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仵作笔记 > 第十章 前路叵测

大唐仵作笔记 第十章 前路叵测

作者:威士忌不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08:29:06 来源:小说旗

“其背后,究竟是哪些势力在操纵?”

林琛顺着狄仁杰的思路,沉声接口分析道,“是那些表面沉寂、实则根深蒂固,仍旧不甘心大权旁落的关陇元氏,想借此刺杀搅乱朝局,沉重打击天后日益巩固的势力?还是那些在权力角逐中急于上位、不择手段的山东崔氏,想通过这种极端方式,清除潜在的政敌,为自身家族的崛起铺平道路?甚至可能……两者皆有份参与,暗中勾结?或者,在这明面上的两大门阀之外,还存在着更深的、我们目前尚未触及的幕后黑手?”

“不错。”狄仁杰重重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决断。

“所以,彻查那个侥幸生还的‘真’裴元澈,便成了眼下至关重要的一环。崔玄暐能够顶替他如此之久,甚至瞒过了东宫上下乃至储君本人,这其中必然存在着巨大的破绽与缘由。我已经动用了大理寺最隐秘的力量,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密探网络,去深挖清河裴氏的底细,尤其是这个裴元澈本人的过往。他少年时期那段模糊不清的游历经历,期间接触过哪些人,哪些事;裴氏家族内部,是否有人知情不报,甚至暗中接应相助……还有,”

狄仁杰的语气陡然变得更加意味深长,眼神中掠过一丝极淡、却异常冰冷的警惕,“清河裴氏,与……前朝杨氏,是否还存在着某些……早已被历史尘埃掩盖,却并未真正断绝的不为人知的联系。”

“前朝杨氏”!这四个字如同惊雷,在林琛心中轰然炸响。他瞬间想起了裴元澈那隐藏在温润如玉外表之下的真实身份——隋炀帝杨广的后裔!

看来,狄仁杰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他那如猎犬般敏锐的政治嗅觉,已经开始捕捉到裴元澈身上那最深、也最危险的秘密气息了。

这对裴元澈而言,无异于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正悬在他的头顶,随时可能落下。

林琛不由自主地感到一丝寒意,以及对那位亦敌亦友的伙伴命运的隐忧。

“而这一切乱象的根源,所有线索的最终交汇点,都指向了那个盘踞在长安城阴影之下的毒瘤——鬼市。”

狄仁杰的目光重新聚焦,变得锐利如刀,“从东宫惨死的药人,到平康坊惊悚的人蜡灯笼,再到今日含元殿上,崔玄暐所使用的、成分诡异的火龙油……鬼市就像一张无边无际、沾满了血腥与阴谋的蛛网,悄无声息地笼罩在繁华的长安城之下,侵蚀着大唐的根基。林琛。”

他的目光直视着林琛,“你曾深入其中,对此地有所了解,甚至与他们有过直接交锋。接下来,本官需要你,动用你所有的智慧和勇气,想尽一切办法,再入鬼市!”

“再入鬼市?”林琛心头猛地一跳,尽管早有预料,但当这四个字从狄仁杰口中如此斩钉截铁地说出时,仍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对。”狄仁杰的语气不容置疑,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决绝。

“利用你目前掌握的所有线索,无论是追查那火龙油的配方与来源,还是从那些药人案、人蜡案中残留的蛛丝马迹入手。本官要你,不仅要再次潜入,更要设法摸清鬼市内部那传说中的‘十二重天’究竟是何结构,其运作方式如何,人员构成怎样,尤其是那个隐藏在最深处、被称为‘烛九阴’的神秘主宰,必须找到关于他的任何线索,哪怕只是一鳞半爪!此人不除,此巢不毁,长安难安,大唐……亦难安!”

林琛沉默着,重重地点了点头。这无疑是一项九死一生的任务,鬼市的凶险他亲身领教过。

但他也明白,狄仁杰所言非虚,鬼市已成为所有谜团的核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至于天后……”狄仁杰话锋再次一转,眼中闪过一丝极为复杂难明的神色,似有忌惮,又似有敬佩。

“含元殿之事,你那磁石引雷的计策虽解一时之围,堪称奇思妙想。但以她的心智与眼界,恐怕早已看穿其中并非天意,而是人为。她现在按兵不动,未曾深究,或许是在观察我们的下一步动作,或许是在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甚至可能……是想借我们这把刚刚崭露锋芒的刀,去替她斩断一些盘根错节、她不方便亲自出手斩断的藤蔓。在她面前,我们走的每一步,都必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正当两人都陷入对当前复杂局势与未来叵测风险的沉思之际,库房那厚重的木门,被极轻地叩响了三下,节奏稳定而富有规律。

狄仁杰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示意林琛稍安勿躁,才沉声问道:“何事?”

门被从外面推开一条缝,一名身着大理寺吏员服饰、神情干练的心腹闪身而入,迅速躬身禀报道:“启禀狄公,宫中太医署刚刚传来消息。据报,近日署内清点库藏时,发现失窃了一批颇为珍稀的药材,其中……便有用于凝神静气、防腐辟秽的‘龙脑冰片’。同时,一名负责看管存放这些贵重药材库房的老吏,也于昨夜当值后无故失踪了,至今下落不明。卑职方才紧急调阅了感业寺地宫案的卷宗,其中关于血迹样本的分析记述中,似乎……也曾提及检测到了微量类似龙脑冰片的成分!”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划破了密室中的沉寂!

太医署失窃的珍稀药材,失踪的老吏,竟然与感业寺地宫的神秘血迹产生了联系!

一条全新的、看似毫不相干的线索,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浮出了水面,隐隐指向了又一个潜藏在暗处的漩涡。

密谈在一种更加凝重和紧迫的气氛中结束。

林琛独自一人回到大理寺分配给他的临时居所,一间简陋却还算干净的厢房。含元殿的火光、狄仁杰的审视、武则天的威压、再探鬼市的任务、以及太医署的新线索……

无数念头在他脑海中翻腾交织,让他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

他下意识地摩挲着左腕上那已经不再灼痛、却留下淡淡红痕的皮肤,那里似乎仍残留着“天授”二字带来的奇异感应。他取出那面阴阳鱼骨镜,冰凉滑润的触感传递到掌心。他原本只是想再看看这面镜子,试图从中找到更多关于“天授”或自身穿越的线索。

然而,就在他的指尖触碰到镜面边缘那细密的阴阳鱼刻纹时,原本暗淡无光的骨镜表面,竟毫无征兆地、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般,荡漾开一圈圈微弱的光晕。

紧接着,镜面上不再是模糊的片段,而是呈现出了一幅异常清晰、却又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那赫然是……大理寺阴森冰冷的停尸房!

视角仿佛悬浮在半空,缓缓扫过一排排盖着白布的停尸床,最终,定格在了墙角处那一排整齐排列的、用于浸泡特殊证物或标本的陶瓮上。

画面猛地向前拉近,精准地聚焦于其中一个陶瓮——正是他之前存放那个从崔府第七个陶瓮中取出的、手里攥着《推背图》残页的诡异胎儿标本的那个!

镜子……它竟然在主动显现景象?

而且,是指向那个他曾一度忽略、却又与《推背图》、与他穿越时间点“显庆四年”紧密相关的胎儿陶瓮!

阴阳鱼骨镜,似乎在无声地催促着他,引导着他,回到那个阴气森森的地方,去重新审视那个被遗忘在角落里的……

第七瓮的秘密!它,究竟想告诉他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