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 第20章 太子妃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第20章 太子妃

作者:糖醋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17 来源:小说旗

此外,正如父亲朱高炽所言,靖难时期的那些老人大多已年迈。

虽朱瞻基对他们并无太多印象,但他们确实将这一家推向了权力顶峰。

朱瞻基认为自己不能忘本,哪怕只是简单地为朝中老臣配备私人医生,或许就能改变某些历史的走向。

比如三杨,若他们再多活几年,自己未出生的大儿子也许就不会有机会制造土木堡之变。

然而,朱高炽听后却一脸忧虑,担心地问:“孩子,你是不是生病了?”

一边说着,一边伸手试探朱瞻基的额头。

朱瞻基白了他一眼,避开了那只手。

他知道父亲为何会有此反应。

毕竟,儒家思想已深深植根于每个人心中,要在这个时候提出建医学院的想法,肯定会让那些读书人难以接受。

不过朱瞻基并不太在意,即便他们反对又有何妨?

现在的局势和明朝末年不同,自己的祖父不是也杀了方孝孺全族吗?可之后科举照常,官员依旧各司其职。

历史总是这样,读书人骨气最硬,但也最容易妥协。

如果不趁现在还能借助祖父的余威做些事情,恐怕以后会更加艰难。

见朱高炽如此反应,朱瞻基想了想,决定还是别让他操心,于是换了一种说法继续说道:

“我只是想办个小学堂,专门训练些为朝中官员治病的医生。

你说靖难的老人年岁渐长,那如果我培养出一批与御医相当水平的郎中来,到时候给那些年迈的大臣们都配一个随身照顾健康的医生,这岂不是善事一件?怎么到你这儿就成了我疯了似的?”

“就这事儿?”

听罢此言,朱高炽心中微微动摇,若真如朱瞻基所说,确实是一件好事。

但同时,他也隐隐觉得朱瞻基的学堂恐怕不会这么简单。

总觉着朱瞻基是在骗他,可偏偏又找不到任何证据。

“自然如此,不然还能怎样?难道让我派这些治病救人的人去考科举?”

朱瞻基毫不迟疑地答道。

现在他虽缺钱,但等他有了钱,便不会再顾忌读书人对朝廷的影响。

别人管别人的事,他只需自立门户,不用朝廷分文。

即使众人再怎么反对,也跟他毫无干系。

毕竟那些书生能奈他何?纵使天下喧嚣,只要朱棣未回顺天,他便是大明最富有、最有权势的人。

随心所欲,只要别*,别去觊觎那龙椅就好。

即使今日建医学院,明日造科学院,后日弄军事学院,别人也奈何不了他。

再说,以他对祖父的了解,只要给足银子,那位嗜战的祖父或许能一直打下去。

待朱棣厌倦征战,想起回朝时,即便朱棣想要阻止他,那时他也早已成事。

心中满是憧憬,朱瞻基对筹钱之事愈发急切。

毕竟如今权力已有,身为当朝监国太孙,朱棣一日不归,他便是大明名副其实的王。

只差金钱而已!

“筹到钱,就让老朱在外痛痛快快打个七八年!”

朱瞻基心中暗暗定下小目标,越想越是热血沸腾。

这热切的目光把旁边的朱高炽吓了一跳,几乎伸手去摸他的额头,看看是不是烧糊涂了。

不过,这只是他的胡思乱想罢了。

片刻之后,朱高炽才缓缓开口说道:“孩子,你这个主意倒也不坏。

若是能让朝廷里的每位大臣都有一个像御医那样水准的郎中相伴,即便让你祖父知道,他恐怕也会赞同你的做法,那些年迈的大臣们定会因此对你心存感激。”

接着,朱高炽面露几分忧虑道:“然而,既然你已坐在这位置上,就该明白万万不可急于行事。

要知道,你娘、我和你,如今全家上下,都被天下人注视着。

一旦做得太过火,那些对我们心怀恶意的人便会立刻*那些读书人,对我们展开无休止的责骂!”

朱高炽神情认真,朱瞻基静静聆听,尽管自己的父亲看起来笨拙胆怯,但实际上很多事情看得比许多人都更透彻。

“爹,您放心,我自会循序渐进。”

朱瞻基回应道。

——

看到朱瞻基听进了劝告,朱高炽便不再多言。

随后又询问了些朱瞻基最近处理政事的情况,朱瞻基一一回答得条理分明。

返回皇宫后,朱瞻基前往乾清宫,大部分政务已被三杨处理妥当。

朱瞻基只是简单翻阅了几份奏折,确认一切无误。

实际上,三杨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这些政务办得比他自己单独处理时要出色得多。

每份奏折的回答都很直接犀利,将事情处理得十分妥帖。

如此一来,朱瞻基对接下来委托三杨处理政务的事愈发放心。

将所有政务交托给三杨后,朱瞻基想了想并未久留乾清宫,径直往太子府走去。

他手头的事情依旧繁杂,虽然政务可交由三杨,但既已与夏原吉商议好条件,有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还是要着手进行的。

毕竟于他而言,眼下最重要的是筹集资金。

他打算回去后,写下玻璃制造的方法以及去除羊毛膻味的技巧等内容。

这样一来,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只需找一处合适的地方建立工厂,就能马上着手试验生产了。

尽早筹得资金,他也能早日将各项计划付诸实施!

心中盘算着事务,朱瞻基回到太子府,踏入后院时,却见后院门口站着一位从未见过的美丽小宫女。

约莫十五六岁年纪,身形纤细却不显单薄,体态匀称而优雅。

站定之时,便自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将她与宫中的其他侍女区分开来。

沉稳而从容,嗯,还有那恰到好处的曲线,即便身着宽大的裙裳,仍难掩修长*的轮廓。

朱瞻基承认自己是个俗人!

所以他此刻,心动了!

停下脚步,他走近了些,偏着头瞥了眼比自己矮了半个头的小侍女,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或许未曾料到太孙会主动搭话,小侍女先是一怔,随后意识到自己的失礼,急忙低下头行礼,恭敬地道:“奴婢胡善祥,见过太孙殿下。”

“你便是胡善祥?”

听到这名字,朱瞻基略感惊讶,随即想起昨日母亲似乎提过要将胡善祥派来做自己的贴身侍女。

他没想到母亲动作如此迅速,昨日才应允,今日人就到了!

想到这儿,他又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胡皇后。

唔,果然名不虚传,这般年纪已显端庄秀丽,确实是赏心悦目之辈。

不过历史上这位皇后结局颇为悲惨,因未能诞下皇子,最终被废黜。

虽然这理由稍显牵强,但实则也是唯一能说得通的借口了。

胡善祥感受到朱瞻基的目光,心中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然而宫中多年的教养令她始终保持镇定,目光始终维持着四十五度角,微微下倾,直视地面。

一举一动都似经精心雕琢,既谦恭又保持距离,带着几分古朴宫规特有的威严气息。

“长得真不错!”

朱瞻基唇角微扬,轻声一笑。

话音刚落,他就注意到胡善祥的耳根迅速泛起红晕。

低头的姿态也悄然加深了几分。

瞧她这副模样,朱瞻基忍不住想笑,环顾四周不见母亲身影,猜测她或许在屋内,便未急于进屋,而是倚靠在院门旁,对胡善祥说道:

太孙朱瞻基听母亲提起过胡善祥,说她有个姑姑在宫中任职尚仪,是个地位颇高的女官。

如今后宫无皇后,尚仪的地位愈发显赫,甚至超过了部分妃嫔。

胡善祥听闻朱瞻基提到姑姑,虽感自豪但很快收敛,如实回答。

朱瞻基推测母亲或许正在与胡尚仪商议何事,并询问胡善祥是否知情。

胡善祥否认知晓,朱瞻基笑着打趣她若真知道定不会如此镇定。

随后他话锋一转,提及昨日见到母亲谈论胡善祥,说她年纪不小,却仍在宫内虚度光阴,母亲怜惜她,打算为她找个归宿,哪怕只是做妾,也好过蹉跎岁月。

他还调侃胡善祥该感激母亲的好意,因为此事若成,对她而言是一桩幸事。

话音未落,朱瞻基注意到胡善祥的小手已紧紧攥住自己的裙摆,脸色愈发苍白,紧接着一滴泪悄然滑落。

朱瞻基惊诧不已,没想到一句玩笑竟让对方落泪,顿时有些手足无措,懊悔自己多此一举。

太子府后院,本该清静的地方,今日却因为一个小插曲变得有些尴尬。

朱瞻基无意间惹得胡善祥掉泪,一时慌了神,想要安慰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他笨拙地摆手,“我只是玩笑而已,你别哭啊。”

然而他的解释如石沉大海,胡善祥情绪激动,竟直直跪倒在地。

这一幕让朱瞻基措手不及,“这是唱的哪出?”

他下意识伸手欲扶,但随即意识到这般动作可能带来的流言蜚语,又迅速缩回手,语气急切,“快起来,我是开玩笑的。”

胡善祥却纹丝不动,恭敬地朝他磕了个头,声音低沉,“太孙殿下,听说太子妃打算为您挑选妃子。”

朱瞻基心头一紧,此事早已不是秘密,他早有心理准备。

但此刻听到她亲口提及,还是忍不住愣住,“你是……吃醋了吗?”

胡善祥耳根泛红,低头不语。

朱瞻基心中若有所悟,嘴角扬起一丝玩味的笑容,“你若是再不起身,别人还以为我欺负你呢。”

话音刚落,他故作离开状,胡善祥果然急了,急忙抬头说道:“太孙,我也想参与选秀。”

看着她认真的神情,朱瞻基忍俊不禁,“你确定?那可要好好表现才行。”

胡善祥瞧见这般模样,整张小脸瞬间涨得通红,急忙辩解:“太孙还记得那个躲在太子爷袍子下侥幸活命的小女孩吗?当年是您牵着我的手,从众人之中将我带出,藏于太子爷衣摆之下。

这些年来,太孙的大恩,我从未敢忘,只盼能有所报答。

即便是在您身边做牛做马,我也心甘情愿!”

朱瞻基静静听完胡善祥的话,随后缓缓蹲下身,凝视着她,平静地问:“真愿意在我身边俯首听令?”

胡善祥未作多想,果断点头:“我愿意!”

朱瞻基:“那我若告诉你,太子妃为你挑选的夫家,不仅在朝中权势显赫,且出身显贵,将来你去那里,以你姑母的地位,或许还能当上正妻,你还想留在我这儿做牛做马吗?”

朱瞻基说完,目光炯炯地盯着胡善祥,见她刚要开口,又及时制止,补充道:“别急着答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