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浊流滚滚 > 第65章 探真相老太出马 心中怨寻求良方

浊流滚滚 第65章 探真相老太出马 心中怨寻求良方

作者:泾河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1 00:24:57 来源:小说旗

一场风波过后,张家堡似乎又回到平静之中,张家人还没缓过劲来,时间也过去了五天。

张国良那天,虽然当众压住怒火,可心里觉得实在憋屈,他就是想不明白,自己为何弄出这等丢人之事?铁锁说的话,虽然有挑拨之意,但也有些道理,如果九先生有意摆的迷惑阵,那就值得去和九先生理论一番,究竟是什么原因?也只能和九先生见面,才能了解清楚,这事悬着也不是回事。

乡下的媒人,就是专门为两家人传话的而沟通事情,这种事,本来由媒人中间沟通,了解清楚,相互谅解,就能解决。

而张国良心里却想:铁锁这个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在中间掺和,还不知会出什么事?如果这其中有什么情况,自己和九先生见面,压不住火气,就会直接谈崩,如果伤了和气,这事又将如何收场?心中两难。就想在吃饭当中,和一家人商量一下,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吃饭当中,老太太看见儿子忧心重重,就知道是在想什么,没等儿子开口,就直接问:“儿呀,家里的事永远处理不完,别的事就推推,魁儿的婚事,不能这么悬着,得去问问九先生,咱们丢了人,他得给一个解释,后边事到底怎么办,也就有了主张。”

没等张国良开口,儿媳玉芝抢先开口了:“这还能咋办,九先生让咱们丢了这么大的面子,这媳妇还能再要吗?休了算了,天底下乖巧的女子多的是,还能吊死在这一棵树上?让九先生加倍偿还彩礼,上门赔情道歉,也让他尝尝丢人是什么滋味。”

老太太听了媳妇的话,没回答,回头看着儿子问:“儿子你怎么想?”

“玉芝说的对,已经闹掰了,我看这个婚事也就算了吧,没必要继续下去,也许是九先生中间有着其他想法,就来了这么一处。强迫着来,以后也难相处,何必给以后留下诟病,这事,九先生也必须给咱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张家堡不能白丢了人。我没想到,这九先生办事这么不靠谱。”张国良也和玉芝的意见不谋而合。

“既然你们都愿意退掉,那就退掉吧!强扭的瓜不甜,这个道理我懂。不过,九先生人还是不错的,又是咱们三道梁上唯一的大夫,做事不能太绝了,这人以后还能用得着,好合好散,不要强求人家。前边的事,能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再纠缠,再纠缠显得我们太小气。也不能太抠财,伤了和气,以后就不好来往了。”老太太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就依母亲的意思,让铁锁去说吧,我也不想和九先生当面说,万一控制不住情绪,闹起来,面子上也过不去。”张国良接着母亲的话,说清自己的想法。

“铁锁办事不牢靠,这样吧,我正好想请九先生,给我扎扎针,不如我亲自到韩家庄去一趟。一则:看看金珠的病情如何?必定我们两家已订婚,就必须把她当作订婚的媳妇看待,关心一下,也是人之常情,显得我们有人情味,不计较得失,我也想看看,这个未过门的孙媳妇,到底怎么样?二则:我和九先生好说话,能把握好轻重,不易起冲突,探探他的口风,看他怎么解决这件事,如果他真的有什么别的想法,我也能看出一二,我也容不得他胡搅蛮缠,我们张家堡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三则:我借着去扎针,治病,下坡好说话,也能表明我们对此事也没那么上心,非得娶他的女儿不可。”老太太说出自己出面的利弊,觉得她代表张家堡比较好。

真是: 娶媳闹笑脸无光,受辱不往心里装。

欲找实情自出马,情理不通难收场。

说实在的,老太太这几天,一直想着这件事,她想去韩家庄,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她想了解孙媳妇到底是怎么一个人?大喜之日,闹出这样大的风波来。再则,她能掌控自己,和九先生好交流,不会引起冲突,又能替儿子做主,要和或散,当面就可拍板定音。

张国良说道:“好是好,可去往韩家庄路不好,母亲的身体,怎么能经得住一路颠簸。”他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

“放心吧,我的身体我清楚,这点颠簸受不了,那还有几天活头?”老太太怕儿子不让去,刚强的说,其实她心里也过不去这个坎,不弄清缘由,让她睡不着觉。

“那好吧,就让小燕陪你去,长锁赶着马车。”儿子答应了母亲。

“小燕就不去了,长锁赶着车就行,在别人家去,人多反而不好。”老太太有着自己的主意,这是去看未过门的孙媳妇,又不是去显摆身份去了。

“妈,你要注意身体,千万别颠簸出病来。要不我去看看,再替你把九先生请来不就行了。”玉芝想把老太太拦挡住,怕她颠簸出病来,成了自己的麻烦。看老太太很坚决,儿子又支持,直接劝阻的话,怕老太太生气,就说出模棱两可的话,体现自己关心老太太,又能挡住让她别去。

“我去能说得来话,没有隔阂,九先生也会说出掏心窝子的话来。咱们两家之间,刚刚发生这种不愉快事,九先生你能请到咱们家来吗?我想,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发生这些事,到底什么事?我想听听他的解释,必定我们在三道梁丢了面子,他敷衍几句话,那是过不去的。”老太太主意已定,就说出她去的理由和好处。

玉芝再没有说什么,只好说道:“妈,那你就注意身体,看人没有礼品怎么行?我给你准备,明天就去吧。”张国良也没反对意见,点头认可,一家人的想法统一了。

正在吃饭的静儿、灵儿,听到奶奶要出门,急着喊道:“婆,我也要跟着去,婆,我也要去。”姐妹俩都喊开了。

“你们俩别闹了,吃饭,你婆去扎针,你们两个跟着,那就给你们也扎扎针,看你们还听话不?”玉芝对女儿厉声道。

姊妹俩被母亲说得不敢再出声,老太太看着两个孙女,和蔼的说:“现在天气太冷了,你们跟着要受冷冻,等天暖和了,我出去就带上你们,给你们买好吃的,好不好?”老太太哄着孙女。她对下一代,很有耐心。

静儿、灵儿,看着奶奶,没奈何的说:“好吧。”

张国良看着女儿,爽朗的笑了:“你们两个听话,开春我去槐庆府带上你们,那里有好多好玩的,好吃的,现在别闹了,听大人的话。”两个女儿听了,高兴地跳了起来,一家人看着都笑了。

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太阳送来的温暖,被嗖嗖冷风吹走,剩下的就是寒冷。为了御寒,老太太穿的件皮袄上路了,马车上虽然有车篷,但四处漏风,依然寒气袭人,老太太在车上畏缩着,一路颠簸,终于到了韩家庄,腿已麻木的打不过弯来。老太太稍做活动后,长锁才搀扶着下了马车,慢慢的走向九先生的药房。

真是: 大喜之日起风波,两家心事搁心窝。

老太出马探真相,对错相见再评说。

出事当晚,老大就把志远的父亲叫来,到自家窑洞说明情况,让他照顾着自己的儿子,他就怕志远出现意外,不好给他父亲交代。他的父亲,也是下午回家,没想到晚上就出事,看着儿子昏迷,既气孩子不懂事,又伤心难过,怕孩子醒不来,揪心的睡不着。

韩家庄的九先生,这几天也在苦闷之中,志远金珠喝药的第三天,两人都才苏醒过来,虽然已醒,但身体瘫软,难以行走。

九先生虽然心中气愤,但还是给他们,配着药,让他们服用,希望他们尽快好起来。心急于事无补,吃药功效慢病不见好,这都几天过去了,还没有起色。

让九先生心里庆幸的是,两人的命都救回来了,这比说啥都强,别的话也就等志远、金珠身体好点再说,现在说的再多也无济于事。

九先生对志远充满失望,有气又怨,志远苏醒的第二天,九先生来到大哥家的窑洞,看着志远那个样子,心里又不是滋味。无奈之下,只能对志远的父亲张老汉唠叨一通:“你的孩子,我现在是实在管不了了,今天这是幸运,及时发现才救下他的命,若是有个差错,你说我给你怎么交待?他们年轻人,不听劝阻,一时冲动,造成的后果,要我来承担,你说我冤屈不?这几年来,我一直把他当自己的亲儿子来看待,教他学医,就是想让他能继承我的医术,谁知他这样来报答我?他要寻死,还要拉上金珠,这是要害我家破人亡。我费尽心血,喂养出一个忘恩负义的负心汉。现在这种情况,我实在难留他了,我们师徒从今往后,恩断义绝,你把他带回去吧,我不会再教他了。”九先生气愤不过,说了绝情话。

志远虽然起不来,但耳朵能听得见,听见师傅的话,他无言以对,只怨自己,单想着不让金珠走进火坑,用了极端方式相劝,根本没想到造成的后果,难以承受。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他这里,只能是书本里,情场童话,不可能变成现实,他扭过头,委屈的眼泪直往下流。

张老汉听了九先生的一番话,不知说什么好,怪只怪自己的儿子不争气。自己家人老几辈,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只知将太阳从东山背到西山,土里刨着食。上辈有人得病,因没钱医治,早早的离世,到死都不知道是什么病。他想改变儿子的命运,早早就把儿子,送到九先生门下学医,老伴说儿子小,离不开娘,不愿让去,为此,老伴和他都闹翻了。为了让儿子能出人头地,自己给九先生送礼求情,儿子才拜到了九先生门下。今天儿子还未出师,半途而废岂不可惜?张老汉急了,上前拉住九先生的手说道:“好九哥,你听我说,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是我没有管教好孩子,你千万不能斩断情义,这孩子学医未成,不能半途而废,你就念及这几年你辛苦教育的份上,不要赶他走,我在这里替儿子给你赔罪了。”老父亲,就想把儿子过错,全部担起来,说着就要跪下去。

“大,你这是干什么?”志远在炕上哭喊了一声,“呜呜”的哭了起来。他起不来,气得他手狠狠的砸在炕上,他不想让父亲替他受过,心如刀绞一样难受。

九先生见状,慌忙将张老汉扶起,生气的说道:“你这是干什么?不是我无情,你看现状,他还能学下去吗?你先起来,等志远好了再说吧。”张老汉没有站起来,也没管自己的儿子,蹲在哪里,心里就像猫抓了一样难受,眼中含着泪花。

老人为儿子,把人格尊严都撇到地上了,他希望做儿的,能够理解,能够体谅,再不能那么任性,那么莽撞,不再让他们伤心,给老人留点尊严,不知他们心里是否这样想过?

九先生不想看张老汉的可怜相,又不想听见志远哭喊声,“唉”叹了口气,转身走了。

他回到自家又来到金珠的窑洞,老婆李梅花守在旁边,他也坐在了一旁。老婆看见九先生坐下,就怕他唠叨,惹烦金珠,催促他道:“你去你的药房,万一有人来看病还要找你,这里有我就行了,咱们都守在这里没啥用,难道日子不过了,一家人不吃不喝了吗?”

九先生烦躁的说:“唉,现在还有啥心思看病呢,关门歇业,看了一辈子的病,啥时是个头?”九先生此时没有给人们看病的心情。

“关门歇业?我看不如关门不干了,说起来你也不嫌害臊,自家的病都没法医治了,给别人胡看啥呢?”李梅花见九先生不走,就损了他一句。

九先生接着说道:“我就这本事,骗人也骗了几十年了,现在还有人来受骗。你不骗人,咋没人找你看病呢?我看你也是这几年,好吃好喝的吃腻人了,去干干苦力活试试,少盐没醋、少吃没喝、没钱花的苦日子也让你试试,身在福中不知福,毛病百出,啥本事没有,就学会挖苦人了。”九先生回敬了几句。

“你们别吵了好不好,让我清静清静,见面就吵,烦不烦?”躺在炕上金珠醒来,听见父母拌嘴,就插了一句。

“你还要清静?你静静的睡了几天了?你还要清静到什么时候去?”九先生看着金珠醒来了,就又说开了:“说你你嫌烦,不说你任你性子摆,你就会使性子,就会一死了事,你把难过给我们留下,你说我们又咋办?把你从小拉扯大,就是盼你好,盼你能享福,不受罪。你说天底下,哪个父母不为儿女操心?不为儿女能过上好日受累?不盼儿女过得比父母强?用你的眼光看,能过上好日子,是那么容易的事吗?有人爬爬撒撒一辈子,都没过上好日子。你这样寻死觅活的,你说我和你妈心里不难过吗?你长这么大,我让你受过委屈,受过苦吗?你怎么做事不想想后果?你说你如果有个三长两短,让我们怎么活?有什么过不去的事?非得让你用命来抵吗?让你嫁到张家堡,也就是想让你以后,不受苦日子。他张魁人心眼再坏,他明媒正娶的媳妇,他能害你吗?他娶媳妇不就是为了他们家开枝散叶,家当有个传承吗?他对你使坏心眼,我能答应吗?张国良一家能答应吗?你以为我们都那么心肠坏,把你硬往火坑里推吗?这事志远说的太迟了,没有回旋的时间,我就想让你过门后,给张国良说说,让张魁改掉他那坏毛病,有啥不行?人是可以变好的。”九先生说着,委屈的抹着眼泪。他也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处理女儿的婚事。

刚刚还在顶撞自己男人的李梅花,此时也陪着流泪,养只猫都心疼难舍,何况是养了个女儿?他们有着一样的心理。

此时金珠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不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从小就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心里也明白,九先生两口,把她当成亲生女儿来养,吃的喝的,穿的戴的,给她都很充足,没有让她受过委屈。她也很爱他们,昏迷醒来,第一眼看着母亲李梅花,守在自己身边流泪,她的心当时就软了,觉得自己太自私了,想法太单纯了。

金珠醒后,没等她问,李梅花便把志远的情况给金珠说了一遍,埋怨志远的话也没少说。一个意思,就是让她不要想志远,早早就断了这个念想。现在听了父亲的话,看着他热泪滚滚,不由得她,眼泪也从眼眶里滚了下来,心里觉得,也真对不起他们。做人怎么就这样难呢?自己的事,自己就是做不了主,不仅要顾及父母的感受,还要受到各方面的约束。自己也很自责,想着,自己是不是太任性?太不理解父母亲了?她怎么回答父亲的问话?

真是: 人生路上多迷茫,遇事无助心彷徨。

立场不同分歧在,谁对谁错难衡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