不过是年节和农忙时,称上两斤肉,吃上十来枚蛋。

再算上布匹、盐巴、赋税、农具、人情往来等开销,平均每月的生活成本应该在五百文至八百文之间。

然而,林家这样的生活,在村上算富户!

若是贫苦家庭,只能维持三百文以下的支出,不说整年看不到肉腥儿,顿顿要喝粥,那也差不多。

就连林老头家如今有十二亩地,光靠自家产的粮食,维持温饱的生活水准,每年都要有二、三两银子的缺口。

因此,林大桥才在闲时上山砍柴,她娘王氏、媳妇张氏平时也要做些针线、纺织的活儿贴补家用。

简单来说,五口之家十亩地,不过是处于饿不死、攒不下的状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