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 第45章 七八千斤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第45章 七八千斤

作者:糖醋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17 来源:小说旗

新盐之事他已派多人打探,可因户部新盐产出后直接交与沈文度。

沈文度并非官场中人,令他诸多手段难以施展。

他若派人威胁沈文度,势必暴露自身。

直至今日,仍无实质进展。

连新盐产地都尚未查明。

更棘手的是,他归京已久。

若始终无果,不仅属下毫无动静,自己亦难向朱棣交代。

“王爷,这是探子刚送来的消息。”

房门轻启,化莲寺主持手握书信步入。

朱高燧接过书信,拆开一看,赫然便是朱瞻基设医学院之事。

看完信笺,朱高燧眉间微蹙:“设医学院?这小子想搞什么名堂?”

主持见朱高燧沉思,低声念佛后道:“王爷何必过问太孙意图?太孙急于行事,王爷只需阻拦即可。

不如将此事告知国子监,再遣人劝说一番,届时国子监自有人出面。”

“正是!”

听主持所言,朱高燧眼前一亮,笑道:“这小子不干别的,偏要设学院,还弄个皇家医学院?这不是明摆着给国子监的人难堪吗?”

听闻主持之言,朱高燧并未多语。

他对这人似乎颇为熟悉,虽未显惊讶,但沉吟片刻后说道:“此讯息是否可靠?莫要劳神派人至国子监,结果却发现是假消息。”

“王爷尽可放心,此信息非刻意探得,应为无心泄露。”

主持话锋一转,续道:“即便消息有误,于王爷亦无大碍。”

朱高燧点头称是,细思之下,觉主持所言甚是。

毕竟他不过传话之人,非亲身涉事。

“既如此,你便遣人往国子监一行。”

他下令之后,复嘱咐道:“至于新盐之事,你也可派几人接近沈文度,摸清底细,但切记不可暴露身份。”

“遵命!”

……

自启用三杨后,太子府事务渐趋顺畅,朱瞻基每日归府时间大幅提前。

诸多政务只需稍作听闻即可知晓,即便棘手者,处理起来也轻而易举。

回府后,朱瞻基先去探望父亲。

只见朱高炽在院中舞剑,已连练数日。

原本生疏的动作,如今已然有模有样,只是因体态过于臃肿,姿态稍显怪异。

朱瞻基见父亲练得专注,未加打扰,正欲去寻母亲时,却被朱高炽察觉。

朱高炽一手执剑,单脚*,侧头对朱瞻基道:“孩儿,来看看我舞得如何?”

朱高炽话音刚落,朱瞻基便停下脚步,嬉笑道:“舞得很好,甚是厉害,再过几年,爹您定能上阵杀敌!”

“你这小子,尽说荒唐话!”

朱高炽瞪了他一眼,叹道:“上战场我是没希望了,杀伐之事我也厌烦,你爷爷倒喜欢,可治国安邦岂能单靠武力,许多事情需在马下解决。”

“爹您福寿绵长,日后之事谁能预料?”

朱瞻基知父亲意在教诲,遂笑道:“说不定将来您也会爱上打仗呢!”

说着话,看见朱高炽停下脚步,朱瞻基便从宫女手中取过毛巾递过去,笑嘻嘻地说,

“爹,天儿冷,先擦把汗!”

朱高炽没有推辞,接过来擦了擦,再递还给宫女,这才笑着问:“那你给我说说,啥能让我对打仗感兴趣?”

想了一会儿,朱瞻基意味深长地说道:“要是我说别的国家有种粮食,一亩能产七八千斤,可他们不肯卖给我们,爹,您说这仗该不该打?”

“七八千斤一亩的粮食?你小子净整些没影的事!”

听了这话,朱高炽翻了个白眼,根本不信什么亩产七八千斤的粮食,只当是在胡编乱造。

他连思考都没多想,直接说道:

“要是真有这样的粮食,你就告诉我一声,我立刻去找你爷爷,在大同领兵去抢!”

朱瞻基赶忙摇头:“算了算了,那边太远了,路况也不熟,等以后再说吧,到时候我先派人去看看路!”

“瞧瞧,越来越慢!”

朱高炽一边说一边拉着他进了屋里。

边走边道:

“跟我来,我有些事要问你!”

朱瞻基瞥了眼自己这傻爹,心想有时候说实话确实没人信。

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大多是从一次次的谎话中累积起来的。

看见傻爹不信自己的话,他也懂得适时闭嘴。

被傻爹拉着走,也没反抗,乖乖进了屋子。

一进去才发现,娘也在屋里呢。

周围坐着胡善祥,还有两个朱瞻基不认识的女官。

四人正围着那张他让人定制的麻将桌玩牌。

张氏看见儿子回来,马上笑着招呼道:“回来了啊?嗯,一万!”

话说到一半,又扭头打出一张一万。

旁边的胡善祥三人见了朱高炽,赶紧起身行礼,朱高炽摆摆手示意她们坐下,笑着说:“接着陪太子妃打牌,不用理我们。”

胡善祥朝朱瞻基露出歉意的笑容。

朱瞻基毫不在意地摆摆手,瞥了一眼桌子上的筹码,发现只有娘面前堆着一堆金豆豆时,暗暗给胡善祥比了个大拇指。

这位年轻的儿媳似乎对自己的嘱托完成得相当不错。

今晚回家后,他打算好好犒劳一番。

张氏打完麻将,眼睛始终盯着牌桌,一边整理着牌,一边招呼儿子过来:\"来,儿子,看看娘打得怎么样?\"

最近张氏心情很好,丈夫不再为国事操劳,身体也在慢慢恢复。

儿子娶了胡善祥这个媳妇儿,让她在儿女婚事上也轻松不少。

平时她陪着丈夫散步,看他练剑,闲暇时还有儿媳妇陪着,再叫上几个宫里的女官一起打打麻将、聊聊天。

这样的生活也挺惬意。

朱瞻基听到母亲的呼唤,急忙回应:\"娘,爹找我呢!\"

让她看牌就算了吧,他估计母亲的水平也好不到哪里去。

虽然之前胡善祥费了不少心思准备,但这种事他不便直说,免得扫了母亲的兴致。

可要说假话,他又觉得太费脑子。

张氏很识趣,一听丈夫找儿子,便摆摆手:\"去吧去吧,等你们谈完正事,再来给我看看。

'

\"嗯!'

朱瞻基赶忙答应。

谁知道一会儿会发生什么呢?

毕竟他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进来!'

朱高炽等朱瞻基和张氏谈完,便拉着儿子进了内室。

一进屋,朱高炽就急切地问:

\"儿子,那边报纸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爹,您就放心地下吧,交给我准没错。

'

朱瞻基坐到一张软榻上,笑着说:

\"我已经在应天府找了个地方,建了家印刷厂,招了上百工匠,正忙着做铜字模,估计没几天这些字模就能做好,到时候就可以开始印刷了!'

\"报社选址我也想好了,就暂时设在太子府吧,毕竟这事目前只是我们家的私事,并不算公务。

'

\"您现在可以开始收集稿件了,到时候我再帮您审一下,没问题的话,咱们明朝的第一份皇家日报就能试试刊发一期看看了。

'

\"好,好啊!'

朱高炽听罢儿子的话,心中稍安,随即又问:“对了,关于报纸的事我也糊里糊涂的。

我们首次发行的报纸,具体内容你考虑得怎么样了?毕竟是头一遭,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朱瞻基立刻回答:“这事咱们不是早商量妥当了吗?报纸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刊载朝廷政令与国事,第二部分报道地方动态,第三部分聚焦民生,第四部分登载文人的作品。”

朱高炽听完后摇头苦笑:“这些道理我懂,但文人那块倒还好办,我认得几位,他们近来寄了不少稿子给我。

国家政策也不难办,只是地方事务和民生这两块让我犯难啊。”

“地方上头绪繁杂,哪些该登、哪些不该登,总不能偏袒一方;再说民生,眼下是冬天,农活大多停了,没什么新鲜事可写。

再说这头回出报,总得弄点重要的内容才行。”

朱瞻基思索片刻便说道:“日报就得紧跟热点。

最近多地雪灾频发,爹不妨悄悄派人去灾区看看,调查官员应对雪灾的方式,采访难民,听听他们对朝廷救灾政策的看法,以及还有哪些困难需要解决。”

“这样一来,既能看出地方官执行政策的效果,也能让朝廷掌握民间的真实需求。”

“务必多派些人去,让他们如实记录,带回对比核实,确保信息真实无误,整理之后就是地方新闻的好素材。”

至于民生,朱瞻基继续提议:“现在难民众多,我们可以教大家如何防范雪灾。

比如怎样改造房屋增加抗寒性,搭建什么样的棚舍能更暖和,万一遭遇雪灾如何自救,冻伤后如何处理等。”

朱高炽一边听一边用笔把要点都记了下来。

见状,朱瞻基笑道:“至于国家政策,暂时不必着急,过两天我会给您一个惊喜。”

“惊喜?什么惊喜?”

朱高炽听朱瞻基说出一个陌生的词,愣了一下,脱口而出:“大瓜是哪种瓜?西瓜还是冬瓜?”

朱瞻基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但看着父亲迷茫的表情,觉得挺好玩,便随口解释:“你就当它是大家伙都喜欢吃的瓜就行啦。”

——

朱高炽还想追问,朱瞻基立刻岔开话题:“爹,听说您最近又添了两位选侍?”

话音刚落,朱高炽胖乎乎的脸瞬间变了神色,偷偷瞄了瞄门外,确认张氏没听见,才勉强清了清嗓子抱怨起来:“咳咳,你这小子,整天听谁胡言乱语呢?这话要是传到你娘耳朵里,我的月钱又要减半喽!”

朱瞻基瞧着父亲畏畏缩缩的模样,轻蔑地撇了撇嘴。

父亲就这点爱好,却胆子这么小,每次都是偷偷摸摸的,跟做贼似的。

不过他提出这个话题本就是想转移注意力,必要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聊了几句后,张氏结束牌局也进来了。

朱瞻基赶紧喊道:“娘!”

说完又往她身后瞧了瞧,没见到胡善祥,心中略感失落。

张氏走近,笑容满面地说:“宝贝儿,一天劳累了,饿了吧?娘刚才忙着打牌,还没顾得上问你吃了没?”

朱瞻基忙摇头说没事儿。

张氏笑着说:“我已经叫善祥去做饭了,你稍等一下。”

朱高炽也跟着站起来,笑道:“让厨房多准备几个菜,咱们好久没好好聚餐了,今天正好凑齐一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