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仵作笔记 > 第九章 狄公试探

大唐仵作笔记 第九章 狄公试探

作者:威士忌不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08:29:06 来源:小说旗

大理寺深处,一间名为“卷宗阁”的偏僻库房,平日里除了负责整理旧档、须发皆白的老吏,几乎无人踏足。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复杂而沉重的气味,那是陈年纸张特有的微酸、防蛀药草的苦涩以及时光沉淀下来的尘埃混合的味道。

高耸入顶的书架,如同一排排沉默的巨人,肩并肩地矗立着,架上塞满了层层叠叠、边缘泛黄卷曲的卷宗。它们无声地记录着大唐立国以来的无数案件、秘辛与判决,也将这方寸之地与外界的喧嚣、光亮彻底隔绝开来,形成了一个独立于世的幽暗王国。

此刻,这王国里仅有的光源,是两盏放置在沉重案几上的铜制油灯。豆大的火苗在灯芯上轻轻摇曳,投射出两团昏黄而朦胧的光晕,勉强驱散了近身的黑暗,却也让远处书架的阴影显得愈发深邃,仿佛潜藏着无数窥探的眼睛。

光影晃动间,狄仁杰与林琛相对而坐的身影,被勾勒出模糊而凝重的轮廓。

狄仁杰亲自挥退了最后一名守在门外的、他最信任的心腹校尉,反手将那扇隔绝了内外世界的厚重楠木门缓缓合拢。随着他的手腕轻轻一压,门内侧的熟铜插销“咔哒”一声落入扣中。

这声轻响,在寂静得几乎能听到心跳的库房里显得格外清晰,不仅锁住了门扉,更仿佛锁住了两人之间那无形却已然绷紧到极致的紧张气氛。

“现在,此地绝无第三人。”狄仁杰的声音低沉,如同古钟被轻轻敲击,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他的目光,平静如深潭,却又锐利得足以洞穿任何伪装,稳稳地落在林琛身上,“你可以说了。关于那面骨镜,关于‘天授’二字在你腕上留下的烙印,以及……那些本官虽有所察觉,却尚未能完全勘破的诸多‘巧合’。”

林琛深深吸了一口气,库房里微凉而滞涩的空气,夹杂着纸张的霉味与药草的陈香,涌入肺腑,让他因含元殿惊变而狂跳不已的心绪,稍稍沉淀下来几分。他清楚,面对狄仁杰这样的人物,完全的隐瞒无异于自掘坟墓,而滴水不漏的谎言也极易被拆穿。

唯有虚实结合,抛出部分可以解释、又能引起对方兴趣的“真相”,或许才是眼下唯一可行的策略。

“狄公,”林琛抬起眼,努力让自己的目光显得坦荡而真诚,尽管内心深处早已波涛汹涌,“那面阴阳鱼骨镜,卑职……确实不知其确切来历,只是机缘巧合下得之。经过这段时日的揣摩与试探,卑职发现,此镜……似乎对某些蕴含着强烈执念、或是沾染了特殊‘气场’的印记、物件,有着异乎寻常的感应之力。”

他斟酌着每一个字眼,小心翼翼地绕开了镜面上浮现现代女尸、朱砂痣化为“天授”二字那等惊世骇俗、绝难解释的画面,转而将其描述为一种相对更容易被这个时代理解的“异能”

“譬如,崔玄暐心口那枚诡异的‘小畜卦’刺青,还有……感业寺地宫石棺中,那具佛骨上以朱砂写就的‘天授’二字。当骨镜靠近这些事物时,镜面便会……嗯,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一颗石子,泛起细微的涟漪,偶尔,甚至会短暂地映照出一些极其模糊、支离破碎的影像片段,似乎……与那些印记所承载的过往记忆,或是残留的信息有关。卑职斗胆猜测,或许是这骨镜材质非凡,能捕捉到常人五感无法察觉的……某种天地间的‘灵气流’,或是古人所言的‘精魄残留’?至于其具体如何运作,是何原理,卑职才疏学浅,见识鄙陋,实是难以参透。”

狄仁杰静静地听着,面色沉静,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偶有精光一闪而过。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一块色泽温润的古玉,似乎在消化林琛话语中的信息,又似乎在衡量其真伪。

“灵气残留……气场……”他低声重复着这两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随即,话锋陡然一转,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审视。

“《周易·系辞》有云:‘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又言‘爻者,效此者也’。古之先贤认为,天地万物,其生灭,其枯荣,皆有定数;其演变,其征兆,亦有迹可循。一些早已失传的秘传方术,或是上古遗留下来的通灵异宝,据说便能窥探、感应这些常人无法洞悉的‘气数’与‘征兆’。你这面骨镜,能对鬼市的‘小畜卦’产生反应,能映照佛骨上的‘天授’刻痕……林琛,”

他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起来,仿佛要穿透林琛的皮囊,直视其灵魂,“你曾言,你这一身异术,乃是随一位云游四方的师父所学。那位师父,究竟是何方神圣?你这身远超大唐任何一位老仵作的验尸技艺,断案思路,还有这面能够感应‘天授’的奇异骨镜,当真……仅仅是所谓的‘江湖奇遇’,便能解释得通吗?”

怀疑的利箭,再次精准地射向林琛的来历根源!尽管狄仁杰巧妙地将其包裹在“古老方术”、“江湖奇遇”的框架之内进行质询,但那份对林琛这个“异数”本身存在的探究与审慎,非但没有减少,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深沉。

林琛心中警铃大作,头皮隐隐发麻,但脸上却不敢流露出丝毫慌乱。

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反而顺着狄仁杰铺设的台阶往下走,语气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唏嘘与无奈:“狄公明察秋毫。家师……早已驾鹤西去多年,其名讳……恕卑职不便提及,实乃师门规矩。卑职这点微末技艺,确是东鳞西爪,杂学旁收,与狄公这等经天纬地之才相比,实难登大雅之堂。至于这面骨镜……”

他话锋一转,再次将焦点引向那个核心谜团,试图转移狄仁杰对自己身份的过度关注,“或许,它本身就与‘天授’二字,有着某种我等尚未知晓的、深刻的渊源?”

“‘天授’……”果然,听到这两个字,狄仁杰的眉头再次紧锁,目光也随之变得格外凝重。“感业寺佛骨上的朱砂秘文,崔玄暐刺杀前后那近乎癫狂的执念与他腕上自残的痕迹,你这面骨镜的特殊反应,甚至……”

他微微一顿,身体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沉肃,“据宫中传来的密报,天后……近来似乎也对这两个字,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兴趣。据说,她曾数次在私下场合,对着近臣或是在自语中提及,似有所指,又似在期待着什么……”

两人目光交汇,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言喻的凝重与惊疑。

一个看似简单的词语,此刻却如同一根无形的、散发着不祥气息的丝线,将偏僻寺庙的地宫秘辛、戒备森严的皇宫刺杀、来历不明的神秘骨镜,乃至九重宫阙之上那位权倾天下的女主的心思,都诡异地串联在了一起。

“这‘天授’二字,究竟是早已注定的预言?是蛊惑人心的谶纬?是某个隐秘组织或潜藏势力的代号?还是……仅仅是一连串匪夷所思的巧合?”

狄仁杰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案几上轻轻叩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仿佛在敲打着未解的谜题。

“崔玄暐,一个本该以光复家族荣耀为己任的关陇旧臣之后,心口却刺着代表鬼市阴暗力量的‘小畜卦’图腾。他潜伏东宫多年,步步为营,冒名顶替,最终却选择在含元殿行此同归于尽之险招,绝不可能是单纯为了一个早已失势、甚至生死未卜的废太子李贤复仇。他更像是一枚……被精心挑选、悉心培养、关键时刻投入棋局,用后即弃的棋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