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废物宿主成长记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皇后娘娘的心愿9

第二天早朝,沈梓潼端坐在龙椅之上,扫视着殿下的群臣。

一名大臣出列,拱手道:“陛下,前朝旧制多为男子之规,如今陛下为女帝,诸多规矩恐需更改,以免有悖常理。”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议论纷纷。沈梓潼心中暗忖,这是个棘手问题,若处理不当,恐引发朝臣不满。

她目光坚定,缓缓开口:“旧制虽有其规,但时代变迁,如今朕为帝,当以天下苍生为重。规矩是人定的,不合时宜之处自当更改。

朕会设立专门的改制小组,由苏丞相牵头,与诸位共同商议新制。”

苏丞相领命,心中对这位新女帝的果敢暗自佩服。

接着,又有边疆将领汇报战事,沈梓潼冷静分析局势,调兵遣将,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早朝结束,沈梓潼迈着沉稳的步伐回到后宫,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上位者的威严与果决。

后宫的妃嫔们早已候在那里,见她进来,纷纷行礼。

沈梓潼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平和却不容置疑:“今日之后,你们若想留下,这后宫还是你们的安身之处;若想出宫,我自会吩咐人给了银子,送你们出去,往后便各自安好。”

妃嫔们面面相觑,有的面露犹豫,有的则瞬间眼中闪过欣喜。

片刻后,有几位妃嫔怯生生地站出来,表示想出宫,沈梓潼微微点头,示意身旁的太监去安排。

而对于丽妃、太子以及轩辕景三人,沈梓潼并未痛下杀手。

她暗中派人将他们囚禁在了一处偏僻的庄子里,让他们跟着庄子上的农户一起种地。

这三人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技能傍身,也就只能跟着学种地才不会饿肚子。

这日,沈梓潼坐在宫殿的主位上,对着心腹太监低声吩咐:“对外就宣称轩辕景太爱丽妃娘娘,俩人爱得痴狂,竟丢下羽之国私奔了,连他们的儿子太子也一并带走了。”

太监连忙应是,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太子并非皇后亲生,而是丽妃之子。当年,皇帝宠爱丽妃,舍不得她受委屈,竟用手段将皇后的孩子与丽妃的孩子掉包,可惜皇后的孩子后来出了意外早早夭折。

如今,沈梓潼也让人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她想着,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又对着一旁的女官说道:“再传出去,就说私奔前轩辕景良心发现,觉得亏欠皇后太多,便把皇位传给了皇后做为补偿。”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羽之国上下一片哗然。街头巷尾,百姓们都在议论纷纷。

集市上,一位卖菜的大叔皱着眉头,对旁边的人说道:“你说这皇帝,做出这等糊涂事,为了个妃子,连皇家血脉都弄错了,真是不耻!”

旁边一位年轻后生附和道:“是啊,亏得皇后娘娘大气,还能稳稳地接下这皇位,皇后娘娘聪明又善良,还是镇国公府出来的姑娘,这才是一国之母该有的样子!”

茶馆里,文人雅士们也在高谈阔论,对皇帝的行为批判不已,对皇后则是赞不绝口。

这场风波,在沈梓潼的精心布局下,如她所愿地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着 。

沈梓潼登基后的日子,也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

朝堂之上,暗流涌动,还有一些当初宫变时没有进宫的守旧朝臣。

心中仍对女子称帝之事耿耿于怀,他们不满皇权旁落于一介女流之手,私下里频繁串联,妄图颠覆这新的政权。

为首的是御史大夫赵霖,此人迂腐古板,深受旧有纲常观念的束缚。

一日早朝,他突然出列,手中笏板重重一甩,高声道:“陛下,自古以来,皆是男子为帝,女主临朝,实属乱了乾坤纲常,此乃不祥之兆!臣恳请陛下退位,还政于皇室宗亲,以正朝纲!”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附和之声此起彼伏,那些心怀异见的臣子纷纷站出来,言辞激烈,场面一度失控。

沈梓潼坐在龙椅之上,脸色冰冷,眼中寒光一闪。

冷声说道:“赵霖,你身为朝廷命官,不思为百姓谋福祉,却在这妄议朝政,扰乱朝纲!本皇登基,顺应民心,岂容你等放肆!”

赵霖却依旧不依不饶,伏地痛哭,口中叫嚷着祖宗礼法,妄图以道德伦常逼迫沈梓潼就范。

沈梓潼见状,不再犹豫,当即下令:“来人,将赵霖拿下!竟敢公然质疑皇权,污蔑新君,此等逆臣,绝不姑息!”

侍卫们如狼似虎般冲上前,将赵霖拖出朝堂。

随后,沈梓潼目光如炬,扫视着那些附和之人,一一列出他们暗中结党、贪污受贿的罪行,证据确凿,让他们无从辩驳。

沈梓潼大手一挥,“这些人,皆与赵霖同流合污,妄图颠覆朕之江山,按律当斩,即刻行刑!”

一时间,朝堂之上人人噤若寒蝉,血腥的镇压手段,彻底震住了那些心怀不轨的臣子,再也无人敢轻易发声反对。

镇压完朝堂上的反对势力后,沈梓潼深知,要想真正坐稳皇位,赢得民心,必须推行一系列利民利国的政策。

她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民生疾苦,彼时,各地灾患频发,百姓流离失所,赋税却依旧沉重。

“陛下,如今各地灾患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可赋税却依旧沉重,长此以往,怕是民心不稳呐。”

苏丞相站在一旁,忧心忡忡地说道。

沈梓潼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朕已下定决心,减免受灾地区三年赋税,即刻拨出大量国库银两用于赈灾。

再挑选几位能干的官员,速去灾区监督粮食发放,务必保证每一粒米都能送到百姓手中。”

苏丞相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陛下此举,实乃百姓之福。”

之后,沈梓潼又陷入沉思,片刻后道:“鼓励开垦荒地一事,也需尽快落实。

对于愿意开荒的农民,给予农具、种子补贴,且新开垦土地五年内无需纳税。”

苏丞相忙应下,提笔记录着沈梓潼的指令。

说起农业技术推广,沈梓潼想到了二兄拿给她的那几张纸,心中暗忖,崔淑怡不愧是穿越女主,她拿出来的东西倒真是派上了大用场。

她抬眸,对苏丞相道:“派人将各地先进的耕种方法、农具设计绘制成图谱,发放到各个州县,让百姓学习。再于京城设立农科院,召集天下农学之士,研究培育新农作物品种。”

苏丞相虽对这些新奇举措感到诧异,但还是恭敬领命。

数月后,好消息传来,农科院成功培育出一种耐旱高产的小麦。

沈梓潼得知后,当即下令推广到北方干旱地区。

此时,北方某县的田间,农民们正围着新麦议论纷纷。

一位老农轻抚着饱满的麦穗,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咱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麦子,听说这都是陛下的功劳,陛下真是活菩萨啊!”

周围的村民纷纷点头称是,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商业改革上,沈梓潼同样雷厉风行。朝堂之上,她目光如炬,扫视着群臣:“如今商业发展受阻,诸多繁琐关卡与苛捐杂税必须废除,打通南北商路,促进商品流通。再设立市舶司,鼓励商人开展海外贸易。”

此言一出,大臣们议论纷纷,有支持的,也有面露担忧的。

但沈梓潼心意已决,很快各项政令便推行下去。

不久,港口码头热闹非凡,商船云集,各国商人往来不绝,一箱箱奇珍异宝被搬运上岸,商业一片繁荣。

教育改革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沈梓潼亲自前往新建的学校视察,看着教室里认真读书的孩子们,她欣慰地笑了。

一位衣着朴素的少年起身问道:“陛下,听闻科举新增了算学、农学、医学等科目,像我们这些寒门子弟,真的能有机会为国家效力吗?”

沈梓潼温和地看着他,说道:“当然,无论出身贫富,只要有真才实学,朕的朝堂都为你们敞开。”

沈梓潼一系列的政策推行下来,百姓生活日益安定富足。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传颂着她的功绩。

茶馆里,一位老者眉飞色舞地说道:“自从陛下登基,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咱可得好好感谢陛下啊!”

众人纷纷附和,言语间满是对这位女皇帝的信服与爱戴。

沈梓潼也在这重重考验中,稳坐皇位,开启了属于她的辉煌盛世。

不久后墨国和苏国都听说了羽之国皇帝为和心爱的女人长相厮守,丢下国家和臣民跑了。

墨国和苏国的君主认为羽之国新帝是女子,又刚经历皇帝出走的闹剧,国力必定空虚,是个可乘之机。

于是,两国暗中勾结,集结军队,准备联合进犯羽之国。

边境告急的文书如雪片般飞到沈梓潼的案头。

沈梓潼临危不乱,一面调遣精锐部队前往边境防御,一面派出使者前往两国,试图谈判。

然而,墨国和苏国君主态度强硬,谈判破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