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浊流滚滚 > 第42章 得儿子欣喜若狂 满月酒喝出忧愁

浊流滚滚 第42章 得儿子欣喜若狂 满月酒喝出忧愁

作者:泾河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1 00:24:57 来源:小说旗

老年得子的九先生,自然高兴的不得了,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笑脸赢得客人来,只要有来客就摆酒席,让来客吃饱喝足满意而归。来客自然也有礼品相送,有的逮只鸡,有的提着鸡蛋,有的提着小米,真是五花八门样样都有。

邻村受过九先生救治,看过病的人,听到九先生喜得贵子,就像有了报恩的机会,纷纷提着礼品,前来道贺,唯恐落于人后,韩家庄,顿时热闹起来。

这股风,自然也吹到了张家堡张国良的耳朵里,他们不仅私下关系很好,又是未来的亲家,不去道贺,那是说不过去。他还有一个心理,就是想去看看未来的儿媳,每次见面,他都感到金珠有了变化,长大了许多,心里也是暗自高兴。

于是张国良准备了贺礼,赶车来到韩家庄,走到九先生门口,也是不打招呼,直接烧起来火堆。外边有浓烟升起,其他热心人就通报主家有客人到。九先生出来看见,亲家亲自登门,那又是一番激动,上前拉住张国良的手,热情的摇晃着,客气话直往外溢:“亲家忙于公事,也能抽空登门,真让你费心挂念了,实在是太不该了,快屋里坐。”

“九哥喜得贵子,我岂能不来道贺?来晚了你可莫要怪罪。”张国良说着拱起双手。

九先生立刻应道:“哪能怪罪你?到我这里,你就是贵客,你没听人说,宴席好摆客难请,我怕请你,你不来赏光,那才叫怪罪下了,一点面子也没了。”

两人一番寒暄后,进到九先生的药房坐了下来,九先生也和前边一样,赶紧生起茶炉,给亲家把茶先熬上,又取来烟让他抽,总之,不能让嘴停下,不吃就喝。

张国良坐定,和九先生拉起家常,闲谈中说起孩子起名的话题,张国良笑着说:“九哥也算是有文化之人,这孩子的名字可别起那低俗的名字,什么猫呀狗呀的,名字起不好,以后对孩子的前途有影响,动物那是难入大雅之堂的,和动物沾边,都不能起名。”张家以前请过先生,对其名有着严格要求,所以他就给九先生提醒道。

庄稼人,读书人少之又少,文盲一大片,给孩子起名,那是看见什么起什么,叫响就成。男孩就有猪蛋、狗蛋,女孩就是这花,那草,没个讲究,只有起大名才找先生,这些张国良是再清楚不过了。

对于孩子的名字,九先生也是煞费苦心,从老婆怀孕,就开始斟酌了,这样那样的都不中意,最后想了一个名字:金豆,觉得这个比较满意,并且在心里整天的念叨,今天亲家问起,他又觉得说不出口。怕保长笑话,就反问张国良:“我还没想好,亲家有什么好听的名字说说,让我听听行不行?”他想知道亲家公有没有更好的名字。

张国良顺便问问,只是说句客气话,没想到九先生反问过来,就说道:“那就要看你家排坊是怎样的,不能乱起,要不就乱了规矩。”

九先生应道:“孩子这辈名字在金字上,老大的三个儿子,大儿叫金铃,二儿叫金瓶,两个女儿叫金玉,金簪,最小的叫金财。我女儿叫金珠,老三的三个女儿叫金叶,金枝,金环。你看我这个儿子叫金啥好?”他把叔伯姊妹的名字都说了一遍,看能否得到启示。

张国良也就沉思了片刻,哈哈的笑着说:“你家把金占完了,这名字也真不好起。银没占上,就叫金银好了,听名字就知道你们家都是财迷,起名字的人太爱财了,这就叫名从心起,知名字就知道心中所向。”张国良开着玩笑。

九先生听了后,也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还真是,这些名字就是出自于九先生,真应了名从心起了,他真是盼着全家,有着许多金银财宝,有着花不完的钱。

真是: 起名也有自心理,所想体现在名里。

都想名能带好运,那知命运悖常理。

张国良虽然说着话,眼里还是东张西望,似乎寻找什么。

九先生何等聪明,看见后,心里就明白。他进里屋,让女儿金珠,给张国良端一碗水过来,让他瞧瞧。张国良看到七岁的金珠,比前边见到的时候,个头高了许多,心里抑制不住的高兴,和九先生说话的声音更大,笑声更为响亮了。

两人的笑声,传到了梅花的耳朵里,李梅花知道天天来客,都没听到九先生的笑声,今天怎么就这么高兴?因月子里不能出门,她就问大嫂道:“大嫂今天是谁来了?孩子他大这么大的笑声?”

梅花坐月子,也没人伺候,只得依靠大嫂。这来客做饭,也就落在大嫂身上,大嫂也就习以为常的准备酒菜。就这样不间断的来客,持续十几天,三媳妇又帮不上忙,真把刘桂香忙坏了,自家也没法开灶,老大也成了弟弟家陪客吃饭的主人,两家又合在一起了。

听到梅花问话的刘桂香,高声应道:“是张家堡的张保长,你的亲家公来了,你看老二都乐成啥样子了?别人可没这么大的面子。”桂香嘴里说着,心里来气,这老二家婆娘坐月子,自己却天天上锅做饭,可有话说不出来,这个家中就只有她能立在锅前,老三婆娘腿脚不方便,就连自家孩子都要她来招呼,话语中都不免带着气。

梅花听出了大嫂的弦外之音,心里也想,这次坐月子,多亏了大嫂里外照应,要不自己的命也说不准都保不住,对大嫂也是心存感激,大嫂说啥她都不能在意,都装自己没有听懂。自己硬撑着身子起来,在自己的柜里,翻出一条从货郎那里,换来的自己也没舍得用的床单,和自己织布机上织的,染得色泽极不均匀黑布,放在炕上,给大嫂说道:“大嫂,咱这个家,里外都靠你来照应了。我这没啥来表达我的心意,这床单你拿去铺在炕上,黑布你拿着给大哥做条裤子,你千万不要嫌弃。”梅花心里想,再多的客气话,不如来点实际的实在。

“梅花妹子,你这就见外了,咱们一家人,对我还客套上了,你快收起来,这些东西我不能要,留着你自己用吧。”桂香也客气起来。两人你推她拒,相互谦让,最后还是梅花装着生气,桂香才不再推辞。桂香不再说啥,忙着准备饭菜去了。梅花看到心里乐了,在她看来,好话说一大箩筐,也无济于事,只让人感到你虚伪,还是来点好处,才能打动人心。大嫂态度的变化就能说明问题。

晚上,九先生进屋,梅花问道:“掌柜的,你今天招待张保长,听说他们家遇事,都把家都拉了,现在很不景气,这金珠的婚事还能保持住吗?他是不是和咱套近乎来了?”

九先生慢慢地说:“妇道人家,懂得什么?常言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张家虽然没有以前强大,可它的根基还是很坚实的,我们和他不能比较,在三道梁上,也是无人伦比的。能和张家堡结亲,不仅仅是把女儿的未来安排好,对咱们家,也是一种荣誉,能提高咱们家在三道梁上的地位。你给我听好了,这话你千万不能在旁人面前说起。惹出是非来,把女儿的婚事搅黄,我就要和你算账。”九先生最后用上了严重的口气,梅花被说的没了词,只是用眼睛翻着看了一下九先生,心里想,谁知道他们家以后怎么样?心里是一肚子的怨气,嘴里却说不出话来。他一个女人家,只站在自家的角度看事情,哪就老伴的眼光远?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孩子的满月,九先生清楚,自己的亲戚多及人脉广,提前买到一头大肥猪杀掉,准备好酒菜,就想好好款待来客,一则表达对来客的谢意。更重要的是彰显自己后继有人,以及自己高兴的心情。

这天早晨,各方亲戚及友人,不约而同的向韩家庄奔来,前来喝满月酒。尤其是那些提前烧过了的人,更是兴高采烈,不放过这个好吃好喝的大好机会。他们相互串联,摆着一则道喜,二则报恩的心理,一同在去往韩家庄的路上。

真是: 有用巴结人上人,笑脸热情献殷勤。

人情冷暖见心底,贫穷低下无人问。

不知从那里来了一个化缘的和尚,路过韩家庄,看见此景,便尾随前来,想讨个好彩头,让施主多施舍点。和尚的到来,欢天喜地的九先生看见,心里很不痛快,自认为不吉利,但也不失大体,让人给端来菜馍让饱吃一顿,自己忙别的事去了,实际上就是想躲开他。

和尚吃素,又不喝酒,所以只能端点素菜,和尚吃饱喝足后,不见主人,就让人去叫九先生,言说有话要讲。在和尚心里,遇到这等事情,不让施主施舍点怎么能过得去?

九先生正在招呼亲家张国良,说的正热乎,有人来给他在耳边说:“和尚不走,叫你有话要说。”听说和尚叫他,九先生就有点不乐,心里明白是要让他施舍,孩子满月是高兴事,不好发作,耐住性子来见和尚。和尚见了九先生,口若悬河的说了起来,积福行善,与佛有缘的话说了一大堆。九先生一句话都未听进去,他不耐烦的说:“别说了,别说了,我有好多客人需要招呼,忙得恨不得分身招呼客人,没时间听你细说。”顺手在兜里掏出一块银元,塞到和尚手里说道:“你赶紧走吧,我忙的很。”说完,转身就走了,不再搭理和尚。

和尚发愣的站在那里,看了看手中的一块大洋,觉得施主太吝啬,给的太少。看到九先生背影,给旁边人说道:“施主太爱财,太涩皮了,这种人,我神是不会保佑他的,他就是再守财,也攒不够给儿子花的钱。儿子以后必会贫穷潦倒,缺吃少喝,难以善终。”说完,转身而去,和尚生气了,就说了诅咒之言。

周围的人听了,都付诸一笑,认为和尚没讨到钱,就胡言乱语,有诅咒他人的意思。但谁也没有在意,很快都投入到喝酒中去了,他们海吃海喝,真有把九先生准备的酒,喝不干,不罢休之势。还有人喜欢把气氛搞得热闹的人,弄来红颜色,把九先生和大哥韩兴仁,涂成大红脸,在月子的梅花,以及大嫂刘桂香都没放过,各个红脸,以示吉庆。

和尚留下的话,被那些多事的人,送到了九先生的耳朵里,九先听了气愤的说:“真是晦气,孩子满月怎么就来了个和尚?这分明是嫌给他施舍的太少才胡说八道,这些好吃懒做的人,就会利用神灵哄骗于人,还要说出一大堆的歪理来,人岂能相信他的胡话?他们只知道让人施舍,自己坐享其成,完全是一帮不劳而获的二流子,靠着骗人生活的吸血鬼。”虽然话说出去,解了解自己的怨气,心里却结了一个疙瘩,永久的藏在心里,韩家的满月酒,在热闹,兴奋中结束了。

张国良吃完满月酒,九先生送到大门口,才举手道别。张国良晃悠悠的坐上了马车,铁娃赶车回张家堡。一路颠簸摇晃,酒不但没有醒,又添几分醉意。他也为九先生生了儿子那兴高采烈的情绪所感染,对着赶车的铁娃,手舞足蹈的说了起来:“这人生最大幸事,就是生儿子,你看九先生的高兴的劲,就是有传承家业,顶门立户的后人了。男人拼命创业兴家,没人继承,那给谁奋斗呢?那一生不是白忙活了嘛!儿子就是创业的动力,儿子就是家的传承,你说是不是?”他把心中的话,说给铁娃。

铁娃应声道:“二爷说的对,是这个理,谁不盼着家族兴旺,后继有人?”

一路上,张国良说什么,铁娃都是附和着,顺情说着好话。到家了,铁娃将保长扶进门,自己去卸车拴马,一路上,二老爷的话,几乎把他的耳朵给灌满了。

酒劲未过的张国良,回到家里,还是兴奋的合不拢嘴,逢人便说:“九先生得了儿子,那叫一个高兴,老人言,莫错传,老来得儿子,胜过得银子。”听到的人,都在点头称是,没有一个人敢说一个不字。

张国良进门看到玉芝,一把拉住说道:“你要给我生儿子,给我生儿子。”玉芝看到丈夫酒醉的样子,应声:“好,好,好,给你生儿子,你喝醉了,进屋躺着,酒醒来再说生儿子的事。”说着就扶丈夫进了窑洞,让躺在炕上,又去做醒酒汤。

玉芝心里想着纳闷,想着丈夫喝点酒,怎么就把持不住了,人家得了儿子,你跟着瞎高兴啥?又不是自己得儿子了。再说,都在生孩子的年龄,谁还生不了?看以后生的儿子多了,把家产分成了八瓣,你看能分过来不? 这些都是在自己心里想,在当家的面前,那是一个字都不能说,千万不能扫他的兴趣。顺情说好话,不惹他来骂。

真是: 日月轮转天循环,生儿育女皆自然。

只因心理百般样,人生百态汇世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