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醉酒后,错把淮茹当老婆 > 第49章 战斗机又来了

“陕北全是黄土,又干又穷,他们居然还有大鱼大肉和青山绿水,这俩人吹得太夸张了。”

“接着念接着念!”

辛琇晶听得入神,催促薛成远继续。

“年三十的时候,有个叫贾梗的混混想来村里找对象,大家喊他棒梗,也是咱们首都人,我们看不过去,上去就给他一砖头敲晕了,不知道你认不认识他。”

“后来我们去医院看他,赔了钱,出院时还用麻袋把他套住,一顿暴揍后把钱抢回来了……”

“哈哈哈哈!”

薛成远笑得前仰后合。

妈的,这俩人真行。

关键是他们真干得出来这种事!

“这就是你的发小?”

辛琇晶听完薛成远念的内容,哭笑不得:“不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搞成这样?”

“为什么那个叫贾梗的混混会被砖头敲晕又挨打,你还笑得这么开心?”

薛成远强忍笑意,给辛琇晶解释大院里的恩怨纠葛。

“就这样,你当棒梗不是什么好人就行。”

说完薛成远又道:“刚笑的主要原因是,在四九城的时候,这俩家伙可是满城的找对象。”

“换句话说,他们才是真正四处流浪的人。”

“结果现在碰到恶人了,被狠揍一顿!”

“哈哈哈!”

继续念信时,薛成远看到最后一段专门写的消息:

“钟跃民要参军了。”

“什么?”

辛琇晶听到这个消息皱眉:“为什么他能参军?干部子弟去农村插队,肯定是因为家庭问题。”

“因为他遇到了他父亲以前的战友!”

薛成远折好信,随手拿起一张纸开始写回信。

不对,应该是写给一个人。

钟跃民这小子走的时候信才到,所以这信最后还是写给郑桐的。

写完后装进信封,准备寄出去。

“要不我们找个空闲再进城一趟?”

辛琇晶瞅着薛成远把信装好,“反正信写完还得让人送去,咱们不如自己跑一趟,顺便买些东西,我还能把我写给爹的信一块带下去。”

“行呀,等以后给孩子们放个假,我们也去城里转转。”

待薛成远吃完饭出门时,正好碰上二毛往外走。

“二毛,手好点了没?”

“好多啦,当时医生就处理妥当了,没啥大事。”

二毛笑着接话:“刚好这段时间闲着,跟我儿子一起跟你学点东西。”又摇头晃脑地说:“就是脑子笨了点,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已经不错啦,往前数几年,连名字都不会写的!”

“是啊,我现在也算是在扫盲队伍里头了。”

还没聊几句,二毛又开口:“成远,不跟你多说了,我要准备明天要用的工具。”

“又是怎么了?”

“明儿就要春耕啦!”

二毛解释道:“我们这儿农历二月就开始春耕了,就是公历三月初的样子,现在差不多了,东西得提前准备好,明天屯子里的成年人都要去忙活。”

“我这活干不来,帮我媳妇把东西找出来,让她替我去,也算一个工分。”

这话提醒了薛成远,东北的春耕确实是快开始了。

之前老队长特意跟他提过这事,但他当时没太放在心上。

“行,二毛,你先忙,我去找老队长说点事儿。”

“好嘞!”

二毛应声进了屋。

这边薛成远来到大队长家门口,推门进去。

“成远,啥事?”

见薛成远来了,大队长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儿。

“那个,大队长,这不是快到春耕时节了吗,我想去看看要不要也去地里帮忙。”

“整个屯子的人都去了,就你在这儿闲着算怎么回事?”

老队长笑着摇摇头:“我们王家屯靠山,地不多田不少,田都不够人种的,你去了也没地方种。”

“那我先去看看吧。”

“成远,你别想了,这事儿你就别掺和了。”

老队长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上次白家屯那件事有点眉目了。”

“怎么说?”

“白毛熊倒台了,他儿子也残了,下半辈子估计得靠拐杖了。”

老队长笑起来,“最逗的是,白家屯新上任的大队长叫白玉柱,我以前还认识这个人。”

“前几天有人来传话,问能不能跟咱们屯和解。”

“这里面肯定有事求咱们,不然他这个大队长哪能这么低头。”

“说得对!”

“白家屯那边问能不能请你过去也办个扫盲班。”

薛成远笑着回:“老队长,东北有句话说得好。”

“啥?”

“滚犊子!”

“哈哈哈!”

老队长笑得前仰后合:“对!就得这么想!”

“我们王家屯跟白家屯就算老死不相往来,以前的事就这样算了?以为我们是菩萨,说忘就能忘?”

“不去就不去,有本事就向上级申请派个知青过来!”

“派来的不一定管用,说不准是知青,也可能是流氓。”

“这话说得对。”

又聊了几句,薛成远告辞离开。

第二天清晨,辛琇晶照常进屋吃早饭,准备先去上课。

“该让他们练习写字了,认字的话好多简单的字都会说了。”

薛成远喝了口粥,“只会读不会写也不行,读写是分不开的。”

“咱们这儿哪有条件让他们写字?”

辛琇晶一脸无奈,“这山沟沟里怎么教写字?”

“近几天让孩子们继续在雪地练习写字,之后找个机会我们下山置办些东西,顺便带点纸和笔回来。”

“只买签字笔、笔记本和橡皮就好。”

“写完就擦掉重新写,这样能省不少钱。”

薛成远停顿了一下说道:“等会儿村里人去田里劳作,我跟着去看看。”

“正好大家都聚在一起,我去当面跟他们说。”

“前阵子帮忙的事已经很多了,这件事咱们确实帮不上忙,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你懂的。”

“嗯,你去说吧,等会儿我上课的时候也会跟孩子们提起。”

两人商议好后,辛琇晶收拾碗筷时,薛成远便跟着老队长走向从未踏足过的另一片区域。

“你就在旁边看着就行,别太累,下午你还得教课呢。”

老队长一路叮嘱薛成远。

“知道了。”

薛成远苦笑着回应:“老队长,您就放心吧,我就是看看,不动手的。”

“老队长尽管放心!成远要是真下地干活,我们就用绳子把他捆起来送回村,保证完成任务!”

“没错,天大地大,教书为大,成远你千万得休息好。”

一群人说说笑笑,扛着锄头和铲子朝前走去。

绕过几个弯,来到一片类似盆地的地方,薛成远眼前顿时开阔起来。

“老队长,这里是不是种小麦的地方?”

“怎么可能!”

老队长指着面前的一片地说道:“你看旁边的山,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

“这片地方是种水稻的。”

“往左走,绕到山另一边,那边才是种红薯、高粱和小麦的地方。”

长白山里居然种水稻?

薛成远还真听说过这事,不仅听说,还吃过。

叫什么来着?对!鸭江稻。

号称长白山中的贵族水稻,真假不知。

“那水源够吗?”

“绝对够,不但水充足,水里还有泥鳅、黄鳝、鱼,甚至还有蝲蛄。”

“蝲蛄是什么?”

老队长边比划边解释:“两只大钳子,许多小钳子,身体是黑色的……”

“这不是小龙虾吗?”

“啥小龙虾?我们这儿叫蝲蛄。”

老队长又比划了一次,薛成远终于反应过来——这就是东北小龙虾的学名啊。

这种东西在后世极其罕见,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极为严苛,稍有污染就会导致其死亡。

后来因为化肥污染,蝲蛄几乎灭绝,数量越来越少。

好吧,秋收时抓些泥鳅、黄鳝和蝲蛄回去,这些东西可美味得很。

众人开始耕作整理土地,薛成远只能站在一旁观看,想要动手却没人允许。

看了一会儿,他觉得无事可做,打算先行返回。

“老队长,那我先回去了。”

“回吧,路上小心。”

“哦,走之前还有件事要告诉你。”

薛成远将事情放下,老队长注视着他问道:“有什么事直说就行。”

“咱们学了一个多月,村里的简单字基本都认得,连二毛都能在雪地上写出自己的名字。”

“但在雪地里写字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天气热了,雪融化了怎么办?”

“所以我想明天和辛琇晶一起去县城买些笔记本和笔回来。”

老队长点头同意:“你先回去吧,等会儿我跟村里人聊聊,问问谁需要买笔和本子的,需要多少份我帮你统计好。”

“顺便把钱也给你,这么多孩子,可不能让你自己掏腰包。”

“行,老队长您安排,我先回村子了。”

刚走出没多远,忽然听见头顶传来一声高亢的鸣叫。

听见这动静,正在忙碌的人抬起头,嘴角扬起笑意后又埋首继续工作。

“战斗机又来了。”他们低声说道。

屯里的人给薛成远那只海东青取了个绰号叫“战斗机”。

旁边有人好奇地问:“这么多天没见它,跑去哪儿玩了?”

薛成远轻轻抚摸着海东青柔顺的羽毛,半开玩笑地说:“这春天来了,莫不是去勾搭哪家姑娘了吧?”海东青晃晃脑袋,高昂起胸膛,仿佛在说:“那当然!”

就在薛成远准备再调侃几句时,头顶再次传来振翅声,一只稍小的海东青远远飞落,歪着头打量着他。

看着这一幕,薛成远惊讶地拍拍海东青的脑袋:“你小子真行啊!才入春就这么能耐,拐回一只!”他又转身从袖中弹出一股清水,顺着海东青张开的喙缓缓流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