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废物宿主成长记 > 第159章 包子老太重生后1

快穿,废物宿主成长记 第159章 包子老太重生后1

作者:夏末的晴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0 19:26:54 来源:小说旗

她忽然想起,今天是1978年惊蛰,正是丈夫提出要把祖宅的木料偷偷卖掉补贴小侄子的日子。

王翠兰的脚步声再次逼近,李秀兰挺直佝偻了几十年的脊背,眼神变得坚定。

她知道,这是上天给她的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她不会再任人欺负。

“说!白面藏哪儿了?别以为装聋作哑就能糊弄过去!”王翠兰双手叉腰,恶狠狠地瞪着她。

李秀兰被大儿媳的吼声震得身躯一颤,刚刚挺直的背脊又有了几分弯曲的趋势,但她咬了咬牙,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家里根本就没有白面,你别在这儿无理取闹了!”李秀兰提高音量说道,颤抖的声音还是泄露了她的害怕。

王翠兰没想到一向懦弱的李秀兰竟敢顶嘴,眼睛一瞪,上前一步揪住李秀兰的衣领:“你个老不死的,还敢嘴硬,我今儿非搜出来不可!”

说着一把将李秀兰甩到旁边,便在屋里翻箱倒柜起来。

扶着墙壁站稳的李秀兰看着被弄得乱七八糟的屋子,心里又心疼又愤怒又害怕。

就在王翠兰掀翻最后一口米缸时,厨房梁上突然落下一道细密的灰。

陈苏的虚影自尘埃中浮现,半透明的手掌轻轻覆在李秀兰颤抖的肩头。

这是她穿越到这个时空后第三次显形,每次接触带来的寒意都让李秀兰想起前世太平间冰冷的金属床。

“李秀兰,您看她后腰别着的铜钥匙。”陈苏的声音只有李秀兰能听见,在她耳畔激起一阵战栗,“那是锁着西屋米柜的,您记得吗?去年她就是用这把钥匙,把您攒了半年的鸡蛋全换了雪花膏。”

李秀兰瞳孔猛地收缩。记忆如碎玻璃般扎进脑海:那个暴雨夜,她冒雨去鸡窝收蛋,却发现竹篮里空空如也。

而王翠兰涂着艳红指甲的手,正往脸上抹着香喷喷的白色膏体。

“老东西杵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收拾!”王翠兰踹开挡路的板凳,铜钥匙随着动作在她腰间叮当作响。

李秀兰盯着那抹晃动的金属,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前世小宝生病急需用钱时,这把钥匙锁住的米柜里,藏着她偷偷攒下的救命钱。

陈苏的指尖突然亮起微光,在李秀兰视网膜上投射出另一幅画面:三天后的深夜,王翠兰用这把钥匙打开米柜,将成袋的白面塞进蛇皮袋。

画面里的李秀兰瑟缩在门后,眼睁睁看着儿媳把粮食搬上拖拉机,而自己却连半句质问都不敢说。

“这次不一样。”陈苏的声音带着蛊惑的温度,“您看墙角那根擀面杖,当年您怀着小宝时,就是用它赶走了偷鸡的黄鼠狼。”

李秀兰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转向墙角。开裂的枣木擀面杖积着厚厚的灰,却在夕阳下泛着熟悉的温润光泽。

记忆突然鲜活起来:二十年前那个雪夜,她挥舞着这根擀面杖,把喝醉了想动手的丈夫打得落荒而逃。

王翠兰的咒骂声突然变得尖锐:“肯定是你藏起来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小心思!”她转身时带倒了腌菜缸,褐色卤汁溅在李秀兰裤腿上。

这熟悉的场景让李秀兰胃部一阵抽搐,前世此刻,她会默默蹲下去擦拭,任由腌菜汁渗入伤口。

但这次,陈苏的虚影突然变得清晰,她的手穿过李秀兰的身体,握住了擀面杖。

冰凉的触感从掌心炸开,李秀兰听见自己喉咙里发出一声连她自己都陌生的低吼。

当王翠兰再次扑来时,她下意识举起擀面杖,枣木粗糙的纹理硌得掌心生疼。

“你...你还敢还手?”王翠兰僵在原地,看着李秀兰颤抖却固执的姿势。

西屋传来的狗吠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也惊醒了这场对峙。

李秀兰感觉后槽牙咬得发酸,膝盖不住打颤,但始终没放下手中的擀面杖。

陈苏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再坚持三秒,就三秒。”

李秀兰数着自己剧烈的心跳,当数到第二下时,院门外传来丈夫自行车铃铛的脆响。

王翠兰咒骂着松开手,而李秀兰终于支撑不住,跌坐在满地狼藉中,擀面杖仍死死攥在手里。

丈夫陈大山推着自行车进了门,看到屋里一片狼藉,眉头皱成了疙瘩。

“这是咋回事?”他大声问道。

王翠兰立马恶人先告状:“爸,这老东西藏了白面不肯交出来,还敢拿擀面杖打我!”

陈大山看向李秀兰,眼神里满是厌恶:“你这是干啥?家里有啥不能好好说!”

李秀兰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道:“家里根本没白面,她就是无理取闹想搜刮粮食去贴补她娘家!”

陈大山一怔,似乎没想到一向懦弱的李秀兰会反驳。

这时,陈苏在李秀兰耳边轻声说:“把王翠兰偷鸡蛋、偷粮食的事说出来。”李秀兰咬咬牙,将这些事一股脑全倒了出来。

陈大山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看向王翠兰,眼神中满是失望和愤怒。

王翠兰脸色煞白,刚想狡辩,陈大山大喝一声:“够了!以后不许再闹!”

王翠兰敢欺负懦弱的婆婆,却不敢惹脾气暴躁的公公,灰溜溜地回了自己屋。

李秀兰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丝畅快,原来反抗并没有那么难。

陈苏这次的任务是帮助李秀兰改变自己的结局。

她接了任务进入小世界时,李秀兰已经重生,但是性格懦弱了一辈子的李秀兰并没有因为重生就突然变得勇敢。

她对陈苏说想改变自己,于是,就有了现在陈苏当她随身指导的这一场景。

第二天,陈大山摔门出去时,李秀兰听见他口袋里硬币叮当作响。

往常这个时辰他该去村口蹲点收山货,可此刻春衫上飘着的却是供销社胭脂柜台特有的玫瑰香——那是胡翠萍最爱抹的“牡丹牌”香粉味道。

陈苏的虚影在窗棂上投下晃动的手指,示意她看男人裤脚沾着的淡紫色碎花瓣,正是后山胡家坟地旁野生的二月兰。

“他每个月初七都往镇上跑。”

陈苏的声音混着灶膛里未熄的柴火味,“您记得去年中秋,他说去县里进货,结果带回来的糕点盒上印着‘胡记茶食’的戳?那是胡翠萍娘家开的铺子。”

李秀兰盯着案板上被王翠兰摔碎的粗瓷碗,裂痕里渗着的卤汁竟诡异地聚成银镯的形状——正是三天前她看见胡翠萍戴在腕上的那只,刻着缠枝莲纹的老银器。

前世她在胡翠萍的手上见过这镯子,当时还以为是弟媳的陪嫁,此刻却想起陈大山曾说过,那是用她陪嫁的镯子熔了重打的。

暮色漫进厨房时,李秀兰摸着围裙兜里的铜钥匙发怔。

这是刚才收拾屋子时,从王翠兰踢翻的瓦缸里捡到的,能打开陈大山锁在衣柜最底层的木盒。

陈苏曾在她脑海里闪过木盒里的画面:叠得整齐的信纸,每张落款都是“翠萍”,还有包在红绸布里的银元,边角还带着胡记茶食的芝麻碎屑。

“他把给小宝看病的钱,都塞进了别的女人腰包。”

陈苏的指尖划过李秀兰手背上的冻疮,凉意激得她打了个寒颤,“去年冬天你咳血卧病,他说没钱抓药,转头却给胡翠萍的儿子买了件新棉袄。”

院外传来自行车碾过碎石的声响,是陈大山回来了。

李秀兰下意识把铜钥匙攥进掌心,指甲刺破冻疮渗出的血珠,在粗布围裙上晕开暗红的点。

男人进门时带起的风里,玫瑰香混着二月兰的腥甜,让她胃部一阵抽搐。

“锅里还有窝窝头,自己热着吃。”

陈大山把竹筐往地上一摔,筐底露出半截没撕干净的糖纸,正是胡记茶食的招牌玫瑰酥糖。

李秀兰看着他走向里屋,后腰处别着的牛皮钱袋扁瘪得反常——往常这个时候,钱袋该装着收山货的定金。

陈苏的虚影突然飘向衣柜,半透明的手掌在雕花柜门上轻轻一推。

木纹间渗出的月光里,李秀兰看见自己映在柜门上的倒影,鬓角的白发在阴影里泛着铁灰色,像极了前世在胡翠萍梳妆匣里看见的、混在胭脂粉里的男人头发。

“明早去镇上卖鸡蛋吧。”

陈苏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兴奋,“供销社二楼的裁缝铺,能看见对街胡记茶食的后窗。”

李秀兰摸着围裙里的铜钥匙,冰凉的金属硌得掌心生疼。

她听见自己应了声“好”,声音却比平日低了八度,像从生锈的井里捞上来的。

陈大山在里屋咳嗽时,她忽然想起新婚那年,他曾把她的手焐在掌心,说要攒钱给她打对银镯子——原来那些温暖,早就在某个春寒料峭的清晨,化作了胡翠萍腕上的银镯。

后半夜下雨时,李秀兰蹲在灶台前烙饼。

火光映着她攥紧又松开的手,掌心里的月牙形血痕还在渗血。

陈苏说天亮后会有辆去镇上的牛车,车夫是娘家村的远房侄子。

她摸了摸藏在饼铛底下的钱,那是从陈大山木盒里偷拿的,一共五元,边角还带着芝麻碎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