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 第58章 声名远扬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第58章 声名远扬

作者:糖醋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17 来源:小说旗

不过朱瞻基眼下并不急于赚钱,毕竟羊毛带来的收益,相比新盐远远不足。

朱瞻基现有的资金已足够支撑诸多事务。

稍作停顿,他才表明意图:

“赚钱非当务之急,现有一事需你协助,看到我手上的手套了吗?我希望能在短期内得到不少于二十万副。”

“太孙之意是?”

沈文度瞥了眼朱瞻基的手套,仍摸不清他的真实想法。

朱瞻基于是解释道:“我想将此事分发给各商户承揽,由他们负责制作,我会按工支付酬劳,你觉得如何?”

这是朱瞻基想到的方法,类似后世的承包制,将原本难以短期达成的任务分散交给商人们完成。

随后只需缴纳一笔承包费,就能极大提升工程效率。

朱瞻基敢于在朱高炽面前信誓旦旦地说一句话就让数万人编织,正是基于此。

毕竟对商人而言,有利可图之事绝不会放过。

沈文度听闻朱瞻基的提议后,大脑迅速运转。

若换作别的事,他或许表现*,但涉及经商,他立刻如同换了个人,稍加思索便拱手说道:

“太孙殿下,请问羊毛线的成本是多少?”

朱瞻基猜测沈文度已有想法,便答道:“像你手中的这般,大约五文钱一团。”

停顿片刻后,他又问:“你还有什么别的主意吗?”

沈文度听朱瞻基提到羊毛线成本仅五文钱时,心中一震,深吸一口气后点头道:

“嗯……我确有他法!”

朱瞻基得知沈文度有办法并不惊讶。

他看得出来,沈文度虽聪明,却明显偏科。

若问其他事,未必能提出良策;但谈及经商,这家伙简直如虎添翼。

这种脑力爆发有时甚至让身为穿越者的朱瞻基都为之赞叹。

见朱瞻基注视自己,沈文度稍作整理便说道:

“我的方法与殿下大同小异,不过我认为,与其把活儿包给商人,不如直接将羊毛钱卖给农妇。”

“商人唯利是图,殿下若将编织任务交给他们,且不论他们会雇农妇帮忙,部分商人还会利用殿下急需大量手套的机会抬价。”

“既然如此,殿下为何不把羊毛线卖给农妇呢?这样一来,殿下只需立块告示,告知购买羊毛线的农妇,每完成一只手套将以多少钱回购。

农妇们看到有利可图,定会踊跃加入。”

眼下正是寒冬时节,农妇们平日里本就无所事事,若得了这笔钱,必然会在织手套的过程中感受到羊毛线的优势。

如此一来,等我们推广羊毛线时,她们便会主动购买,而之前支付的酬劳也就随之回笼了。

这样一来,殿下无需投入分毫,便能在短时间内收获二十万双手套,岂非妙哉?

难怪朱瞻基要称此人是奸商了。

这哪里是奸商?简直是违背常理的存在。

他竟将承包制度玩出了新的境界。

什么叫一分成本都不用花,就能迅速获得二十万双手套?

若是按照沈文度的计策实施,简直是在为羊毛线免费宣传!

羊毛线的优点显而易见——廉价、保暖,比棉布更胜一筹。

而且织起来轻松便捷,不像织布那样需要固定位置操作。

只要有毛线针在手,走到哪儿都能织到哪儿。

一旦朱瞻基将这项承包计划改为售卖羊毛线给农妇,再回收手套,那些农妇见识到羊毛线的好处后,自然会被吸引,用织手套赚来的钱去买羊毛线,为自己和家人织几件羊毛衣物。

这样不仅省下大量雇佣人工的费用,还实现了宣传效果,同时完成任务目标。

更重要的是,这对朱瞻基和农妇而言都是双赢的局面,远比单纯依赖商人有利得多。

“好主意!”

朱瞻基拍案叫绝,立刻采纳了沈文度的建议。

站在一旁的张懋听闻朱瞻基赞赏沈文度,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毕竟沈文度是他举荐给朱瞻基的,可如今看来,他对朱瞻基的影响似乎与日俱增。

从最初的改革盐政,到现在提出的羊毛线计划,沈文度的地位恐怕会越来越高。

朱瞻基并未留意张懋的表情变化,即便注意到也不会放在心上。

毕竟团队需要适当的竞争,否则养一堆闲人又有何意义?

…………

pS:求月票!

双倍月票狂欢开启啦!别忘了投给喜欢的作品哦,小作者【小破碗】期待您的支持~

——

“依我说,那就先按每团羊毛线十文钱来定吧!”

朱瞻基思索片刻后说道。

虽然急于筹齐二十万双手套,但赚钱的机会也不能错过。

若以成本价出售羊毛线,难免有人动起囤积的心思。

而十文钱的价格,即便有人囤货,也掀不起什么波澜。

沈文度自然懂得其中深意,听罢便道:“殿下英明,如若定价为十文钱,为保证二十万双手套的目标不受干扰,销售羊毛线时需设些限制,以防别有用心之人哄抬物价。”

稍作停顿后,沈文度继续说道:

“开售之初可限定每人购买量,之后按照他们返送的手套数量适当补充羊毛线供应。

这样既能加快编织速度,又避免羊毛线被恶意囤积。”

话毕,沈文度谦恭地向朱瞻基行礼,随后退回一旁。

虽非全面型人才,但在关键问题上还是拎得清轻重缓急的。

主意献完即刻退至旁边,静候朱瞻基拍板。

“很好,你的建议都很实用!”

深知商人习性的沈文度果然靠谱。

待沈文度说完,朱瞻基点头称赞一句。

靠在椅背上略作沉吟,随即说道:

“那就这么办吧,沈文度,这事依旧交由你执行。

从新盐赚来的钱里拨出一部分,在应天城购置一批现成铺面,今晚就把这些铺面简单装修一番。

我随后会通知相关负责人,他们会派一批擅长毛线编织的女子过来,并提前运送一批羊毛线给你。”

“你的任务就是明早立刻落实此事,有异议吗?”

沈文度听完稍加思索,马上点头答道:“殿下尽管放心,有这批熟练女工协助,属下必定完成使命。”

朱瞻基非常欣赏沈文度干脆利落的工作态度。

朝廷的官员即使无事也会含糊其辞,不会把话说得太绝。

他们做事情总会预留余地。

最终,此事尘埃落定。

朱瞻基立刻命令张懋带着沈文度去见周忱,并让张懋将他的原话传达给周忱。

周忱知道张懋是朱瞻基的心腹,虽然对朱瞻基派商人沈文度处理此事感到不解,但并未多言,而是尽心协助沈文度。

就在当晚,应天城的东南西北四面,多家布店或成衣铺纷纷更换招牌。

次日清晨,这些换牌后的店铺,将原有的布料与成衣迅速换成了一团团色彩斑斓的毛线球。

与普通商铺不同的是,这些店铺内总会有两到三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围坐于小火炉旁,边低声交谈边织着手套,手中羊毛线飞快穿梭。

这一异象引来了许多好奇者的目光,最初大多是男性顾客。

有人可能是被店铺中的女子吸引,也有人纯粹是对店铺的经营模式感到好奇。

很快,店铺内的消息便通过这些顾客的往来传播开来。

“近日应天城出现了一位来自北方的布商,不卖布匹,也不卖衣物,专卖一种名为毛线的商品。

据说只需一根木棍,围炉而坐闲聊即可编织出温暖的毛衣。”

“一根木棍围炉闲聊就能织毛衣?”

“北方来的布商?北方何时出了知名的布商?现今大明的棉布都是南方出产的啊。”

“我亲眼见过,确实不是布,而是毛线。

据说这家店的老板为拓展市场搞了个促销,一团毛线仅售十文,但每人限购。

若用此毛线织出手套,还能以每双十文的价格回售给店里。”

“那岂不是白忙一场?谁会做这种亏本生意?”

应天城里,有个传闻悄然流传:只要有一双巧手,十文钱便能在一日之间化作五十文。

这消息像春风般吹进寻常百姓家,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五倍的收益,加上毛线铺子里那些貌美的姑娘,让越来越多的人按捺不住好奇,四处打探此事真伪。

尽管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巨大的利益*之下,无数人还是涌向那家神秘的毛线铺,尤其是那些操持家务的妇人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去。

当她们看到铺子里琳琅满目的彩线,以及炉火旁谈笑风生、编织衣物的女子时,目光立刻变得热切起来。

这样的生活,该是富贵人家才能享受的吧?瞧她们的模样,哪里像是劳作,分明是在享受时光。

然而,当眼见为实后,不*人的目光竟舍不得移开。

她们本以为只是玩乐,却没想片刻工夫便攥住了一个形状似掌的小布袋。

这时,铺子里的老板递上十文钱,将这些小布袋买下。

随后,那些姑娘毫不迟疑地接过钱,挑选了一团心仪的彩线,再次坐下织了起来。

“老……老板!”

一位农妇犹豫再三,终于鼓起勇气走向老板,声音微微发颤:“我们听说您这儿织个手套能赚四十文,所以特来问问,这事是真的吗?”

说着,她下意识地将粗糙黝黑的手缩进宽大的衣袖中,袖口早已破旧不堪,经多次缝补仍显陈旧。

眼中满是渴望与忐忑,仿佛害怕眼前之人否认这一切,告诉她这只是幻想。

店老板事先已被嘱咐妥当,知道面前这位妇人正是此行的关键人物。

妇人刚开口,他便立刻换上职业式的笑容回应。

“这事千真万确,我们东家来自北方,那里寒冷,听说南方女子针线活精湛,于是马上运来了这些毛线。

一捆毛线能织出五副手套,成本仅需十文钱,一副手套售价也是十文钱,这事儿假不了吧?”

“俺……俺可算不明白!”

看到店老板如此热情,妇人愈发紧张起来。

听他算了笔账,更是窘得满脸通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