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 第77章 影响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第77章 影响

作者:糖醋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17 来源:小说旗

稚嫩的声音回荡在街头巷尾。

这些孩子来自昨晚被锦衣卫找上门的家庭,大多不识字,甚至没有正式的名字。

在锦衣卫的安排下,他们来到报社,得知售卖报纸所得归自己所有后,迅速记住了吆喝词。

不到一小时,三百多名孩子就完成了培训。

几个读书人在酒楼门口拦住喊着“孔缙从戎”

口号的孩子,质问他消息来源及“皇家日报”

的含义。

孩子紧张地攥紧报纸,无助地看着眼前的巨人般的读书人。

这些人在他眼中宛如天上的文曲星,就连他的父母见到他们,也总是不敢直视太久。

他咽了咽唾沫,下意识地瞥了一眼不远处正在注视这边的一名锦衣卫,这才稍稍松懈了些许紧张的神经。

带着些许畏惧,却又鼓起勇气将手中的报纸递出,说道:

“几位文曲星老爷,这是大明皇家人民日报,每份只要一文钱,您……您要不要买一份?”

“这就是报纸?”

一名读书人见到小萝卜头递来的报纸,似乎想起了什么,顿时满脸惊喜地说道:

“太子殿下前几日在江南会馆摆宴,广邀天下贤士,与会者皆是俊杰。

我不才,有幸随恩师谢鸿谢老入席,在太子殿下西南十丈处,亲耳聆听殿下提及这报纸,说是要在这两日发行,里面记录了朝政、民生、地理以及诗词歌赋之类的内容。

殿下还嘱咐我们多留意,以便将来入仕打好根基。

没曾想今日竟真的见到了实物,小友,快给我一份吧!”

小萝卜头不明白为何面前的文曲星老爷突然变得如此兴奋,但听说对方想要报纸后,立刻开心地回答道:“文曲星老爷,大明皇家人民日报,每份仅需一文钱!”

“某怎会亏待你?”

听见小萝卜头张口便要钱,那读书人既羞且怒,伸出手就想直接夺过报纸,

可他刚有所动作,身旁的朋友便迅速拉住了他,

就在他满腹疑惑之际,抬头一看,不知何时,一名锦衣卫已经站到了小萝卜头身后。

这名锦衣卫个子不高,身形也不魁梧,但怀抱一把鸳鸯双刀,神态淡然,目光微微上挑,虽未提高音量,但语气冰冷:“太孙殿下有令,大明皇家人民日报,一份一文钱,绝不赊欠!”

“季叔!”

小萝卜头瞧见锦衣卫露出缺了一颗门牙的笑容,脸上也绽放出欢喜。

他知道这位锦衣卫,正是昨日冷着脸敲开他家门的人。

听其他锦衣卫称呼他为张季,于是他也跟着喊“季叔”

尽管这张脸显得冷峻,他却觉得格外好看,因为正是这位“季叔”,让他穿上暖和的小棉袄,还能靠卖报纸赚些零花钱。

他不懂什么是恩,也不知何为感恩,只晓得这个冷脸大叔虽然昨日把他的父母吓得不轻,却是个好人。

“嗯!”

季叔对被称作叔叔这事不太适应,冷着脸应了一声后,便严肃地说:“好好卖报,我去监督其他人。

若有人滋事,你就大声求救,太孙殿下有令,任何人阻碍你们,均可当场制伏。”

话毕,他瞪了那几个面露惊恐的书生一眼,警告之意溢于言表,随后转身离去。

书生们无语凝噎。

这世道还有天理吗?

一个小孩子居然有锦衣卫护着?

刚刚想抢报的书生擦了擦额头的汗,后怕地望着季叔远去的身影。

小萝卜头等季叔回去后,见几个书生额头冒汗,想起自己爹娘昨天受惊的模样,顿时没了惧意,宽慰道:

“诸位先生莫怕,季叔其实很和善,只是不爱笑罢了。

太孙殿下也挺好,还送了我们衣物,暖得很呢!”

书生们默然。

锦衣卫不可怕?

不过就是不苟言笑?

这话你跟朝廷的*说说看?

“哼……哈哈!”

一位书生干笑两声,再瞄了一眼那边偶尔往这边瞧的季叔,心疼地从兜里摸出几枚铜钱道:

“小友,买五份《大明皇家人民日报》!”

“好嘞!”

小萝卜头双眼放光地接过铜钱,谨慎地揣进怀里,接着急忙数报纸。

他其实不大会算数,五份报纸数了五次,确认与怀中铜钱数目一致后,才满心欢喜地递过去,笑道:

“老爷,这是五份报纸,五文钱!”

几个书生接过报纸,仿佛身后有人追赶一般,匆匆忙忙奔回酒楼。

小萝卜头歪着脑袋看着他们的背影,正好张季望来,他立刻咧嘴一笑,低声嘀咕道:

“季叔要是笑了,肯定特别好看吧?”

嘀咕完,他又想到什么,赶忙从肩袋里拿出一份报纸,高声吆喝起来:

“卖报啦!十一月十七日,《衍圣公孔缙北上面圣,弃笔从戎,瓦剌未灭,誓不卸甲,明军雄壮,皇上英明》………”

………

………

应天城中,报童的叫卖声宛如一道流动的风景。

报纸甫一问世,便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仅仅一文钱,买不起一个馒头,却能换来一份记录朝政、地方动态、民生百态及名家文章的报纸,对那些囊中羞涩的学子而言,无疑是欣喜之事。

虽有人轻视这低价报纸,但当他们听完他人议论国策而自己却懵懂无知时,便立刻坐不住了,悄然也去购买一份。

“诸位,这份报纸实属难得,朝廷大事、地理民生、名家撰述,皆具,仅需一文钱,堪称我辈之福!”

“兄台所言极是,据说此报由太子亲督,旨在让读书人早知朝政与地方事务,日后为官也好造福百姓,太子此举确显仁爱。”

“小哥,请再给我一份报纸,我要送给不在应天的好友,如此盛事不可让他错过。”

“我也要一份,刚好有个朋友在外地。”

“好,那就两份,我有两个朋友!”

……

不过片刻,满街的报童就被人群团团围住。

应天乃一国之都,文化底蕴深厚,人口逾千万,其中至少三成是读书人、官员或富商。

这些人大多识字,见报纸热销,自然好奇。

更何况只是一文钱,实在不值一提,众人更不会吝惜。

当然,也有些人不安分,想制造麻烦。

毕竟报纸热卖,就意味着有利可图。

应天这样大的城市,有君子亦有*。

这些人向来没有底线,平日无所事事,专以欺凌弱小为乐,如今眼见报童获利,怎能按捺住贪念?

即便这些无赖恶徒刚想对那些瘦弱少年下手,立刻就会察觉到,身后不知何时竟站出了一个佩带鸳鸯双刀的锦衣卫。

这些锦衣卫从不开口,只是静静地站在卖报少年背后,一股无形的压力便弥漫开来。

屡试不爽之后,不少混混被投入诏狱,竟使得应天的秩序大为改善,犯罪率直线下滑。

而一些精明的无赖甚至见到挂着“皇”

字背包的少年转身便逃。

他们深知,从此之后,这片土地上又多了一类他们无法招惹的存在。

毕竟,在应天,锦衣卫遍地都是,说不定你身边的兄弟就是他们的耳目。

如此一来,卖报少年们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一些聪慧的少年也开始大胆起来。

开始刻意前往读书人聚集之处,尤其是那些青楼酒馆门前。

这类地方聚集了最多的文人,官员富商也常在此流连。

对这些少年来说,以往这里是绝不敢涉足之地。

因为这里的任何人,只要稍有触碰,对他们来说都可能是一场灾难。

家中父母平日里反复叮嘱,这些地方只有文曲星老爷能去,怕他们冲撞了神灵,禁止接近。

可如今,他们忽然发现,这些所谓的文曲星老爷,似乎也没父母说的那么可怕,他们也惧怕某些人。

就是那些敲开他们家门、让他们穿上保暖棉袄的严肃大叔。

有了这些大叔的庇护,那些昔日对少年冷嘲热讽的文人,如今也会笑着称呼他们为小郎君或小娃娃。

再也不像从前那样,目中无人,好像脸上只有两个鼻孔一般。

不少买到报纸的文人或商人,拿到报纸后都会迫不及待地当场阅读。

有些人则边走边读,越读越入迷,最后停下脚步。

当然,文人或富裕阶层最爱去的地方无疑是烟花之地。

此时的时间,放在后世大约是清晨*点的模样。

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吆喝在这些繁华场所回荡,不少沉睡中的学者或达官显贵猛然惊醒。

匆忙间,有人衣衫未整便从楼宇中奔出,还有人在奔跑的同时套上衣物。

出来后才发现,原来是几个小个子的孩子扯着嗓门叫喊,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正要开口抱怨时,却听见周围许多人正在议论大明皇家人民日报的事,再定睛一看,正是那几个孩子在嚷嚷的内容。

得知这份报纸的由来后,众人都顾不上计较被打扰之事。

赶紧掏出怀中仅剩的几枚铜钱,急切地购买了一份。

报童一次携带的报纸数量有限,大约百份左右,太多的话,他们既不好拿,挎包也盛不下,拿在手上还容易损坏或沾染灰尘。

原本这是朱瞻基为了这些孩子考虑周全的结果。

然而,烟花之地向来是文人雅士喜爱逗留之处,随便一家青楼,每晚至少都有二三十人留宿。

一条巷子里更是聚集数百人,如此一来,几个大胆前来的报童刚吆喝完,手中的报纸就被一抢而空。

看着满满一兜的铜板,孩子们乐得合不拢嘴,按照太孙殿下制定的规矩,这些钱全归他们所有。

他们从未见过这么多铜板,这笔钱足够买多少个大饼啊。

但抬头一看,更多文曲星一样的读书人正朝他们走来,孩子们顿时眉头紧锁,

这些读书人一人就是一个铜板,两人就能换一个大饼,这么多,他们岂不是要吃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