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 第49章 我的治愈系游戏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第49章 我的治愈系游戏

作者:糖醋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17 来源:小说旗

杨士奇话音刚落,李时勉毫无畏惧,淡然扫了他一眼,对这位内阁三杨之一也不惧怕:“杨大人,你不过是一名学士,位居五品,虽身处中枢,但仅有建言之权,并无决断之能,有何资格反驳于我?”

说着,李时勉目光转向三杨办公的案桌,隐晦地指出他们越权行事。

尽管如此,他眼底闪过一丝羡慕,随即消失不见。

朱瞻基看着两人几句话便展开了一场交锋,不禁感到无奈。

他知道,这些文官一旦讲起道理来,谁都不好对付。

眼前只是个国子监的祭酒,若是将建立皇家医学院的事公开讨论,恐怕明天乾清宫的奏章会堆积如山。

眼见杨士奇又要与这位老乡争执下去,朱瞻基抬手示意停止。

虽然杨士奇是在维护自己,但他的维护显得过于机械。

这样下去,即便保住了自己,目的也难以实现。

留得隐患,日后必有更多人跳出来。

于是打断杨士奇后,朱瞻基笑着说道:

“刚听闻李祭酒所言,我也有所疑惑,不知李祭酒为何认为医学无法设立学院呢?”

朱瞻基话音刚落,李时勉便立刻回应:“回禀太孙殿下,医学地位不高,又非显赫学问,难以登上大雅之堂。

若公然设立学院,传授知识并冠以皇家名义,那岂不是会让这些医者与天子门生平起平坐?若真如此,我们这些读书人将来该如何自处?”

朱瞻基听罢,身子微微向后靠去:“李祭酒称医学难入高雅之列,我仍有疑问,不知李祭酒家中是否有人曾患病?若有,李祭酒是否曾请郎中诊治?”

“这……”

朱瞻基话音刚落,李时勉的声音便略显迟疑,随即急切地说道:“殿下此言稍显不妥,寻医问药乃人之常情。

但殿下身份尊贵,理应以治理国家为要务,这才是正道。”

“这话倒是有些道理。”

朱瞻基点点头,此人果然不是全无见识,稍作停顿后接着说道:“既然李祭酒提及治国理政,想必也清楚,治理国家需要经验丰富的老臣辅佐,不知李祭酒对此是否认同?”

李时勉听朱瞻基夸奖自己,下意识地抬高了下巴,点头道:“殿下所言极是!”

见李时勉点头,朱瞻基笑了笑继续说道:“既然如此,李祭酒想必也明白,近日兵部尚书金忠因劳成疾卧床不起,若设立医学院,必定能培养众多良医。

届时让年迈的大臣身边常伴名医,无疑能使他们健康长寿。

有了这些老臣,我大明岂不更为昌盛?”

说到这里,朱瞻基特意看向杨士奇等人。

杨士奇年近六十,朝中像他这般年长的大臣不在少数。

李时勉听闻此言,心中亦有所触动。

他从未想过朱瞻基欲设医学院竟有这般考量,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反驳。

毕竟此刻若直言反对,岂非是在冒犯朝中的老年大臣?更何况,他自己也未必年轻,若日后老迈,谁能拒绝身边有良医相伴?

然而,这些念头仅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他随即坚定地说道:“太孙殿下处处替臣等考虑,实令臣深感感激。

即便如此,臣依然觉得此事尚欠妥当。”

朱瞻基听罢李时勉的话,眉眼间显出几分不耐,瞥了他一眼,却没有阻拦。

毕竟这世间事,总有人爱唱反调,于是只平静地道:“你说说看。”

李时勉便道:“殿下为老臣们谋福利,此举本是好事,但若仅为此大费周章建医学院,则实属多余。

老臣们怕也不会赞成。

何不发一封劝学书,劝导天下名医广收*,日后择优录用,岂不更好?”

此话看似有理,实则只为反驳而反驳。

朱瞻基听了,嘴角浮现出一丝轻蔑的笑,缓缓说道:“李大人之法虽佳,然劝学之力终究有限,若设医学院,待医者增多,百姓自可受益良多。

那时,生病之人也不至于求医无门。”

“殿下此言差矣!”

李时勉立刻打断。

“殿下,百姓未必会认同您的观点。

要知道,唯有读书才是正途,殿下执意兴办医学院,只会惹得民怨沸腾。”

“哦?竟有此事?”

朱瞻基冷笑着回道,“既然李大人这么说,想必您对自己的话也负得起责任吧?”

负责?李时勉一时没反应过来,不过见朱瞻基并未继续驳斥自己,便捋了捋胡须,笑着说:“臣的一言一行,自当负责。

也盼殿下能听从我的建议。”

“如此甚好。”

朱瞻基点头,转向杨士奇,“杨学士,李祭酒方才所言,你都听清了吧?”

杨士奇愣了一下,随后干脆地点点头:“臣记忆力尚佳,李祭酒的话一句不漏。”

“嗯。”

朱瞻基唇角微扬,接着说,“既然记下了,那请杨学士将这些记录下来。”

杨士奇虽疑惑,但还是依言提笔记录起来。

不多时,一份详细的奏疏便呈现在纸上。

杨士奇递给了身旁的小宦官,小宦官再交给朱瞻基。

朱瞻基展开一看,发现与刚才的对话一字不差,便递给了李时勉,笑着说道:“李祭酒不妨也看看,若无问题,请盖印并签名。”

李时勉心中茫然,不知朱瞻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如果仅仅以此作为证据呈报文武百官,这种手段实在显得过于幼稚。

即使这招能成,恐怕还会有人站出来反对。

若是禀告圣上,他也不会惧怕,毕竟理在他那边。

眼见小鼻涕已将奏折递到面前,此时再推脱也来不及,只能稍作迟疑后,盖了印并签下名字。

待处理完毕,李时勉忐忑地问道:“微臣斗胆问太孙殿下,此物意欲何用?”

朱瞻基瞥了他一眼,面带笑意道:“无妨,我和太子最近创办了一份报纸,正缺一篇报道,我觉得你刚才的话不错,想将其刊载于报上。”

“报纸?”

李时勉一惊,满是疑惑。

他虽听闻邸报,却从未听说有报纸。

见他不解,朱瞻基耐心解释道:“你可以把它当作另一种邸报,专登朝廷政令及文人诗文,再广布天下,让黎民百姓和读书人更多了解朝廷动向与时局,你看如何?”

李时勉一时没反应过来,下意识点头道:“让天下读书人知晓朝廷政策,太孙殿下此举甚佳,还请赐国子监一份,以便诸生知悉国事。”

朱瞻基笑得更欢了:“那是当然,报纸本就是为了让更多百姓与读书人了解朝廷政策,岂止是一份,将来不但家家户户都有,国子监的学子也每人一份。”

“像李祭酒刚才所说的话,也应传遍天下才是,我想百姓得知,必感激李祭酒为民发声的担当!”

“噗!”

一声细微的笑声,三杨中的杨荣忍不住笑了出来。

朱瞻基听到声音,转头看向他,疑惑地问:“杨大人,有何趣事?”

杨荣顿时紧张起来,连忙起身道:“殿下恕罪,臣失礼了!”

“无妨!”

朱瞻基点头示意没事,随后又追问,“你为何发笑?真的很有趣吗?”

杨荣沉默片刻,内心挣扎着要不要回答。

要是说是,怕被误解为对殿下不敬;要是说不是,又担心显得自己不懂得配合。

万一传出去惹麻烦怎么办?尤其是像李祭酒那样的情况……

不过朱瞻基并未深究,只是单纯好奇罢了,大概觉得杨荣的笑点比较特别。

见他久久没有回应,朱瞻基便转移话题,问他对“报纸”

一事的看法。

杨荣正在纠结间,听到提问立刻说道:“此法甚佳!设立报纸能让百姓知晓朝廷作为,也能揭露那些尸位素餐者的*,臣认为此举必要。”

“正是此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朱瞻基满意地点点头。

杨荣听完却暗自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他从没想过朱瞻基竟能这般让人胆寒。

刚才那问题分明是在试探,逼自己表态。

幸亏朱瞻基不知道他的心思,否则肯定会被当成无心之举。

其实朱瞻基只是随口问问罢了。

在一旁的李时勉此刻已无暇顾及眼前两人的一举一动,他的脸庞早已变得煞白。

他对报纸这样的新奇事物尚未完全理解,待到朱瞻基后续的话语传来时,他心中已然明了这报纸的本质。

再想起刚才的争论,哪里是什么辩论,分明是皇太孙事先设下的圈套。

他猜测,自己刚开口时,朱瞻基恐怕就已经布下了这个局。

而他自己呢?

全然不知情地被皇太孙一步步引入早已设计好的陷阱之中。

表面上看是他步步紧逼,朱瞻基步步后退,实际上每一句回应都成了压垮他的最后稻草。

不对!他忽然记起朱瞻基问的第一个问题:

他是如何得知消息的?

细细回忆,脸色愈发惨白。

家中的闲谈?他为何要针对这位皇太孙,其中缘由他心知肚明。

“李大人!”

“李大人!”

李时勉还在发呆,朱瞻基连叫两声,他才如梦初醒。

再看眼前这位皇太孙,眼中已无之前的从容,满是深深的惧意。

“太孙殿下!”

李时勉说话都有些结巴。

朱瞻基瞥了他一眼,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身子倚在椅背上,随意地说道:“看来李大人激动地失神了,我倒是可以理解。

毕竟这是报纸首次发行,您就得到了登报的机会,日后报纸传遍各地,您的名声也会随之远扬,流芳百世也不算难事。”

“到那时,天下百姓、朝廷官员以及众多医者都会铭记今日之言。”

扑通一声,朱瞻基话音刚落,一阵沉闷的声响传来。

随即,刚才还站立的李时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触地:“太孙殿下,臣……臣认罪!”

“认罪?”

朱瞻基笑了笑,装作不解的样子问道:“李大人的意思我不太明白,您方才说的话很有道理,为何突然认罪?”

《我的治愈系游戏》

“太孙殿下饶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