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之不同的人生 > 第91章 易中海暗施连环计,四合院风波又起

1962 年霜降后的第五天,易中海的搪瓷缸在煤炉上烧得咕嘟响。

他盯着翻滚的白菜汤,汤面上漂着两片指甲盖大的肥肉 —— 这是今早从何家菜窖顺的。想起 1956 年在牢里,因为一块发霉的窝头被打断肋骨,指节不自觉地敲打着缸底的 \"为人民服务\",字迹早已模糊成一团锈迹。

娄晓娥在厨房剁菜,案板发出有节奏的闷响。

何雨水盯着她手中的菜刀,突然压低声音:\"嫂子,今早看见易中海在煤棚扒拉咱家的保温草帘,他当年最爱顺别人家的灯油。\" 娄晓娥的刀猛地剁在菜帮子上,想起丈夫账本里那张泛黄的汇款单,收款人签名栏的 \"易中海\" 三个字,像道永远愈合不了的伤口。

易中海蹲在菜窖角落,指尖划过结冰的番茄秧,冰层下的茎叶已开始腐烂。

三天前他故意撞翻的草帘还歪在一边,此刻菜窖温度比往日低三度。棉袄里的铁丝勾开了木闩,铁丝上还挂着片何雨柱的蓝布衫布丝 —— 那是今早帮棒梗修兔笼时故意蹭的,孩子的手指还被他划出血。

贾张氏的煤炉突然冒起青烟,潮湿的煤球怎么也烧不旺。

易中海递过两块新煤球,指尖在她掌心快速划过:\"三大妈,您男人被关牛棚那年,何雨柱可是第一个在举报信上按红指印的。\" 煤球滚进炉膛的声音掩盖了他的低语,贾张氏的眼睛在火光中眯成缝,裤兜里还装着他塞的半张粮票 —— 正是当年克扣何大清的。

何雨柱在食堂核对粮票,算盘珠子在指尖跳得飞快。

账本最后一页的自行车涂鸦旁,南瓜图案被水渍晕染,像极了菜窖里腐烂的番茄。他突然发现少了十斤粮票,抬头看见保卫科刘干事站在门口,袖口沾着锅炉房后墙的浮土:\"雨柱,有人举报你私扣粮食。\"

易中海坐在当院编兔笼,铁丝在指间绕出复杂的结。

棒梗凑过来偷瞄,指尖还缠着纱布:\"爷爷,这笼子给铁生的兔子吗?\" 他突然拽紧铁丝,划破孩子的新伤口:\"去去,找你柱子叔要粮票去,他兜里的比我笼子里的还多。\" 鲜血滴在笼底,在夕阳下像极了 1956 年按在举报信上的红指印。

娄晓娥整理衣柜,发现结婚时的棉袜不翼而飞。

何雨水指着易中海脚上的补丁:\"嫂子,您看他鞋帮的花纹,跟您袜子的针脚一模一样。\" 窗外传来易中海的咳嗽声,娄晓娥突然想起,1956 年抄家时,正是这个声音,让她没能抢到父亲寄来的最后一团毛线。

易中海蹲在锅炉房后墙根,用生锈的铁钉划着坐标。

图纸上,何家菜窖的位置被红圈标出,旁边画着歪扭的煤炉 —— 杨厂长昨夜塞给他的烟盒背面,用铅笔写着:\"搞垮何雨柱,居民组长复原。\" 图纸边缘,1956 年未克扣的三笔汇款记录,正是他复仇的关键。

贾张氏突然在当院哭闹,拍打着何家的煤棚:\"何雨柱!你把我家的煤球顺给劳改犯了?\"

何雨柱看着她脚边滚落的煤球,火漆印清晰可见 —— 这是食堂锅炉专用煤。他蹲下身,煤球上的指纹与菜窖铁丝上的一模一样,突然想起 1955 年帮易中海修自行车时,也曾在车把上见过这样的螺旋纹。

易中海在保卫科门口徘徊,口袋里的举报信硌得大腿生疼。

信中详细写着何雨柱 \"私藏\" 五斤粮票,却没提这是杨厂长让他截留的。他摸着信封上的邮戳,正是 1956 年害他入狱的同一款式,突然听见身后传来铁生的哭声 —— 孩子在菜窖门口滑倒,地上撒着他今早故意踩碎的煤灰。

娄晓娥端着热汤路过易中海门口,看见他正在补棉袄。

补丁布上绣着半朵番茄花,针法与她失踪的棉袜一致。汤碗在手中发烫,她突然想起何雨水说过,易中海的老婆就是因为他克扣钱粮,带着女儿改嫁东北,至今生死未卜。

何雨柱在菜窖清点存粮,发现少了半袋混合面。

地面上的拖痕直通易中海的厢房,拖痕边缘有铁丝划过的印记 —— 跟棒梗受伤的笼子一模一样。他摸着口袋里的旧信封,突然明白:易中海是用当年克扣钱粮的手法,嫁祸他私扣粮食。

易中海深夜撬开自己的铺盖卷,取出藏在棉絮里的账本。

泛黄的纸页上,何大清 1955 年的汇款记录清晰可见,每笔克扣的金额旁都画着小煤球 —— 这些记录让他在牢里挨了三年打。他盯着 \"何雨柱报警\" 的字样,用红笔在旁边画了个绞刑架,笔尖划破纸张,露出背面的粮票票根。

贾张氏的骂声在凌晨响起,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保卫科的人来了!何雨柱私藏粮食!\"

何雨柱看着走进院门的保卫科干事,注意到他们的鞋底沾着锅炉房后墙的浮土 —— 正是易中海画图纸的地方。他掏出账本,翻到夹着铁丝的那页:\"各位,要对粮票编号,还是对铁丝上的指纹?\"

易中海躲在厢房阴影里,看着何雨柱从容的模样,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牢里的老狱友临终前的话在耳边响起:\"报复要像熬煤球,得慢慢煨出烟。\" 此刻锅炉房的汽笛响起,他惊觉漏掉最关键的证据 —— 何雨柱账本里,还夹着他当年截留的保城汇款单,那是他复仇计划的死穴。

当院的煤炉在黎明前熄灭,易中海摸着搪瓷缸上的凹痕,突然听见厢房角落传来老鼠啃咬的声音。

他划亮火柴,看见一只灰鼠叼着半张粮票逃窜,票面上 \"保城搬运站\" 的字样刺痛双眼 —— 这是何大清寄给儿子的血汗钱,被他换成了牢里的窝头。火光中,鼠影与他的影子重叠,像极了 1956 年那个被老鼠咬碎的夜晚。

这一晚,何雨柱在账本上画了个锁着的菜窖,旁边写着:\"1956 年的账,该清了。\"

墨迹未干,窗外传来易中海的咳嗽声,夹着锅炉房的汽笛,在深秋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他不知道,易中海此刻正对着煤炉发誓,下一个目标是何家的粮缸 —— 那个他曾经偷换过粮票的地方,即将成为第二个 1956 年的噩梦现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