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醉酒后,错把淮茹当老婆 > 第33章 村民集合

四合院:醉酒后,错把淮茹当老婆 第33章 村民集合

作者:北泽的刘家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0 09:19:19 来源:小说旗

\"哎哟,老队长,我知道错了还不行吗,别动手啊!小心身体!\"

\"你别扶我,我还硬朗得很呢。

现在要是再打仗打鬼子,我扛着枪打得比你好,跑得也比你快!\"

\"是是是,老队长,我错了。

\"

薛成远和王伟强他们检查完东西后站在旁边,笑着看老队长教训黄挺。

黄挺三十好几的人了,在老队长面前就像个孙子。

\"老队长,咱们别再训他了,这天寒地冻的,咱们还是先回去吧!\"

\"不成!\"

老队长直接拒绝:\"这个地方不能所有人都离开,得留个人看着。

\"

\"咱们这么多人上山,动静这么大,要是让别人看见了,万一有坏蛋起了坏心思,网拿不走,糟蹋了,咱们半个月的努力就白费了。

\"

\"那怎么办?咱们又没带多少东西,也不能在这硬撑一整夜。

\"

\"不然等收网的时候,人都冻成冰棍了,那可就太遭了。

\"

\"这附近有咱们村捕鱼人搭的草棚,去看看塌没塌,要是塌了就修修凑合一夜,要是没塌更好,省事了。

\"

\"老队长,你是认真的?\"

薛成远听完老队长的话愣住了。

\"能有假?今晚这个地方必须留人!\"

薛成远明白老队长的意思,也没多说什么:\"那行,老队长都这么说了,按您的意思来。

\"

\"今晚我在这里守夜。

\"

\"不成!\"

薛成远话音刚落,立刻遭到反对。

\"成远,这事你就别想了,我们村里这么多人,怎么可能让你守夜?你该回去休息,别在这添乱!\"

\"对啊,怎么能让你来?那草棚可能漏风,把你冻坏了怎么办?我们身体好,我们来,你是城里的知青,哪有我们熟悉这个。

\"

\"成远,听大家的吧。

\"

老队长拍拍薛成远:\"今天下网,明天收网,到时候还得你来指挥,我们这些糙汉子不懂这个。

\"

\"要是你在这出点什么事,我们怎么跟村里交代?这捕鱼还怎么继续?\"

\"咱们不能只做一次买卖,要做就做长久的。

\"

听到周围人的反对,零下三十度的长白山里,脸都快冻木了,薛成远心里却暖暖的。

\"行,我不在这了,明天早上我给你们带热包子,肉馅的

众人争执之际,老队长笑得胡须颤动。

王家屯的人都这般直率、勤劳,不怕吃苦,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在长白山扎下了根,延续了一代又一代。

“够了!别争了,我直接挑人留下,其他人回去吧。”

老队长一声喊话:“栓子,你媳妇刚生孩子,你就别掺和了,让柱子、二毛和伟强留下就行。”

“就他们三个,把最好的三支枪留给他们,咱们再去检查一下草棚,搭起来。”

“等会儿让人送几床被子、棉衣过来,别冻着!就这么定了,走,赶紧去修草棚!”

老队长一声令下,大家停止争执,井然有序地带着东西朝湖边的草棚走去,稍作休息,等待明日收网。

草棚修好且确认不再漏风后,除了留下的三人,其他人准备返回。

老队长牵着他的骡子车下山。

王家屯离湖虽有一段距离,但这段路较为平坦,起伏不大。

偶尔传来稀疏声响,路上行走的村民想上前看看,或许能顺手捉只笨鸟。

“老队长,你的骡子是从哪来的?回头也给我搞一头。”

薛成远盯着骡子思索着。

若有了这牲口,日后上下山搬运大件物资就方便多了。

“这是我退伍回村时,领导送的骡子,支持我们王家屯建设呢。”

“老首长重情义,还惦记着我,不然我们村连个运输工具都没有,全靠人力。”

“这骡子不是我的,是全村的,我只是替村里人养着,谁家要用都可以用,省着力气,它又不会生。”

老队长问薛成远:“怎么突然对骡子感兴趣了?”

“我正打算年前下山买点年货,准备过年呢。”

“没关系,腊月二十六就出发,我们村集体采购,我去买两副春联。”

“我们村终于有向好的趋势了,今年也该花钱给家门口贴春联、贴福字了。”

老队长的话让薛成远来了精神,这样也好,可以跟着村民一起下山置办年货。

“对了,老队长,那个……你这春联的钱可以省下了。”

“嗯?”

老队长回头看向薛成远:“怎么了?你家备好了?那是你家的,这种东西可不能随便送,大过年的。”

“不是啊,老队长,你误会了。”

薛成远笑着:“作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我得告诉你,我的毛笔字还不错。”

确实如此,他前世的家庭要求严格,从小练毛笔字,积累了十几年的功底,写春联并不难。

“真会写?”

老队长听后十分高兴:“太好了!我们村好多户人家因为舍不得买对联福字就省了,过年氛围总差点意思。”

“我下山时看到不少年轻人已经开始用钢笔写字了。”

“毛笔字越来越不行,也不敢多问。”

薛成远点点头没说话。

钢笔就是现在流行的书写工具,用水写字,称作水笔也没错。

随着书写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钢笔或铅笔。

这些工具比毛笔更易上手,用纸少,已逐渐流行。

不过这个时代钢笔价格昂贵,即便工人家庭,买一支钢笔也要几块钱,负担不小。

早年间,身着中山装,钢笔别在左胸口袋里,就是十足的文化人,走在街边总能引来旁人的侧目。

如今可不同了,世道变了。

“老队长,这次咱们二十六个人下山,买红纸回来自己裁剪,再买几支毛笔和几块墨石,今年我要给咱们村子里所有人都写上一副寓意吉祥的新春对联,还要加上一个‘福’字!”

“让咱们村子,今年也能过得红红火火,城里有的东西,咱们一样也不能少。”

“咱们村子里有的一切,让城里的人都眼馋去吧!”

“好!好!好!”

老队长连连称赞:“大家都听到了吗?成远说了,咱们村子今年要过个与众不同的新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福’字!”

“到时候别忘了请成远吃顿好的,不然咱们王家村可真要失礼了!”

“老队长,你这话可说错了,就算没有春联这事,没有这条鱼的事,今年咱们村还是要请薛老师吃顿饭的。”

“等到开春孩子们去上学了,再请一次,麦收后再请一次,顿顿都不能落下!”

“哈哈,好好好!这样想真是好!”

老队长高兴得不得了,村子就应该这样热闹。

等大家回到村里,清早就出发的,忙到下午才回来。

“毛蛋,你跟你爹带着咱们家的饭,去湖边给二毛、柱子、伟强他们三个送饭去。”

“多送一些,晚上的也一起送去。”

“好!”

答应着,二毛带上家里原本准备的馒头、咸菜萝卜干,还有一些兔子肉。

在湖边没法做饭的情况下,这条件已经算不错了。

回村的男人被各自媳妇拉回家,详细询问下网的情况,这是她们这段时间辛苦劳作的成果。

“怎么样?网下了吗?什么时候起网?”

“你怎么不说话啊!把我急死了!”

黄挺回到家,他媳妇就在旁边不停地问,把他都问糊涂了。

“让我先喝口水,别急,慢慢说。”

黄挺坐下喝了口水:“网下好了,明天早上上山起网,村里的男人全都要去,不管有没有收获,都得去。”

“我那几个大嫂子来找我说了,要是捕到鱼,她们也要去!”

“???”

黄挺把碗里的水喝完,看着自己的媳妇:“不是你们去干嘛?还不够忙的。”

“你怎么说话的,我们忙活了这么久,也想看看用网捕上来的东西,不然心里放不下。”

“除了她们几个还有谁要去?”

“二婶子,他三舅妈,还有咱五奶奶……”

“等等,停下!”

黄挺赶紧摆手制止:“咱五奶奶?

“嗯!”

“不对,五奶奶六十多岁了,她去干什么?上山一趟可能人就没了!”

“五奶奶说她也织网了,她也想看看。”

“不行,这事绝对不行!不管是我说还是老队长说,肯定都不成!”

“你们想去的话就去找老队长说,年纪大的就别想了,村子里没人怎么办?万一有野兽进村咋办?”

这么一想也是。

黄挺媳妇不再说什么。

第二天凌晨,天还黑着,王家村各家稀有的煤油灯亮了起来,开始烧火做饭。

薛成远也早早起了床,辛琇晶也早已过来帮忙,一个人擀面皮,一个人包包子,把放在篦子上的包子放到灶台上去蒸。

“等会村子里的嫂子们好多都要跟着去的?”

“嗯,老队长同意了,留几个壮小伙子在村子里,以防野兽下山,去了也没关系。”

“我也想去,想看看起鱼时是什么样子。”

辛琇晶一边擀面一边说道:“织网我没帮上忙,但起鱼我想去帮忙。”

“行,等会一起去。”

“还是你好。”

辛琇晶笑得像花一样。

她这辈子还没见过起鱼呢!

在她心中,薛成远宛如天神,无所不能,绝无可能之事。

不久,包子蒸好,两人填饱肚子后,用布将包子包好,密封妥当,以防温度散失。

既然答应给上级送肉包,薛成远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这种态度令人信服。

\"人都到齐了吗?\"

\"都到齐了!\"

村里的村民集合完毕,年轻妇人们吆喝的声音,比男人们还要洪亮。

成败在此一举,就看今日这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