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浊流滚滚 > 第40章 为生计抛亲托孤 骨肉分情如刀斩

浊流滚滚 第40章 为生计抛亲托孤 骨肉分情如刀斩

作者:泾河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1 00:24:57 来源:小说旗

人们都想过几天顺心安定的日子,谁曾想,老天爷让你不得安宁。张家堡,宁静的日子还没到一月,住在商州的老大媳妇姬凤月,领着两个孩子回来了。

一直闷闷不乐的老太太看到两个孙子,脸上换上了笑容。把两个孩子抱在怀里,亲了又亲,舍不得放下。问过儿媳娘家一些情况后,对大媳妇说:“你看两个孩子长得多心疼,个子也长了不少,这次回来,多住些时日,让我和孙子好好亲亲,可把我想死了。”

姬凤月看着婆婆,一脸难为情的样子,没有回答。细心的老太太,从媳妇的脸上,看出了端倪。心里想:这次回来肯定有事情,年纪轻轻的,怎能守寡?回来肯定是要提出另嫁的事,还有怎么安排孩子?心里这样想着,嘴里没说出来,就看大儿媳怎么安排。

她心里明白,媳妇当着孙子面没法细说,就转身给小兰说道:“我大孙子一家人回来了,你去给厨房招呼一声,宰头羊,让我们一家人好好吃它一顿,你顺便把我的两个小孙子领到外边玩耍去吧,我和儿媳好久没见,想说说心里话。”小兰明白老太太的意思,她领着两个孩子出去玩了,屋里只留下婆媳两人。

老太太看着孙子和小兰都走了,就对大儿媳妇说道:“这次回来,有什么事情你就直接说吧。你年纪轻轻的,不能这样守着两个孩子过一辈子,如有合适的就找个依靠,我不拦着你。”老太太看透了儿媳妇的心事,也就直接给儿媳实话实说,她也不想耽搁儿媳,让她守寡,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媳妇不好开口,只能自己先说。

姬凤月听了婆婆的话,顿时两眼流出泪花,她没法说出口的话,被婆婆直接问出,不得不回答,她抹了把眼泪说道:“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对你说了,你看我这样一个人单过着,也不是个法子,没有收入,怎能养活两个孩子?孩子后边还要上学,这往后的日子咋过?”

老太太接着说道:“不能因两个孩子,影响你一辈子,就找一个合适的人嫁了吧!这事我能想得通,你年纪轻轻的,没个家也不行,再说还要照顾两个孩子。”老太太直接说了自己的想法,并表明自己的态度。

大媳妇听了婆婆的话,也就没了隐瞒,直说道:“我今天回来,就是因为,我父亲给我找了一个人家,那人也是半路上没了妻子,留有三个孩子。我一心想带着两个孩子嫁过去,可人家只答应,只能领一个孩子过去,这事在半道上就架着没法成事。我没了主意,我父亲让我回家来,和妈你商量,看这个事情怎么办?我想听听你的主意。”姬凤月也是实话实说,没绕弯子,说清自己的难处,又让婆婆给自己拿主意。

天下的父母都一般,父亲看着女儿拖着两个孩子,生活没个依靠,怎么能生活下去?趁着自己力所能及,就想把女儿安排妥当,也就安心了,此事宜早解决。自己在,女儿有依靠,父母老去,女儿靠谁?终究还是要靠自己站起来,才是生存下去的根本道理。看着女儿左右为难,就催促女儿回婆家,让女儿找婆婆商量,他们的意图不言自明,既想把女儿安顿好,又要婆家人满意,而不怨自己。

老太太知道了媳妇的心理,明白亲家把这个难题推给自己,就是想让自己分担义务,她心里清楚,既然大儿媳专门回家来,就是这个坎,迈不过去了,强她所难,也不一定是好事。她本意想把两个孩子都留下,张家的根就应该留在张家,有自己吃的,就饿不着孩子。舍了丈夫,又丢下孩子,又怕儿媳妇割舍不下,想了一下,只能顺着儿媳的意愿行事。

老太太便回答道:“虽说孩子是我们张家的,但也是你的心头肉,丢下那个你都舍不得,现在的情况就这样了,就先顾着你,能带一个就带一个吧,按你的实际情况办。那就把老大留下,把老二带走,你看怎么样?把你安顿好了,孩子也就稳妥了。”老太太按照自己的推理,问着儿媳,又想听取她的意见。实际上,老太太的想法,和大媳妇的想法不谋而合。

姬凤月听了老太太的话,没有吱声,眼泪先流了下来。扑在老太太怀里,哭得半晌抬不起头来。她的行动,表明对婆婆决定的认可,老太太抚摸着大儿媳,也是泪水长流,谁也不再说话,各自哭着自己心中的难过。

就在姬凤月的老父亲,说起女儿未来的时候,姬凤月自己心里,也不知翻了多少遍,整宿的睡不着,想着丢下孩子怎么办?吃喝穿戴谁来管?两个孩子,都是娘心上掉下的肉,她不愿丢下任何一个。可在这现实状况中,由不得自己,她只能咬着牙,狠下心来,做出选择。

自己心里也是打算把老大留下,自己带上小的。可老太太年事已高,怎能照顾孩子?姬凤月心里想着,以后孩子,肯定要依靠老二两口了,可自己前边走时,和二媳妇闹得很僵,她会接受这个担子吗?想到这里,她狠狠在自己腿上砸了两拳。前边只顾着自己难过,哪能想的这么多?可今天事情反转,自己回过头,又要求拜人家。自己回家和老太太说话也有一会时间了,也没见二媳妇出面,恐怕人家心里还在记着过去的事。

人常说,做事要留三分路,话在嘴边留三分。做了过分的事,回过头自己又没法面对。可事情逼着她,她只有硬着头皮面对,她想着,这次回来,对老二媳妇,必须有个交待了,她回家前,心里已做好了打算,希望二媳妇能原谅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真是: 人生路上坎坷多,遇事莫要钻牛角,

尚若做了过头事,回头尊严脚下落。

尽管老太太是一家之主,能把孙子安排妥当,可在姬凤月的心中,仍不踏实,她向老太太问道:“玉芝妹子在哪里?我想去见见她,和她说说话。”

老太太心里自然明白大儿媳妇的心思,她们两个前边,没处理好关系,现在回来,缓和关系很重要。就应道:“好呀,等小兰回来领你过去。”紧接着老太太询问了商州的一些情况,和媳妇拉起的家常,直到小兰回来,老太太让小兰领姬凤月去到玉芝的窑洞里。

其实大媳妇姬凤月回来,二媳妇玉芝,也听到了院子里问候声,本来想出去相迎,问候一番。可又止住了脚步,想想人家刚进门,她若不待见自己,见面就有点尴尬。又要闹出不愉快,毕竟自己已是家里的女主人,不比她大媳妇低一头,没有必要低三下四的去看脸色。不如等等,所以就在窑洞里没出来,假装没听见。静静的等待,等到一起吃饭时,见面再问候不迟,到那时候,有其他人在当面,也好打个圆场避免尴尬,自己也不至于丢人。

突然听见小兰在门外呐喊的声音:“二少奶奶,大少奶奶回来了,过来看你来了。”小兰很聪明,有意的提高嗓门,唯恐玉芝听不明白。

玉芝心里明白,人家上门来了,不能再躲了,就快速出门,迎了上去,抓住大嫂的双手,急忙问道:“大嫂,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你过的好吧?孩子都好吧?家里老人都好吧?”玉芝也显出十分的热情,一肚子的话,恨不得一口气问完,用话来掩盖自己的心理。

“玉芝妹子。”姬凤月还是话未出口泪先盈,紧紧地抓住玉芝的手,不知应该回答哪句,似乎眼泪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玉芝拉着她,“快进屋坐,咱们慢慢的说。”说着两人一同进了窑洞,坐在炕沿上,拉起了家常,玉芝主动问长问短,就是为了打消她们间尴尬的局面。

说了会话,姬凤月的情绪才有所缓解,她再次拉住玉芝的手,严肃认真的说:“玉芝妹子,嫂子遇事太任性了,以前做的事,请你千万不要放在心上,嫂子这里给你赔不是了。”

玉芝连忙应道:“看嫂子说的,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嫂子遇事心急,玉芝怎能不明白,咱们姊妹之间,什么事都没有,嫂子赔什么不是?”玉芝把她和嫂子之间,说的轻描淡写,就是想让嫂子放下心来。

“玉芝妹子,今天我来,就是要告诉你,我要走出张家,另成新家了,不能再照顾老婆婆,以后就要劳烦你了,家里全要靠你一个人了。”姬凤月注视着玉芝说道。

“嫂子再成家是好事,以后就有依靠了,咱们女人就得找个依靠,你看我,也是从川里跑到咱这山里来,就是为了托付终身来了,这事我是深有体会,能理解嫂子。婆婆有我在,你就放心吧,只要把孩子照顾好就行,孩子是娘的心头肉,其它事就不用再想了。”玉芝给凤月说着宽心话,不想让嫂子有后顾之忧。

说起孩子,姬凤月又哭了起来,娘的心头肉,今天她要扔下了,这话她没法开口说出来,就只有哭了,真是可怜天下母亲的心了。

玉芝不明白,嫂嫂为何如此,劝着大嫂说:“大嫂你不要难过,人生路就这么难走,谁遇上谁知道,我也是失了丈夫,又丢了女儿。”说完,也泪流不止,看着她陪大嫂流泪,似乎有着极强的同情心,实际上,也是借着别人的事,哭自己的难过。

哭了半天嫂嫂,泪声道:“我之所以难过,就是两个孩子,我只能带走一个。”凤月轻声的说着,就像犯错似的,低下头,手去抹眼泪,最终还是说出不愿说的话,

“带走一个?”玉芝诧异的问了一声。

姬凤月默默的点头应着,没有说话,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对弟媳说清,怕她弟媳说自己心狠,只顾着自己,而不管孩子。

玉芝心里咯噔一下怔住了,丢下孩子,这揪心的怎么行?自己丢下了女儿,到现在心里还在悔恨,这嫂子又是这样,活活的撕扯娘的心嘛。女人心软,怎么活呀?人常说:宁舍官人大,不舍叫花妈,就是妈和孩子的情感,难以割舍。

玉芝急切的问:“不能都留在你身边吗?留下一个,你在那边牵肠挂肚,整日想儿难得安宁,怎么过活?”玉芝担心嫂子想儿怎么办?说出自己的看法。

姬凤月抹了一把泪说:“有什么办法?那边也有孩子,不接受两个,这事就这样僵着,过不了这个关口呀。”姬凤月一脸苦愁,她也是被逼住了。

她的内心不想丢下孩子,心里放不下呀,做妈的心肠没那么硬,可现实逼着她,要做出铁石心肠的事情来,人的心理,被残酷的现实扭曲的失去了本来面目,自己都觉得不能理解自己,何况别人?

真是: 生存之道无对错,自己难过对谁说?

保命第一求轻伤,刀刃自身需忍着。

玉芝看着嫂嫂难为的样子,只好安慰道:“实在没办法,就留一个,这两个孩子都大了,留下那个都成,利脚利手的,就是照顾好吃穿就行了,我这里你就放心吧,对你留下孩子没意见。”玉芝此时明白了,大嫂来看自己的心理,给自己赔情是个由头,实际是要安排孩子是真。前边有婆婆挡着,自己也不能说出什么话来,只好做个顺水人情,只是担心,嫂嫂丢下孩子,她自己的心里如何受得了?

“婆婆年纪大了,这孩子又淘气,以后还要你多多的费心了,吃喝穿戴全要靠你了。”姬凤月恳切的对玉芝说。

玉芝依然站在女人的角度上,给嫂嫂安慰道:“嫂子你放心,孩子我会照顾好的。一大家子人,拉扯一个孩子,不会太难的,就是你在那边,照顾你的孩子,还有人家的孩子,这后边再生个,这亲的假的,要落闲话,以后你要受作难了,你要小心做事才是。”

玉芝给嫂嫂说着宽心话,心里却想:女人怎么这么难活?生活怎么就这么难过?看着大嫂,她也要受骨肉分离之苦。想起了女儿草草,不由得眼里泛出泪花,自己也分不清是同情,还是自己想闺女了。两个女人,就这样泪眼相对,内心有着不同的酸楚,默默的向对方倾诉。

姬凤月住了两天,就要走了,她给儿子张杰不知嘱咐了多少遍。临走时不舍得离开,抱着儿子泪水长流,她再次向孩子叮咛道:“你和奶奶住些时日,过些天妈妈就回来接你,你要听奶奶的话,听婶娘的话,妈妈不在,你别淘气,你听清楚了没?”孩子天真的点头答应。

姬凤月被扶着走到车旁,她回头看看孩子,看看送她的婆婆,以及玉芝、国良等,泪如泉涌,所有的一切,在她的泪眼中变得模糊不清,泪水挡住了眼睛。她想再多看看孩子两眼,拼命的想把泪水挤干,不让泪珠挡住视线。

然而,泪水就像决堤水坝,多的无法阻拦。整个人都浸泡在泪水之中,两条腿似乎被泪水泡的发软,自己无法站立,扶着她的人,几乎是把她抬上了马车。马车缓缓的行驶起来,姬凤月禁不住大声哭了起来,张杰也哭着,母子的哭声在张家堡飘荡。

姬风月探出头来,她的手在空中抓着,似乎要抓住孩子的声音。一切都是徒劳,什么都没抓到,只听到孩子的呐喊声,无奈的她,只有拍打着车厢,来发泄自己的痛苦。

张杰哭喊着:“妈妈,你早点回来接我,我等你回来。妈妈,我等你回来……”孩子还处在梦幻中,等待着母亲的归来。

然而,归期等于无期,距离成了母子难以跨越的鸿沟,现实,碾碎了母子连心的情感,从此再无瓜葛,再无机缘相见。在场的人,听到孩子的哭喊声,都流下泪来。远去马车在人们发泪水里变得模糊不清,很快淹没在泪水里。

张国良紧紧的握着拳头,泪珠在眼里打转,而无法抑制。背过身去,抹着掉下眼泪。他尽管是保长,大家都叫他二老爷,可面对现实,觉得自己太无能,无法掌控家里发生的一切,阻挡不了眼前的事情发生,眼睁睁看着大嫂,将侄儿带走,哭声,震碎了泪珠,撒落一地。

玉芝也不停地抹着难以控制的眼泪,就像自己女儿离开那时,一般的模样,一般的场景。

老太太一只手紧紧地牵着孙子的手,另一只手抚摸着孙子的头,两行眼泪不断线的往下流,她顾上去抹眼泪,任泪水长流,手拉着孙子,生怕松手,就会失去孙子一样。

给孙子,老太太也不知说什么好,不知怎么样才能安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在她的心里,刀割一样难受。如果儿子在,就不会出现今天的骨肉分离。家散了,就是因为家的柱子倒了,悲剧就是从儿子倒下去的那一刻开始,接下来,一切都变得无法阻挡,不可收拾。

真是: 活难舍,死好离,泪眼回首千百回。

前撕扯,后牵挂,刀割亲情难舍下。

泪水涌,哭声疾,满腔苦楚诉向谁?

喊天地,都是空,伤感心碎泪潮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