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浊流滚滚 > 第23章 为筹钱想出妙计 防土匪护村有道

浊流滚滚 第23章 为筹钱想出妙计 防土匪护村有道

作者:泾河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1 00:24:57 来源:小说旗

第二天一大早,张国良就和铁娃踏上回家的路。张国良把一天的时间,打发在路上,又让高县长摊派了那么多钱粮,心里实在窝火,太阳下山,夜幕降临,他才回到张家堡。

进门来他一言未发,直接进了窑洞,躺在炕上。玉芝看到二老爷既累又是生气的样子,就知道没有结果,赶了一天的路吃饭要紧,她赶紧让厨房给二老爷下了面条,亲自端了过来,上前说道:“不管怎么样先把肚子吃饱,事情慢慢来解决,跑了一天的路,肚子肯定饿了,吃饱再睡,免得半夜喊着肚子饿。”玉芝关心丈夫的身体,体切的说。

张国良也确实有点饿了,起来端起碗就吃,一边吃着饭,还想着这事情怎么办?现在只能和长锁商量一下,该怎么办好。便给玉芝说道:“你快去把管家叫来,我有事要商量。”玉芝也感到事情有点严重,急忙让人找管家。

张管家很快来到,进门看着张国良问道:“二老爷去,高县长答应什么时候去救人?保安团什么时候来,把这个逮住的土匪赶紧带走?”

张国良摇摇头说:“唉,别提了,昨天我还没来的及给高县长说被逮住土匪的事,就被高县长给将回来了,县城乱套了,饥民坐在政府大院请愿,闹得人心惶惶,县长躲在保安队,根本顾不上管咱们的事。”

张管家摇摇头说:“那这个土匪咋处理?不能老关在咱们这里。”

张国良没有回答管家的话,他让管家坐在炕边。张管家心里明白,二老爷要和他商量事,就坐了下来,等二老爷吃完再听吩咐,他也没想到县政府竟然乱了。

张国良很快一碗面下肚,把碗递给玉芝,才给长锁说道:“昨天去,这个混账县长,根本不让我说话,不但不管咱们的事,反而让我给他筹三十石粮,一千块大洋。让十天之内交清,说是解救饥民,饥民在县城闹事呢,不交就过不去,你看这事我该怎么应付。”

玉芝一听也急了:“这个县长怎么不讲理,这土匪在他地盘上抢人,杀人,他不管谁管?就知道给我们要钱要粮,不管乡里人死活了吗?”

张国良摇摇头说:“你是没看见,饥民闹得动静特大,县里乱成一锅粥了,县长根本顾不上管我们,看来只有自己想办法自救,要不就只能等死了。”

张管家听了后,沉思了一会说道:“这县长摊派下来,这不得不管,高县长敢惹吗?土匪遭扰,我们难得安宁。我们何不借此机会,成立民团,借护村抗匪之名,给各村各户摊派,不出点粮食行吗?先来完成县长交给的差事。现在土匪遭扰的各村不得安宁,人心惶惶。民不聊生,如果张家堡出头,把各村的青年人,以及强壮劳力集中起来,和土匪对着干,这样也顺民心,筹粮款也有话说。明天就把三道梁上的富户集中起来开会。就依救韩家庄九先生为名,这三道梁上,加起来也有十几个自然村,抠出这点粮食和大洋,应该问题不大。关键是要办法得当。让大家自愿的出钱出粮,就能保护住各村村民,免受土匪遭扰,我想这办法能行得通。”

张国良听了这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心里也就认同,就对张管家点头说道:“就这样办,要不给韩家庄也没法交代,谁家要是再被土匪抢窃,就会有人说我这保长只会收款,土匪来抢都不管事。你赶紧给咱写个书面条款,明天就召集各村的财主东家一起来张家堡,我要给他们训话,把这个地区,安全管理起来。给几个伙计吩咐下去,明天一大早给个村送信,明天下午,把能召集的人都召集来,人越多越好,影响也大。”

“二老爷放心,我这就去办”张管家答应着,走出窑门。张国良安排完,心情能轻松一点,心里盘算着,明天怎么给这些人讲道理,让他们都能乖乖的把钱掏出来。

真是: 困难面前疑无路,岂料管家有妙招。

调动一切积极性,水来土掩化烦恼。

玉芝给二老爷端来一碗面汤说道:“吃了面,还没喝汤,喝点肚子滋润。我问你,你这给人家摊派下去,能收上来吗?现在青黄不接,好多人都没吃的了,这能行吗?”

张国良接过碗,喝了几口,把碗递给玉芝说道:“这世道,讲理能活下去吗?我一个人出钱出粮,我也真他妈成冤大头了。现在饥荒闹得厉害,还有兵慌马乱,这说不定那天又来要摊派,我一个人全能兜起来吗?让大家分摊点,往前走一步算一步,不然,眼前这关就过不了。你说,你有什么好办法?”张国良反问了玉芝一句。

“我能有什么办法?我就是担心你收不上来怎么办?这也不是个小数目。”玉芝实话实说他担心丈夫在大家面前说出的话,放了空炮,那以后还怎么在人面前说话。

“我这也是被逼的没了办法,总得想解决问题的办法。长锁这个一箭双雕的想法,也许能解决问题。”张国良对管家所提的建议,很赞同,心里有了主张,就得去实施,得当的措施才是关键的。他的心里正在酝酿着,解决问题的条件与措施。他要在三道梁上,解决摆在自己面前的难题,关键在此一举。

过了一会,张管家把写好的东西给东家摆在面前,张国良仔细的看了一遍,把自己的想法给管家交代了一番,做了补充和修改,拟定了一个草案。

张国良给管家叮嘱道:“告诉伙计们给三道梁上各个村的甲长,还有村里的富户说清楚,务必前来开会。告诉厨房,明天中午准备三十几人吃的馒头,烧几锅稀饭,准备些油泼辣子,给来的人管顿便饭。必定各村有远有近,来去得半天时间。不能让人饿着肚子。”张管家点头,心里想东家想的挺细的,别小看一顿饭,在这少吃没喝的年份,这顿饭也能起到收买人心之功,一切都安排下去,张国良才松下一口气来。

三道梁上,各村人口相差较大,超过五十户的村庄,也只有两个村庄,其他小村也就有十几户到三十户不等,十几户的村庄也就只能为一甲,虽然加起来超过十个甲长,可距离两个保的户数相差较远,所以,三道梁只成立了一个保。这甲长加成各村的富户,也有三十多人,张国良心里清楚这些,所以就一次安排到位。

第二天,张家堡油坊的伙计们全体动员,早早起床,前往各村四处通知。并把管中午饭,说的很响。韩家庄,因九先生不在,韩老大韩兴仁来到张家堡。

中午时分,各村的甲长,及富户陆续到来张家堡。集中在张家堡油坊门前的空场上。在这三道梁上的人们,对外交往较少,娶媳妇嫁女也就相对集中在三道梁上,就出现亲戚重叠现象。走亲串友使得各村的人认识巨多,见面都能寒暄一番。尤其是亲戚之间,见面亲热的不得了,问寒问暖,诉说家常,有说不完的话,整个场面,谈不上热闹非凡,却是人声鼎沸,充满温馨。

各个甲长,都前来在保长张国良处报到,并且报出本村富户来到的人数。看到这么多的人,张国良心里有一股热流,这么多的人,拧在一起,也是一股力量呀。各村人都已来齐,张国良让管家敲锣集中,锣声响起,人们都停下声来,齐刷刷朝响锣的地方看去。

只见各村的甲长,簇拥着张国良,站在前面。张国良上前一步,高声的说道:“乡亲们,今天破天荒,第一次把大家叫在一起,就是一个事情,就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大家的事大家办。大多数人,翻沟越岭来到张家堡,想必都饿了吧,今天我给大家管饭,由于情况紧急,我也准备的比较简单,大家填饱肚子就好。我说的也不多,大家往一起靠拢以下,我说完就吃饭。”来的人都往前靠拢在一起,前边的人索性坐了下来,围成一个半圆。

张国良又开始讲话了:“大家都知道,也都听说了,张家堡遭了土匪,我的大哥丢了性命,庆幸的是,张家堡有城防守,别的人才幸免遇难。可韩家庄就不那么幸运,前两天,土匪夜袭韩家庄,打死了韩老三,抓走了九先生,至今韩老三还未安葬,九先生生死未卜。为了解救九先生,我昨天亲自找高县长,我去到县里,看到的是什么呐?是满院子的饥民,没有吃的,给县长要吃的,正在那里闹交农,就是不种地了。也就是昨天,保安队为了清理盘踞在县老爷办公室的饥民,双方发生冲突,在县大院,饥民被打死打伤十几人,大部分逃散,还有一小部分守着在大门口不走。渭河两岸的八百里秦川,从前年就开始,干旱已无种无收,饿死的人数不计其数,逃难的遍地都是。也就是前年,杨虎城,李虎臣,二虎守长安,守城八个多月,死了五万多人。直到现在军阀混战,战乱不断。现在的形式就是:天旱无粮,民不聊生。好多村子因瘟疫以及饿死的人不知其数,有不少家庭四处逃荒。土匪四起,抢杀成灾,政府不力,军阀混战。我去求高县长剿匪,让我们能安下心来生活,可他不但顾不上给我们剿匪救人,反而给我们下了一个单子,让我十天之内完成。这个单子就是:五十石粮食救济饥民,一千五百块大洋给保安队发饷。我们这个偏僻的角落,需要人帮助的时候,地方**为力,给我们下任务的时候,那是钢嘴铁牙,你们说我们怎么办?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必定受着国家的管制,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不能置身事外,就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怎么承担,就是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来拯救我们现在的生活,为我们能活下去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面对今天的形式,我们要想应对的办法才对。我们不能坐在家里,等着土匪来抢,等着土匪来杀,所以,我们要自救,成立民团。就是把各村的青壮年,都要组织起来,每村都要有一个护村队,各村的甲长就是护村队长,各村护村队联合起来就是一个民团,用这个民团来维护我们三道梁上的安全。民团要有联络方式,这个最好的方式就是敲锣,这个办法既简单,又方便,既有联络的功能,也有对土匪惊吓作用。那里响起锣声,附近各村都要鸣锣传信,民团根据锣声集合,一起赶往出事地点,来驱赶土匪,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各位回家去,都要各自想着怎么对付土匪的办法,能挖高窑,就挖高窑,能挖地道的挖地道,总之在土匪来时,自己先躲起来,各村的护村队,赶往出事地点,那是需要时间,可土匪不给我们时间。所以,各村护村队每晚都要在,村子四周路口的树上,布置鸣锣报信人,树上的报信的,站在高处能防止土匪袭击,但也要注意个人的安全,千万别在树上睡着,或被土匪吓的掉下来。大家听到锣声,老弱妇幼,就尽快的藏起来,避免被土匪捉拿,来要挟家人。护村队不仅要早早的集合起来站岗,也要四处巡逻,那里有锣声响起,护村队就往那里赶,不能等闹出人命,土匪把人都抢了,护村队都集合不起来的笑话,人多势众,才能震慑土匪。凡参加护村队的人员,家里粮食不够吃的,几个村富户,都要借给粮食,免息还本,因为他们在保护着大家的安全。我一个人,势单力薄,所以要求每个村的富户,都要拿出点粮食,给本村没粮吃的护村队员,解决他们吃饭的问题,那样,他们才有力气去打土匪。我们的民团要是不尽快成立,我们的安全,就无法保证,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韩家庄的惨案。我想在座的各位,谁都不想让土匪来把自己的粮食抢走,谁都不想家里人受到伤害。可土匪就不这么想,他们要抢,你不给他们就会伤害你。当土匪抢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我们再去防范,那就晚了,就和韩家庄今天一样,就要大祸临头了。我给大伙苦口婆心的说了一大堆,大伙都听明白了没?”

大家在下边,七嘴八舌的说着,有个别人答应着,别的人都在相互讨论中。张国良看着众乡亲的热情,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又提高嗓门,高声说道:“乡亲们,听我把话说完,每个村回去,都听甲长的安排,先把队伍成立起来,再统一行动。吃完饭,咱们一起再商量一下别的事宜,现在大家吃饭去。”听到吃饭,大家兴趣高涨,像蜜蜂要去采蜜一样,兴高采烈的,往油坊南边临时支起的大锅走去。

真是: 有人出头来号召,热血沸腾挺起腰。

都有护家凌云志,何愁土匪灭不掉。

厨房按照东家的安排,蒸好得馒头用筛子装着,放在桌子上,没等吃完,马上又添上,就像过会一样人来人往。一旁放了几个辣子碟子,桌子边一人,提着一个辣子罐,看着那个碟子里辣子被夹完,就给添上新的,保证后边的人有辣子可夹。旁边的大锅前放着一堆碗,锅前站着两个拿勺的,谁拿碗来,就给谁一勺稀饭倒在碗里。人们习惯的前去,拿起馒头,夹着辣子,端上一碗稀饭,蹲着就吃开了。这里没有限量,三个五个馒头随便吃,吃饱就好。

有人实实在在地说道:这辣子夹馍,比肉夹馍吃的还香。庄稼人就这样易满足,他们生活的太苦了,要求的条件太低,极容易达到满足。有个别甲长,自己吃饱后,又去夹了一个,装出自己要吃到样子,转到一边,趁人不在意时,装进自己的口袋,给自己的宝贝孩子带一口吃的,张家堡的馒头那可是纯麦面的,吃起来真入味可口。

吃完饭,几位种地大户,和甲长们,被请进了张国良的坐客大厅,张国良再次发话:“在座的都是咱们三道梁上,有头有脸绅士,我已当众说了筹粮,筹款的事,留下大家,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我一个人独掌难鸣。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大家。县里给我们下了五十石粮食,一千伍佰大洋,我出粮食十石,大洋叁佰,剩下的就要拜托我们在座的各位绅士来筹。我们地处北山,老天爷很照顾我们,去年,我们歉收,但还是有点收成,比起颗粒未收的川里要强的多。还要救韩家的九先生,韩家庄的韩老大你说几句话吧。”张国良说着,话语直接转给韩老大,他想借救九先生,让韩老大把大伙拉起来。

韩兴仁站起来说道:“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家现在是提不起来了,老三被土匪打死,老二被土匪拉走,老三的媳妇接受不了跳了崖,粮食被抢了两次,十几石粮食丢了,还丢了性命。”韩老大说着就泣不成声。

张国良安慰了一番,韩兴仁又说道:“张保长今天为大家的安全着想,成立民团,这是件大好事呀,我们各自顾自己,是顾不住的,必须联合起来。我们不敢等出了事,才去抱佛脚,那就晚了,我这就是活例子,现在就是把粮食全部给土匪,也救不活老三的命,也救不了老二回家。上边给我们摊派下来筹粮筹钱,张保长出的多。我们硬愿把粮食捐出来,也不愿让土匪抢走。我出十石粮。一百大洋。希望尽快成立民团,尽快把我二弟救回来。”韩老大说罢,人们都给他掌声。

张国良边鼓掌边说道:“韩老大是好样的,为了安全,我们这次把捐到的粮食,大洋统一集中,分别记账,县上摊派的粮和钱,由我们张家堡护送到县上去。多出的钱粮,给各村多换几个打更的锣,给护村队添置大刀长矛,要让护村队人人有武器,才能和土匪对着干。尽快动起来,大家的安全才有保障。”

各户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开始捐了,张管家拿着账本登记在册,李庄有个抠门的财主李守财,说他出粮食一石,十块大洋,被当场哄笑了。 一个财主一边起哄道:“李老头,按你的种地的面积,出十石粮食,一百大洋也不过,看你那涩皮小气的样。”

这个李老头被说的不好意思,但还是硬着头皮说出,五石粮食,二十个大洋。最后给自己打圆场:“我哪能和人家张保长比,人家财大气粗,拔根头发,比我的腰都粗。”

山里人就是实在,捐款也是不甘落后,最后统计粮食超过了五十石,大洋也只有一千四。

张国良最后说道:“大家的护村爱家的热情还是很高的,咱们尽快的把民团成立起来,去五凤山把九先生救出来。把捐出多余的粮,给护村队员均分下去,不够摊派的钱,再想办法,必须让铁匠多打长矛和大刀,不能让护村队员,光着拳头和土匪对抗。”人们都拍手称赞,叫好不断。

韩家张老大,韩兴仁哭丧着脸,上前说道:“要尽快救我家老二,时间长了恐怕性命不保。老三的家都散架了,后天就要发丧埋人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张国良看着韩老大,心里也不是滋味。不知怎么回答他提出问题,就含糊其词的说:“人一定要想办法救,你放心吧。”张国良嘴上说救人,怎样救人?他心里根本没底。

送走了所有的人,却送不走这个念头,他再次把管家叫进门,商量怎样搭救九先生。

他开言道:“今天这事筹粮、筹钱这么顺利,多亏这个韩老大起了带头作用。可九先生怎么救,就不那么简单,土匪手中必定有枪呀,万一再出什么事,咱们怎么能担当得起?这韩老大口口声声求着救他家九先生,这怎么个救法?我这心没底,你有啥好办法,就说出来,咱们好好合计合计。”张国良把自己的担心说给张管家,希望他能给自己出谋划策,解决当前面临的难题。

真是: 众人拾柴火焰高,依靠大众出**。

团结力量真是大,护村保家重担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