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 第12章 千里江山图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 第12章 千里江山图

作者:糖醋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17 来源:小说旗

整体而言,实心炮弹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力相当惊人。

那一百多米长的围墙,一旦被命中,每一发都会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连附近的墙壁都摇摇晃晃,仿佛稍有触碰便会坍塌。

这还仅仅是使用实心炮弹攻击建筑的结果。

倘若是在两军交锋之时,大将军炮将改用体积较小的*,一次性发射大量炮弹,犹如放大版的枪械,一炮下去,朱瞻基料想存活者寥寥无几。

不过相比之下,这种炮弹的射程较短,实心炮弹更适合摧毁建筑,而另一种则更适合对付活人。

试想战场之上,一炮打出一片弹幕,敌人随之伤亡惨重的情景,可见这种火炮的威力不容小觑。

然而最大的弊端仍是那弥漫的硝烟,一阵炮击之后,整个炮台都被浓烟笼罩。

朱瞻基待硝烟逐渐消散,才转向身旁的小鼻涕和金忠说道:

“命东厂与御林军入内,凡有抗拒者,即可当场处决!”

“臣(奴婢)遵旨!”

二人行礼领命,随即挥手开始传递朱瞻基的指令:

“传太孙令,凡有抗拒者,即可当场处决!”

“杀!”

……

……

声音反复三次,随着一声“杀”,一队队御林军与东厂的太监迅速分成两路,分别朝坍塌的围墙冲去。

喊杀声中,纪纲府邸内也涌出一批死士,快速迎向御林军和东厂众人。

刀剑交错间,不时有冷箭飞出,失去了围墙屏障后,御林军与东厂这边的协同作战更为默契,人数上也占据优势。

冲出的死士很快*退回原地。

随着越来越多的御林军与东厂太监涌入,战线逐步向院内推进,各个庭院与通道很快变成了一处处小型战场。

显而易见,围墙消失后,这场围攻不久便接近尾声,尽管这些纪纲府的死士对地形较为熟悉,但在人数占优的御林军和东厂面前,抵抗显得毫无意义。

随着惨叫逐渐减少,刀剑碰撞的声音愈发稀疏。

朱高炽走到朱瞻基身旁,用胳膊轻碰他,一脸愁容地低声说道:

“孩子,这次咱们全家的命运都系在你身上了。

若是在纪纲的宅子里找不到他的罪证,你爷爷怕是要亲自领兵杀回来了。”

看着父亲到现在还如此谨慎,朱瞻基忍不住叹气,轻声说道:“爹,您放心,我又不是傻子。

对付纪纲这种人,我自然会准备得万无一失。

即便找不到证据,我也能当场制造一些出来。”

“现场制造证据?”

朱高炽听到这话,一时没明白儿子的意思。

朱瞻基没有解释,而是转向其他官员道:“叛贼的同党已尽数归降,诸位大人是否愿意随我去查看一番?瞧瞧这被纪纲严密守护的地方到底藏了什么秘密?”

到了这个时候,大臣们已经别无选择,纷纷点头应允。

看到这一幕,朱瞻基笑了。

不得不说,这么多年父亲监国经营下来,在朝中的势力依旧不容小觑。

这些官员大半都倾向于太子,甚至某些关键职位的人本身就是太子府出身。

他们对身为太孙的他也颇为支持。

要是换了别的朝代,有这样的太子早该引起皇帝的猜忌了。

但朱家真是个例外,可以说是最有人情味的皇室了。

虽然朱棣偶尔拿朱高炽来敲打一下,但这父子俩合作得非常默契——一个管军事,一个抓政务,内外配合,相得益彰。

做皇帝的不像皇帝,常常丢下政务,带一帮靖难旧将御驾亲征;而当太子的也不像太子,朱棣在位时,监国的事大多由朱高炽负责,短则数月,长则几年,除了名分,几乎和皇帝没什么区别。

再加上太子素以仁慈闻名,朝廷里的文官几乎全都站在他这边。

自然而然地,朱瞻基作为长孙,也得到了这些人的拥护。

“走吧,爹,一起进去看看。”

朱瞻基招呼着朱高炽,后者点头,随后在朱瞻基的搀扶下,先行走向纪纲的府邸。

燕云十八骑紧紧跟随,将两人护卫于中间。

纪纲也被两名骑手夹在*,一行人浩浩荡荡地闯入了原本固若金汤的院落。

穿过那扇已被内部开启的大门,一队队御林军与东厂的太监扛着一具具尚在滴淌血水的*,统一运至一片开阔的草地。

还好,众多文官里有不少经历过靖难时期的,对于这样的场面不算陌生。

最多只是被血腥气*捂住口鼻,随即面无表情地开始四处打量。

不得不提,纪纲担任锦衣卫指挥使这么多年,绝非徒有虚名。

这宅子占地之广,几乎不逊于某些王府,各种装饰品,甚至有不少是周边国家进献给大明的贡品,还有那些建筑,其中不乏许多连皇宫都难以见到的珍稀之物!

“嘶……”

众人前行时,忽然走在前头的太子朱高炽停住了脚步,脸上浮现出一抹惊讶神色,挣脱开朱瞻基的扶持,几步跨到一幅展开后约莫十多米长的字画面前,惊呼道:

“杨士奇,你过来看,这可是北宋宫廷画师王希孟所绘的《千里江山图》?”

听到朱高炽的惊叫,立刻有许多官员围拢过来。

片刻之间,这幅十来米长的画卷前便挤满了文官。

就连朱瞻基这位太孙,也不知被谁推搡了一下,挤出人群。

“千里江山图?”

朱瞻基站在外围,好奇地瞄了一眼,又望向似乎是因为年迈体弱而不愿加入热闹的金忠,问道:

“这画很值钱吗?”

金忠听后本能地重复了一遍:“很值钱~吗?”

他将“吗”

字拖得很长!

朱瞻基点头,他的眼中只有两个字——赚钱,除了赚钱,别的在他看来都是虚的。

如果这幅画不能换成钱,倒不如弄几颗金豆豆实在!

见朱瞻基点头,金忠顿时一脸厌恶地说:“庸俗,真是俗不可耐!”

话音未落,金忠的脸色迅速一变,转过头去,身体也立刻与朱瞻基拉开距离。

仿佛在说:我们不熟!

朱瞻基:“???”

我是不是又被这老头嫌弃了?

他看了看金忠,觉得和这老头合不来。

为什么就不能接受俗呢?

他就是喜欢俗不行吗?

不俗怎么能赚钱?

不赚钱怎么生活?

朱瞻基轻轻扬起嘴角,目光从眼前的一片景象扫向另一边,很快锁定了正沉浸在画作中的夏原吉。

他的双眸微微发亮,心中暗自点头,确认这个人与自己志趣相投。

于是,他缓缓靠近,指尖轻触夏原吉的手臂,低声开口:“夏老儿,这画要是换成羊毛,能换多少?”

夏原吉被突如其来的提问弄得一愣,抬起头仔细打量着朱瞻基,心中疑惑渐生。

直到他顺着朱瞻基的视线望向墙上挂着的《千里江山图》,不禁皱眉,对朱瞻基的见识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训诫:“太孙殿下,你该多看看书了。”

朱瞻基沉默片刻,只觉这位老人今日怎么如此迂腐,难道不知他们眼下最需要的是银子吗?

未等朱瞻基回应,夏原吉紧接着问:“殿下可知这幅画出自何人之手?”

“北宋的王希孟吧,很出名?”

朱瞻基略显不耐烦地答道,他对夏原吉这种态度感到不满。

不过他也清楚,若提到吴道子、王羲之或者《清明上河图》,他定能侃侃而谈。

只是对于《千里江山图》,他确实毫无概念,毕竟这么多历史人物和作品,谁又能尽数知晓呢?

夏原吉并未因朱瞻基的态度而生气,他平静地接着问:“殿下可知这《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特意为宋徽宗绘制的?”

朱瞻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立刻明白了其中深意,忍不住感叹:“原来这是献给皇上的,怪不得如此珍贵,可惜现在想卖钱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说着,他惋惜地摇了摇头。

夏原吉听闻前半句,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认为朱瞻基总算开窍,但听到后半句,却有些哭笑不得,“太孙殿下,这画的意义岂是金银所能衡量?”

朱瞻基耸耸肩,显然对此并不以为然。

“太孙殿下应当明白,为何百官见此画会如此震撼。

一方面是对画作本身感到惊讶,但更多是因为纪纲家中存有此画,只要此画存在,就算纪纲有百条性命,也难逃皇上的惩处!”

朱瞻基点头,纪纲之所以还能活命,不过是因为他是朱棣的一条走狗。

然而既然是走狗,就不可有非分之想,一旦有了野心,那这条狗的生命也就快走到尽头了。

对纪纲而言,还有什么比私藏《千里江山图》更能彰显他的野心呢?

“真不知史书为何没有记载这类事情?”

朱瞻基心中闪过这个念头,很快又摇头不再多想。

毕竟史书里遗漏或胡编乱造的内容数不胜数。

“太孙殿下!”

朱瞻基正思索时,小鼻涕慌张地闯了进来。

看到小鼻涕这副模样,正在观赏画卷的朱高炽和其他官员也都朝他望去。

“出了何事,这般惊慌?”

见小鼻涕如此失态,朱瞻基立刻询问。

“禀太孙殿下,在纪纲后院发现了一座宝库!”

“宝库?”

朱瞻基双眼顿时放光,终于找到目标了!

《千里江山图》虽是稀世珍品,但朱瞻基非常清楚它的性质。

这件东西虽然珍贵,却是烫手山芋,于他而言不过是给纪纲定罪的证据,最后还是要交给朱棣处置。

单凭《千里江山图》中的“千里江山”

四字,就能看出这画的分量,除了朱棣,谁敢占有都会被视为对朱棣的冒犯!

“禀太孙殿下,奴才在纪纲后院共发现了九十九间库房,其中三十间堆满白银,五间堆满黄金,另有十五间存放各类珍宝,剩下的四十九间……四十九间里……”

小鼻涕说着,额头开始冒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一脸恐惧道:

“剩下四十九间,奴才不敢妄言,恳请太子爷、太孙殿下与众位大人一同前往查验!”

小鼻涕的话让所有人吃了一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