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土佣兵传奇:龙煞的逆袭之路 > 第39章 青砖房里的烟火气

石头村的秋霜来得早,老槐树的叶子还没黄透,就被冷风卷着往地上扑。龙煞裹着棉袄蹲在村口,看着拖拉机拉着青砖一车车往村里运,冻得通红的手指在图纸上比划:“这服务中心得盖成咱村的‘聚宝盆’,啥都能往里装!”

二柱子哈着白气凑过来,直播手机都冻得反应迟钝:“煞哥,咱整这大工程,钱从哪来?恒远集团还在背后盯着呢!”龙煞没吱声,从怀里掏出本皱巴巴的账本,扉页上“教育基金结余”几个字被摸得起了毛边:“先挪用一部分,等项目起来了再补上。咱石头村的钱,就得花在刀刃上!”

村民大会在加工厂临时开起来,火炕烧得滚烫,却压不住满屋子的争论声。李老汉的烟袋锅子敲得炕沿咚咚响:“盖啥服务中心?有这钱不如多打几口井!”三婶把刚蒸好的粘豆包往桌上一放,热气混着豆沙香直往人鼻子里钻:“老李头,你上次胃疼咋说的?要是村里有个诊所,还用得着大半夜往镇上跑?”

龙煞摊开设计图,图纸边角被柴火烟熏得发黄:“这楼分三层,一楼是卫生室、超市;二楼搞文化礼堂,能唱二人转、办红白喜事;三楼设个金融服务点,以后咱存钱贷款不用跑几十里地。”他突然指向二柱子,“你小子的直播间也搬进去,起名叫‘乡村网红基地’!”

最犯难的是找施工队。正规公司报价高得吓人,村里的泥瓦匠又没经验。龙煞一咬牙:“自己干!”他带着二柱子、老王挨家挨户动员,会砌墙的、懂电路的都算上,凑出个“杂牌军”。李老汉的儿子在省城学过建筑,放假回来当起了监工,手里的卷尺甩得“啪啪”响:“叔伯们,这墙歪一厘米都不行!”

施工的日子,村里跟战场似的。二柱子开着三蹦子运沙子,车斗里的广播放着《大姑娘美》,颠得人骨头都快散架。有次刹车太急,沙子全撒在新铺的石板路上,他蹲在地上边扒拉边嘟囔:“完犊子,这得扣工钱!”

三婶带着妇女们当小工,搬砖、和泥样样干。她那绣花的手磨出了血泡,却还笑着给大伙鼓劲:“姐妹们,等楼盖好了,咱在里头跳广场舞,保准比城里的大妈还飒!”最绝的是把村里的老物件都用上了,李老汉家的雕花木门成了文化礼堂的装饰,五叔的旧粮囤刷上漆,变成了超市的陈列架。

可没等楼盖到一半,麻烦就来了。镇土地所突然来人,说“建设手续不全”要停工。龙煞掏出厚厚的材料:“领导,这是省农业厅批的乡村振兴项目……”话没说完,对方指着图纸上的一角:“这儿标错了,得重新测绘。”他心里明白,这又是恒远集团在使绊子。

停工的日子,龙煞整夜整夜睡不着。他蹲在老槐树下翻手机,屏幕的光照亮脸上的胡茬子。王老板的消息跳出来:“赵三儿在镇上放话,要让你们的楼变成烂尾楼。”他捏灭烟头,突然想起小时候爹说的话:“石头村的人,骨头比石头还硬。”

第二天,村民们自发凑到工地。李老汉背着工具箱,旱烟袋咬在嘴里:“煞子,咱自己测!当年修水渠,俺们连水准仪都不用!”小亮带着几个年轻人,用GpS定位仪重新测量。三婶把热腾腾的玉米碴子粥送到工地,嗓门亮得能震落树上的霜:“吃饱了干!咱的楼,谁也别想拆!”

复工那天,二柱子开着直播全程记录。他站在脚手架上,身后是初具规模的大楼:“家人们看好了!石头村的楼,是咱一砖一瓦垒起来的!”直播间的弹幕刷得飞快,有网友打赏,还有人留言:“下次旅游,就住你们这儿!”

服务中心封顶那天,村里摆起了流水席。二柱子扭着秧歌上菜,红绸子扫过新刷的白墙。龙煞举着搪瓷缸子,声音比二柱子的铜锣还响:“等开春装修好,咱石头村就啥都不缺了!”大伙正喝得热闹,一辆黑色轿车停在村口,张彪从车上下来,手里晃着份文件:“龙煞,你们的楼涉嫌违建,得拆。”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李老汉的烟袋锅子停在半空,三婶端着的酸菜白肉锅冒着热气却没人动筷。龙煞盯着张彪身后车上的“恒远拆迁”字样,突然笑了:“拆?这楼里的每块砖,都沾着咱石头村人的汗。有本事,你从俺身上踩过去!”

夜幕降临,服务中心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肃穆。龙煞站在楼前,听着远处传来的狗吠声。手机在兜里震动,是匿名短信:“龙煞,这只是开始。”他望着楼顶上未完工的霓虹灯招牌,那“石头村服务中心”几个字的钢架,在夜风中微微摇晃,像随时会被黑暗吞噬的星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