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 第83章 出海之旅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第83章 出海之旅

作者:糖醋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17 来源:小说旗

然而,若这位三叔执迷不悟,挡了他的道,他也绝不会手软,必要时定会让对方尝尝厉害。

------------

\"听闻三叔最近秘密返回应天,在城南的化莲寺小住。

侄儿公务繁忙,未曾及时探望,如今得闲,却发现三叔又匆忙北上。

此番归来,还请三叔安心在此,切勿像上次那样来去匆匆。

侄儿尚有许多疑问想向三叔请教。

\"

朱瞻基笑着补充道:\"对了,三叔如今已是普通百姓,按太祖爷的旨意,您现在属于难民范畴。

而应天的难民都由官府统一安置,我这就安排人给您找个舒适些的地方。

\"

朱高燧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这个大侄子莫不是要将他和其他难民混在一起安置吧?

偏偏他不知如何开口,毕竟父亲确实这样说过,这让他颇感苦恼。

瞧了一眼朱瞻基,朱高燧略作沉吟,忽然笑了起来,“贤侄啊,得给你三叔找个稳妥之地,听说你最近遇刺了,那些逆贼不知跑哪儿去了,万一找上我,可就麻烦喽!”

朱瞻基听后心中微动,瞄了朱高燧一眼,随即问:“三叔可知行刺我的是谁?还有幕后主使又是谁?”

朱高燧目光扫过朱瞻基,眼中闪过一丝思索,随即转了转眼珠道:“要说不知道,你定不信。

不过我所知有限,听闻这些人与建文余孽有些关联,可惜当时我不在应天,不然非得帮你把这些人抓来剥皮充草不可!”

“哦?”

朱瞻基嘴角泛起笑意,接着说道:“但我听说这些人与二叔回有瓜葛,不知真假。”

“呵……哈哈!”

朱高燧干笑两声,忍不住道:“贤侄此言,令我糊涂了。

你二叔怎会与建文扯上关系?!”

“听不明白也无妨!”

朱瞻基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稍作停顿,又微笑道:“三叔聪明,但有时还需擦亮双眼。

哪些话可信,哪些话不可信,心中当有数,否则聪明反被聪明误。”

“例如这共天下的说法,听听便罢。

就像爷爷当年,爷爷仁慈些,宁王才保住性命,换了别人,恐怕……”

朱瞻基摇头叹息,看着朱高燧时,脸上带着几分玩味的笑容,“三叔,假设有那么一天,二叔跟你提共天下,你会信吗?若你信了,你觉得你与宁王谁的处境会更好?”

“你……”

朱高燧闻言,心神不禁颤动。

几乎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

的话语。

幸好及时克制。

即便如此,他心中依然波涛汹涌。

汉王身边恐有内鬼!

朱高燧瞬间想到这个可能。

他坚信,这位大侄子是在旁敲侧击地暗示那天二哥告诉他的共天下的事。

他努力回忆,确信那一天只有他与朱高煦两人在场,绝无第三人。

朱高燧注视朱瞻基的眼神充满疑惑。

未知的事物最令人担忧。

若是当时有人在场,而朱瞻基知晓,他或许还能保持镇定。

毕竟皇子皇孙之间互相提防、安插耳目是常事。

但问题是,这个内线能准确探知他与朱高煦的密谈内容,这实在可怕。

如此一来,今后他与朱高煦商议事情时,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同时,他对朱瞻基话中的意味也陷入沉思。

祖父与宁王的事并非秘密,众人皆知。

祖父不仅未兑现承诺,还将宁王原封地赐予朵颜三卫。

答应宁王自行选择封地,却从未兑现,苏州不行,钱塘不成,每次宁王想要的,都找借口推脱,最终仅封南昌,并限定王府规模,连扩建都不允许!

这位二哥的行事风格与祖父何其相似?

加之这次被贬为难民的经历,更让他看清了朱高煦的真实面目。

这位二哥并非共患难共富贵之人。

自己两次被贬,原因皆因朱高煦要求通融建文余孽之事。

结果两次出事,这位二哥也只是略作求情,随即不再理会。

他几乎可以预见,若有一天这位二哥登基,自己的下场恐怕不会比宁王好多少。

或许终其一生被幽禁,才是最终归宿。

朱瞻基见朱高燧脸上神情复杂,不禁莞尔。

他提及此事的目的,自然是想吓唬这位三叔,顺便离间他与二叔的关系。

这位三叔胆小如鼠,只会打小报告,但与二叔回合起来却能互补短处。

一个是敢说,一个是敢做。

往日没少给父亲添麻烦,经常跑去祖父那儿挑拨是非。

朱瞻基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若能因此恶化三叔与二叔的关系,倒也无妨。

永乐十年十一月,祖父曾命马保与王景弘等人率领两万七千余众,前往满剌加、爪哇、占城及苏门答腊等地。

如今船队自去年启航,按理说归期将至。

朱瞻基提及此事后,朱高燧尚在思索宁王之事,一时难以理清思绪。

“三叔可知马保其人?”

朱瞻基语气温和,却令朱高燧心头一颤。

“自然记得。”

朱高燧答得干脆,“不知大侄子提起马保,所为何事?”

朱瞻基笑意盈盈:“祖父曾言,马保此行肩负重任,此次航海归来,接下来的事宜,我已向祖父*,欲亲自操持。”

朱高燧眉心微蹙:“大侄子之意,莫非……”

话未尽,朱瞻基已然接道:“我想请三叔回忆一下海外诸地。

三叔不妨随马保一行,亲身感受一番,也好拓宽眼界。”

“大明之外的世界?”

朱高燧沉吟片刻,目*杂,“这岂非强人所难?”

朱瞻基耐心解释:“三叔若愿,亦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许多地方虽偏远,却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朱高燧暗自摇头,心中虽感无奈,却也明白朱瞻基此番安排绝非随意。

只是他对此兴趣缺缺,总觉得远涉重洋并无太大意义。

尤其想到郑和数次远航途中遭遇种种危机,更觉此事颇多风险。

若是普通事务,倒也罢了;但牵涉其中,难免疑虑重重。

打败那些小国了吗?一个都没成,就算俘获了一国,父亲至多也就给句安慰性的表扬。

大明外面的世界,在他看来,大明外面只有北方算得上地方,至于南方,大明的南方又能有什么?

听到朱瞻基的话,朱高燧稍作思索便果断摇头道:“大侄子,你这不是为难你三叔吗?让我跟着马保下西洋?大海茫茫,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万一遇到什么倒霉事,你三叔我就完了,不去,*我也不会去!”

开什么玩笑?

既无好处可捞,又充满风险,这样的事,就算是狗也不会干。

朱瞻基听后并未感到意外,笑了笑,突然说道:“听说最近三叔派人去打听新盐的事?”

“咳咳!”

朱高燧闻言脸色骤变,咳嗽一声,立刻矢口否认:“绝不可能,我没有做过这种事,大侄子,你可别乱说,莫要玷污我三叔的清白,若让爷爷知道了,我们俩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朱瞻基听完这位三叔毫不含糊的三连否认,觉得好笑。

这件事,他也是上次用话吓跑这位三叔,事后让张懋找个借口抓了化莲寺的主持和几个和尚审问出来。

他其实还挺欣赏这位三叔的。

新盐的事,就连他这个发明者,也只是敢从盐税外的三成利润中分一杯羹,连盐税都不敢动,最终的利益还得划出四成给朱棣。

这位三叔倒好,私下竟打起了新盐盐矿的主意。

别说这事能不能成,就算成了,新盐的利益马上就会大受影响,爷爷估计立刻就会翻脸。

朱瞻基估计这位三叔不用等到北伐结束就能给自己选块风水宝地了。

不过朱瞻基提起这件事并非是为了吓唬这位三叔,听到他的否认,朱瞻基只是笑了笑,说:“不管这事有无,看起来三叔似乎缺钱了吧?”

朱高燧:“……”

“听说那个什么毛线和新盐都是大侄子弄出来的,你爷爷连内帑都给了你,让你随意花费,现在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三叔就没你这么幸运了,看看你三叔这一身……”

朱高燧边说话边扯了扯身上破旧的衣服,带着一丝自嘲说道:“三叔如今不过是个流离失所之人,别说钱财,连温饱都是个问题。”

你自己惹出来的麻烦!

看着朱高燧一脸苦笑的模样,朱瞻基嘴角一扬,虽心存轻蔑却未表露,只是意味深长地开口:

“三叔若是缺钱,不妨考虑一下这趟出海之旅。”

“不去,即便有钱我也不会去。”

朱高燧几乎想都没想就摇头回绝。

朱瞻基笑了笑:“若我说那片土地满是黄金,只要备好船只,此行所得甚至能远超新盐之利,三叔难道还不动心?”

“不去,哪怕遍地黄金,我也不去。”

下意识地拒绝之后,朱高燧略一沉吟,带着疑惑打量朱瞻基,迟疑片刻后忽然问道:

“贤侄,你方才说的‘数倍于新盐之利’,这话怎讲?”

朱瞻基:→_→

扫了一眼眨巴着眼睛似乎不明所以的朱高燧,朱瞻基平静地重述了一遍:“我说过了,只要船队够多,此次出海所得定能超越新盐之利数倍,三叔回想清楚了吗?”

“真有此事?”

朱高燧眼中闪过一丝亮光,随即又满是怀疑地盯着朱瞻基:“贤侄,你莫要戏弄于我,要是出海真能获利,那些官员怎么会天天上奏劝阻?”

“三叔,看来你消息闭塞得很啊。”

朱瞻基笑着回应:“他们阻止下西洋并非因为无利可图,而是根本没赚到钱。”

随口胡诌几句后,朱瞻基接着说道:“如今这事由我来操持,夏原吉闻讯后立刻拿出五百万两银子,只为在这事里分一杯羹,三叔觉得像他这样精明的人会做赔本生意?”

“绝不可能!”

朱高燧对夏原吉略有了解。

这位户部尚书以吝啬着称,连一两银子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竟肯投入这么多资金,显然这笔交易对他来说收益远超成本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