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 第23章 弼马温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第23章 弼马温

作者:糖醋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17 来源:小说旗

朱瞻基说着,又从怀中取出昨日写好的一些纸页,说道:

“还有,我在收购羊毛时,打算用大明的陶瓷、食盐、布匹、丝绸等日用品来代替现金支付。

另外,这是我最近研究出的一种新制盐方法,你们看看!”

说完,朱瞻基将一张开头写着《矿盐精炼法》的纸递给小鼻涕,让他转交给周枕和夏原吉。

大明的盐铁产业均为官营,占据了朝廷财政收入的一大半,盐价由官方制定,虽不算离谱,但利润却极为丰厚。

只因可供食用的盐矿资源有限,

一斤盐的价格约两钱银子,一两银子等于十六钱,换成铜钱则是1000文,也就是一斤盐大约值120文。

这其中的利润实在惊人,朱瞻基抄没过纪纲的家产。

他知道纪纲的收入来源之一便是盐矿收益!

而且相较于后世的各种精盐,这个时代大多数食盐其实是有毒的。

只不过这个时代的人虽然不明白不吃盐为何会身体乏力……

即便内心深处早已将食盐视作一味药材,不吃便会体弱乏力,无法劳作。

所以绝不可能因食盐有少许毒性便完全弃之不用!

只不过食盐比玻璃更棘手,因为它属于官方专卖,是大明的重要财源。

其间的利害关系复杂,自然得让夏原吉参与进来才好。

当夏原吉接过小鼻涕递来的纸时,目光微微扫过朱瞻基,心中暗叹盐铁之事从来无小事。

他不敢轻忽,尤其听闻朱瞻基提及一种全新的制盐方法。

待看完纸上内容后,他紧握那张纸猛然起身,眼中满是难以置信,急切地问朱瞻基:

“太孙殿下,此法是否属实?此事非同小可,若真能食用这些毒盐,仅凭这一点,殿下便可流芳百世!”

对夏原吉的反应朱瞻基并不意外,笑了笑说道:

“流芳百世的事我不需多言,定会如此。

至于食盐,只要依我的法子来,哪怕是从毒盐中提炼,也必是最优质的精盐!”

见夏原吉仍存疑虑,朱瞻基又补充道:“你若不信,可先试验一番,拿几只兔子试试便是。”

话音刚落,夏原吉已将纸谨慎收好,拱手行礼后直截了当地说:“臣告退!”

说完便转身离去。

朱瞻基愣了一下,待见夏原吉快出门时才反应过来,急忙喊道:

“惯例,我要五成!”

----------

“糟了!!!”

“太草率了!”

看着夏原吉头也不回地离开,朱瞻基脸色瞬间阴沉。

凭他对这老狐狸的了解,一旦真的制出精炼食盐,再想讨价还价就难上百倍了。

“太孙,这……”

旁边的周忱疑惑地看着朱瞻基为何此时说一句“糟了”

那“糟了”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糟了是一种草,你可以叫它曹操草!”

见周忱一脸求教的模样,朱瞻基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随意解释道。

周忱:“……”

我总觉得你在糊弄我,但不知为何又觉得事情是真的。

真的存在所谓的“曹操草”

吗?

这跟曹操有什么关联?

周忱只觉得脑袋里一片混乱。

但他并没有在这问题上过多纠缠,而是更想知道朱瞻基给夏原吉那张纸上的内容。

仅凭夏原吉的态度,他就明白这事绝非寻常。

直到夏原吉离开,他才转向朱瞻基询问:

“殿下刚刚交给夏尚书的可是将毒盐转化为食盐的方法?”

所谓毒盐,其实就是矿盐。

如今市面上的食盐多为海盐,其次才是井盐。

无论是哪种,制作方式都很原始,井盐煮的是卤水,海盐煮的是海水。

依据颜色不同,食盐可分为青、黄、白、黑、紫五种。

其中青盐品质最佳,黄盐次之,而黑盐与紫盐,单从颜色上就能判断出它们是有害的。

矿盐亦属此类毒盐,通常不供人食用,只是偶尔用来喂养牲畜。

但数量最多的恰恰是这种毒盐。

若真能把毒盐转为食盐,那么无疑会极大提升大明的盐税收入。

要知道太祖朱元璋能从南征至北,盐税功不可没。

即便在当下,盐税依然是大明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去近半壁江山。

周忱有些惋惜,之前皇太孙还让他一起查看这个方法呢。

只是夏原吉接过之后,立刻揣进怀里,他纵然想看也无计可施,毕竟他一个小小五品官怎敢从一尚书手中夺物。

朱瞻基对周忱颇为看重,听闻他的提问后点头说道:“这不仅仅是将毒盐变为食盐的方法,还包括把劣质盐制成上等食盐的技术。”

周忱听完朱瞻基肯定的回答,脸上浮现出激动的神色道:

“殿下,我朝盐税比起宋代减少了十分之*,实际上大多都被私盐侵占了,再加上层层盘剥,最终入库的不过十分之一二。

即便如此,这也占去了我国税赋的大半,若殿下能找到办法把毒盐转为上等食盐,并且不让此法外泄,定可用这些优质盐压制劣质盐及私盐,到那时国家赋税必定激增!”

“嗯,同样的价格,用优质盐替换劣质盐,这个主意不错!”

朱瞻基听罢周忱的见解,微微颔首,觉得彼此的想法颇为契合,于是说道:“此乃缓事,待夏尚书查验之后再议亦不为迟。”

朱瞻基话毕,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牌,双手递与周忱,说道:“东宫在应天府设有皇庄,占地颇广,约有三千顷,我有意在此兴办羊毛纺织厂。

这是东宫令牌,你持此令前往,径直接管皇庄,实地踏勘一番,务必要挑选靠近水源之处。

选好之后,速来告知于我。”

周忱听闻,恭敬接下令牌,应声道:“遵命。”

随后,朱瞻基再次嘱咐了一些建厂选址的具体要求,便放周忱前去行事。

这皇庄规模不小,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县,朱瞻基自不能逐一查看。

因此,他决定让周忱先行探查,这也算是一次对他的试炼。

待周忱离去,朱瞻基继续批阅三杨送来的奏章。

至午时,他用过御膳房送来的午饭后,小鼻涕趋步上前禀告:“殿下,锦衣卫指挥同知张懋求见。”

朱瞻基正饮茶,闻言即刻点头道:“传他进来。”

不久,身着飞鱼服的张懋步入殿内,见到朱瞻基,他神色恭敬,深深作揖:“末将张懋拜见太孙殿下。”

“起来吧。”

朱瞻基笑意盈盈地打量着已有两日未见的张懋,“这几日锦衣卫的工作成效,我已听闻,表现不错。

圣上有旨,锦衣卫暂由我统辖,若无变故,待皇上北伐归来,你或可正式出任锦衣卫指挥使。”

听罢此言,张懋面露喜色,连忙谢道:“末将多谢太孙殿下提携。”

朱瞻基看他这般模样,莞尔一笑,摇摇头道:“我的提携无用,关键在于你自身是否具备相应才能。

即便我让你登此高位,也难免有人伺机取而代之。

毕竟觊觎锦衣卫权力者,绝非寥寥几人。”

张懋闻言深思片刻,随即领悟朱瞻基所言之意。

锦衣卫权柄之重,世人皆知。

欲坐稳指挥使之位,仅凭运气断然不行。

且不说远,当前锦衣卫仍受朱高燧约束,而朱高燧与汉王党关系紧密,汉王又素来与太子不睦。

朱高燧清楚自己已然选择了站在太孙这边,即便他此刻占据着锦衣卫指挥使之位,一旦朱瞻基有所动作,他依旧难以信任。

朱瞻基见其明白心意,便未多言,有些事终究只能意会。

随后问道:“哦对了,你此行应该有要事吧?”

听闻此言,张懋这才从怀中取出一折子递予朱瞻基道:“太孙殿下,这是近几日我率军剿灭纪纲余党、整顿锦衣卫后留下的职位空缺名单。”

“其中指挥佥事两人,镇抚使两人,十四所千户五人,副千户八人,百户二十四人,试百户四十九人,总旗七十人,小旗一百五十人,望太孙过目。”

朱瞻基接过折子并未立刻查看,而是先问:“呈报给圣上了吗?”

张懋忙答道:“已呈报,圣旨回来说一切由太孙做主!”

朱瞻基听后愣了一下,有些疑惑,脱口反问:“让我做主?”

张懋点头确认:“圣旨确是如此说的,否则我也不会将名单送来。”

“啧啧!”

朱瞻基皱眉咂嘴,觉得这定是老朱别有深意,让自己堂而皇之地安插亲信入锦衣卫?

若换作父亲那般单纯之人或许信了,但以自己这不靠谱的祖父,怕是另有玄机。

思索间,他又问:“我三叔如何?可有传来什么消息?”

提到朱高燧时,张懋脸现异色,迟疑片刻方道:“据闻,殿下已被圣上安排去养马了。”

“哈哈!”

朱瞻基一听这话,再也忍俊不禁,刚入口的茶水竟喷了出来,咳了几声后才难以置信地问:“你是说,圣上将我三叔派去做弼马温?”

嘿,养马的官职不就是弼马温嘛!弼马温避马瘟!

堂堂朱高燧竟沦落为弼马温,要是这事传到应天府,今日最热门的话题必定与此相关。

切莫小觑古时这些场所的八卦传播力,许多机构都将暗桩安置于此并非无缘无故。

每日出入这些地方的人员中,自然少不了各级官员的身影。

张懋见到朱瞻基这反应并不奇怪,他自己得知这消息时也差不多这般模样。

皇帝虽然对这位皇子颇为欣赏,但也没有完全放心,这才将锦衣卫交由他掌控。

然而,就是这样的安排,让这位皇子被贬为御马监太监,着实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御马监太监名义上是官职,但实际上不过是个看管马匹的角色,除了几匹军马,别的事情根本沾不上边。

张懋点头附和道:“殿下此次恐怕是因纪纲之事受到牵连,毕竟锦衣卫一直由殿下统领,发生这么大的变故,殿下自身难辞其咎。”

朱瞻基听后恍然大悟,随即又略显失落地说:“这样说来,倒是便宜了我三叔。”

这里毕竟是乾清宫,东厂的人也在场,张懋不敢直接回应,便换了种说法:“听说户部和兵部加大了北伐的军费开支,工部也得赶制十万斤**,看来皇上心情很好。”

朱瞻基自然领会了张懋的意思,这是在提醒他,只要皇上心情好,就不会真正动*朱高燧。

顶多也就是走走过场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