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 第44章 老先生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第44章 老先生

作者:糖醋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17 来源:小说旗

“照我看,你们所谓的复仇,岂不可笑?你们始终只是别人的工具罢了。”

“不,不会是这样,你的话我完全不信,我不认识你的二叔,更没见过他,绝对不可能……”

孙若微用力摇头,内心已对朱瞻基的话信了七八分。

想起那个一直难以触及的存在,那个至高无上的身影,许多原本解释不清的事,此刻都顺理成章了。

但残酷的现实让她难以接受。

难以接受从小埋藏于心的梦想,如今竟如此*的破灭。

难以接受自己所谓的理想,竟是仇人的棋子。

朱瞻基见状笑了,放下双腿,语气温和了些:“这些事的真假,你心里应该很清楚吧?”

“你也该有自己的判断,既然已有答案,何必再抱有幻想呢?”

他说完起身,淡然一笑:

“你很聪慧,应该能明白,我给你的路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要想活命,想见到妹妹,就按我说的做,把不该记的忘掉,该撇清的都撇清,否则没人能救你。

我希望你知道怎么选。”

说完,朱瞻基估摸着解缙那边的事差不多了,便朝身边的张懋使了个眼神,随后转身往回走。

途中,张懋欲言又止。

朱瞻基瞥了他一眼,笑着说道:“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不过是个笨女人罢了,以后会是我手中一枚有用的棋子。”

张懋张开嘴,又闭上。

他本来想问朱瞻基是不是打算将孙若微纳入后宫。

毕竟朱瞻基对她的态度让人捉摸不透。

而且这女子长得确实不错。

把她留在这儿,对他而言也是一种压力。

万一朱瞻基真要纳她为妃,那她就是主子,需要更加谨慎的侍奉。

朱瞻基却没再多说,径自离去。

听到朱瞻基的话后,他心中已有了应对这位孙**的办法。

两人返回解缙所在的牢房时,这里早已停止了争斗。

一群年岁不轻的老头,有的挂着黑眼圈,有的鼻青脸肿。

朱瞻基对解缙的战斗力颇为欣赏,虽然对付的都是些老家伙,但能以一敌多还能有这样的结果,确实不容小觑。

“臣等拜见太孙殿下!”

朱瞻基的到来让刚刚结束争斗的一众老头纷纷行礼。

解缙也在人群中,看来酒已经醒了。

他知道是自己被朱瞻基算计了,看朱瞻基的眼神满是幽怨,那模样就像久居空房的怨妇。

朱瞻基没看他,笑了笑后转向众人道:

“想必解先生已向各位前辈说明了我的来意吧?”

人群中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头抬头,眼神复杂,其中一位拱手苦笑:

“听说太孙殿下欲建新学院,臣虽赞同传承往圣绝学,但这将我们请入诏狱之举实在难以接受。”

“嗯,这位怕是王景彰王大人吧?”

朱瞻基拱手示意,想起他曾出手教训解缙,便笑道:

“还请王大人理解,解先生与您已沟通,想必您也知晓我所求之书,并非寻常之作,而是涵盖天文、地理、经济、民生、文学、工艺、医典、农艺等众多领域的书籍。”

“撰写这些本无不可,但我计划将其作为学院教材,在尚未正式开院前需保密以防误会,这才不得已为之。”

朱瞻基话音刚落,王景彰身后走出一位稍显年轻的长者,厉声质问:

“太孙殿下既知这些书作教材会引发争议,为何仍执意如此?难道圣贤之道不算真学问?若奇技淫巧也不登大雅之堂,那我们这些书生还有何用?为何不用这些技艺治理天下?”

此人话音刚落,王景彰脸色骤变,刚要开口,却见朱瞻基已望向说话者,淡然问道:

“这位是?”

那人神色如常,正气凛然地说:“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陈易陈明善便是。”

朱瞻基瞥了他一眼,觉着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便微微点头,随后对张懋说道:

“张懋,既然陈老先生对我的提议不太认同,那就叫人送陈老先生离开吧。”

“遵命。”

张懋听完面无表情地一抬手,示意陈易出去,“请。”

见朱瞻基让张懋送走陈易,人群中立刻有几个犹豫的身影开始蠢蠢欲动。

连陈易自己也是一脸惊讶,觉得难以置信。

他当时反驳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和这位皇太孙详谈的准备,没想到这位皇太孙这么快就放弃了,连他事先准备的东西都没用得上。

这让他忽然觉得自己有些飘飘然,正打算再讲几句赞赏的话时。

只见张懋挥了挥手,下一秒两个锦衣卫迅速围上来,一个熟练地捂住他的嘴,另一个麻利地控制住他的双手,还没等旁人反应过来,陈易就被带走了。

到这时谁还不清楚,刚才那句“请”

是什么意思?

刚才几个准备发言的人赶紧缩了回去!

这些人又不是傻子,谁也看不出这时候站出来只会自找麻烦,说不定一辈子都要被困在诏狱里。

“各位老先生,还有谁有异议吗?”

朱瞻基看着大家安静下来,带着笑意问。

和别人讲道理?不可能的,这辈子他都不会尝试这种事。

既然是根正苗红的皇三代第一人,自然只能靠权势过活。

更何况,他也没把握能说服这些满脑子装着大道理的老头子。

这些人终究只是他的工具罢了。

工具就得有工具的样子。

你可以抱怨,可以发牢,但如果你有不同意见,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毕竟工具人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只需听从指令行事就好。

像面前的王景就很称职,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即使对邀请方式有所不满,也只是针对这一点,而不是针对事情本身。

这就是聪明人。

终究是他将这些人拘押到诏狱中去撰写书籍,这便意味着此事再无转圜余地。

到了此时若再纠结于此,岂不是自找麻烦?

朱瞻基自不会与这种人多费唇舌,直接认定张懋的罪名即可。

反正少了谁都不成问题。

见众人都不敢再出声,朱瞻基才展颜笑道:

“诸位先生无需担忧,我对诸位先生的学识深感钦佩,此事对诸位而言,反倒是件好事。”

“待你们所着之书日后成为教材,随着我的书院逐渐建立,诸位的名字必将流芳百世,为天下学子铭记!”

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糖,这种简单的政治手腕,朱瞻基早已熟悉。

虽然此法粗浅,但有时最高明的策略,恰恰是最质朴的手段。

朱瞻基说完,之前因陈易之事稍显不安的人们顿时松了一口气。

如今并非明朝末年,那些文官不会因求名而轻易寻死。

况且这里可是诏狱,即便真有人以死抗争,怕是也没人能知晓*。

王景嘴角微扬,虽有苦涩之意,却也不好替陈易求情,只是对朱瞻基拱手道:“如此看来,我们也无路可退了!”

“哈哈,听解先生多次提及王老先生,今日一见,果然爽朗!”

朱瞻基笑着避开解缙投来的怨愤眼神,

接着说道:“诸位在此不过暂时之困,日后书院成立,我还需仰仗诸位多多关照,届时再当面向诸位谢罪!”

“殿下过誉了!”

王景眼皮微颤,心中暗叹,若真让他们接受太孙殿下的道歉,恐怕就永远别想离开诏狱了。

于是赶紧拱手道:“事已至此,太孙殿下有事只管吩咐,我等定遵从无二!”

“嗯!”

朱瞻基对王景印象极佳,此人的确聪慧。

与聪明人交流,往往直截了当。

若是换成陈易,怕是说再多也是徒劳,对方依旧会保持冷漠态度。

朱瞻基思索片刻,转头对身旁的张懋说道:“往后几位老先生有任何需求,你都得尽力满足。

另外,不可冷落了他们。

一会儿你安排些人手,将解先生所在的监房彻底整理一番,所有必需的生活用品都要按最高标准配备,日常膳食也要保证足够丰盛。”

“末将领命!”

张懋听罢,点头称是。

“臣等多谢太孙殿下!”

站在一旁的王景等人闻此言,表情稍显缓和,亦赶忙致谢。

毕竟这几*们在诏狱中度日如年。

若真能依朱瞻基所言改善条件,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倘若没有别的吩咐,我待会儿会让人把文房四宝送来,至于新教材的事,还望诸位多多费心了!”

朱瞻基话毕,王景等人彼此对视一眼,一同拱手应允。

事已至此,他们已被关押入狱,再谈反抗纯属徒劳。

万一落到陈易那般下场,他们可都不糊涂,自然清楚何为最佳出路。

朱瞻基并未久留,瞥了一眼人群后方的解缙,嘴角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略一点头表示问候,随后转身离去。

他此次前来诏狱,便是为了敲定教材事宜,眼下关键步骤已然完成,

只消等待这些人完成教材编写,他再加以审阅修订,最后安排大量印制即可。

至于印刷方面,他如今并不缺钱,且家父那边报社筹备工作也接近尾声。

朱瞻基觉得这些事务均可着手准备。

“啊,对了,张懋,你替我放出一条消息!”

朱瞻基边往外走边想起一事,遂回头嘱咐跟在身边的张懋:

“就说皇太孙朱瞻基打算创办皇家医学院,广纳天下名医为师,并邀请宫中御医讲授医术,以弘扬医学。”

稍作停顿,他又补充道:“这条消息不必广泛传播,你不是说三叔可能在城南?到时候想办法让他听见就好,记住别让他起疑,要让他以为这是无意间得知的!”

“是,殿下请放心,末将自会妥善处理!”

张懋虽不解其意,但听闻朱瞻基之言,仍郑重地应了一声。

朱瞻基笑意盈盈地拍拍张懋肩膀道:

“你做事,我还是信得过的。”

——

张懋办事速度依旧飞快。

次日,应天府内便悄然流出了一个消息。

皇太孙朱瞻基欲开设传授医术的学院,名为皇家医学院。

并计划将医学发扬光大,甚至打算让宫中御医授课。

对于多数人而言,这并非值得深究之事。

许多人听过便忘,照旧过活。

只是经有心人渲染,此消息竟在少数人群中散播开来。

应天府南,化莲寺。

近日朱高燧颇显焦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