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浊流滚滚 > 第8章 欲娶亲操办婚事 神仙地飞出凤凰

浊流滚滚 第8章 欲娶亲操办婚事 神仙地飞出凤凰

作者:泾河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1 00:24:57 来源:小说旗

张家堡几年来一直没有大的喜事,二老爷要娶亲,就成了当前天大的喜事,张管家忙着看吉日,挑时辰,给各位亲戚,以及县里乡里各方绅士,递送喜帖。喜日子定在五月初二。

大哥张国栋得到兄弟要成家的信息,也是喜出望外,特此安排好手上事务,趁着兄弟婚事,准备回家团聚。有着太太派头的姬风月,提出让张国栋弄辆车送行,这远路上没个专车怎么行,怎么能体现州长的身份,张国栋迫于太太的要求,就私下弄了一辆汽车,就让把他们送到槐庆府。太太见有了专车,便把自己和孩子的换洗衣服,以及其他东西装了几箱,张国栋也给家里带了点特产,结果,一个小小汽车,就给塞得满满的。他便携妻子以及两个孩子张杰,张裕回到西安,去到老三张国才住处,商量着一同回家,给兄弟办喜事。

在西安城防司令部的副官张国才,也给上司打了招呼,有事告假。老三想,这年头土匪四起,路上不安全,便带上两个勤务兵路上护送。也在城防处,搞了一辆车,给母亲和家里人带了一大堆东西回家去,两辆车,一路开往槐庆府。因为他们到家需要待几天,都主张让车把他们省送到槐庆府,再让油坊掌柜张亭,雇用马车,拉着一家人回家。

两个车到了槐庆府,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张亭雇来两辆马车,一个车拉东西,一个车拉人,才把他们全部转回家。

见到两个儿子回来,老太太想儿的相思病,一下子去掉了,顿时也是心里乐开了花。她心里认为,二儿子喜事,让自己在外的两个孩子,借机回家团聚,又能给二儿子办一个祥和,吉庆的婚礼,沾沾喜气,真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喜日子就要到了,远路亲朋已提前赶到张家堡,堡内已是人声鼎沸,人人脸上充满喜乐,场面极其热闹。

有着预期的婚事,二老爷张国良的心情自然高兴,看到玉芝沉默寡言的时候,开导几句,所有一切,都按照他的意愿正常进行,没因玉芝的心情而改变。激动的心情,欢乐的气氛,使得张家堡的每一片土地,都露出喜庆的色彩,张国良被这喜庆的气氛感染,并陶醉在其中。

天刚黑,张家堡里外,都挂上了红灯笼,城堡出门的路边也不例外,喜庆的气氛,给一家人增添了喜乐的心情。给玉芝办喜事,自己本应高兴,可她就是喜不起来,她看着自己有空闲时间,便离开忙碌的人们,走到崖顶那棵参天松树下。这里一切都很寂静,她在树下静静的坐了下来。看着远处那一排灯笼,心想着,这条挂满灯笼的路,把自己引向了幸福,而自己的女儿,却没有能跟着她一起走向幸福。半道上的离别,在她心里留下永久不能愈合的伤口,她眼泪不由得潸然而下,口里自言自语道:“草儿,你别怨恨妈妈丢下你,你能否托梦给妈妈,告诉我,你在那里?”晚风轻轻的吹拂她的头发,树下觉得很静,可松树的树叶,在高空被风刮的嗖嗖作响,仿佛因为这里太静,它想给这寂静的夜里添点活力。也仿佛看到忧伤的玉芝,想给她唱支欢歌,送去一点心灵安慰。然而,一切努力都于事无补,树枝舞得再欢,也带不来快乐,不但没让玉芝快乐起来,反倒增加了悲伤的气氛。

对着星空,玉芝不知道该说什么?她没法解释,只有自己悔恨自己,到死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自己怎么就轻易的放开了拉着女儿的手?女儿那活泼的身影,那流着泪的眼睛,那撕心裂肺呐喊声,不时的在眼前浮现。她狠狠的击打着树杆,粗糙的树皮划破她的手指,血从手指间流出,流到树杆上。她感觉不到疼痛,身心麻木的她,失去了任何感觉。对女儿那份愧疚,填满了她的整个灵魂,使她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来到张家堡,对着那既热情而又陌生的面孔,她只能笑脸相迎,笑的那么做作,那么不自然。就在婚礼即将来临时,老太太曾训教道:“玉芝,你的伤心我都知道,这些都过去的事了,你就要把它忘掉,想也没有用,现在只能一心一意的,做好成亲这个大事,完了婚,你就开始新的生活,不能整天哭泣,用眼泪洗脸,把这个情绪带到结婚中来,不吉利,你考虑清楚,如果还是老样子,依我看,这个头就别梳了。”

对着老太太的训斥,玉芝当面承诺,保证改过。可她想她的女儿,这个情感没法压抑。她只能在这避开人们眼光的角落里伤心,只能在这寂静的大树下,向大树诉说自己的无奈和难过。逆来顺受,成了这个弱女子活下去的唯一出路,她已经没了别的路可走。

她把自己的情感,深深的压到心底。母爱,在这适时生存的环境里,显得那么渺小,那么的不堪一击。而思念又如坚韧的细丝,深深的缠绕在她的心上,使她没有办法解开,也没有办法除去,就这样夜以继日的折磨着她。她眼里流泪,心里滴血,受着思念和悔恨的折磨。当着人面,又要强带笑容,把哀愁埋在心底,一切都要听老太太的指挥,她成了一个没有自己主见的傀儡一样,任人摆布,。她不想这样,可她渴望幸福,渴望家庭,渴望有一个稳定的落脚地,不得不顺从着命运的安排,此时的她,感觉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推着她走向看似辉煌的尖峰。

真是: 纵然前去贵妇显, 难抵思女心含酸。

生存路上做人难, 心藏伤痛面欢颜。

槐庆府是县老爷办公的地方,据说是从唐朝就有的名字,延续至今,如今成了县城,尽管是个山城,但他管辖着方圆一百多里地,也是这个区域唯一的一个大城镇。

由于县政府的定位,这里自然成了来往商客必经之地,因而经济贸易异常繁荣,在这繁荣下面,也掩盖不住其鱼目混杂,藏污纳垢。

张国良的喜帖,自然送到了高县长的手里,本来区区一个保长,根本不入县老爷法眼,可有着比高县长高级别的州长张国栋的存在,使得高县长,不得不放下自己的身段,高看保长张国良一眼。张国良要办喜宴,高县长就放出口信,要前去祝贺,张国良得知,也就特地邀请了高县长。

高县长知道张国栋要回来,心里也想趁机巴结一番。趁着他弟弟办喜事,前去拜访,于情于理都能说得过去。走向上层,没有人脉关系,那是办不了大事情的。无论如何,不能失去和张国栋的交往的机会,而影响仕途。他心里很清楚,官大一级压死人,无人提携运不通。

高县长要去赴宴,因路途遥远,只好提前行动,县里日常事务,交于手下文书唐思远,吩咐他有什么重大要事,就等自己回来处理,便坐上马车,欣然前往。

唐思远身为文书,没人呼其名,都以唐文书称呼,在唐思远心里,干一天县长的事,那就要拿出县长派头,心里高兴,自然就飘起来。在县衙坐不住,就想在外边显摆一下自己的权势,要不谁知道自己掌大权了?中午吃饭,就去了县里最大的饭庄《醉香楼》。

“唐文书大驾光临,楼上请,”因唐文书和县长光顾过饭庄,店小二自然认得,所以使劲的呐喊着,唯恐来客听不到。唐文书上楼,进了一个包间,点了几个小菜,要了一壶酒,自斟自饮起来。

喊着无心,听着有意,正在楼下坐着吃饭的崔老四,却听到心里,抬头看着唐文书,只见他一个人上了楼,便有心和他接触,提着一壶酒,上楼去包间和唐文书搭讪。看到唐文书,高声问道:“这不是唐文书嘛,怎么一个人独自饮酒?一个人独饮有什么意思?不如我们一起畅饮几杯,我请客,交个朋友,店小二,加个猪肘子和腰花。”没等唐文书答应,崔老四就坐到他的对面,一副来着就是朋友的气势,给对方斟满酒。

唐文书愣了一下,这个人生面不熟,他为什么和自己套近乎?又想到,自己在县城,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那个不想巴结。看到崔老四那么热情,也就随和了一句:“怎么好意思让你请客,我们好像不认识呀?你是?”唐文书反问了一句。

“我平民一个,唐文书那能认识我?今天在这里相见,也是一个缘分。我是做粮食生意的,在中街有个粮行。看见你一个人独饮,我也一个人,就凑过来搭个伴,交个朋友,没其他别的意思,唐文书大可放心。”崔老四解释着,深怕唐文书对自己起疑心。顺便喊了一声店小二:“小二,快点上菜,别耽误唐文书的公事。”顺便端起酒杯,给他敬酒。

唐文书看他很热情,觉得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那就没有了人缘,也就没有推辞,和他碰杯对饮。

其实崔老四有着自己的目的,也绝非乱请客那种人,就是不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用心。他在中街有个粮行,名字叫《五凤粮行》,也是依粮行作掩护,给五凤山土匪“大屁股十三”当眼线,提供各种有用信息,给土匪提前探地。《五凤粮行》,也成了土匪销赃的交易所,抢来多余的粮食,差人送到这里,通过这个渠道换成银元。再把准备好的面粉,拉去五凤山,给山上的土匪供给,使得土匪长期生存下去,有个保障。

前几天,一伙土匪,夜入一个村庄,因天黑,道路不熟,抢人逃跑时,五凤山的二掌柜,外号花头豹,不慎掉下高崖,落在一家人的院子里,腿被摔断,当时没能跑掉。

村民呐喊声四起,其他土匪惊慌逃窜,也没顾得上这个二掌柜。摔断腿的花头豹,被乡民抓住送给官府,官府自然把他关在县城大牢。

大屁股十三,虽然手下几十号人,来县城劫狱,还是有点胆怯,毕竟守城的保安队,手里有枪,人家是政府的人,名正言顺地把守城池,他只怕没救出人,自己要折了老本。

这个花头豹,是个死心塌地,跟着他的一个得力干将,要是一帮其它走卒,那才不管他的死活。不管此人,有点舍弃不得,又怕其他人心寒。就派手下来找崔老四,让他想办法把人捞出来,花点钱,比丢命要划算,球踢给了崔老四。

崔老四想,要想捞人,先得疏通关系,他想暗地里和高县长拉线,送点钱,看能否把人放掉。谁知,高县长对土匪深恶痛绝,放出狠话,一旦落实土匪罪名,杀一儆百,严惩不贷,绝不手软。此路根本走不通。崔老四正在发愁,今天碰到唐文书,想着能把唐文书的关系疏通,只要在这里打开缺口,救人就有希望,所以,有意接近唐文书。

崔老四殷勤的给唐文书倒酒夹菜,亲热就像亲兄弟,唐文书也是毫不客气的大吃大喝,一副大老爷的气势。在他看来,送来的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想动他的心思,那还要看看本爷高兴不高兴,两个人各怀鬼胎,相互敬酒,各不明说。

酒过七成,各自的话都多了起来,唐文书有点飘飘然,在崔老四面前吹嘘起来:“兄弟,不是我自吹,高县长他离开了我这只笔,那他是玩不转的,槐庆府,我说话是有这份量的。在槐庆府,一般的人,我也是看不上眼的。”在他心里,怀庆府的官,那就是喝酒喝出来的,喝着酒,掏着买路钱,啥事都是一路畅通。一般人是没资格和他对饮,他是不给面子的。

“兄弟,真有本事,前途无量,这槐庆府就是为你造的,为你的大好前程干一杯。”崔老四竖起大拇指,极力的恭维着,他已经觉得这是一个有缝的蛋,自己一定能钻进他的肚子里去。

又是几杯下肚,唐文书的舌头已经直了,但毫不影响自己的买弄和自吹,他毫无顾忌的说开了:“你兄弟真是痛快,我们萍水相逢,你够义气,今后有什么事就找我,槐庆府,没有我唐某人摆不平的事。”真是吃了人的嘴软,唐文书开始许愿。

崔老四想着,自己的火已烧到火候,有这样的知己在县衙,自己办事岂不方便许多,以后用得着的地方多的去了。他把自己的兜里的银元摸了摸,想给唐文书送点,说不准今天就能办成了。但嘴里还是和唐文书客套:“兄弟说话小声点,小心隔墙有耳,这话要是传出去,高县长听到,那就对你不利了。”崔老四低声的劝着,表现出自己对他特别关心。

谁知唐文书却放开嗓子,继续说道:“高县长到张家堡吃酒席去了,耳朵再长也听不到,没个三五天,他是回不来的,现在槐庆府是我说了算,谁要是敢嚼我的舌根,我马上让他进大牢,拔掉他的舌头,你有这个胆量去嚼舌根吗?”唐文书给崔老四放着话。

唐文书的话,让崔老四吃了一惊,连忙说道:“这个你放心,兄弟我和你那是如同亲兄弟,不会漏出半点闲言,我敢给你保证。”

唐文书哈哈大笑道:“跟你开了一个玩笑,看你紧张的。哈,哈,哈,哈。”

崔老四这才笑着说:“这个我懂得,咱兄弟谁跟谁?你我信得过,我你也放一百个心,吃菜。”他嘴上劝着唐文书,可心里却想,高县长去张家堡吃酒席,这张家堡还真有面子,他也知道,当街就有张家堡的油坊,只是个山里富户。可高县长能去吃几天酒席,就让他摸不着头脑,更没想到这唐文书有这样的权利,心肠如此狠毒。

好奇的崔老四,顺嘴问道:“张家堡有什么事,能让高县长去吃三四天的酒席,谁这么有面子?”又给唐文书斟酒。

唐文书夸夸其谈道:“兄弟你不知吧,这张家堡人,那是在去往西安的路上,从来不住别人店的,因为人家处处有店。这还不是主要的,张家堡的大少爷,那是商州的州长,那是高过县长的大官。三少爷又是西安城防团部的副官,有军权。听说这次,是老二死了老婆,现在要给续房,就这续房,也操办的特别大。老大拉回几个大箱子,里边装的肯定是在商州捞的财物,那是少不了大洋和金条。这张家老大,肯定把商州的好东西,全都拉到他家去了,我们的高县长也是去巴结人家的。”张家兄弟,只顾自己财大气粗的买东西,带回了一车去,在油坊倒车时,却被旁人看见,就有人夸大其词的传疯了,唐文书不知在谁的口里得到传言,得风就是雨,张口就来,说得就像自己亲眼见了似的。在他眼里,别人都是愚不可及,哪有自己见识广,知道的多,天下没有他不知道的事。

崔老四听明白了唐文书的话,心里想,这个张家堡,还真不简单。看着唐文书已有醉相,给他送钱也是白搭,不如等他清醒后,再做打算。就说到:“今天真是幸会,吃的也差不多啦,唐文书你还有公务,不能因咱们吃酒,影响你的公务,以后有的是机会,我们再好好的痛饮,你这个兄弟我是交定了,小二,结账,这里全算给我。”

唐文书正喝在兴头上,听见崔老四的话,心里有点不爽。听到崔老四要全结账,也就说不出啥话来,醉意中倒有几分清醒。想着今天是自己当县长的时间,不能出了差错,要是出了问题,高县长回来也不好交代。就对崔老四说道:“兄弟说的真是,我公务在身,不能耽误,兄弟你人真好,以后我们再喝。有事就找我,我办事保证让你满意。”唐文书一边许愿,站起身摇晃着就要走,崔老四连忙上前扶着他,直送到大门外,看着他远去,才回头去结账。

回家的路上,崔老四心里想,怎样才能打开唐文书这个缺口,又想唐文书说得张家堡的事。突然,他脑洞大开,如果把张家堡这个信息,给大屁股十三传去,让他把张家堡连窝端掉,岂不美哉。

张家堡娶亲肯定收下礼金,老大又拉回几大箱财物,那非金即银,肯定是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还有这个高县长,抓住他,还愁他放不掉一个牢犯?想来想去,觉得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主意,不能失掉这个良机。大屁股十三不是吃素的,定能拿下张家堡,吃掉这块肥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想到这里,他热血沸腾起来,当下决定,立即送信去往五凤山,向大屁股十三禀明一切,回到粮行,着笔给大屁股十三写信,只见他写到:

十三爷:据可靠消息,三道梁上张家堡,保长张国良明天娶亲,高县长都亲自前去道贺。其家兄张国栋在商州做州长,回家来拉有一车金银财宝,并且收有大量礼金。张家是富甲一方的财主,如能借势拿下张家堡,夺得财宝和粮食,那肯定会有硕大的收获,十几年吃用不完。如果能把高县长一同捉拿下,那救回在押兄弟,那也是一句话的事。明晚就是大好时机。望十三爷拿定主意,莫要失掉发财良机。

崔老四写好信,怕手下其他人耽搁了好事,立刻派自己的心腹亲信,崔虎前去送信,让他火速亲自送到,不得耽搁。崔虎不敢怠慢,立即牵马,火速奔往五凤山报信而去。

真是: 凭空得来流转言, 当成真信百里传。

掠夺一切给自己, 土匪心贪真无厌。

五凤山距离槐庆府也有百十里地。传说中,玉皇大帝巡游时,看见渭河以北,山梁迭起,沟壑纵横,地势不平,难以耕种。欲将渭河以北的山梁,一夜间夷为平地。就派天蓬元帅,也就是后来的猪八戒,赶着天牛,拉着天耱,耱平山梁到榆林以北,将黄河之水赶到蒙古,顺山西以北地界,直接到山东入海。谁知这个天蓬元帅,从渭河北岸走起,刚起步就打起盹来,最后索性停下来,躺在耱上睡着了,天牛也随之卧了下来。鸡叫一声,天牛惊醒,腾空而走。天蓬元帅慌忙起来,看天时已过,只好回天庭复命。

渭河北岸,就形成了秦川平地,天耱前涌起的土块,形成后来渭北黄土高原的前沿,五凤山山脉也就是其中涌起的一土堆,最后形成,绵延百里的山梁,和拔地而立的山峁。天牛卧过的地方,就成了高低起伏,地势不平的丘陵地带。黄河水没被挡住,从北向南横冲而来。这些丘陵,又被万年雨水的冲刷,又成了道道深沟,沟壑纵横,小河穿流,从而形成今天这般景象。玉帝的一番美意,毁在贪睡的猪八戒身上。

五凤山的名字也大有来头。相传唐朝武则天执政年间,派天师袁天罡,李淳风两人给自己选择墓地,两人都能上观天文,下知地理,和鬼神交流,有着超人想象之能。

两人同时分别从东西两门出发,为武则天寻找最佳墓穴位置。经过数月寻找,最终两人都选择在五凤山。两个人在地穴处做了标记,一个埋了一个铜钱,一个插有一支钢针。当后边人去查看时,奇巧的是:钢针插在铜钱的孔里,就是两人选择在一个穴位——即五凤槽。

这件事报告给武则天,武则天就命李淳风领人开始动工,修建墓穴。谁知,在开始动工时,在选择的地方,挖出一个巨大鹅卵石,如同凤凰蛋一样。难以撼动鹅卵石,挡住了路,施工者只好上报李淳风,李淳风认为,凤凰蛋不能破坏,破坏了它,就等于破坏了风水。就让施工者,顺山势走向的方向,移后至五丈,让往下继续开挖,谁知又挖出一个巨大的平板石,等凿开石板,出现了一个宽有一丈,深不见底的空穴。就像有着一个巨大的天神,把石山劈开两半,上面又盖着巨大的盖板一样,这就是五凤槽。

掘开石盖不久,突然,只见五只凤凰,同时从地穴里飞了出来,四只飞的很高,朝南飞去,不见了踪影,只有一只飞的很低,盘旋着朝西南方向飞去,李淳风慌忙派快马跟着凤凰,看它飞向何处?快马跟着跑到乾州,只见凤凰飞落在乾州梁山,即今天的乾陵山上,不见了。李淳风慌忙上朝给武则天进书,他进书写到:

凤凰飞走失灵山,此地空留五凤山。

世间万般皆有缘,人愿哪能压神仙?

神灵妙指落凤山,就当遵循顺应天。

风调雨顺天夙愿,保唐江山万万年。

武则天听罢,就改变了主意,既然是神灵的安排,就让把自己安葬在乾陵,合葬在李治身边。五凤山也从此得名,随即梁山就得名为落凤山。

五凤山也就成了天然屏障,坐落在川与山梁的最前端,方圆山头迭起。五凤山向东缠延几十多里,被泾河截断而止。泾河也硬性的把山梁拱开一个缺口从中间流了过去。经过万年冲刷,泾河两岸,山石也成了齐刷刷的绝崖峭壁。

有点土壤的地方,灌木成林,和深沟的灌木连成一片。五凤山四周,就形成自然天险。南部山梁,坡陡林密,断断续续的悬崖,节节而连。五凤山的北边,有着道道山梁,深沟相隔,丘陵迭起,森林密布,密林里混杂着灌木,挡着人的去路。因人迹罕到, 也就无路可走,这里有着方圆几十里的无人区,自然形成野生动物的乐园,野狼成群,金钱豹成了这个区域的兽中之王。翻越五凤山,穿越灌木林,要防止野兽攻击,也要提防蟒蛇的偷袭。所以附近的人们,没人冒险,都避而远之。

五凤山与三道梁,仅有几道山梁相隔,距离三道梁直线距离也就二三十里,沟壑里灌木丛生,人行走不通。有人烟的地方,只有羊肠小道,把各个村庄连接起来,南北梁的人就靠羊肠小道交往,路难行,加着沟路弯曲,道路就愈加加长,超过五六十里。路太遥远,靠着两条腿行走的人们,就很难够到。每道山梁,也仅疏通了通往槐庆府蜿蜒曲折的路。隔着几道梁的人,因路远就没了交往。

五凤山山梁走向,同三道梁的走向相同,让泾河将头拦断,不能向前延伸,山梁也就天长地久的盘踞在渭北黄土高原上。

真是: 神设鬼施出天险, 神奇传说千余年。

只因飞出凤凰鸟, 荒山野岭变仙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