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足球小将华夏黄金一代 > 第4章 通过试训,双子星进入北京理工大学校队

转眼间,大学的第一个完整周开始了。周一上午的“高等数学”课刚结束,陆弦和陈思随着人流走出教学楼。阳光正好,校园里的白杨树叶子在微风中哗哗作响,带着点初秋的清爽。

“高数这玩意儿,比高中难的可不止一点半点啊。”陈思揉着太阳穴,一脸的生无可恋,“我感觉我的脑细胞正在成批阵亡。”

陆弦抱着书,步子不紧不慢:“还行,跟得上。李浩不是说了吗,不懂就问他,他乐意得很。”

“那倒是,浩哥恨不得把他的脑子借给我们用。”陈思说着,目光被不远处公告栏前聚集的几个人吸引了过去,“欸,那边干嘛呢?挺热闹。”

两人走近,只见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贴着一张崭新的通知,红头文件,标题加粗——“北京理工大学足球校队招新公告”。

“嚯!终于来了!”陈思眼睛一亮,挤上前去。陆弦也跟了过去,目光落在通知的具体内容上。上面写着本周三和周五下午在校足球场进行选拔,欢迎全校热爱足球、有一定基础的同学踊跃报名,落款是体育部和校队教练组,旁边已经有几个男生在低声议论着。

“终于贴出来了,周三下午,得去试试。” “就咱们这三脚猫功夫,估计是去当分母的。” “试试又不亏,万一孙指导眼瞎了呢?”

陈思听着旁边人的议论,嘴角勾起一抹笑,用胳膊肘碰了碰陆弦:“听见没?还有人指望孙指导‘眼瞎’呢。”

陆弦目光扫过通知上的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神色平静:“周三下午,正好没课。”他顿了顿,“走吧,回去准备准备。”

“准备啥?咱们还需要准备?”陈思挑眉,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但脚步却已经跟上了陆弦。高中三年的默契和赛场上的荣誉给了他们足够的底气。

回到306宿舍,王磊和李浩都在。李浩依旧在电脑前奋战,手指翻飞;王磊则捧着一本《c primer plus》,看得入神。

“校队招新的通知贴出来了,周三下午选拔。”陈思把书往桌上一扔,宣布道。

王磊抬起头,有些好奇:“这么快?那你们肯定没问题吧?”在他看来,这两个高中就拿全国冠军的家伙进校队是板上钉钉的事。

李浩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来,他停下敲击键盘,转过椅子:“哦?我看看去年的选拔流程和数据……嗯,根据去年的情况,第一轮主要是基础测试,包括折返跑、绕杆、长传精准度、射门等,大概会筛掉百分之六十的人。第二轮是分组对抗,孙指导和教练组会重点观察场上表现,特别是战术意识和潜力。”他一边说,一边在电脑上调出了一些资料,“去年报名了大概八十多人,最后选了五个。”

陈思听得直乐:“浩哥,你这不去当球探可惜了,比我们还清楚。”

李浩推了推眼镜,一本正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你们实力强劲,但了解流程总没坏处。对了,去年计算机系报了十一个,进了两个,一个是大二的钱斌,踢左后卫的,另一个是……”

“行了行了,浩哥,打住!”陈思赶紧制止,“再说下去,我感觉不是去踢球,是去参加数据分析研讨会了。”

陆弦笑了笑,从柜子里拿出自己的球鞋,仔细检查着鞋钉:“浩哥说得也有道理,心里有数总是好的。不过,最终还是要看场上表现。”他拿起擦鞋布,慢条斯理地擦拭着。

王磊看着陆弦认真擦鞋的样子,又看看一脸轻松、已经开始琢磨晚上吃什么的陈思,忍不住问:“那……选拔的时候,会很激烈吗?会不会有人故意下黑脚什么的?”他显然是从电视剧里看来的情节。

陈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磊哥,你想哪儿去了?这又不是拍电影。校内选拔,大家都是同学,顶多就是拼抢积极点,谁会下黑脚啊?再说了,孙指导和教练组都在场边看着呢,谁敢乱来?”

陆弦擦好一只鞋,换到另一只,头也没抬地补充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小动作解决不了问题。”

李浩扶了扶眼镜:“根据历史记录,校队选拔中出现恶意犯规导致伤病的概率低于百分之零点五。不过,对抗激烈程度会显着高于普通比赛,你们的身体状态需要调整到最佳,尤其是心肺功能和肌肉反应速度。”

“收到,数据分析师先生。”陈思做了个敬礼的搞怪动作,“放心吧,我们俩别的没有,就是体力好,耐操!”

王磊看着他们三个,一个淡定擦鞋,一个大大咧咧,一个随时准备数据轰炸,感觉这个宿舍真是卧虎藏龙,充满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他笑了笑:“那就好,预祝你们顺利通过。”

“必须的!”陈思拍了拍胸脯,“等着我们穿着校队队服回来闪瞎你们的眼。”

陆弦把擦好的球鞋放回柜子,动作轻柔,仿佛对待珍宝。“周三下午,一起去看看?”他看向王磊和李浩。

王磊想了想:“我下午有选修课,可能赶不上了。”

李浩则立刻来了精神:“可以!正好现场采集第一手数据,观察潜在竞争对手的技术特点和战术倾向,为后续建立更精确的球队实力评估模型做准备。”

陈思一脸黑线:“浩哥,求你了,到时候你就安安静静当个观众行不?”

李浩眨眨眼:“我会尽量控制我的分析欲。”

陆弦无奈地笑了笑。窗外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书桌上,跳跃着细碎的光斑。周三的选拔,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入队测试,更是他们大学足球生涯的正式起点。

周一到周三的时间,在繁重的课业和对选拔的期待中一晃而过。计算机系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饶是陆弦和陈思这种习惯了高强度训练的体能,也被几门专业课搞得有些晕头转向。幸好有李浩这个移动数据库兼义务辅导员,总能在他们抓耳挠腮时给出清晰的思路。

周三下午,阳光依旧慷慨,但空气里多了几分秋日的干燥。校足球场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多是穿着各式球衣、跃跃欲试的学生,还有一些纯粹来看热闹的。场边,几个穿着校队训练服的人影格外显眼,正是陆辰、周海洋以及副队长张磊等老队员,他们正协助教练组布置场地。主教练孙卫国背着手站在场边,表情严肃,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到场的学生。

陆弦、陈思和李浩准时到达。陆弦穿着简单的训练t恤和短裤,神色平静地观察着场上的人;陈思则显得有些兴奋,活动着手腕脚腕,眼神里是藏不住的战意;李浩推了推眼镜,掏出一个小本子和笔,嘴里念念有词:“目测到场人数约七十五人,比去年略少,但平均身高似乎略有提升……”

“来了?”陆辰看到他们,走了过来,递给他们两张报名表,“填一下,然后去那边热身。”

周海洋也凑过来,低声笑道:“看到没,孙指导今天气场全开,你们俩小子悠着点,别第一天就把人全吓跑了。”

陈思接过笔,一边填表一边说:“放心吧海洋哥,我们是来加入的,不是来砸场子的。”话虽如此,他眼中的光芒却更盛了。

他们的到来,自然也引起了其他报名者的注意。毕竟高中全国大赛三连冠、最佳中场、最佳前锋的名头,早已在校园里传开。不少目光投向他们,带着好奇、审视,甚至还有一丝不服气。

“他们就是陆弦和陈思?” “看着是挺壮实的,不知道球场上怎么样。” “特招生而已,基本功不一定扎实。”

细碎的议论声传进耳朵,陈思嘴角一撇,没说什么,只是将报名表递还给陆辰时,力道稍稍重了些。陆弦则像是没听见,默默地开始做起了拉伸。

等人基本到齐,孙卫国走到场地中央,声音洪亮:“都安静一下!我是校队主教练孙卫国。今天的选拔分两部分,先是基本技术测试,合格的留下,进行分组对抗。我不管你以前有什么成绩,在这里,一切看表现。速度、技术、意识、态度,缺一不可!明白没有?”

“明白了!”回应声稀稀拉拉,但带着紧张孙卫国满意地点点头,手一挥:“测试开始!第一项,折返跑!十人一组,跑道那边集合!”

哨声响起,第一组人冲了出去。跑道边顿时尘土飞扬,呐喊声、喘息声混杂在一起。李浩拿着秒表,认真记录着每一组的成绩,嘴里还在小声分析:“平均速度偏慢,爆发力不足,心率上升过快……”

陆弦和陈思被分在了第三组。轮到他们时,两人对视一眼,微微点头。哨声再次响起,两人如同离弦的箭一般冲出起跑线。陆弦步频快而稳健,节奏感极强;陈思则爆发力惊人,起跑加速迅猛,瞬间拉开其他人一段距离。

场边顿时响起一阵低呼。陆辰和周海洋对视一笑,眼神中带着满意。孙卫国也微微眯起了眼睛,目光落在陆弦和陈思身上,似乎带着一丝审视。

折返跑结束,陆弦和陈思的成绩遥遥领先,引得周围一片惊叹。李浩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数据,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陆弦,爆发力10.2m\/s2,最大速度7.8m\/s,心率恢复正常值时间58秒!陈思,爆发力11.5m\/s2,最大速度8.1m\/s,心率恢复时间65秒!优秀!非常优秀!”

接下来的绕杆和长传精准度测试,对陆弦和陈思来说更是轻车熟路。陆弦的脚法细腻,传球线路精准,每一次都能准确地将球送到指定区域;陈思的射门力量十足,角度刁钻,几次射门都直奔死角,引得场边围观的学生们一阵叫好。

相比之下,其他选拔者的表现就显得有些平平无奇。失误频频出现,传球不是偏离目标,就是力量不足,射门更是软弱无力,与陆弦和陈思的水平差距立显。

孙卫国的脸色依旧严肃,看不出喜怒,只是偶尔会低声跟身边的助教交流几句。但陆辰他们却能感受到,孙指导的眼神中,已经多了几分欣赏。

一轮基本技术测试下来,淘汰率果然如李浩分析的那样,超过了百分之六十。原本熙熙攘攘的场地,瞬间空旷了不少。留下的三十多人,脸上都带着一丝庆幸和紧张,知道接下来的分组对抗才是真正的考验。

孙卫国再次走到场地中央,声音依旧洪亮,但语气中似乎多了一丝缓和:“很好,能留下来,说明你们基本功还不错。但足球不是个人秀,是团队运动!接下来,分组对抗,十分钟一场,胜者留下!记住,我要看的是你们的团队配合,战术意识,还有在压力下的表现!”

孙卫国示意助教将留下的三十多人分成三队,每队十一人左右,穿上不同颜色的训练背心。陆弦被分到了黄队,担任中场核心;陈思则去了蓝队,顶在锋线上。李浩站在场边,本子上的笔几乎没停过,记录着分队情况和球员的基本位置。

“嘟——!”哨声响起,黄队对阵绿队的比赛率先开始。

球权在中圈,陆弦没有急于前插,而是在中后场游弋,观察着对手的站位和队友的跑动习惯。这些临时组成的队友显然默契不足,传接球失误不少。拿到球后,陆弦没有炫技,而是用最简洁、最合理的方式处理球,或短传过渡,或精准长传调度到边路空档。

几次传递下来,黄队的进攻明显流畅了许多。队友们也逐渐意识到这个中场核心的价值,开始主动向他靠拢,寻求配合。陆弦在中场的调度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几次看似不经意的传递,却总能撕开绿队的防线。上半场快结束时,陆弦在中场断球,抬头观察,随即送出一记穿透力极强的直塞球,精准地找到了前插的边锋,后者轻松推射破门。

场边的孙卫国微微点头,对身旁的助教低语了几句。陆辰和周海洋则相视一笑,陆弦这种掌控比赛节奏的能力,正是校队目前所需要的。李浩在本子上写道:“陆弦:传球成功率92%,关键传球3次,抢断4次,跑动覆盖面积大,战术意识S级。”

紧接着是蓝队对阵另一支临时拼凑的红队。陈思一上场就展现了他惊人的速度和爆发力。没有了陆弦精准的喂球,他更多地依靠个人能力。一次边路拿球,他连续晃过两名防守队员,内切后直接起脚爆射,足球像炮弹一样砸在横梁上,发出“哐”的一声巨响,惊得场边一片抽气声。

红队的后卫显然被陈思的冲击力搞得手忙脚乱,开始对他进行重点盯防,甚至不惜用一些小动作。一次拼抢中,对方后卫一个隐蔽的拉拽,差点让高速奔跑的陈思失去平衡。陈思踉跄了几步稳住身形,回头瞪了对方一眼,但没有过多纠缠,只是眼神中的战意更浓了。

几分钟后,蓝队获得前场任意球,距离球门大约二十五米。陈思当仁不让地站在球前,深吸一口气,助跑,起脚!足球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绕过人墙,直挂球门死角!

“漂亮!”周海洋忍不住喊了一声。孙卫国的嘴角似乎也向上牵动了一下,虽然稍纵即逝。李浩奋笔疾书:“陈思:射门尝试5次,射正3次,进球1个(任意球),突破成功率75%,被侵犯3次。威胁度S 级。”

十分钟的短比赛很快结束,黄队和蓝队凭借陆弦和陈思的出色发挥,都轻松战胜了对手。毫无悬念,这两队的大部分球员,尤其是陆弦和陈思,进入了下一轮。被淘汰的学生们虽然失落,但也算心服口服,那两人的实力确实高出一截。

孙卫国将晋级的二十多人重新召集到一起,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陆弦和陈思身上。“你们两个,”他指了指陆弦和陈思,“还有你们几个……”他又点了几个在刚才对抗中表现不错的球员,“组成一队,穿黄色背心。剩下的人是蓝队。再打十五分钟,让我看看你们的配合。”

陆弦和陈思终于被分到了一队。两人相视一笑,那种高中并肩作战的感觉瞬间回来了。陈思活动着肩膀,对陆弦说:“弦子,该喂饼了啊,刚才我自己找食吃,累死了。”

陆弦笑了笑:“看你跑位了。”

比赛重新开始。这一次,有了陆弦在中场的输送,陈思如鱼得水。开场不到三分钟,陆弦在中场拿球,佯装向边路转移,却突然用外脚背送出一记隐蔽的直塞,足球精准地穿过两名防守队员之间,恰好送到前插的陈思脚下。陈思甚至不需要调整,迎球就是一脚推射,球应声入网!

“这配合!”场边的老队员们都忍不住赞叹。陆辰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

接下来的时间,几乎成了陆弦和陈思的表演。陆弦在中场控制节奏,视野开阔,传球时机和线路都妙到巅毫;陈思在前场跑位飘忽,速度快,冲击力强,门前嗅觉灵敏。两人之间似乎有无形的连线,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完成一次精妙的配合。

“又来了!”周海洋喊道。只见陆弦在边路吸引防守后,突然一脚长传转移到另一侧空档,陈思高速插上,胸部停球,紧接着一个漂亮的凌空抽射,再次破门!

蓝队的队员们被彻底打懵了,士气低落,防守漏洞百出。而黄队的其他队员,在陆弦和陈思的带动下,也踢得更加自信流畅。

十五分钟很快过去,比分定格在3:0。孙卫国吹响了终场哨,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中的满意却掩饰不住。他走到场地中央:“好了,今天的选拔到此结束。入选的名单,明天会公布在公告栏。解散!”

虽然没当场宣布,但结果已经不言而喻。陆弦和陈思的表现,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两人走到场边,陆辰和周海洋迎两人走到场边,陆辰和周海洋迎了上来,脸上都带着笑意。

“可以啊,你们俩小子!”陆辰上来就给了陆弦肩膀一拳,又拍了拍陈思的后背,“一点没生疏,配合还是那么骚。”

周海洋也笑着说:“刚才那几个球传得,看得我都想上去当前锋了。孙指导估计心里乐开花了,虽然脸上还绷着。”

陈思嘿嘿一笑,擦了把汗:“那必须的,我跟弦子这叫心有灵犀。怎么样辰哥,海洋哥,没给咱们江浙人丢人吧?”

“丢人?我看是给其他人都上了一课。”陆辰笑道,“行了,今天这表现,进队是板上钉钉的事。回去好好休息,等明天通知,然后准备参加正式训练。”

李浩也收起了他的小本子,走了过来,镜片后的眼睛闪闪发光:“数据出来了!你们俩搭档后,黄队的关键进攻指标提升了百分之二百三十!陆弦的传球成功率维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并且送出致命传球5次。陈思射门转化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跑动中的接应成功率也……”

“停!”陈思赶紧打断,“浩哥,我知道我们很牛,但能不能别用数据念出来了,感觉像在分析机器零件。”

陆弦也忍俊不禁:“浩哥,辛苦你了,还给我们做技术统计。”

王磊虽然没来,但李浩显然已经迫不及待要回去跟他分享“第一手数据”了。

孙卫国那边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他朝陆辰招了招手,示意他过去。陆辰对陆弦他们点了点头:“我先过去一下,你们等会儿一起回宿舍?”

“好。”陆弦应道。

看着陆辰走向孙卫国,陈思用胳膊肘碰了碰陆弦:“你说,孙指导会不会直接跟辰哥说,让我们俩明天就去报道?”

陆弦看着孙卫国和陆辰交谈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大概吧。”他心里清楚,今天的表现,足以打动任何一个教练。

陆辰很快走了回来,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周海洋跟在他身边,也是一脸“不出所料”的表情。

陈思第一个迎上去,有些按捺不住:“怎么样怎么样?辰哥,孙指导跟你说什么了?是不是让我们明天就去领装备,直接报道?”他连珠炮似的问着,眼睛亮晶晶的。

陆辰被他逗笑了,抬手在他脑袋上揉了一把:“看把你急的,猴儿似的。还能说什么?孙指导就俩字:留下。”

周海洋在旁边补充道,语气带着点揶揄:“不止留下。孙指导刚才那表情,你知道吧,就是想笑又拼命绷着的样子,一个劲儿跟辰子说你们俩基本功扎实,球商高,是难得的好苗子。”他学着孙卫国平时严肃的样子,逗得陈思直乐。

陆辰摆摆手,正色道:“不过孙指导也强调了,让你们俩别飘,进了校队只是第一步,大学联赛的强度和对抗跟高中不是一个级别。他让你们明天下午,直接过来跟队训练,熟悉一下队里的战术打法和节奏。”

“没问题!”陈思立刻挺起胸膛,声音洪亮,“保证完成任务!”那股子兴奋劲儿,恨不得现在就开始训练。

陆弦则平静地点点头:“知道了,辰哥。”他脸上没什么波澜,但眼神深处却透着一股笃定和不易察觉的轻松。终于,尘埃落定。

李浩适时地推了推眼镜,他的小本子已经合上了,但脑子里的数据库显然还在高速运转:“根据孙指导的指示,你们将跳过新队员观察期,直接参与合练。这意味着教练组对你们的即战力有高度认可。那么,明天下午的训练数据,将是评估你们融入球队战术体系效率的关键参考指标,我建议……”

“浩哥!”陈思哀嚎一声,打断了他的分析,“求放过!我现在只想回去冲个澡,然后好好吃一顿!”

陆辰和周海洋都笑了起来。陆辰拍了拍陆弦和陈思的肩膀:“行了,今天表现都很好,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下午两点半,训练场见,别迟到。”

“好嘞!”

四人结伴离开球场,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路上,周海洋还在兴致勃勃地描述刚才对抗赛里,蓝队那个后卫被陈思晃倒时的狼狈样子,引得陈思一阵得意的大笑。陆弦则和陆辰并排走着,低声交流着一些关于校队人员和打法的问题。李浩默默跟在后面,偶尔插一句关于某位老队员的技术特点分析,或者某个战术的成功率统计。

回到306宿舍,推开门,王磊正坐在书桌前看书,听到动静立刻抬起头,脸上带着询问和期待:“回来了?怎么样?选拔顺利吗?选上了吧?”他一口气问了好几个问题,显然也替他们捏着一把汗。

陈思把背包往地上一扔,大喇喇地往椅子上一坐,故意卖了个关子:“哎,别提了,今天这选拔,真是……”他拖长了声音,看到王磊紧张起来,才哈哈一笑,“真是太轻松了!简直是降维打击!明天直接跟队训练!”

王磊这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太好了!我就知道你们肯定没问题的!恭喜恭喜!”

陆弦把换下来的球鞋放到阳台通风,语气平淡地补充了一句:“孙指导让明天下午就去参加合练。”

“哇,那说明教练特别看好你们啊!”王磊是真心替他们高兴。

李浩已经坐到了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敲打起来:“王磊我跟你说,现场的第一手数据简直完美!我跟你复盘一下,首先是基础测试,陆弦的折返跑成绩是xx秒,陈思是xx秒,均达到校队顶尖水平。然后是分组对抗,他们俩分开带队时,各自队伍的控球率和射门次数都显着优于对手。最后合体那十五分钟,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中前场配合,我记录了三次极具威胁的二过一渗透,两次精准长传反击……”

王磊听得津津有味,虽然很多术语他听不太懂,但不妨碍他感受到这两个室友的厉害。陈思在一旁龇牙咧嘴,对着陆弦做口型:“他又开始了……”

陆弦无奈地笑了笑,拿起毛巾准备去洗澡:“行了浩哥,数据分析报告等会儿再做,先让我们喘口气。”

宿舍里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气氛。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对陆弦和陈思来说,大学生活最重要的一块拼图,已经稳稳地嵌入了它该在的位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