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古连翘的奇幻经历 > 第61章 荀矩想要昭王离开北疆

古连翘的奇幻经历 第61章 荀矩想要昭王离开北疆

作者:数海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1 00:25:11 来源:小说旗

阁楼上,一扇小窗朝外敞开着,零散的雪花飘了进来,那是为信鸽特意留下的通道。

那只忠诚的信鸽刚归来,它正低头啄着为它准备的苞米,而水槽中的清水已被它一口气饮尽。

古连翘连忙下梯,取来苞米,将食碗填满,再端上一盆清水,小心翼翼地倒进了水槽。随后,她轻柔而熟练地取下鸽子腿上的竹管。

从梯子上下来,古连翘轻轻关上屋顶的门,覆盖上掩饰的字画。

她回到屋内,在昏黄的灯光下,古连翘取出竹管中的纸条,展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六个字:“这边已知老板重伤,明日巳时赶集”。

这是暗语,其实是说,“东丰国已知昭王重伤,明晚亥时将进攻云霄关”。

这是在南兆军的齐垦传回的情报,至关重要。

古连翘打开门,屋外雪花纷飞,寒风凛冽刺骨。

她赶紧回转身披上棉大氅,又锁上门,在夜色中直奔王春河的住处而去。

她携带着的寒风,推门而入。

屋内温暖的气息与外面的严寒形成了鲜明对比。

王春河正与欧阳慈、傅戈、小窦几人围坐在炉火旁举杯小酌,桌上摆放着一碟香气四溢的花生米,他们谈笑风生,气氛热烈。

王春河见古连翘进来,连忙放下手中的酒杯,招呼道:“来来来,古副将,快坐下暖和暖和,咱们正喝得高兴呢。小窦,快去拿个干净的杯子来,给古副将也倒上一杯。”

古连翘坐下来后,环顾四周,见都是平日里可以生死相托的战友,心中稍感宽慰。她说道:“王副将,我刚刚得到的消息,东丰国已经得知昭王中了箭,正在养伤,他们令南兆国进攻云霄关,时间就在明晚亥时。此事关系重大,我们得及早作好准备。”

此言一出,屋内气氛瞬间变得凝重,尽管众人早已做好迎战的心理准备,但得知敌人确切的进攻时间,心中还是不由得一紧,顿时陷入了沉默,神色都变得严峻起来。

王春河首先打破沉默:“我们得赶紧把这个消息告知监军,让他早作安排。”

傅戈点头附和:“是啊,昭王现在在病中,无法亲自指挥,这指挥权自然就在监军荀矩的手中,我们得尽快向他汇报。”

欧阳慈也说道:“事不宜迟,那我们这就赶紧去报告荀矩监军,他作出部署,我们才好行动。”

众人一同起身,冒着风雪,向荀矩的住处赶去。

到了荀矩的住处,见他的屋内已经熄灯,显然荀监军早就沉浸在梦乡里。

正当王春河一行人欲敲门之时,一名侍卫悄无声息地自屋顶跃下,拦在他们面前,低声呵斥道:“你们要干什么?监军大人已经休息了。”

王春河连忙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我是骁骑营的王春河副将,确有十万火急之事需立即向监军大人禀报。请您代为通报。”

侍卫闻言,冷冷地扔下一句:“等着。”便进了荀矩的房间。

众人焦急地等待着,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不一会儿,那个侍卫走了出来,面色冷漠地道:“监军大人很累,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王春河闻言,竟当场呆立,不知所措。

他从未遇到过如此情况,身为副将,竟有上级拒绝听取他的紧急汇报。

他的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忧虑。

古连翘见状,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提议道:“要不,我们去找魏同和宇文越吧,他们身为副监军,总该负起一些责任来的。”

于是,一行人又匆匆赶往宇文越的住处。

然而,他们再次被侍卫挡在了门外。侍卫以宇文越副监军睡眠浅、易受惊扰为由,拒绝通报,声称一旦打扰,必将导致他一夜难眠。

古连翘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怒火。这些从京城远道而来的大人们,究竟是来保家卫国的,还是来此享受生活的?国家边境形势如此危急,他们却如此懈怠,连紧急军情也不愿听取,这怎能不让人心生愤慨?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又折返回去,寻找魏同。

此时,魏同的屋内透出一抹昏黄的灯光,显然尚未休息。

他们暗自庆幸。

见他们前来,魏同颇为客气地将他们请进了屋子,脸上挂着微笑。

王春河连忙将东丰国怂恿南兆国侵扰边关的消息详细禀明:“魏副监军,东丰国蠢蠢欲动,边防形势已十分严峻。此事关乎国家安危,我们必须立即召集战将议事,确定应对之策。”

然而,魏同轻轻摆了摆手,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王副将啊,你何必如此紧张?你们不是一向声称早已做好了打仗的准备吗?为何此时却如此慌里慌张?好了,时候不早了,你们也都累了,赶紧回去休息吧!”

魏同的一席话,如同寒风刺骨,让在场的几人如坠冰窖。他们面面相觑,眼中除了愤慨,更多的是难以置信。

在这样一个危急时刻,身为副监军的魏同竟能如此轻描淡写、毫不在意,这怎能不让他们心生寒意?

夜色依旧深沉,寒风依旧凛冽。

他们默默地走出魏同的屋子,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愤慨。国家边境的安宁,何时竟变得如此微不足道?他们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但面对如此懈怠的监军,他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只能默默祈祷,愿国家平安,愿边关无恙。

大家踏着没过脚脖子的积雪,咯吱作响,步履艰难地回到了王春河的屋子里。屋内炉火熊熊,却难以驱散他们心中的寒意。

王春河沉重地叹了口气:“我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这局面,真是让人揪心。”

他向众人挥了挥手:“散了吧,大家回去睡觉,养精蓄锐,准备迎敌。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我们都不能倒下。”

古连翘道:“对,不管监军们如何对待这件事,我们都不能作壁上观。我们必须准备战斗。看来这场战斗非常严酷,因为我们面临考验是内外夹击。”

欧阳慈、傅戈和小窦也都纷纷点头:“对。他们不管,我们自己行动!不能让侵略者有丝毫可乘之机。”

王春河带着不容置疑的口气道:“明晚,我和古副将赶在亥时之前,上云霄关督察敌情,欧阳慈和小窦按原计划执行,参加荀矩的接风宴。监军问起,你们就说下午该我和古副将在云霄关当值。”

说罢,大家各自散去,回到各自的房间。然而,他们的心中却都沉甸甸的,仿佛压着千斤重担。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让他们每个人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们不知道,这场战斗究竟会如何收场,但他们知道,他们必须全力以赴,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百姓的幸福,他们绝不能退缩。

第二天,天公作美,是个难得的晴天,雪终于停了,风也住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皑皑白雪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然而,太阳并未能驱散北疆冬季的严酷,空气中依旧弥漫着刺骨的寒意。

荀矩一直睡到日上中天,才缓缓地从床上爬起。

尽管身体已经醒来,但他的精神似乎依然沉浸在梦境之中,一个哈欠接着一个哈欠,仿佛要将昨夜的疲惫全部释放。

他望着窗外那并不温暖的冬日阳光,感叹了一句:“这北疆的冬天,即便是阳光普照,也感觉不到丝毫的暖意,但总比那阴沉沉的天气要好上许多。”说到这里,他不禁开始怀念起京城的春光明媚和秋日的天高气爽,那些日子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

魏同和宇文越早已在屋外等候多时,见他终于起了床,二人连忙进屋。

魏同问道:“昨天晚上王春河来过,他有没有向你报告什么重要的事情?”

荀矩一脸茫然,摇了摇头说:“报告什么?我不知道啊。”

他随即把昨晚守夜的侍卫叫来询问。

侍卫恭敬地回答:“昨晚,王春河确实来过,还带着好几个人。我进屋时见你睡得正熟,就没忍心叫醒你。”

荀矩一听,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顾不得责备侍卫,连忙追问:“究竟是什么紧急事?值得大半夜地跑来汇报,你说来听听。”

魏同见状,连忙解释道:“王春河说他们接到了情报,东丰国怂恿南兆国今天晚上亥时要进攻云霄关。他们希望立即召集战将议事,确定应对之策。”

荀矩闻言,眉头紧锁,他追问道:“你是怎么回答的?”

魏同道:“我叫他们不要慌里慌张地制造紧张空气。你们若是像一向声称的那样,早已做好了打仗的准备,就没有必要临战了才来采取对策。”

荀矩听后,点了点头,赞许道:“好,回答得很好!就是要杀杀他们那自以为是的张狂气。”

宇文越在一旁插话道:“昭王手下的这几个人傲气都很重。你看我们昨天来的时候,他们那手忙脚乱的样子,还说准备好了。除了你的房间准备好了,我们几个在大堂晾了一个时辰,才腾出房间。整个屋子冰凉,湿气又重,炉子烧到半夜也没有暖和起来。”

他的口气中带着极度的不满,而这正是荀矩所希望的——通过宇文越的抱怨,让昭王手下的这些人明白,他们的许多行为,并不令上司满意,还需要好好反省改进。

荀矩心中似已有了计较,他对魏同道:“你去把王春河他们几位请来,我有些话要与他们当面谈谈。”言罢,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决绝。

不久,魏同便领着王春河、古连翘、欧阳慈、傅戈以及小窦一行人匆匆而来。此时的荀矩,已是一身庄重的装扮,与昨日的疲惫相貌截然不同。

他在房间内来回踱步,神情专注而严肃。

王春河等人一进门,便恭恭敬敬地行礼:“见过荀矩监军大人。”

荀矩轻轻抬手,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免礼吧!你们已经接到了南兆国可能进攻云霄关的情报。那我就长话短说,等会儿我们一同去探望昭王的伤情。晚上的接风宴就取消了吧,但也不能太过浪费,那烤好的全羊,不如就挪到中午来享用。下午,我得上云霄关去亲自看看。”

王春河等人闻言,齐齐抱拳行礼,声音响亮:“卑职遵命!”

王春河稍作思索,又开口道:“荀监军,如今已是正午时分,要不我们现在就去用餐,下午先去看望昭王,然后再上云霄关?您看这样的安排是否妥当?”

荀矩微微摇头,态度坚定:“午餐稍晚些也无妨,还是先去看望昭王为要。”

王春河见状,也不再坚持己见,恭敬地在前引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涌进了昭王的居室。

昭王已经悠悠转醒,正斜倚在床上,那张平日里冷厉肃杀的脸庞,因伤痛的折磨而显得苍白,棱角分明的侧脸此刻竟添了几分平易近人的柔和。

他的左臂膀肿胀得如同充了气一般,动弹不得,季语公主正细心地一勺一勺地给他喂着汤药。自昨晚踏入这营区,季语便未曾离开,只是中间勉强挤出了两个时辰稍作休息。

李医师坐在小火炉边,专注地熬着药,整个房间依旧充斥着汤药的味道。

荀矩刚一踏在门槛上,便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随即用布帕子擦着不断流出的清鼻涕。他苦笑着说:“嗨,我这鼻子,实在是闻不来这药味。”

昭王挣扎着想要下床施礼,荀矩连忙快步上前按住他,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免礼、免礼,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休息,不用起来。怎么样,感觉好点了吗?”

昭王微微点头,声音微弱而沙哑:“监军此次前来,我却烧得迷迷糊糊的,未能亲自迎接,实在是抱歉!”

荀矩询问李医师:北疆的严寒气候是不是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药品的种类是不是太少,不能满足需要?在这里治疗有没有什么不妥之处?需不需要回京城去请更好的太医治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