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颐和园的张夫人的新书 > 迟暮花未谢

颐和园的张夫人的新书 迟暮花未谢

作者:颐和园的张夫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0 10:12:19 来源:小说旗

我叫周雪梅,今年73岁,别人总爱喊我周阿姨,可我更喜欢年轻孩子们叫我梅姐。

我出生在五十年代初,家里孩子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那时候,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幸福。17岁那年,我初中毕业就去了纺织厂当女工。在纺织机台边,我认识了厂里的技术员张明远。他戴着副黑框眼镜,说话文绉绉的,跟厂里那些大老粗不一样。我们俩经常趁着换班的间隙,躲在仓库后面聊天。他给我讲《红楼梦》,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就跟他说我织的布、纺的纱。

我们偷偷恋爱了两年,却因为我家里成分不好,遭到了他父母的强烈反对。在那个年代,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张明远最终没能顶住压力,娶了厂里领导的女儿。那段时间,我整个人都垮了,每天机械地在纺织机台边工作,眼泪不知道流了多少。

后来,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因为干活麻利,技术过硬,我被评为厂里的劳动模范。再后来,厂里给我介绍对象,我也相了几个,但心里始终忘不了张明远,对其他人根本提不起兴趣。就这样,我错过了最佳的结婚年龄,慢慢成了别人眼中的“老姑娘”。

四十岁那年,纺织厂改制,我下岗了。一下子没了工作,我慌了神。但生活还得继续,我摆过地摊,卖过小吃,虽然辛苦,倒也能养活自己。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六十岁退休后,我领上了退休金,日子轻松了不少。可我闲不住,报了老年大学的舞蹈班。第一次走进舞蹈教室,看着镜子里自己有些发福的身材,我心里直打鼓。但教舞蹈的小陈老师特别有耐心,一直鼓励我:“梅姨,只要您肯学,一定能跳好!”

在舞蹈班里,我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姐妹,也认识了赵建国。他比我大三岁,是老年大学书法班的学员。有一次,舞蹈班和书法班联合搞活动,我和赵建国被分到一组,合作完成一个节目。他负责现场写书法,我在旁边伴着音乐跳舞。

刚开始排练时,我们俩配合得特别生硬。赵建国总嫌我跳舞动作太大,把他写好的字都弄乱了;我也觉得他写字太慢,耽误我跳舞的节奏。但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们慢慢开始理解对方。赵建国会在我跳舞累了的时候,给我递上一杯热水;我也会在他写书法时,静静地坐在旁边欣赏。

有一次排练完,天下起了大雨。赵建国把他的伞递给我,自己冒雨跑回了家。第二天,他就感冒发烧了。我心里过意不去,买了水果和药去看他。在他家里,我发现他卧室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写的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赵建国红着脸解释说,这是他随便写着玩的。

从那以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我们一起去公园散步,一起看电影,一起参加老年大学的各种活动。赵建国会牵着我的手,像个小伙子一样,带我去吃路边摊,去坐过山车。虽然有时候会被年轻人投来异样的眼光,但我们不在乎,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可就在我们准备谈婚论嫁的时候,赵建国的儿女知道了我们的事。他儿子打电话把我臭骂了一顿,说我这么大年纪还不安分,想骗他爸爸的钱;女儿更是直接跑到我家,警告我离她爸爸远一点。赵建国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那段时间,我们俩都很痛苦。我甚至想过放弃,可一想到赵建国对我的好,心里就舍不得。赵建国也没有退缩,他把儿女们叫到一起,开诚布公地谈了一次。他说:“我这一辈子,为了你们,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现在我老了,就想为自己活一次。雪梅是个好女人,我想和她一起度过余生。”

儿女们虽然不太情愿,但最终还是妥协了。我们选了个好日子,在老年大学的礼堂里举办了一场简单而温馨的婚礼。婚礼那天,我穿着洁白的婚纱,赵建国穿着笔挺的西装,我们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许下了相伴一生的誓言。

如今,我和赵建国已经结婚三年了。我们每天一起晨练,一起买菜,一起收拾家务。晚上,我们会坐在阳台上,看着满天繁星,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有人说,我们这个年纪还谈爱情,太不现实。可我觉得,爱情从来不分年龄。只要你心里有梦,有对生活的热爱,什么时候都可以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这一辈子,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磨难,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希望。现在,我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我要和赵建国一起,好好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时光。因为我知道,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活出真我风采。哪怕已经迟暮,也要让生命之花绽放出最绚烂的色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